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麒麟阁传 > 第40章 一战定乾坤

麒麟阁传 第40章 一战定乾坤

作者:淮左卧龙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26 09:22:32 来源:免费小说

  一个月后,匈奴果然卷土重来。壶衍鞮(di)单于亲率五万骑兵东进,准备先灭乌孙,再攻大汉。壶衍鞮是故单于狐鹿姑的弟弟,也是左贤王虚闾( lu)权渠的哥哥。左右贤王、左右谷蠡王号称四角,地位次于单于,高于各部王侯。

  壶衍鞮单于的即位充满传奇性。始元二年(公元前85年),狐鹿姑单于重病,为了让儿子即位,于是将合法继承人左贤王先贤掸(shan)废黜为日逐王,引发了匈奴内部矛盾。原先狐鹿姑的父亲去世,先贤掸的父亲被各部拥立为单于,即位不久后主动让位于狐鹿姑,自领左贤王。后来狐鹿姑坐上宝座后,打算报恩,让先贤掸承继大位。但侄子哪有儿子亲?临病逝前,又改变了主意。

  狐鹿姑废左贤王,其正妃颛渠阏(yan)氏比他还狠三分。单于有个异母弟担任左大都尉,为人十分贤明,深得单于母亲阏氏和族人器重。颛渠阏氏担心单于不立自己的儿子,改立左大都尉,于是先行派人袭杀左大都尉,再次引发匈奴矛盾。

  狐鹿姑见统治不稳,担心儿子无法控制局面,反倒惹来杀身之祸,于是临终前留下遗嘱,命弟弟右谷蠡王承继大位。但卫律和颛渠阏氏合谋篡改遗命,拥立颛渠阏氏儿子谷蠡王壶衍鞮为单于。日逐王和右谷蠡王不满,打算投靠大汉,虽然没有成功,却始终不肯前往龙城会盟。

  壶衍鞮承继大位后,任命弟弟虚闾权渠为左贤王,亲信屠耆(qi)堂为右贤王。此次出征,命左贤王防护东面,命右贤王防守西面,亲率大军扑向乌孙。

  乌孙王翁归靡一边整军备战,一边命解忧公主向大汉求援。病已接到求援信后询问群臣意见,众人都道:“寒冬将至,大军不宜出动。”大将军霍光也起身道:“陛下,不如等来年春暖花开,再出兵援助乌孙。”病已摇头道:“不妥,咱们能等到明年,难道敌人也能等到明年再进攻吗?朕的意思,分两步,第一,派人联合匈奴东面的乌桓、北面的丁零、西面的康居,四面合攻匈奴。第二,派一支精锐深入匈奴腹地,从后部插入匈奴心脏。”

  乌桓曾被匈奴奴役,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大汉将匈奴驱除出漠南,乌桓开始臣服大汉。后来南迁到幽州的辽西、辽东、上谷、渔阳、右北平等五郡塞外游牧,为大汉防卫北方。大汉特设立了护乌桓校尉,持节监护乌桓各部。

  至于丁零,曾游牧于北海附近,即贝加尔湖一带。后来被匈奴征服,不堪忍受残酷奴役和剥削,多次联合乌孙、坚昆等部落反抗匈奴。

  康居同样受匈奴剥削,人口不足百万,骑兵却有十几万。康居在乌孙西面,北面被匈奴压迫,南面曾遭月氏挤压。早在张骞通西域时,就曾联络康居。

  群臣对于病已的想法不置可否,唯独典属国苏武起身道:“陛下想法深远,微臣佩服。如果能与三国联合,再集合乌孙的力量,五国联手,匈奴必败!”病已于是派人前往联络,又扬声道:“这次偷袭匈奴的任务十分艰巨,有没有人愿意率军出征?”

  卫尉范明友一言不发,前将军韩增、后将军赵充国齐齐主动请缨。病已大喜道:“好啊,国家危难,方显英雄本色。你们需要多少兵马?”韩增斩钉截铁道:“微臣只要五千兵马。当年骠骑将军率领八百勇士突袭数百里,斩杀两千多人,包括单于的父辈、相国等,勇冠三军。微臣五千兵马足矣!”赵充国接着道:“微臣只需三千精骑!”

  病已大笑道:“前将军为人宽和,有勇有谋;后将军善于治军,行必有备,战必先谋,都是难得的人才。不过这一次是千里突袭,兵不宜多,否则会暴露行踪。目的在于突袭匈奴贵族,打他们个措手不及,令匈奴士气大挫!大将军,你觉得派谁去合适?”

