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麒麟阁传 > 第82章 威震西域

麒麟阁传 第82章 威震西域

作者:淮左卧龙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26 09:22:32 来源:免费小说

  玉路南北道被截,卫侯冯奉世无法前行,只好召集副使严昌谋划。冯奉世细细分析道:“现在莎车国杀死万年,攻杀使者奚充国,撕毁盟约,攻劫南道,罪恶滔天。如果咱们不迅速平定,只怕南北诸国都要背叛大汉而投奔匈奴。一旦这种局面形成,卫司马和校尉在车师就会面临腹背受敌的境况。那时候就算朝廷再派大军,只怕也无法挽回西域的局面。西域要是沦为匈奴属地,咱们大汉可就腹背受敌了!所以咱们别无选择,只能迎难而上,迅速出击,一举粉碎莎车国阴谋!”

  严昌犹疑道:“咱们只有三百多人马,莎车国拥兵上万,贸然出击是以卵击石!”冯奉世大笑道:“莎车国人口不足三万,哪来的上万兵马?我估计他们最多六千兵马,咱们召集各国兵马,至少有一万多大军,击溃莎车国足矣!”严昌仍然迟疑道:“咱们没有旨意,贸然发兵是僭越行为,是否会引起陛下忌惮?”冯奉世摇头道:“陛下是明君,不是昏君;咱们为公,不是为私。我相信陛下会明白你我的忠心,必不会加罪!只要不加罪,我就心满意足了!”

  于是冯奉世持节矫命发诸国兵,共一万五千人,直奔莎车都城而去。莎车王呼屠征大怒,亲率五千大军迎战。两军在莎车城下激战,诸国联军一触即溃。呼屠征大喜,率军追击,一直追到葱岭河东。突然三路大军列阵冲杀,呼屠征大惊失色,这才知道中了诱敌深入的计谋。

  冯奉世亲率大军冲杀,激战一日,大败莎车军,俘获数千。冯奉世乘胜追击,攻下莎车城。呼屠征见大势已去,登上望月楼自杀。冯奉世斩其头颅,传送京师;同时拥立莎车王昆弟为王,重新订立盟约,一并送往京师。冯奉世威震西域,西域诸国纷纷拥护大汉,誓与匈奴断绝来往。

  匈奴见局势胶着,占不到丝毫便宜,忙引军退去。卫司马郑吉和校尉司马憙一边退军渠犁,一边向京城报捷。

  病已收到两份捷报,大喜道:“前将军有识人之明,朕很佩服!冯奉世今日之功,也是将军之功,赐金百斤!冯奉世立了大功,等他从大宛回来,再赏赐!”

  冯奉世继续西出使大宛,大宛王听闻冯奉世斩杀了莎车王,十分敬佩,赞叹道:“百年以来,卫侯是最特别的使者,本王当特别对待!来人,把本王的宝马牵来,送给卫侯!”

  待名马牵来,大宛王亲自介绍,原来这匹马名叫象龙,据说能够日行千里,宛如飞龙般。冯奉世大喜,指着名马对翻译道:“你告诉大王,只要大宛与大汉永结盟好,今后就能够像象龙一样,一骑绝尘!”

  听闻冯奉世骑着象龙飞奔回朝,病已大喜,命群臣商议如何封冯奉世。群臣都赞同封赏,唯独谏大夫萧望之反对道:“陛下,冯奉世有功,安定了西域,这不可否;但他擅自矫命发诸国兵,而没有向朝廷请示,一旦有人相仿,今后将危及朝廷稳定!微臣以为如果封赏,必定使日后的使者争相发兵讨伐西域诸国为自己建功,届时又将恶化我大汉与西域诸国的关系,害大于利!不如赏而不封,为国家长远计!日后如果人人奉公执法,国家才能长治久安!”

  病已欣然点头道:“说的对,说得好!冯奉世矫命发兵,虽不是为私,却不能开后世先河,为个人独断专行铺路。今后凡是矫命发兵,有功不赏,有过必罚。这次冯奉世为首次,朕不加罪,也不封赏。另外,冯奉世出使大宛有功,封为光禄大夫,赏赐千斤金。”

  众人心里明白,病已嘴上说不赏,实际上变着法子赏赐。萧望之笑而不语,他心里清楚,病已对冯奉世十分欣赏,加上冯奉世确实功劳甚大,所以不能继续阻拦。

  秋八月,阴雨连绵,不见日月。病已询问群臣,众人不语,唯独梁丘贺道:“陛下,天降灾异是警示天子要修身修德,重用贤才,减轻百姓负担,平息冤狱。”

