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大唐之神级驸马 > 第二百七十五章 君臣论吏治(二)

大唐之神级驸马 第二百七十五章 君臣论吏治(二)

作者:凤鸣岐山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26 09:32:56 来源:免费小说

  “陛下明鉴,微臣以为此事当须得分三步走,首先,已就藩的王爷皆是陛下之亲兄弟,实不宜一下子全都调回京中,当可借取消世袭令之机会,顺带着改一下固有的承袭律令,就采取降爵承袭制便好,如此,若是宗亲无功勋,最多十代后,爵位当不存焉;其次,自此后,亲王及以下之宗亲都不在就藩,设立宗亲府。以年高德昭之王爷为宗令,管理各支宗室子弟;其三,待得已就藩之亲王百年后,其后代都不再就藩,调回京师。加入宗亲府,有能力者,可由当时之帝王酌情任用。”

  若论对天家宗亲的管理,有清一代无疑做得最好,若不是闭关锁国,导致外侮入寇,清朝还真就未必会那么快被推翻了去,有鉴于此,哪怕对清朝统治者没什么好感,可在涉及到帝国的组织架构时。对清朝那一套,赵文振还是挺推崇的,无他,现有的生产力低下,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压根儿就不可能搞啥资本主义,至于社会主义么,那还是洗洗睡了的好。

  “宗亲府么?那朕的儿子们呢,难不成就都这么养废了?”

  太宗对那些堂叔以及弟弟们,其实一直都是很警惕的,若是能将这些人都弄到京师里来养着,太宗倒是不反对,问题是他又不愿亏待了自己的儿子们,这无疑就是个很要命的矛盾来着。

  “陛下,请恕微臣斗胆,俗话说:龙生九子,各不相同,有能力而又品德高洁者,陛下大可使之帮办朝务,文不成武不就者,荣养也就是了。”

  说实话,太宗的儿子虽是不少,可真正有能力的又能有几个呢?算来算去,除了李恪之外,也就李贞、李治还算有点政治才干,其他的全都是废物,当然了,这话,只能藏在心里头,再给赵文振几个胆子。他也不敢道将出来的。

  “嗯……,爱卿如此说法,欲置太子于何地耶?”

  从理智的角度来说,太宗对赵文振的进言是认可的,问题是理智代表不了感情,一想到自家儿子们恐怕会因宗亲府这一套而受了委屈,太宗的脸色难免便有些个不太好相看了起来。

  “陛下恕罪,微臣所言之宗亲法其实是与不立太子之法相配套的,二者互为辅助,缺一不可。”

  太宗这话里的寒意可是不轻,即便赵文振胆子算是很肥了的,心头也自不免有些个发憷不已,偏偏又不能不答,无奈之下,也只能来了个避重就轻。

  “……”

  任凭赵文振在回答时如何拐弯子。可意思无疑却是明摆着的,那便是在暗指李承乾该被替换掉,对这等大逆不道的建议,太宗一无表示,仅仅只是眼神幽冷地看着赵文振,良久不发一言。

  “陛下,微臣以为现行之州郡制亦有大幅改进之余地。”

  得,再不赶紧将太宗的注意力引开,自家小命虽不致于有忧,可小鞋恐怕是要穿上好长一段时间了的,一念及此,赵文振赶忙便是一躬身,紧着又进言了一句道。

  “讲。”

  太宗心下里其实也不是不知道李承乾很是不成器,只是二十多年的父子情又岂是说割舍就能割舍了去的,再说了。太宗此时并未下定一举拿掉李承乾之决心,在已起了考察继位人选之心思的同时,又想着再给李承乾一些机会,就是想看看李承乾在受到强烈刺激的情况下,能否触底反弹,正是出自此等考虑,太宗最终还是没打算跟赵文振继续就废立太子一事深谈将下去。

  “陛下明鉴,不算青海大都护府,我大唐目下实有二百八十六州,其上虽设有道。然,总管并不常在,换而言之,各州其实还是由朝廷统一管辖,这等设置表面上看起来似乎是朝廷掌总一切,其实不然,无他,纵使陛下为千古一帝,英明过人,又有三省六部为辅,也自难以兼顾周全,此非陛下不勤政,实是人力有穷时也,是故,方才会有曹方之流盘踞一州之恶事发生。此非个例,若认真查了去,下头州县违法乱纪之事其实比比皆是,何也,制度不全之故尔。”

  太子废立的话题实在是太敏感了些。于赵文振而论,其实就是在走钢丝,一不留神就会跌下悬崖,故而,他对太宗的避而不谈自是无任欢迎得很。话匣子一打开,便即将现行州县制的最大弊端道了出来。

  “嗯,那依爱卿看来,当得如何调整为宜呢?”

  赵文振这还算是嘴下留德了的,实际情况远比赵文振所说的要严重得多,不说旁的,自打太宗登基以来,下头州县举旗反叛的就已多达二十余起,似曹方这等将一州经营成自家地盘的状况也真不是个例,太宗对这么个状况其实也早有所察,故而方才会在州上设道,又以宗室王爷或是亲信重将为总管,想的便是要对这等各州各自为政的状况加以遏制,只可惜效果实在不咋地,而今一听赵文振似乎有妙策能解决这等大麻烦,太宗的兴趣还真就被钓起来了。

  “回陛下的话,窃以为当得降州为府,而后再在府上设省,一省辖十数府不等,府之架构与今可略同。而省之机构当得以制衡为要,具体来说便是省之一级当得设五大机构,其一曰巡抚衙门,总掌一省;其二曰布政使衙门,掌一省之民政;其三曰按察使衙门,主管一省之刑名,其四曰指挥使衙门,主管一省之军务,不得涉及民政,亦不得涉及粮秣辎重之储运调;其五曰监察御史衙门。监督一省官吏之言行,五大衙门皆有直奏之权力,如此,巡抚衙门虽有一省之治权,却不能擅专,而军、政亦可就此顺遂分离焉。”

  “以上所述为我大唐现有区域之管理,若再对外开疆拓土,当可按青海大都护府之设置,先以我汉家传承规化,待得民心尽附之后,再行设省管理,另,鉴于地方守备军之训练水准有限,战力往往不高,朝廷可设置主战军团若干,由帝王直辖,确保一旦各处有事,能做到迅速反应,再有便是镇边大将以及主战军团之主将皆不可久任,最多连着两任,便须得调往别处,以免出现不应有之动荡。”

  吏治乃是篇大文章,真要详细论述了去,非万言难以说得清楚,于这等君臣奏对之际,赵文振也只能是捡要点而谈了的,即便如此,也自令太宗不免听得个头晕目眩不已……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