  霍光沉思片刻道:“陛下,赵充国曾以假司马身份跟随贰师将军攻打匈奴,后被匈奴围困,险些被灭。关键时刻赵充国率一百勇士冲出重围,攻陷敌阵,带领贰师将军成功突围。当年武皇帝亲口称赞,微臣以为后将军能够担负这个重任!但前将军曾追随故卫尉镇压氐人叛乱,又追随故卫尉深入匈奴腹地,是唯一一个深入云中腹地的人,也能够担负这个重任!”

  见霍光打起了太极,病已沉思良久道:“那就派前将军率军三千出击,后将军精通四夷事,派你前往乌桓,率乌桓兵前往。你们配合使者校尉常惠的西路军,一定要一战定乾坤,打出我汉军威风!”二人铿锵有力道:“微臣定不负陛下重托!”

  韩增大军还没有抵达匈奴,匈奴单于与乌孙大军已经交上手了。匈奴五万骑兵对战乌孙五万骑兵,大败乌孙,斩杀上万,俘虏数千。听闻使者校尉常惠正率援军赶来,单于忙引军退去。途中遇上大雨雪,一日深丈馀,匈奴士兵、牲畜纷纷冻死,十不存一。

  这时丁零数万大军从北面进攻匈奴王庭,赵充国领乌桓兵从东面出击,常惠与乌孙兵乘势从西面追杀,三面夹击,声势浩大。匈奴单于听闻奏报,大惊失色,急忙命左贤王率军抵御乌孙兵,右贤王率军抵御乌桓兵,亲自率军抵挡丁零大军。

  左贤王虚闾权渠率军三万抵挡汉军和乌孙四万联军,在燕然山附近被击溃,死伤过半。右贤王屠耆堂率军三万抵挡赵充国和乌桓四万联军,在弓卢水南被击溃,死伤过半。单于壶衍鞮亲率四万大军与丁零四万大军在郅(zhi)居水决战,也死伤惨烈。三路合击,斩杀匈奴六万余大军,俘获牲畜无数。加上气候寒冷,食物不济,匈奴百姓死伤三分之一,牲畜死伤过半,军队只剩数万余人。

  不久韩增率军三千兵分三路奇袭匈奴,深入匈奴腹地蒲奴水,斩杀匈奴三千余人,俘虏两千人,大胜而归。匈奴从此更加虚弱,原先臣服匈奴的十多个属国纷纷脱离匈奴控制,甚至抢占匈奴属地,抢劫匈奴牲畜,匈奴始终不敢还手。经此大败后,单于一病不起。

  当初孝武帝派张骞联合乌孙、月氏“断匈奴右臂”的谋划,在经过了半个世纪后,终于在病已手里完成。西域诸国纷纷脱离匈奴控制,匈奴势力彻底退出西域舞台。

  随着匈奴的衰弱,乌孙成为西域强国,也成为大汉在西域的代理人。解忧公主不断派人前往长安学习大汉制度、文化,并输入到乌孙。又派长女弟史前往长安学习鼓琴,病已大喜,亲自接见。按照辈分,刘解忧是卫太子的堂妹,弟史与史皇孙是表兄妹,是病已的表姑。两人虽然年龄相仿,但差了一辈。

  病已亲自在宫中设宴款待弟史。弟史样貌清秀,穿着乌孙服侍,汉语说得十分流利。见宫中只有婕妤霍成君一人作陪,好奇道:“陛下只有一位嫔妃吗?”病已笑道:“姑姑误会了,宫中有七位嫔妃,加上已故的皇后,是八位。”弟史感慨道:“陛下真是让我刮目相看,我母后常说,男人都是三妻四妾,君王更是妻妾成群。陛下身为一国之君,竟然只有八位嫔妃,真让人敬佩。”

  病已大笑道:“愿得一人心,白首不分离。其实要那么多嫔妃也无用,只要能遇到一个懂你的心上人,就足够了。”弟史暗暗吃惊,望着霍成君笑问:“陛下的心上人是谁?是不是眼前这位端庄秀丽的娘娘?”成君暗暗欣喜,望着病已。病已轻咳一声道:“朕的心上人远在天边,近在眼前。”成君一头雾水,弟史娇躯一颤,笑问:“陛下眼前只有娘娘与我,陛下是在说娘娘吗?”病已不置可否,话锋一转问:“姑姑准备住多久?朕派人给你安排。”弟史笑意浓浓道:“陛下希望我住多久?”病已一愣,笑而不语。

