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麒麟阁传 > 第38章 遍地开花

麒麟阁传 第38章 遍地开花

作者:淮左卧龙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26 09:22:32 来源:免费小说

  前祁连将军田广明自知罪孽深重,手写血书,请求大司农淳于赐向大将军求情。霍光接到血书,哀叹不已,“既知今日,何必当初?你回去告诉田广明,他犯的是死罪,陛下已经命廷尉李义严查严办,我无能为力。他如果早点跟我说明实情,或许我能救他一命。可如今,太晚了!你送他一把剑,让他自裁。告诉他,我会照顾他的家人。”

  田广明收到霍光回信,顿时泪如雨下,仰天长叹:“我田广明辜负了大将军栽培,辜负了武皇帝!”随后拔剑自刎。田顺也在牢中自裁,结束了屈辱的一生。

  霍光入朝请求让度辽将军范明友继续担任卫尉,执掌南军。病已虽然不愿意,但更不愿在这个时候与大将军反目,只好同意。由于田广明去世,御史大夫位子彻底空了出来,病已命假御史大夫魏相为御史大夫,将其扶正。霍光趁机为大鸿胪宋畴求情,病已只得将宋畴罚俸三年,命其继续担任大鸿胪。

  霍光继续上奏道:“陛下,京兆尹赵广汉治理豪强颇有政绩,吏民都交口称赞,微臣请求擢拔他入朝。”病已摆摆手道:“赵广汉的事朕听说了,他治吏十分严苛。眼下九卿位置没有空缺,这样吧,命京兆尹、左冯翊、右扶风一起入朝议事。”

  赵广汉曾在颍川治理豪强颇有政绩,当时颍川豪强官吏勾结,狼狈为奸,百姓十分头疼。赵广汉先诛杀大族原氏、褚氏首恶,接着鼓励百姓检举。百姓畏惧大族,不敢公然举报。于是赵广汉想了一个点子,命属下仿照存钱罐的样子制作了一个只进不出的器具,放在衙门门口,命百姓写信举报。这就是最早的举报箱雏形。百姓听闻,争相检举,赵广汉又严密保护告密者信息,一举铲除了颍川豪强官吏勾结横行不法的邪恶风气。

  后升为京兆尹,对属下恩威并至,对不法吏民严惩不贷。赵广汉为人聪明,思维灵敏,精通“钩距”法,极大提高了办案效率。所谓钩距,其实是辗转推问的方法。如要了解马的价格,就先问狗的价格,再问羊的,再问牛的,最后再回头问马的,通过推测验算,即可知道马价是贵是贱,这便是“问牛知马”。一日长安发生几次劫掠事件,赵广汉亲自出马,通过蛛丝马迹,很快寻到了一处偏僻的房屋。几个少年正谋划劫人钱财,结果话音刚落,赵广汉已经率众赶到,将众人全部抓捕。这就是运用钩距法寻找线索的典范,不过其余人都学不会。

  尽管治理州政十分有政绩,但赵广汉从不吃独食,总是极力提拔有功下属,赏赐巨厚,因此深得吏民爱戴。由于名声在外,连匈奴人都听说了赵广汉的大名。赵广汉治理京兆尹,三老交口称赞:“自汉兴,治理京兆尹没有比得上赵广汉的。”

  病已宣赵广汉入朝,赵广汉叩拜道:“微臣参见陛下!”病已笑道:“朕听说你治理州郡十分严苛,严苛是好事,毕竟豪门大族横行不法的太多了。不过,凡事要讲究度,要将法术与儒术结合,将霸道与仁术结合,不能一味用强。记住朕的这句话,否则强者易夭,明白吗?”

  赵广汉额头冒汗,恭敬道:“微臣谨记!陛下,微臣治理京兆尹往往力不从心,主要是左冯翊和右扶风不能协同办案,以至于左右贼寇往往流窜入京兆尹。如果能让左冯翊和右扶风并入京兆尹,三辅问题迎刃而解。”

  满朝文武哄堂大笑,病已也无奈笑道:“自古三辅分立,权分三部才能保证京城安全,如果都交给你京兆尹,万一你京兆尹违法乱纪,何人能制止你?那时你手握三辅生杀大权,恐怕连丞相都不会放在眼里!”假丞相韦贤笑道:“陛下所言极是!”

