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画堂春 > 第61章

画堂春 第61章

作者:平林漠漠烟如织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26 09:34:50 来源:免费小说

  到了车行,里正孙福的娘子也在,拉着李妈妈闲谈起来,随口问李妈妈:“昨日那些军爷簇拥着两顶大轿去你家,到底是谁家内眷啊?”

  李妈妈扫了一圈,见不少人支着耳朵听,便笑眯眯道:“一个是县里江守备的娘子,一个是罗千总的娘子,来寻我家大姑娘做些针线!”慧雅在家里排行老大,因此村里人叫她“大姑娘”。

  孙福娘子不胜艳羡,拉着李妈妈又说了一会儿。

  这时孙福儿子过来,李妈妈付了银子,和他约好明日让车夫去家里接的时间,这才回去了。

  第二天一大早慧雅和李妈妈就坐车进了城。

  进城之后,慧雅和李妈妈直奔主题先去了状元坊,在鼎福楼买了需要的一大堆丝绸纱罗、丝绵和各色丝线,又去逛金银铺子,买了些金丝、银丝和需要的珍珠。

  全都置买齐备,慧雅不愿耽搁,和李妈妈提着几个沉重的包袱直接上车,让车夫赶车回家。

  她刚把包袱放到车里,便听到身后有人叫她,回头一看,发现是惠清,忙叮嘱李妈妈看着东西,自己走过去和惠清说话。

  惠清原本见了慧雅,有好多话要说的,可是见慧雅过来了,反倒无话可说了,低着头看着穿着千层底布鞋的脚尖,好几次欲言又止。

  慧雅低头一看,见惠清穿的还是她做的鞋,不由笑了:“这双千层底还怪结实呢,过几日我有了空,再给你做一双吧!”

  惠清闻言,眼睛一亮:“真的?”

  “真的,”慧雅笑了,“我做鞋帮,李妈妈纳鞋底,也很快的,八月十五晚上慧秀要去我那儿过节,你也过去,到时候我把鞋给你!”

  惠清连连点头,笑得眼睛都看不到了。

  慧雅问他近况,他想了想道:“老爷昨日下午已经判了,杖四十,流配沧州,大娘让恵星跟着老爷去沧州照看。如今大娘让惠明管府里门面上开的当铺,让我管绸缎铺子,府里的生意渐渐开始收拢……”

  一时又说了几句,慧雅怕站在路边说话不好看,便和惠清告别了。

  慧雅和李妈妈坐在车里,想起府中昔日盛况,不禁唏嘘不已。

  回到村里已是中午时分。

  马车在慧雅家门前停了下来,慧雅下了车,站在车门前往下拿行李;李妈妈留在车里,拿了一个个包袱递给慧雅。

  今日买的东西实在是太多了,一个个包袱都有点重,慧雅又舍不得把这些包袱放在地上,便吃力地一个个挂在自己胳膊上。

  正在这时,东隔壁大门“吱呀”一声打开了,一个高挑身材书生打扮的青年走了出来,见慧雅胳膊上挂的全是包袱,而且累得脸上满是细汗,忙走了过来,轻轻道:“我帮你拿吧!”

  慧雅一愣,李妈妈在车里笑着道:“慧雅,是咱们东隔壁的元小哥!”

  元京向着从车里探出头来的李妈妈微微一笑,道:“大娘好!”

  慧雅这才把胳膊上挂的包袱一个个递给了元京,然后又搀扶着提了个大包袱的李妈妈下车。

  元京瞧着挺腼腆的,却挺有力气,轻而易举地提着绝大部分的包袱进了慧雅家院子,放在了慧雅家堂屋的方桌上。

  慧雅心中感激,忙向元京屈膝行礼:“多谢了!”

  那元京眼中微带诧异,似是没见过如此温柔的慧雅,揖了一揖权作回礼便离开了。

  他每次见慧雅,慧雅要么牙尖嘴利不饶人,要么泼辣如母老虎,哪里见过这样温柔体贴巧笑嫣然的慧雅?

  慧雅一向是“人对我好一分,我要还人三分”,所以思来想去,便做了一壶薄荷蜂蜜茶,又备了几样小点心,让李妈妈给元京送去了。

  李妈妈回来眉开眼笑道:“这位元小哥真是好学问啊!”

