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大唐之神级驸马 > 第四十一章 秉烛夜话(一)

大唐之神级驸马 第四十一章 秉烛夜话(一)

作者:凤鸣岐山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26 09:32:56 来源:免费小说

  太极宫,原名大兴宫,始建于隋文帝二年,占地面积极广,只是内里的建筑却并不算特别多,比之后世紫禁城的精美繁复而论,无疑显得粗犷了许多,不过却胜在巍峨大气,人行其间,敬畏自生,即便是赵文振这等见识多广之人,于两仪殿台阶下听宣之时。也自不免有些个惴惴不安,好在他并未等上多久,就见谢公公已疾步从殿内行了出来。

  “陛下口谕:宣监门校尉赵彦觐见。”

  谢公公依旧是那一副的扑克脸,只见其先是冷冷地扫了赵文振一眼。而后方才拖腔拖调地宣出了太宗的口谕。

  “微臣领旨谢恩。”

  赵文振是真搞不懂谢公公对自己哪来的如此大之敌意,只是这当口上,他也自无心去理会那么许多,于恭谨谢恩之后,紧着便迈步走上了台阶。

  两仪殿位于内禁与外宫的交界处,乃是皇帝召集重臣议事的地儿,又称为内朝,于民间。传说多多,可实际上也就只是座不算太大的宫殿而已,内里的陈设很简洁,除了太宗所坐的龙床以及一张宽绰的龙案之外,再无它物,但却并不简单,不说雕梁画栋精美无双,光是太宗身后那副玉雕山水屏风就足可称是传世之作,当然了,此时此刻,赵文振根本不敢去细品,也就只瞄了一眼,便即疾步抢上了前去。

  “微臣,左监门卫监门校尉赵彦叩见陛下。”

  在这等天大地大皇帝最大的年月,伴君如伴虎可不是说笑,而是残酷的事实,正因为此,赵文振自是不敢在礼数上稍有闪失的,这一抢到了御前,紧着便是一个大礼参拜不迭。

  “爱卿不必多礼,平身罢。”

  这一见赵文振行走间气度沉稳,浑然没半点少年得志之张狂,太宗当即便嘉许地颔了下首。

  “谢陛下隆恩。”

  赵文振行事一贯谨慎,此时自然也不例外。于规矩谢恩之后,并未完全站直将起来,而是微躬着身子,一派恭听训示之乖巧模样。

  “爱卿所献之定边策颇多可取之处,朕已让尚书省着手细化,却不想因此让爱卿受了委屈,实朕之过也。”

  太宗之所以急着召赵文振前来,目的就一个,那便是安抚,唯恐其因士子们围攻国子监一事而心中生怨,故而,哪怕赵文振表现得很是沉稳。丝毫看不出有丁点的怨气,可太宗还是紧着出言解释了几句。

  “陛下言重了,子产有云曰:苟利社稷,生死以之,微臣深以为然焉。”

  太宗的言语倒是很诚恳,可赵文振又哪敢真生受了下来,赶忙紧着又是一躬身,毕恭毕敬地表了回忠心。

  “说得好,爱卿真社稷才也,朕已着钦天监为卿与秋儿合一合八字,三数日内,朕便会给卿一道旨意。”

  对赵文振这个文武全才而又谦逊的女婿。太宗当真是越看越爱。

  “微臣叩谢陛下天恩。”

  太宗此言一出,饶是赵文振的心性再如何沉稳,这当口上,也自不免激动得个面色泛红,无他,实在是太不容易了些。

  “哈哈……,朕得婿如此,心甚慰也。”

  见得赵文振激动若此,太宗老怀大慰之下,登时便是好一通的大笑。

  “微臣自当效死以报天恩。”

  激动归激动,赵文振却是断然不会忘了要再度表一表忠心的。

  “爱卿这话,朕信!唔,爱卿所献之策细化在即,卿可有何要补充的么?”

  选婿,于天子而论,不过只是巩固政权的一种手段而已,哪怕贤明如太宗,也是这般之想法,很显然。相较而论,定边一事,在太宗的心目中无疑更为的重要。

  “微臣要说的其实就一句话:雷霆扫穴以慑敌心,潜移默化以服其众。”

  遍观华夏数千年历史。草原民族就一直是中原政权的大患,真正能解决此厄的,唯有同样出自游牧民族的清朝——自康熙灭掉噶尔丹之后,有清一代。真就无草原边患之出现,其解决的手法说来其实并不复杂,不过就是分而化之罢了,对此,经历过知识爆炸年代的赵文振自然是心中有数得很。

  “嗯……,卿且说具体些。”

  简简单单的一句话里所蕴含的信息却是极多,太宗沉吟了好一阵子,还是不免觉得有些悟不太完全。

  “诺,微臣便以吐谷浑为例好了,据微臣所知,吐谷浑崛起于西晋,延绵至今,已有三百余年之历史,屡为我中原王朝之边患,今亦如是,当属必灭之国也。若依旧例,灭一王而换一王,短期内,当可相安无事,可久后必又是大患,故,请恕微臣不敢苟同。”

  “窃以为灭其国后,当取其国君及权贵于京。给予尊荣,但须严控其行,切断诸獠与国中之联系,而后肢解该国之大部落,多设部落头人,分封以大致相当之虚衔,着令各部落自治,又以都护府统之,若有纷争,则归都护府调停,敢有胡乱用兵者,一律以谋逆罪论处,如此,两年内,必可得暂安。”

  “待得其地暂定,朝廷即可选派教谕入其地,教化各部,尤其是头人子弟,皆须入学,敢有违者,以兵讨之,但消持之以恒,二十年可望小成,四十年后,吐谷浑旧地必成我大唐之牧场焉。”

  清朝统御蒙古诸部用的就是分化之策,道理很简单,分散开来的游牧民族各部不过只是一群狼犬而已,形似狼,却无狼性,可一旦滚雪球般地统合在了一起,那无疑就是可怕的狼群,再难有遏制住之可能了的,这一条,赵文振自是比谁都清楚。

  “教化其众么?那倒是可行,只是所需教谕恐不在少数罢?”

  大唐建立不过才十数年而已,武德年间更是征战频繁,以致于如今的大唐武风鼎盛而文风不振,朝廷人才缺缺之下,一大半的州官都不得不以武将充任,在这等情形下,太宗实在是不知该从哪找出如此多的富余文官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