  病已忧心道:“朕即位以来,无时无刻不谨慎修德,不敢放肆。传诏,朕不明六艺,不修大道,所以阴雨不止,日月难现。朕思虑再三,令各地举荐吏民,凡修身齐家,或博学多才,或深命韬略,或政绩突出等,都可举荐给朝廷,人数不限。”

  不久阴雨仍旧不息,病已忧心不已。琴棋粲然一笑道:“哥哥,是不是还在为阴天忧心?其实这都是正常现象,每年这个时候都会阴雨连绵,你忘了小时候的事了吗?”病已摇头道:“我知道这是正常现象,可万民不会这么认为,他们会认为朝廷失德,所以上天降灾。”

  琴棋挽着病已胳膊惊问:“为什么不让他们都知道呢?”病已苦笑道:“妹妹什么都不懂啊!没必要让人人都知道,一方面,这是君权天授的佐证,可以让百姓相信政权的合理性;另一方面,这可以鞭策历代君王,防止他们骄奢婬逸,祸国殃民!”

  娇躯一颤,琴棋陡然明白病已的心思。病已揽着琴棋细腰笑道:“你想啊,一个拥有至高无上权力的人,如果一旦失去了监督,会是什么样的局面?婬他人妻女,夺他人钱财,伤他人性命……后宫三千,酒池肉林,搜刮民脂民膏,一怒千万人头落地。如果这样的局面出现,谁能制止?”

  琴棋笑道:“我明白了,阴阳失衡,万物枯萎;阴阳协和,万物繁茂,对不对?”病已欣然点头道:“说的对,再细致说一下,就是权力不能失衡,最高权力一定需要监督。天子权力至高无上,所以需要上天监督。看来朕还得下诏,要让天下无冤案才行。”

  翌日病已下诏道:“阴雨连绵,天下必有冤狱。命八府巡查各地民情,再派廷尉平巡查郡国狱,另遴选博士、谏大夫补郡国守相,为天下平狱。”

  萧望之由于精通政事,被任命为平原太守。他忙上书道:“陛下哀闵百姓,担心自己德行不够,所以悉数派出敢言直谏的忠臣前往各地出任郡吏,微臣以为不妥。朝无诤臣则不知过错,国无达士则不闻良善,陛下这是舍本而逐末,臣以为不可取!”

  病已大笑道:“朕就知道满朝全文武只有谏大夫敢上书。意见不错,是朕欠缺考虑,朝廷和地方一样重要,不可偏驳。这些放到地方的官吏暂且担任地方守相,其余不再下放地方。另外,擢拔萧望之为丞相司直,负责纠合百官!”不久阴雨结束,艳阳高照,百姓纷纷欢呼,认为朝廷公正清明。

  一日丞相魏相刚来到丞相府,司直萧望之急忙来报:“禀丞相,属下的人在京城巡查,发现有人非法卖酒牟利。”魏相大怒道:“朝廷明文规定,任何人不得私自酿酒卖酒,竟然有人在天子脚下违法犯罪,这还了得?哪个权贵?抓了没有?”

  萧望之摇头道:“是京兆尹的门客,名叫赵匡。他们没敢轻易抓捕,害怕给丞相惹麻烦,只是把人驱赶走了。”魏相叹气道:“赵广汉这几年雷厉风行打压豪强,京兆尹风气大正,他颇受百姓爱戴。陛下似乎也十分欣赏他,对他的锋芒毕露不加抑制。只怕他迟早恃宠而骄,酿出大祸。唉,这件小事就不要提了,先把证据搜集了,以待来日吧!”

  赵匡是赵广汉的门客,常常替赵广汉办一些官府不宜出面的事。赵广汉为了打压豪强,最喜欢起用一些有点背景,又没有当过官的新人。在他看来,有背景自然无所畏惧,新入官场自然立功心切,只有这样的人才能成为一把利器。赵广汉更是时常鼓励众人办事要雷厉风行,无所畏惧。对付豪强,自然无往不利,但对付贫民百姓就没这么容易了。因此有时候官府不宜出面,赵广汉便让门客出面摆平,一来二往,这些门客逐渐成了赵广汉的左膀右臂。

  仗着赵广汉的事,赵匡等人从一开始替官府打压豪强,到开始利用官府的权势谋私利,如欺压良善,敲诈豪家,贩卖违禁物等。在赵广汉的庇护下,京城巡吏几乎无人敢轻易动赵匡等人。赵匡等人逐渐越来越放肆,并公然酿造假酒,欺行霸市。

  以前从没有出事,这次竟然惊动了丞相府的人,赵匡越来越觉得蹊跷。于是命人严查,却始终查不出头绪。赵匡不信,怀疑是门下游缴苏贤向丞相府告发,于是上报赵广汉道:“启禀府君,出事了!门下游缴苏贤吃里扒外,喝了属下的酒,却说属下卖得酒是假酒,还要举报到丞相府。”赵广汉大怒道:“作死!我最恨吃里扒外的人,让我查出来,我弄死他!去把长安县丞叫来!”