  慧雅正在缠丝线,闻言挑眉道:“妈妈从哪里看出来他学问好了?”

  李妈妈理直气壮道:“我刚才过去,元小哥正坐在院中的葡萄架下看书呢!”

  慧雅“扑哧”笑了:“这要是算学问好的话,那我就是大文豪了,我也天天读书来着!”

  李妈妈一听,觉得慧雅这话自己驳不了——慧雅的确也是天天看书来着——她不由摸摸脑后的发髻也笑了。

  到了傍晚,慧雅已经安好了绣绷,支起了绣架,开始绣花了。

  她一直忙到了深夜,还不肯去睡,李妈妈催了半日无果,只得在慧雅窗前的妆台上放了一盏琉璃罩灯,自己也纳着鞋底子陪着慧雅。

  时近中秋,天上挂着明晃晃的月亮,月光如水泻了满院,夜凉如水,小虫子却还很有活力,绕着琉璃灯罩飞来飞去。

  慧雅忙了半日,有些疲累,刚起身伸了个懒腰,便听得外面隐隐传来一阵马蹄声,忙侧耳细听。

  李妈妈也听到了,看向慧雅道:“慧雅,好像是朝着咱家过来了!”

  没过多久,外面便有人敲门。

  李妈妈和慧雅一起走了过去。

  李妈妈隔着大门问道:“谁?”

  外面传来丁小五的声音:“妈妈,是我,丁小五!”

  李妈妈拽出防人拨开门闩的铁钉,拉开门闩,打开了大门。

  慧雅定睛看去,只见月光之下站着好几个牵着马的人,当先一人正是赵青,心脏不由颤了一下。

  赵青低声和李妈妈说了句话,自己径直进了大门。

  慧雅忙跟了上去,两人一起进了堂屋。

  慧雅怕外面人看见里面的动静,便把堂屋和卧室的灯都熄灭了。

  赵青一把抱起慧雅走到门边,把她摁在了门上,低头吻了下去。

  他的吻炽热而急促,令慧雅全身发热,心脏剧跳,浑身早已软了下去。

  不知过了多久,赵青放开了慧雅,盯着慧雅已经被他亲得发肿湿亮的樱唇低声喘‘息着。

  慧雅的唇被他亲得热热的,怕是肿了,她正要说话,可是赵青忽然低下头,隔着几层丝绸在她正急剧起伏的隆起之处吻了一下,然后含住右边的突起轻轻咬了一下。

  慧雅顿时又麻又痒,差点瘫软在地,忙猛地推开了赵青。

  赵青面红耳赤转过脸去,不敢看慧雅。他自己也不知道自己刚才是怎么回事,鬼使神差般做出了那个动作。

  不知过了多久,赵青恢复了平静,这才低声道:“慧雅,我现在就出发去东京,你等着我回来。”

  慧雅脸上的热度尚未褪去,低低地“嗯”了一声。

  赵青低头看着慧雅,觉得她是那样的稚弱,恨不能合水把她吞下去,这样他就不担心了。

  他又交代了一句:“这些日子蔡玉成和付春恒每夜都会带弓手队的人过来巡逻,你放心。”

  慧雅抬眼看着赵青,答应了一声。

  月光下的赵青,愈发显得肌肤细腻眉目如画,俊美高贵犹如天上神祇……

  赵青离去之后,慧雅再也无心绣花,匆匆洗了个澡便睡下了,梦里也全是赵青……

  ☆、第六十六章 中秋之夜

  第六十六章

  眼看着快到中秋节了,慧雅和李妈妈也忙碌了起来。

  八月十四这日,李妈妈除了去城里买了几样果品,又准备了各种佐酒小菜,另备了几样面食,譬如芋饼、肉饼、卷饼和夹沙团之类。

  到了八月十五这日下午,慧雅把正在做的那些活计先放了下来,自己给自己放了一天假,煮了红豆、绿豆和豇豆,拌了蜂蜜和砂糖做了红豆馅、绿豆馅和冰糖豇豆馅;又因为贵哥爱吃咸肉馅和蛋黄馅的月饼,她又细细备下了咸肉馅和蛋黄馅,然后忙碌了整整一个下午来做月饼。

  到了傍晚时分,慧雅做出了好几簸箩月饼,全罩上纱罩放在院子里散热,她家的院子里弥漫着新出锅的月饼的香味,令人垂涎欲滴。

  慧雅正在厨房忙碌,忽然听到有人敲门,便让李妈妈去开门,自己依旧看着锅。

  没过多久,李妈妈便带着一个十一二岁的小厮进了院子,笑着对慧雅道:“慧雅,东隔壁的元小哥派了书童阿北给咱家送了一篮水果!”