  病已饶有兴致道:“听说你治理京兆尹政绩瞩目,百姓交口称赞。好啊,从今往后,如果是盗贼案,你可以越境处置,朕给你专权,专事专办。”赵广汉大喜,连忙磕头。病已细细嘱咐道:“朕再提醒你一句,我大汉不缺酷吏,只缺文武兼备的能吏,朕对你寄予厚望,希望你既守法办事,又宽以待人,不要过于严苛,弄得民怨沸腾。”赵广汉连忙称是。

  霍光面色凝重,虽然他一手提拔了赵广汉,但看赵广汉的样子,似乎一心为公,完全不徇私情。霍光轻叹一声,默然不语。想起少府吴恶、廷尉李义,他只觉背冒冷汗,好像在赵广汉身上看到了二人的影子。

  御史大夫魏相起身道:“陛下,自从赵广汉担任京兆尹,颍川郡虽然风气好转,但百姓互相揭发,甚至是诬告成风,相互结怨,风气渐邪。后来韩延寿任颍川太守,为移风易俗,极力倡导礼义谦让,教化百姓。听闻他曾与百姓一起制定婚丧等仪礼规章,又命文学教官和学子都穿着儒服,拿着礼器,替官民举行婚丧仪式。教化百姓的同时,韩延寿亲自坐堂询问百姓疾苦,帮助百姓解决困难。如今颍川在韩延寿的治理下,风清气正,可为天下表率。”

  病已大喜道:“好,好一个仁术治国的好官!将京兆尹和颍川太守提为典范,命全国官吏好好学习。一个霸道法术治州,一个王道仁术治郡,如果能二者结合,天下何愁不治?”赵广汉暗暗得意,心中更坚定了霸道治州的信念。

  不久天下大旱,部分地区百姓颗粒无收。大司农淳于赐上书道:“陛下,郡国大旱,河南郡、兖州、豫州等地恐怕要颗粒无收。微臣请陛下免百姓租税,另外派人赈灾。”病已忧心道:“大司农一心为民,朕十分欣慰。大将军觉得该怎么办?”霍光起身道:“微臣以为当免受灾地区租赋,另外派人赈济百姓。”

  病已点头道:“准奏!另外,下一道严旨,如果有人趁灾荒囤积粮食,掠夺民财,一律抄家。还有,若有官趁机欺凌百姓,全部革职,交廷尉问罪。”

  听闻百姓受灾,琴棋主动将平日赏赐捐出,引宫中效仿,霍成君、戎黛玉、华合德、卫文君、公孙灵芸纷纷捐出财物。病已大喜,褒奖各宫,亲自前往各殿探视。

  先去了蕙草殿探视卫文君。卫文君年约二十岁,知书达理,聪慧过人,尤其是明眸如水,仿佛会说话般。听闻病已要来,早在殿门迎接。病已笑道:“夫人在宫里可还习惯?”文君粲然一笑道:“陛下怎么有空到臣妾宫里来了?”病已揽着她柳腰问:“夫人猜一猜,猜对了朕今日就不走了。”

  文君沉思片刻,捂嘴轻笑。病已一愣,忙惊问。文君附耳道:“陛下想让臣妾当姐姐的挡箭牌吧?”病已轻轻搂着文君细问:“哪个姐姐?”文君杏目微盼,笑上眉梢,“当然是琴棋姐姐喽!”病已暗暗吃惊,陷入苦思,仿佛灵魂出窍般。

  文君环腰抱住病已,娇笑道:“臣妾愿意给姐姐当挡箭牌。”病已一怔,大笑道:“你很聪明,朕今日就不走了。往后朕若不在,你要多照顾照顾她!”文君浅笑点头,轻解罗裳。

  霍成君见病已一连几日不到凤凰殿,暗暗心焦。婢女涂春燕小声道:“娘娘,陛下早上去了鸳鸯殿,晚上临幸了蕙草殿卫婕妤。”成君一惊道:“陛下很少去蕙草殿,怎么突然想起去了?”涂春燕邪笑道:“依奴婢看,八成是陛下腻歪了,想尝尝新鲜。”成君大怒,抓起熏香炉朝案几砸去。

  隔日病已前往常宁殿探望华合德。华合德也二十岁,只是比卫文君小一个月。她眼眸含情,眉梢含笑,却不善言辞。两人对坐半日,病已笑道:“夫人平日里都是这么打发光阴吗?”华合德指着外面鲜花道:“臣妾也栽了一些花,平日闲来无事就照顾花草。”病已叹气道:“你的性格不适合在皇宫,应该嫁给平常人,或许活得更轻松。”华合德摇头不语,偷偷瞅着病已。

  病已起身指着金牡丹道:“你回头给鸳鸯殿送去一株,她应该会喜欢。”华合德一愣,这才想起琴棋住在鸳鸯殿,忙应声。病已起身离去,回头望着华合德脉脉含情的鹿眼,又无奈止步。

  霍成君听闻病已又去了常宁殿,皱眉道:“常宁殿华婕妤像个闷葫芦,也不知道有什么好的!难道陛下会喜欢这种女人嘛?”涂春燕叹气道:“男人都花心,尤其是见了貌美如花的女子就走不动。陛下正值青春气盛,张婕妤又怀了身孕,必然会四处觅食。娘娘得动些心思才行!”成君气呼呼道:“我偏不!我就不信陛下会把我忘了!他要是心里有我,早晚会来的!要是没有,我就算去求,也求不来!”

