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大唐之神级驸马 > 第二百六十六章 迎难而上(一)

大唐之神级驸马 第二百六十六章 迎难而上(一)

作者:凤鸣岐山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26 09:32:56 来源:免费小说

  《论武举疏》到底还是被搁置了,尽管造成这等结果的原因有很多——魏征与萧瑀的固执以及矫枉过正是其一,太子一贯的从中作祟是其二,刘德威等人不愿见到赵文振的声望继续攀升是其三,太宗太过注重虚心纳谏之名声是其四,可不管有多少种的原因,这都算是赵文振在朝堂上所遭到的第一次失败,消息一经传开,各种版本的流言很快便在某些有心人的推动下,就此在京师地面轰传了个遍。

  流言乱传之下,名声有所受损自然是无可避免之事,然则赵文振却并不在意。既不出声自辩,也不曾继续在《论武举疏》一事上使力,每日里只管在工部衙门里兢兢业业地处置着各色公务,压根儿没管旁人究竟是如何乱议的。当然了,他就是在意也没辙——大家伙好不容易才盼到一个可以肆意调侃一下赵文振的机会,那是谁也不肯错过了去的,对此,赵文振自是心知肚明得很,但却浑然不以为意,无他,不给同殿为官者一个发泄情绪的宣泄口。众朝臣们对他赵文振的羡慕嫉妒恨岂不是得日积月累个没完,指不定哪天来上个大爆发,那乐子……,呵,想想就够令人酸爽的。

  时光荏苒,一转眼已是七月底了,在忙完了积压下来的公文之后,赵文振以抽查矿山安全为由头,向太宗请了旨,而后便即领着一干官吏浩浩荡荡地去了铜川,在视察过几处铁矿之后,最终转向了铜川煤矿。

  与铁矿的产供销完全由工部一力承担不同,煤矿体系明显要复杂得多——工部官吏只管生产,运输与销售则是全部由竞标成功的几家商号自行打理,矿山出产的所得之款项由户部派员收取,而监督则是由御史台所派出的人手负责,几个部门之间又有着彼此监督之责,这等组织架构在这么个时代已经算是相当完善了,可依旧有着不少的空子可钻,铜川煤矿管理层上下的手脚显然不是那么的干净,在闻知赵文振率众前来之际,一众官吏们无不为之心惊肉跳不已,只不过他们显然白担心了一场——赵文振此番并不是来查账的,一到了地头。便让管矿山的工部令史(不入品,等外二流,)去将在矿上服苦役的杨思齐给提了来。

  “罪人杨思齐叩见赵大人。”

  因着在督造昭陵时出现重大塌方事故,身为督造总管,杨思齐本该被开刀问斩,可最终,太宗却是法外开恩,免了其死罪,只判了十年苦役,到目前为止,杨思齐已在铜川煤矿上服役了一年有余,尽管时间不长。可架不住矿上作业艰辛,原本精壮的汉子愣是被摧折成了皮包骨头之模样。

  “免了,来人,赐座。”

  说起来,赵文振之所以能在最短时间里调回京师,还真是托了杨思齐的福了的,此时在这等场合下相见,赵文振心下里自不免颇为的感慨。

  “罪人不敢,罪人不敢。”

  若是没犯事之前,挂着工部郎中虚衔的情况下,杨思齐倒是有资格在赵文振面前就坐的,可眼下么。便是再给他几个胆子,他也不敢真坐下。

  “本官听说你曾向段纶、段大人进献了份《治水策》,可有此事么?”

  见得杨思齐如此谨小慎微,赵文振也就没再难为他,径直便转入了主题。

  “罪人孟浪无知,罪人、罪人……”

  年余的苦役生活不单摧残了杨思齐的身体,精神上所遭受的打击显然也自小不到哪去,这不。饶是赵文振声线平和,浑然不带半点的问责之口吻,可杨思齐却是第一时间便又跪倒在了地上。

  “本官不是来问责的,杨先生大可不必如此惊惶,这么说罢,本官前些天清理文档目录时,发现有《治水策》一文之记载,惜乎翻遍了衙中存档,也没见原文何在,不得已,只能来寻先生,还请先生不吝赐教则个。”

  赵文振先是笑着摆了摆手。止住了杨思齐的自我认罪之言,而后方才道明了来意,赫然是为了治理黄河而来的。

  黄河,说起来是华夏民族的母亲河。可与此同时也是中原百姓们的灾难之河,从古自今,十年九涝,大水过后。往往都是赤地千里,百姓死伤无算,也就是贞观以来相对风调雨顺,黄河中下游区域的洪涝状况方才不算特别的严重,即便如此,每年死于水灾的也不在千人之下,对此局面,开唐以来的历任工部尚书所采取的应对策略都是隋炀帝所定下来的那一套,亦即全力巩固洛阳至开封河段的堤防,以确保运河的运力,至于开封以后的河段么,那基本上就是听天由命了的。

  “这……”

  杨思齐确实写过一本《治水策》——当初进京时,他本是想靠此策搏一个出身的,却不曾想段纶对此根本不感兴趣,转而推荐杨思齐去修造昭陵,这才会有了后头出事被判苦役的事儿发生。而今一听赵文振来了这么个旧事重提,杨思齐一时间还真就不知该做何回应方好了的。

  “不瞒先生,本官去岁曾因公务去了趟登州,途经沿河十数州,亲眼目睹了黄泛区百姓之苦痛,心实不忍,故,打算以朝廷之力治河。先生可有甚教我者么?”

  黄河能治么?答案是可以的——在赵文振所穿越来的那个时代,黄河早就已是被驯服了的,别说啥大水泛滥了,每年枯水断流的时间都长达数个月之久,当然了,要想达到后世那般效果,自不是一蹴可就之事,也不是光只治理一条黄河便能达成的效果,而是须得展开长期的综合治理,方才能得以实现。

  赵文振对治河之道虽有所了解,可毕竟不是干这一行的,出出主意可以,真要动手的话,那就一准得抓瞎了去,正因为此,赵文振这才不曾一上任就提出治河议题,也没打算亲自去挂帅,无他,专业上的事到底还是得专业人去干,而面前这位杨思齐就是赵文振所要考察的能工巧匠之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