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大唐之神级驸马 > 第一百章 模式为先(三)

大唐之神级驸马 第一百章 模式为先(三)

作者:凤鸣岐山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26 09:32:56 来源:免费小说

  “唔,民谚有云曰;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这柴可是排在了首位的,若是真出了岔子,后果怕是不堪设想,爱卿既是察觉到了危机,想必应是有解决之道的罢,那且就说来与朕听听好了。”

  这一见赵文振所言不像有假,太宗的眉头顿时便微皱了起来。

  “陛下所虑甚是,今,天下承平日久。丁口增速颇快,所需之柴禾自然也就跟着水涨船高,愈是人丁鼎盛之大城,滥砍滥伐之事便愈烈。微臣心甚忧之,却又茫然不知该如何应对,苦闷之余,只得钻进了故纸堆,看能否从前人所载中找到些办法。”

  “微臣原也就只是抱着姑且一试之想头而已,却不曾想竟真在《史记》中找到了线索,那便是先人们称之为石炭之物,微臣大奇。遍搜史料,果不其然,《汉书》、《后汉书》中皆有所记载,只是名称稍异,所谓煤炭者,即是石炭也,先人以之炼铁冶铜,日用亦有之,唯至《三国志》止,史料再无相关记载焉。”

  “微臣大喜过望,遂让府中下人于关中各处寻觅煤矿所在,有赖陛下洪福齐天,微臣终于铜川、土门(今之富平县)、秦岭等处找到了数处煤矿,并挖掘了二十余车,运回了府上,经数日研磨之后,终有所得,现已造出了煤炉等物,微臣已让府中下人搬至了宫外,陛下一观便可知根底。”

  煤炭的推广可是个系统工程,急是急不来的,故而,在不曾取得太宗以及众宰辅们的认可之前,赵文振自是不会急着把底牌翻将开来。

  “哦?爱卿这就去搬了来好了。朕等着呢。”

  这一听赵文振如此说法,太宗的好奇心顿时便大起了。

  “微臣遵旨!”

  太宗的口谕既下,赵文振自是不会有丝毫的迟疑,紧着应诺之余,领着几名小宦官匆匆便退出了大殿……

  “陛下请看,这箱子里装着的便是从煤矿里挖掘出来的原煤,而这箱子里便是已用打煤器制造出来的蜂窝煤,还有这便是微臣构思出来的煤炉,火力十足,较之柴禾更胜三分。”

  一刻多钟后,赵文振领着一众抬着各种事物的小宦官们又回到了两仪殿中,也没等小宦官们告退而去。赵文振便已是兴致勃勃地介绍开了。

  “诸位爱卿也都一起看看好了。”

  龙床离着赵文振的演示所在到底稍远了些,太宗见猎心喜之下,哪还坐得住,于起身之同时,笑呵呵地便招呼了众宰辅们一句道。

  “陛下,且容微臣给您演示一下煤炉之具体用法。”

  见得太宗与众宰辅们都围了上来,赵文振脸上的笑容顿时便更灿烂了几分,抄起铁制的钳子,当场便演示起了如何换煤、如何清理炉渣,顺带着还演示了一下在不需要火力时,如何用铁盖子节煤,忙乎得个不行。

  “文振。这蜂窝煤成本几何?煤炉之造价又当几何?”

  众人对煤炉这等新奇事物自是都看得个津津有味,唯独房玄龄心细,一开口便问到了最关键之处。

  “回房大人的话,煤炉造价不算高,若是大批量制造的话,一只炉子的成本约莫是十八文左右,足可用十年以上,倘若保管得当。用十五年以上亦是不难,只是煤炭成本却是难以精确估算,概因煤矿并非处处皆有,质量也自不尽相同,开采难度不一,运输成本更是大相庭径,下官只能大致估算一下。”

  “这么说罢,若以铜川之几处煤矿为例,运至长安城中的成本约为千斤九十文左右,而若是以土门的煤矿而论,运至长安的成本就相对要低上一些,大体上只八十五文而已。再算上人工成本、仓储成本的话,一千斤原煤的合理售价当在一百五十文左右,按固定比例,可制得蜂窝煤一千六百六十余块。如此算来,十块蜂窝煤也就差不多得一文钱,合理应用的话,大约够四口之家两到三天之用。较之柴禾正常所费,当可省下两成半左右。”

  煤炭能否全面推广开来,成本核算就是关键中的关键,在此一条上,赵文振自是高度重视的,早就已全面估算过了的,此时娓娓道来,自信之色可谓是溢于言表。

  “嗯,若真如此,倒是大利社稷之事也,爱卿可有甚推广之章程否?”

  这一听使用煤炭能比使用柴禾更省钱,太宗顿时便意动了。

  “陛下明鉴,此非言语所能说清者,微臣已备好了本章,还请陛下过目。”

  限于运输条件,煤炭一开始显然是不可能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开去的。再者,没有官府的强力支持,这等新鲜玩意儿要想让百姓接受,也同样不是件容易之事,赵文振对此可是有着极其清晰之认识的,又怎可能不先制定好推广之方略以及运营之模式。

  “哦?那朕就先睹为快了。”

  这一见赵文振准备得如此之周全,太宗不禁莞尔一笑,也没怎么废话。伸手接过了厚厚的折子之后,便即走回了龙床,一撩龙袍的下摆,就此端坐了下来。

  赵文振的折子很长,从煤炭取代大部分柴禾的意义谈起,后续又写到了煤矿的开采以及监督、蜂窝煤的制造以及市场推广、税收调节等等诸多方面,足足数千言,真论起来,其实是有些枯燥的,然则太宗却并不嫌烦,一边细细地看着,一边还时不时地点着头,显然对赵文振的工作作风之踏实相当之满意。

  “爱卿这份折子写得很是用心,不错,很有见地,徐恩,宣!”

  小半个时辰过后,太宗终于看完了本章,但并未有太多的置评,也就只是夸奖了赵文振几句,而后便即将手中的折子丢给了侍立在侧的内侍监徐恩。

  “诺!臣,门下省黄门侍郎赵彦有本启奏陛下……”

  听得太宗有令,徐恩自是不敢有丝毫的迁延,躬身应诺之余,赶忙紧着便摊开了折子,略略一清嗓子,便即就此朗声宣读了起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