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嗣子嫡妻 > 第56章

嗣子嫡妻 第56章

作者:鱼丸和粗面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26 09:25:57 来源:免费小说

  老文襄伯脸上满是诚恳,夫妻二人一唱一和,更是把庶长房推到极为不利的境地。毕竟嫡庶有别,嫡支若蛮横还好说,如今弱势下来,极易引人同情。

  “冤家宜解不宜结,一家人哪有什么深仇大恨。”

  周围有年纪大的妇人开始劝解,事不关己更有人大道理一堆:“都半截身子入黄土的人了,还有什么事不能放下?”

  荣氏冷然,她低估了常氏。大半生的时光可以将姑苏城那个天真温婉的采药少女变为如今喜怒不形于色,自然也能让常氏学会何为能屈能伸。

  从来不止她一个人有长进,不过她的长进向来比常氏大就是。

  “我自然不在意这些。”

  “阿荣。”

  老文襄伯感动道,拾阶而下双手颤动地握住她。这一刻他几乎忘了先前的怀疑,或者他确信,若是阿荣知晓当年百草堂大火细节,这些年定不会坐得住。

  荣氏嫌恶地避开他的手,清冷地声音朗声说道:“毕竟我是半截身子入黄土的人,锦衣玉食或是粗茶淡饭又有何区别。可人上了年纪,就得为小辈考虑。每两年我一瞪眼去了,自此与这繁花锦绣的金陵城再无一丝一毫关系,可我的儿孙怎么办?”

  “管家之子毕竟年幼,许多事记不清。庶长房在府内所受屈辱,又何止是连奴仆都不如。这些年皆是如此,又有谁能保证伯府能在一朝一夕间改变。这次太夫人有了防范,今日过后大门一关,伯府西侧院连只苍蝇都飞不出去,保不齐又是一个满是折辱的大半生。我本是商户出身,对此倒无所谓,可我不能眼睁睁看儿孙也重复一遭。即便他们如今是庶出,也不是嫡支脚底下的泥。嫡庶是有别,但绝不是云泥之别!”

  荣氏掷地有声,而后移向罗晋跟前,轻声嗤笑道:“庶支,罗晋,你这大半辈子当真是个笑话,且看你那些嫡出子嗣,全加起来都比不得四海一个。别指望着四海尸山人海、流血流汗拼杀出来的战功为他们换荣华富贵。他性子虽鲁直但不蠢笨,没有那以德报怨的好涵养。”

  “谁稀罕!”

  男人的自尊让罗晋将不屑脱口而出,听罢荣氏嘲讽之意更浓:“不稀罕那便莫要如吸血水蛭般巴着四海不放。”

  “你……”

  罗晋高扬起巴掌,在四周的抽气声,以及荣氏的鄙夷之色中无力地放下。

  “你当真要如此?”

  “伯府这些年未曾给过我们什么,这会也不要想着索求无度。罗晋,若你还记得当年姑苏供你读书的荣家,哪怕记得一丁点恩情,那便许我们走。”

  初夏金陵逐渐变暖的天,老文襄伯盛怒的心突然被垂直浇上一盆冷水。

  毫无疑问荣家于他有恩,年幼父亲病逝,身处乱世寡母带着他,身世浮沉雨打萍。是当年姑苏城中开百草堂的大善人荣老爷免去了娘亲诊脉抓药的钱,且在娘亲入殓他为舅母所不容时,出资供他继续在书院求学。

  可他又做了什么?

  也罢……

  肩膀耷拉下去,他无力地扭头望着背后台阶上伯府一众子孙。站在最前面的曾孙女薇蓉算是小辈里出落最好的,可此刻她肿着脸,用刻骨仇恨地目光看向庶长房。如此糊涂,丝毫不动审时度势,便是进了王府也难成大器。

  两边早已水火不相容,近年来他精力不济已无力辖制伯府。分出去也好,他也能过几天清净日子。或许此刻答应,四海还能念着他的好,日后照拂一二。

  “便依你。”

  “罗晋!”

