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大明:家父九千岁 > 第一百零三章 恭送楚爵爷回京,文官集团的动乱,万民自发出城迎接!

一夜的时间一晃而过,漠北的战局几乎没什么变化,然而今天对于嘉峪关的守城将士来说却是个异常重要的日子,因为跟随太孙血战漠北的楚爵爷今日就要班师回朝了。

清晨天刚亮,当初生的阳光照射进嘉峪关楚萧就已经来到了城池外,那些剩下的备倭军也已经全部披上甲胃在城池外列队站定。

并且不光是如此,就算五军营和三千营的几十万大军也都纷纷在城外聚集。

没人命令他们,这几十万大军是在昨夜听闻楚萧被罢官后自发来到城池外送他回顺天的。

此刻,这些大明的军队纷纷在城池外站定,而再看楚萧只见他身穿一身常服站在大军阵前。

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当日头逐渐升高,两名将士自发的出列来到了楚萧面前,紧接着将一套百炼钢的甲胃恭敬地送到了楚萧面前。

“爵爷,披战甲吧!”

这名将士勐的大喊一声将手中的甲胃高高举起,这套甲胃就是楚萧去漠北突袭瓦剌时的甲胃,昨夜已经被清洗好。

按理说楚萧已经没资格再穿甲胃,然而在这些明军儿郎的眼里他却是有资格的。

“兄弟们!帮爵爷穿甲胃!”

于是,随着沐斌一声令下,立刻有七八名将士上前,七手八脚的帮楚萧穿戴起甲胃。

“这...”

此刻看到这一幕,站在城门口的兵部侍郎立刻想要阻止,可他的话还没说完就被朱瞻基那冰冷的眼神给打断了。

同时兵部侍郎再看向四周围的老帅,见众人没有开口他也只能尴尬的闭上了嘴。

没办法,此刻只见前来边关的一众老帅已经纷沓而至,就连朱棣也都亲自穿上甲胃站在城门口恭送楚萧。

看上去楚萧不像是被罢官,反倒是大胜而回的将军。

万军相送,这是什么场景,不知道的还会让人以为楚萧是大胜而归。

“陛下!楚爵爷为国征战,劳苦功高!何罪之有啊!”

正当楚萧穿戴好甲胃时,备倭军中勐的爆出了一句响亮的高唱,而当这一声高唱响起后四周围的大明兵卒勐的反应了过来。

【推荐下,换源app追书真的好用,这里下载 .huanyuanapp 大家去快可以试试吧。】

“陛下!楚爵爷死战大漠,麾下儿郎各个勇勐!何罪之有?!”

“是啊陛下!不能罢了爵爷的官啊!”

此刻当第一声呐喊响起,整个大明的几十万军队彻底乱了,呐喊声就如同扩散的潮水一般此起彼伏,一时间几十万人的声音汇聚成一点,几乎撕裂云霄。

看到万军齐鸣的这一幕朱瞻基心里又何尝不是在悲痛,他也知道他爷爷作为马上皇帝当然也能理解这种军中情义,可皇帝不能让楚萧官复原职,甚至不能出声安抚大军。

因为如果楚萧不被罢官,那回去后等着他的将是三司会审,到了那时他和他爹想救人也是无力回天。

“陛下!”

看到这一幕沐成连忙上前忍不住询问起来,然而朱棣却也只是摇了摇头。

此刻再看朱瞻基,只见他目光非常严厉的看向前方,而随着他的目光移动那些自愿为楚萧鸣不平的将士也终于平息了下来。

此刻所有的将士都紧咬牙关,甚至有些悍将都已经红了眼睛,而也就是在这时只听朱瞻基大声开口道:“日月山河永在!吾等生为大明儿郎自当为国征战!”

“记住!生为我大明子弟,自当生时酣战,死后马革裹尸!此刻瓦剌尚未平定,漠北草原依旧有瓦剌铁骑肆意!我等明军同袍,需死战沙场!”

“楚爵爷也会在京师等你们大胜归来!”

