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大唐之神级驸马 > 第二百七十八章 化解于无形(二)

大唐之神级驸马 第二百七十八章 化解于无形(二)

作者:凤鸣岐山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26 09:32:56 来源:免费小说

  “赵师,早安。”

  八月二十一日,又到了大朝会之时,赵文振自是不敢轻忽了去,早早便从城中的别院出发,于卯时六刻赶到了承天门前的广场处,这才刚在警戒线外翻身下了马背,就见聂无畏已领着三名师弟疾步迎上了前来。

  望着眼前英气勃发的四名弟子,赵文振心下里当即便涌起了一阵莫名的感慨——曾几何时。因着晋升过快之故,他在朝中一向都是形单影只,别说政治盟友了。就连可以说得上话的同僚都不多,而今,算上尚在外地忙碌的何栋,不知不觉间,竟已有了五名朝臣弟子了,尽管目下官阶都还低。可发展前景却无疑都很是看好。

  工部郎中聂无畏与工部虞部郎中何栋这两位从五品上的弟子都是赵文振一手提携起来的,而侍御史(从六品下)祈韵与殿中侍御史(从七品上)李预则是靠着科举名次在前而得以提前迈入朝臣序列的,唯独位列最末位的监察御史(正八品上)卫平是个意外——此子在赵文振座下诸多弟子中,并不算如何出色,贞观十一年科举时,虽也中了进士,可名次却并不高,也就只排在第三十一名而已,原本被委为光禄寺良酿署令(正八品下),也不知他是怎么跟魏王李泰对上了眼的,居然让李泰亲自出面帮其运作到了监察御史这么个要害职位上。

  “早,都随为师来罢。”

  心下里感慨归感慨,以赵文振的城府之深,那是断然不会带来脸上来的,也就只随意地点了点头,便即领着众弟子们走进了广场。

  “赵大人,早。”

  “文振老弟,早啊。”

  “哟。文振气色不错嘛,莫非遇到啥大喜之事了?”

  ……

  时至今日,赵文振虽说尚未达到位极人臣之地步,可已然是身在顶级朝臣之序列了的,甭管走到哪,迎奉者自是不在少数,对此,以赵文振的长袖善舞,自然是应对从容得很。当然了,也不是所有人都有心要跟赵文振交好,太子一系以及杜正伦等人串联起来的所谓朝廷清流中人就没怎么拿正眼瞧赵文振,可那又能如何呢,彼此道不同,不相为谋也罢,完全没必要强求。

  “皇上驾到!”

  辰时正牌,群臣们都已按着品阶高下在太极殿内外站好了位置,不多会。随着徐恩那尖细的嗓音响起中,太宗与李承乾便已一先一后地从后殿处转了出来。

  “臣等叩见陛下。”

  见得太宗父子已到,群臣们自是都不敢稍有轻忽,齐齐便是深深一躬。

  “免了罢,众爱卿且自平身好了。”

  在已经跟长孙无忌、房玄龄这两位最宠信的心腹大臣就王爷就藩以及朝廷架构重组一事充分交换过意见的情况下,太宗的心情显然很是不错。叫免的声线远比往昔要和煦得多。

  “谢陛下隆恩。”

  能在唐初这等名臣荟萃的时代混上朝臣的,断然没一个是愚钝之辈,绝大多数的朝臣们都已从太宗的语气里听出了些内味儿,然则真正清楚太宗为何精神振奋的,到底只是少数而已,可不管是真懂还是假懂,这当口上,也自没谁敢孟浪的,尽皆一丝不苟地按着朝规谢了恩。而后便即左右一分,各自按品阶高下站好了位。

  “启奏陛下,微臣有本要上。”

  众臣工们这才刚站好了位。铁了心要玩死谏的张玄素便已是迫不及待地率先抢了出来。

  “哦,爱卿有何本章且就直奏好了,朕听着呢。”

  太宗是一早就料到张玄素等人要在今日当庭发难了的。自是不会在意那么许多。

  “圣天子在上,微臣太子左庶子张朴有一事要奏,今,诸皇子大半已过开府建牙之龄,却兀自迁延于京,实与朝廷律制不合,为固社稷,微臣恳请陛下早日放诸皇子去外地就藩,以全大义。”

  张玄素的奏本很短,从头到尾也没多少字,可提出的建议却是紧扣现行之律法与所谓的社稷大义,浑然不打算给太宗留下丝毫的转圜之余地。

  “陛下。微臣以为张大人所言甚是,还请陛下早做决断。”

  “陛下,微臣附议!”

  “陛下,微臣亦附议!”

  ……

  张玄素等人数日来不断游说朝中文武,加之太子一系也在暗中推波助澜,所掀起的这拨风浪当真不小。这不,张玄素话音方才刚落呢,呼啦啦便有六十余朝臣站了出来,个中不乏侯君集、刘德威等重臣,到了末了,竟是连萧瑀这个宰辅都站了出来,声势之浩大,当真令人侧目不已。

  “嗯,诸位爱卿公忠体国之心,朕能体悟得了,今,既是论及诸皇子就藩一事,那不如连刺史世袭一事一并议议好了,时文啊,朕可是将徐州许给了你,卿何不也一并去徐州上任如何啊?”

  这一见萧瑀居然跟太子一系凑在了一起,太宗可就不免有些不爽了,在假意嘉许了张玄素等人几句之后,不甚客气地便将了萧瑀一军。

  “这……”

  萧瑀并不以能言善辩而著称,这冷不丁被太宗这么一将军,登时便不免有些个傻了眼了——若说诸皇子们就藩应该的话,那让长孙无忌等十四名功勋之臣去就封地经营也同样是出自圣意,两者在根底上其实是一致的,理由都是所谓的恢复古制,总不能在赞成前者的同时却又反对后者吧,这在道理上明显说不通啊。

  “辅机、玄龄,卿等可愿就此去封地经营否?”

  太宗可没管萧瑀的脸色有多难看,淡然一笑之余,一派轻描淡写状地便将问题丢给了长孙无忌与房玄龄这两位宰辅之臣。

  “老臣绝无此意。”

  太宗话音方才刚落,长孙无忌便已给出了个简练而又坚决的答复。

  “陛下明鉴,不止是长孙大人与老臣不愿去,其余受封之大臣们也断不愿去,无他,概因此世袭制后患无穷,恕臣等不敢奉诏。”

  别说太宗事先就已经通过了气,就算没有,房玄龄也绝对不会答应去经营受封之地的,此时回答起来,斩钉截铁地拒绝也就属再正常不过之事了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