  又一日,病已前往合欢殿探望公孙灵芸。侍女正要禀报,病已抬手拦住道:“你们主子在做什么?”侍女小心翼翼道:“启禀陛下,娘娘听闻陛下来了,正联系歌舞,准备侍奉陛下。”病已一愣,轻轻踏入合欢殿。

  灵芸只有十九岁,一双柳叶眼顾盼生情,勾魂夺魄。病已刚踏入合欢殿,便看到灵芸正曼舞。环顾四周,却只有她一人曼妙,十分投入。病已屏退左右,背着手驻足欣赏。灵芸越跳衣服越少,最后竟只剩薄纱。

  病已皱眉道:“这舞怕只有夫人敢跳!”灵芸挽着病已胳膊道:“臣妾也只敢跳给陛下一人看!”病已大笑,揽腰入怀,只觉异香扑鼻,忍不住问:“这是什么香?真让人陶醉!”灵芸附耳低语,轻解薄纱,竟一丝不挂。事后病已不忘嘱咐道:“琴棋不爱活动,你有空多去鸳鸯殿走走,教教她歌舞。”灵芸抿嘴一笑,“臣妾明白。”

  听闻病已又去了合欢殿,霍成君气得蒙头睡觉,捂着耳朵道:“都出去,以后什么消息都不准禀报我!”涂春燕心疼道:“娘娘,不吃饭怎么能行?万一陛下来了,看您瘦骨嶙嶙,说不定扭头就走了!”成君钻出脑袋楚楚可怜问:“我瘦了会变丑吗?”涂春燕点点头。成君又蒙上被子道:“丑就丑吧,反正陛下也不爱看!哼!”涂春燕叹息道:“陛下今日又去了兰林殿看望戎婕妤,唉……”

  戎黛玉年约十八岁,一双桃花眼饱含秋水,手里攥着卓文君的诗集,轻声低吟。病已探出脑袋问:“夫人,在读什么?”黛玉心下一惊,忙把竹简藏在胸口,抬头淡笑:“陛下怎么来了?”病已抬手指着她胸口问:“这是什么?”黛玉只好双手奉上道:“这是臣妾闲来无事看得诗文。”病已细细品读,竟翻到了卓文君的《白头吟》。突然大笑道:“这首诗《白头吟》倒不错,夫人会诵读吗?”

  黛玉嫣然一笑,轻声吟诵道:“皑如山上雪,皎若云间月。闻君有两意,故来相决绝。今日斗酒会,明旦沟水头。躞(xie)蹀(die)御沟上,沟水东西流。凄凄复凄凄,嫁娶不须啼。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竹竿何袅袅,鱼尾何簁(shai)簁!男儿重意气,何用钱刀为!”

  病已叹气道:“卓文君真是有骨气啊!司马相如要纳妾,她却写了一首诗规劝:闻君有两意,故来相决绝……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可惜,可惜啊!”黛玉歪着脑袋疑惑道:“陛下可惜什么?”病已瞅着黛玉笑道:“朕是可惜你,偏偏嫁入宫中。朕让你失望了!”

  黛玉摇头苦笑道:“臣妾能嫁入宫中,自然是与陛下有缘。至于缘分深浅,却不是臣妾能左右的。尽人事听天命,臣妾相信上天不会亏待臣妾。”病已握着黛玉嫩手道:“何必等天意?凡事还靠自己把握。朕当初能当上君王,一半是天意,一半靠身边的人。如果没有他们全力相助,朕也没有机会登上九五之位。你与其相信天,不如相信自己。”黛玉心神一颤,轻轻依偎病已怀中。病已搂着黛玉,附耳低语道:“有空多去鸳鸯殿走动,你诗文俱全,多教教琴棋。”黛玉笑着点头。

  一月后,卫文君、公孙灵芸、戎黛玉、华合德先后有喜,后宫百花齐放,王思瑶淡然处之,霍成君却怒气冲高,气得绝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