  见二人聊得火热,成君气得面色铁青,借故先离开了。弟史一惊,指着远去的成君道:“陛下,霍婕妤好像生气了。您刚才不肯回答,是不是心上人是别人?不知道谁这么幸运能得到陛下宠爱。”病已摆手道:“随她去吧!来人,传朕口谕,把太乐令、太乐丞都召来,告诉他们请最好的乐器师父教授乌孙公主学习鼓琴。”

  本始四年(公元前70年)春正月,由于去年大旱,五谷不登,病已曾派人赈济百姓,如今半年过去了,病已再度询问百姓疾苦。大司农淳于赐起身道:“陛下,去年已经派了使者前往各地赈济百姓,并贷给黔首种子等,微臣收到各地奏报,都已经平安度过灾年。”

  病已皱眉道:“天下百姓疾苦,当官的不能剥削太狠。如今经过一场大战,匈奴已经元气大伤,十年内不敢窥伺我大汉。外患消弭,该着手整饬吏治了!朕打算削减官吏,减轻百姓负担。众卿家觉得如何?”

  众人面面相觑,都不敢轻易开口。霍光叹气道:“天下汹汹,看起来一片太平,其实暗潮涌动。只要依靠各级官吏,才能维持大汉统治,才能镇压叛乱。微臣以为要想长治久安,必须维持相当数量的官吏。贸然削减官吏,百姓负担减弱了,可危机也悄然蕴藏。一旦出现了反叛,只怕难以及时扑灭!”

  丞相韦贤不屑一笑,扶着案几起身道:“陛下,微臣以为天下要太平,不能光靠武力,唯有施行仁政,才能真正实现天下太平。当初秦朝收天下之兵器,铸造十二金人,最后百万雄师仍然被六国百姓碾压。高祖开创汉室,兵不足百万,与民休养生息,施行仁政,天下却能太平百年。如果陛下能够施行仁政,天下百姓自然人人安居乐业,何须官吏镇压?大将军追随孝武帝,应该明白这一点,严刑酷法只会激化矛盾,唯有宽刑薄赋才能普天同庆!”

  病已大笑问:“你们呢?是赞成大将军的想法,还是同意丞相的意见?”众人纷纷战队,车骑将军张安世、御史大夫魏相、宗正刘德、太仆杜延年、少府吴恶齐齐附议丞相,卫尉范明友、太常苏昌、廷尉李义、大司农淳于赐、大鸿胪宋畴、右扶风周德纷纷附议大将军,京兆尹赵广汉、左冯翊宋畸不敢表态。

  见双方势均力敌,病已抬手道:“朕也同意丞相的意见。削减天下官吏,既是减轻百姓负担,也是减少不必要的支出,更是为了恢复农业生产,提高官吏素质和效率。大将军不觉得天下百姓每八千人养一个官员太辛苦吗?朕以为如果能让三万人养一个官员,天下必然大治!”

  霍光无奈道:“陛下执意如此,微臣同意部分削减,可以从朝廷各部削减一些不必要的官员,如太乐、太宰等官员,可以适当削减。但底层官员不能削减,他们是镇压叛乱的关键。如军队、刑审、礼宾、陵园等官员不能动,以免动摇天下根基。”

  病已欣然点头道:“另外拟旨,减少宫中供应肉类,命各州郡减少屠宰牛、羊等,使百姓恢复生产。还有,打开长安仓,帮助百姓渡过难关。”淳于赐大骇道:“陛下,长安仓是长安稳定的根本,万一遇到粮荒,微臣得首先保证都城供给。贸然开仓,如果遇到非常情况,微臣束手无策啊!”霍光等人齐齐附议。病已大笑道:“不必担心,百姓只要能吃饱穿暖,就不会揭竿而起。否则,一旦天下叛乱,就算守着百座长安仓,也保不住性命。天下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这是亘古不变的道理!”

  这时太常苏昌上奏,故皇后许平君已经去世一年,应该隆重祭祀。病已黯然神伤,亲自前往祭拜。回朝后,宗正刘德再次请求立皇后,以定尊卑,母仪天下。群臣纷纷附议。病已欣然点头,命众人推举皇后人选。

  其中太仆杜延年道:“陛下,霍婕妤为人贤惠,微臣以为当立霍婕妤。”车骑将军张安世、御史大夫魏相纷纷附议。霍光笑而不语,卫尉范明友、太常苏昌等人也齐声附和。见众人意见一致,病已似笑非笑道:“既然众卿意见相同,那就依了众卿,立霍婕妤为皇后。”

  霍光忙起身谢恩。至此霍光家族再次显耀,群臣纷纷登门道贺,连门槛都踏平了。霍家显赫当世,令京城震惊,朝野震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