  常太夫人只觉一阵头晕目眩,着急之下低声吼出老文襄伯名讳。身旁丫鬟忙扶住她,荣主子好不容易得偿所愿,这会太夫人可不能出什么事。

  主仆二人身后,秦氏看着丫鬟关切的侧脸,暗自松一口气。庶长房离开伯府也好,太夫人气性大少些精神关注长房是其一,再来当年之事骇人听闻,此刻他们求去,夫君的伯爷地位也能彻底稳固。

  这般想着大秦氏放松精神,她甚至已经想着,等分家时多给庶长房一些家产。罗四海如今可是正三品平西将军,交好他总是有百利而无甚害处。

  “你这般顾念庶长房,可曾想过伯府这一大家子?”

  老文襄伯犹豫了,他是断不会跟荣氏搬到玄武大街住。即便他再想,先不说阿荣肯不肯收留,即便她肯,他也丢不起那个脸面。

  剩余的年月里他定要住在伯府,若是此时背负上千般骂名,那日后如何是好?

  这般想着,斟酌再三他终于朗声说道:“家家有本难念的经,这事本就是一笔糊涂账,说不清谁对谁错。不过儿大不由爹娘,既然你们一心求去,那便择日开宗祠,将你们逐出伯府。”

  “逐出”二字一出,罗炜彤皱眉。她总算弄清楚伯府损人不利己秉性的根源,老文襄伯与常太夫人还真是天生一对。还好自己曾祖母是荣氏,没传给祖父和爹爹这样的秉性。

  人群沸沸扬扬,多数人是来看热闹的,他们对两边都没好感。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总而言之两边就没一个善茬。

  看似一直在看好戏的安昌侯世子,实则余光一刻未离开过小丫头。他知晓站在庶长房立场,被逐出伯府已经是最好的结果。毕竟老文襄伯还在世,一个妾所生子孙想搬出去,本就于礼法世俗所不容。

  但看到小丫头皱眉,他还是忍不住。低头在管家之子肩上点几下,保证他疼痛难忍又发不出声来。这种铭心刻骨的教训,足够他这辈子翻不了供,虽然他这辈子也没剩下几天。

  而后他上前一步,用力地鼓掌:“本世子今日可算是见识了,有些个贵妇常年信佛,恨不得常住报恩寺,其实内里心肝早就黑透了。”

  常太夫人皱眉:“观棋不语真君子,世子师傅未曾教过?”

  周元恪满脸无辜:“本世子没指名道姓,太夫人倒是急什么。不过要我说,妾也是人生父母养,我们侯府还是柳姨娘掌家。伯夫人当真是,啧啧,治家有方。”

  每个字都在捕风捉影,偏偏他头顶个金陵第一纨绔名声,平素说尽了混话。今日这番话,在他每日必做的那些糊涂事中,着实算不上什么。

  常太夫人即便气到内伤,也得顾念面子,不能与他个小辈且是浑人一般计较。

  自入金陵起谋划了两个月的分家之事,终于在老文襄伯一句话后尘埃落定。

  闹剧持续了一整个下午,夕阳西下金陵城内泛起炊烟阵阵,回玄武大街的马车中,罗炜彤给荣氏按着头。

  “曾祖母莫要生气,跟那些人斤斤计较不值得,若实在忍不住便跟孙女吐纳一番。”

  边说着她边挺直腰板,深吸一口气鼓满丹田,而后缓缓吐出来。随着一次吐纳完成,最后老文襄伯那番话所造成的郁气果然轻了不少。

  荣氏笑的慈祥:“倒把咱们娇娇给气住了。”

  罗炜彤惊讶:“曾祖母就一点都不生气?”

  “娇娇会跟茅坑里的石头过不去?不管那些人说什么做什么,视而不见就好。”

  罗炜彤点头,其实心下多少有些明白。曾祖母是有大智慧之人,她定是早早看清老文襄伯本质,这些年窝居西侧院,平日虽不显山不露水,但却总能抓住其余人错处,关键时刻如一只露出獠牙的豹子般保护一家人平安。

  “曾祖母,孙女真的好佩服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