  慧雅忙出去迎接,见李妈妈手里提着一个篮子,里面除了红艳艳的苹果、黄澄澄的梨和绿莹莹的橘子,还有几样新奇水果,譬如橙子、荔枝和芒果之类的。

  苹果、梨和橘子这样的水果倒也寻常,惟有橙子、荔枝和芒果,都是在果箱里放了冰经运河从南方运过来的,很是难得,倒亏了元京这番心意。

  慧雅不爱占便宜,便礼尚往来,把自己刚做好的月饼各样拣了六个,用簸箩装了,让李妈妈给元家送去。

  她又拿了二十个铜钱给阿北,含笑道:“阿北,拿着买糖吃!”

  到了晚间,天色逐渐暗了下来,又大又圆的月亮挂在半空,整个孙家沟笼罩在月亮的清辉之中。

  慧雅和李妈妈刚在后院亭子里摆好席面,外面就有人敲门了。原来是惠明、惠清和慧秀一起过来了。

  五个人围坐在亭子里的圆桌边,一边谈笑一边吃酒,煞是快乐。

  吃酒到了酣处,惠清抬眼去看坐在他对面的慧雅。

  因是中秋节,慧雅着意妆扮了一番,一头乌发梳了上去,挽了一个桃心髻,插戴着一支碧玉簪,身上是绣海棠花的月白对襟长夹衣,下面是一条碧色百褶裙,在月光下愈发显得乌鬓如云面如梨花身段苗条,清雅美丽得很。

  惠清心里不禁又是一阵苦涩,顿了顿,这才开口问慧雅:“慧雅,你这里如今有月琴么?”家主朱俊前些年有一段时间喜爱音乐,在家里选了四个小丫头,请了乐师来家,教习这四个小丫头弹唱,那时慧雅学的便是月琴,而慧秀学的是筝。

  慧雅明白了他的意思,笑着起身道:“我去拿月琴,等一下我弹月琴,大家一起唱《画堂春满城风雨近重阳》!”

  惠**秀连声叫好,连李妈妈也踊跃得很。

  慧雅便回房寻了月琴出来,用丝绸抹拭了一番,试弹了几下,觉得音质还行,便抱着月琴去了后院。

  一时慧雅弹奏月琴,众人一起拍手唱《画堂春满城风雨近重阳》:“满城风雨近重阳。夹衫清润生香。好辞赓尽楚天长。唤得花黄。客胜不知门陋,酒新如趁春狂。故人相见等相忘。一语千觞……”

  琴声歌声在这静寂的月夜从慧雅家后院飞出,传送了出去,一时四邻都听见了,不由静静倾听。

  东隔壁院中的葡萄架下,元京独自坐在那里,就着几样果品和慧雅给的月饼自斟自饮。

  小厮阿北静静侍立在一旁。

  听到隔壁传来的清晰的琴声歌声,阿北不胜艳羡,低声道:“公子,孙大姑娘家好生欢乐啊!”

  元京轻笑了一声,端起一盏酒一饮而尽。

  阿北又道:“不知老夫人在东京……”

  元京脸上的笑容瞬间收敛:“她好好地在太师府呆着,有什么可担心的!”

  阿北想到老夫人和太师之间的不堪关系,不由心头一凛,一句话也不敢多说了。

  元京又饮了一盏酒,开口吩咐阿北:“把那坛金华酒拿上,等一会儿咱们去孙大姑娘家凑热闹去!”

  阿北闻言欢喜之极,当下道:“我这就去,公子您等着!”

  见阿北一溜烟跑进了堂屋,元京不禁笑着摇了摇头。

  唱完《画堂春》,惠明又提议唱《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慧雅便开始弹奏《水调歌头》,众人拍着手齐唱:“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刚唱完《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众人正欢乐间,忽听得东边墙头上传来一阵掌声:“好欢乐!”

  慧雅抬头一看,发现东隔壁的书生元京趴在墙头,正带着笑看着这边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