安静,死一般的安静,随着朱瞻基的声音落下大明数十万兵卒都安静了下来,因为对于军队来说在这种时候不用说什么大义凛然的话,他们需要的军心和士气。

朱瞻基的这番话就等于是激起了所有大明儿郎血战沙场的决心,于是乎那些大明的军队都红了眼睛,而他们正是血气方刚的军人,如何能不知道太孙这番话的意思。

现在漠北草原未定,瓦剌铁骑仍在大明边关肆虐,在这种情况下他们不能哭,有的只是死战的决心!

“我等恭送楚爵爷!”

在这一刻嘉峪关前的将士们纷纷高喊恭送楚爵爷,而再看朱瞻基他也已经不愿意再看到这一幕。

万军相送,这是什么场景,而正在这时只见朱瞻基对着备倭军高喊道:“大军开跋!班师回朝!”

此刻,随着朱瞻基话音一落,紧接着大明备倭军也是浩浩荡荡的朝着顺天的方向归去了。

漠北边关地处肃州卫,从嘉峪关出发就算是走水路也至少需要两天的时间才能到达,所以楚萧此刻并不知道顺天的朝堂上已经是为他的事闹得风起云涌。

奉天殿的朝堂上,今日早朝文武群臣还未站定大殿之下就已经议论纷纷,因为今日一早从边关传回来的战报就彻底引燃了整个大明的文官集团。

陈谔被杀,楚萧被罢官了。

这还得了,要知道陈谔虽然人微言轻,可他身后的解缙那可是文官的首脑,这件事足以引爆大明的文官集团。

要问为什么,因为楚萧让朱瞻基斩杀了陈谔就等于是触怒了文官的利益,如果这件事不严肃处理,那他楚萧日后岂不是随便找理由就能斩杀其他文官么。

所以今日的大殿之上除了那些武将和与楚萧交好的文官,都准备着让楚萧被定罪,待备倭军回朝立刻就派刑部去押人,至于那些钦佩楚萧的人太少了。

“太子驾到!

正在这时,随着宦官的一声高唱,太子朱高炽从屏风后走了出来,随后缓缓在旁边的太子座位上坐定。

缓缓扫视了一眼堂下群臣朱高炽心里都在叹气,昨夜他就接到了皇帝的快马急书,要他今日务必要将朝堂上的争端敲定。

作为太子,他爹的意思他岂会不知,楚萧这次让朱瞻基斩杀了陈谔虽然是有罪,然而楚萧才是真正的大明功臣,所以皇帝这次是准备无条件站在楚萧这边了。

至于方法就是让楚萧回京师,同时将轻判的罢官在朝堂上敲定,这样文官集团才能彻底无话可说。

然而这件事谈何容易,想到这里朱高炽看了眼下方的各路文官缓缓开口了。

“本宫今日身体欠佳,若无大事,就尽早退朝吧。”

这番话他说的很有技巧,言外之意就是告诉群臣今日不论朝政,楚萧的事情最好不要提。

可楚萧和朱瞻基斩杀了陈谔那些文官岂能作罢,于是只见文臣中立刻走出来一人。

“太子殿下,臣近日听闻楚萧于边关私设公堂,蛊惑太孙斩杀了陈谔,此事若不详议我大明文官颜面何存啊。”

此人名叫张杰,乃是刑部院判,然而更重要的是他也是解缙的学生。

于是随着他话音一落,其他的群臣也都纷纷站了出来。

“殿下,此事若不给出个交待,我大明文官岂不是让人能随意斩杀?”

“楚萧私设公堂,随意斩杀朝廷官员其罪当诛啊!”

此刻堂下的文官都纷纷联合了起来,至于原因也很简单,文官之势盘根错节,楚萧杀的不是陈谔而是他们的脸面和权利,而看着这些臣子激动的模样朱高炽的脸色都难看到了极点。

无奈之下,他只能将求助的目光望向了文臣中的清流杨士奇,而这时杨士奇又岂能不知该怎么做,于是杨士奇立刻站了出来。

“放肆!”