  不久长安县丞亲自叫来苏贤,拍案道:“门下游缴,你可知罪?”苏贤与苏武的弟弟同名,却比他更刚强。苏贤不屑一笑道:“属下不知道犯了何罪?”县丞拍案道:“大胆!你吃里扒外,还不承认?再不承认,本官只好动刑了!”苏贤大怒,“阁下是什么意思?下官一心为公,从没有犯法!阁下要是觉得下官有罪,请出示证据!”县丞见苏贤拒不认罪,只好暂且将苏贤收监。

  请示赵广汉,赵广汉大怒,指着县丞骂道:“一个区区的门下游缴都摆不平,我如何相信你能够治理好长安县?废物!下去!”赵广汉又召来赵匡,嘱咐一番,赵匡大喜,忙告退。

  不久县丞再次审问苏贤,苏贤依旧不肯招认。县丞冷笑道:“你既然不肯招认,本官只好召证人,让你心服口服。召门下贼曹郑强!”郑强疾步入堂,躬身道:“启禀县丞,门下游缴经常违法酿造假酒,并拿到长安街去卖。”苏贤又惊又怒,县丞邪笑问:“你如何知道?”郑强恭敬道:“属下偶然的机会撞见了,门下游缴为了封我的口,多次请我品酒。属下思来想去,觉得这是违法犯罪的事,不敢隐瞒,只好上报!”

  苏贤怒目道:“郑强,你无耻!”县丞大喝道:“放肆!苏贤,你还不招认?本官已经拿到你违法乱纪的证据,你的属下都检举你多次调戏他人妻子。你还认罪?”苏贤大骂道:“无耻,这是栽赃陷害!”县丞大笑道:“这是民意!连你的属下都检举你,你还有什么话说?”苏贤怒骂不止,始终不肯招认。

  苏贤的父亲苏胜坚信儿子是无辜的,于是找到长安县令伸冤。县令早知道苏贤的事,摆手道:“老丈,回去吧,你儿子的罪是板上钉钉,谁也改变不了!”苏胜不信邪,准备上告到京兆尹。

  途中遇到贼捕掾荣畜,荣畜是赵广汉同乡,他见苏胜老泪纵横,于是答应帮他打听。打听一番之后,荣畜意识到事情牵涉赵广汉的门客赵匡,于是劝苏胜道:“老丈,你儿子的事只怕无人能够翻案,你还是回去吧!”苏胜立刻意识到陷害自己的儿子的人必是京兆尹府的人,于是匆忙辞别。他不甘心,辗转越级上告到廷尉府。

  于定国调案卷细查,觉得其中另有隐情。这时丞相魏相派司直将相关证据送上,并传话道:“廷尉,丞相有句话让下官代传,解铃还须系铃人!”于定国初时不解,思虑许久逐渐明白这件事的关键在赵广汉。于定国于是领着老汉前往京兆尹,拜访赵广汉。

  赵广汉听闻廷尉要重查此案,怒道:“这是在京兆尹,不是在中都,廷尉这是越俎代庖,手未免伸得太长了吧?”于定国露出一丝笑意,仅凭赵广汉一句话,他更坚信了自己的判断。于定国大笑道:“府君何必生气?你我都是朝廷命官,为朝廷效力,为百姓谋福,这是陛下多次嘱咐的。如今有人上告,我自然得过问!你要是方便,咱们探讨下这件案子,否则我只好自己查!”

  赵广汉眉头紧皱,拍案道:“在下事务繁忙,恕不奉陪,送客!”于定国面色难看,黑脸不语。细细查问,果然找到赵广汉门客赵匡私卖假酒的证据。他没有立刻逮捕赵匡,反倒命人看住了,自己急忙入宫。

  病已听闻赵广汉四酿假酒和诬陷贤吏的消息,顿时满脸狐疑。但于定国向来办案公正,经手案件从没有一件冤假错案,病已又有些相信。于定国见病已迟疑不决,进一步道:“陛下,如果觉得有些突然,不如派人细查!”病已摆手道:“不必了,朕相信你!拟旨,暂停京兆尹赵广汉一切职位,侯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