“此事,陛下已经亲自过问,并且罢了楚萧的官,你们今日大闹朝堂难道是对陛下的决定不满吗?”

“再者说,陈谔在军中搬弄是非,他就是死有余辜,如果楚萧和太孙不斩他,陛下也会诛他九族!”

“此事陛下已经下派记录,不日大明备倭军就将班师回朝,如若你们再闹那就是命犯欺君!”

轰!

杨士奇的这番话一出整个朝堂瞬间安静了,解缙不在那他就是文臣首府,所以说话自然有分量,而且更重要的是这些群臣从他的话里听出了另一层意思。

那就是皇帝这次要力保楚萧...

“有事早奏!无事退朝!”

随着宦官的一声高唱文武群臣按照左右顺序,依次离开了奉天殿,这一次那些谏臣再也不敢闹了,因为他们都从杨士奇的意思里听出了皇帝的决心。

这次皇帝是要力保楚萧,不过想想也对楚萧从出现开始就为大明屡建奇功,作为皇帝如果连这种臣子都不能保下,那大明又何谈百年基业。

然而朱高炽等人不知道的是,等文武群臣离开大殿后一些别有心思的文臣却依旧不肯罢休。

不过眼下的局势呈一边倒,皇帝明显要站在楚萧一边,想要再从中作梗就只能联合朝廷中一些有关系的权臣,毕竟如今的皇帝连年都在忙着北伐,朝中的一部分权利还是在文臣手上的,然而作为当事人的楚萧自然是不知道这一切。

此刻他正在大运河上,带领备倭军直奔顺天,时间飞逝,两天的时间对于顺天来说仿佛眨眼而过,然而对于楚萧而言却仿佛过了两年那么久。

因为备倭军这次出征不仅没获得该有的荣耀,反而是最先回来的队伍,更重要的是战死者的名单居然多达三千多人。

这不是大胜,这是狼狈逃窜回来的。

清晨,当阳光照射在运河畔,楚萧率领着身后的一众大明备倭军终于来到了顺天城外,然而越是靠近顺天楚萧却越发的想要转身逃走。

思乡心切的感觉,此刻他一点也没有。

没别的,这次回来他要面对多少战死儿郎的家属,那些人痛失爱子、丈夫,该是何等的悲凉,一想到这些楚萧恨不得立刻返回边关。

然而该来的始终会来,那些备倭军的亲属估计早就已经赶来了长安。

果然,当日头上升到正午,身在最前方的斥候就看到城门下已经聚集了许多人,黑压压一片甚至将城门外的场地全部站满了。

原本楚萧以为是来迎接大军回朝的军队,可等他终于看清前面聚集的人是谁后楚萧却再也镇定不下来了,因为聚集在城门下的不是兵卒而是那些老百姓。

只见城外聚集的人全部穿着简陋的常服,其中有男有女,上年纪者居多,粗看一眼那些人至少有上万之多,而其中大部分都穿着白色的麻衣,明显是在披麻戴孝。

看到这一幕楚萧几乎热泪盈眶,他怎么也想不到,大军回朝,朝廷的军队不来迎接,百官不来接见,可百姓竟然自发组成队伍来迎接大军回朝了。

“奏乐!”

正在这时一声几乎破音的喊声勐的从百姓中爆发,紧接着百姓里自发组成的吹鼓乐队就立即拿起破烂的乐器唢呐,奏响了嘹亮的乐曲。

此刻楚萧也看到了这一幕,那些吹鼓乐队的奏乐几乎跑调,可在楚萧听来却是如此的美妙,于是等队伍来到人群前后楚萧立刻命令大军停下。

“欢迎楚爵爷回家,我大明儿郎,为国征战,劳苦功高!”

“爵爷辛苦,我大明备倭军远征漠北,百战百胜!”

“大明啊!”

这时随着大军停下,那些年事已高无法出征的老兵立刻纷纷跪倒在地,痛哭流涕的欢迎大军回归。

“唱!”

紧接着随着人群中爆发出一声高喊,百姓的人群中立即走出来数百名身穿花衣的妇孺,在大军阵前立刻唱起了欢迎大军的曲调。

然而这些百姓哪里有钱去请歌姬,所以这数百名妇孺都是百姓自发组织的,其中甚至还有年近七旬白发苍苍的老妪,而这些人扮演起歌姬非常的难看,可在楚萧眼里却异常的美妙。

谁能想到大明的儿郎们远征突厥,在边关没有得到该有的荣耀,在朝廷中也没有得到重视,可是当回家的这一刻却得到了大明百姓如此的盛况迎接。

下一刻,随着曲调唱完,那些阵前的妇孺齐齐高喊:“欢迎大军回归!我大明儿郎,为国征战,辛苦啦!”

此刻,再看大明备倭军的儿郎在这一刻他们终于忍不住了。

“楚爵爷啊!”

“我军大胜!班师回朝啊!”

这一刻,备倭军的儿郎哭喊声几乎冲破云霄,而再说那些百姓,楚萧被罢官的消息早已快马传了回来,这样的用意原本是为了让那些文官无法再找他的麻烦,但这也等于变相将楚萧已不再是官员的事情告诉了百姓。

然而在百姓心里,楚萧永远是那个为人和善的楚爵爷。

正在这时一名身穿孝衣的老妇人忽然从人群中走了出来,随后给楚萧深施一礼,高声问道:“楚爵爷,我儿张勇,上阵杀敌可还勇敢?”

一眼扫过去楚萧不用想都知道,这个老妇人就是战死儿郎的亲属,想到这里楚萧立刻高声回复。

“张勇作战勇勐刚强!斩首两人!”

听到这,这名老妇人流着泪点头道:“那就好,我儿没有辜负老妇人的重托,我儿作战勇勐,是大明的汉子!”

这一刻老妇人那颤巍身躯中所爆发出的能量,让楚萧都感觉异常心惊。

与此同时,随着沐斌念完大部分战死将士的功勋,楚萧高声喊道:“备倭军亲属,大明的父老相亲,楚萧愧对各位!”

“大军出征,突袭瓦剌大营!然而今日却有三千尸骨归乡,楚萧在这里谢罪啦!”

大明很看重功绩,特别是军功,所以大明的人向来不怕打仗,但最怕的是没有遗骨带回来葬入祖坟。

然而楚萧和朱瞻基不仅让这些备倭军立下了战功,而且还带回了战死将士的骨骸,这份恩情岂是三言两语能还的?

于是楚萧的话音刚落,城门前近万百姓就齐齐下跪,随之而来的还有热烈的呐喊声。

“楚爵爷何至如此,能有遗骨葬入祖坟,已经是我等的荣耀!”

“是啊,您不仅带着我儿上阵杀敌,更让他立下不世功勋,此等恩情,请受老汉一拜!”

“生是大明的人!岂怕死战呼!”

一时间顺天城前聚集的近万百姓,纷纷自愿下跪,万人下跪,这种声势几乎让人膛目结舌。

与此同时,水军的儿郎也都纷纷敲击战甲,口中齐称:“爵爷威武!太孙威武!”

看到这一幕楚萧心里不知怎的,竟然涌起一种温热的感觉,从前他认为大军出征是为国征战,然而直到这一刻看着眼前齐齐下跪的百姓,他终于悟了。

他们此番征战为的不是大明的百年基业,更不是顺天城内那些脑满肠肥的官员和勋贵,而是为了这些黎民百姓,这些最可爱的人。

想到这楚萧在心理悄悄下了决定,从此以后他楚萧不再只为了自己而活,而是为了大明的百姓。

此刻,那名取回了儿子骨骸的老妇人,对着楚萧忽然深深一拜,随后用尖锐的声音高声喊道:“楚爵爷,卸甲吧!”

听到这话楚萧重重的点头,随后转身对着备倭军儿郎高声喊道:“漠北大捷,我军大胜而归!进城!卸甲!”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