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麒麟阁传 > 第25章 封赏定策功

麒麟阁传 第25章 封赏定策功

作者:淮左卧龙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26 09:22:32 来源:免费小说

  披香殿里,王思瑶将东西打烂一地,气呼呼得站在披香殿二楼,作势要跳楼,吓得众侍女跪倒一片,却无人敢上前。眺望深宫高墙,滴滴泪珠滑落。并不是所有女子都想被锁在深宫里,思瑶便是其中一个。

  病已刚下了龙辇,抬眼望见思瑶身穿婚服站在轩栏处,手里攥着剪刀,吓得面色大变,急忙高呼:“师妹,师妹!”思瑶神情一晃,怒容满面,指着病已怒骂:“你混蛋,我爹视你如己出,你却强娶我,你还是人吗?”病已苦求道:“师妹,有话好好说,你想回去,我今日就送你回去,怎么样?”思瑶半信半疑道:“当真?”病已连忙抬手道:“我对天起誓!”

  安抚了思瑶,病已急忙上楼,屏退下人道:“师妹,你先下来,我陪你回去就是。”思瑶这才卸下戒备心,在病已护送下回了家。

  回到寿木铺,铺门打开,到处张灯结彩。但进入店铺一瞅,到处是一片狼藉,剩饭剩菜气味飘满整个店铺。思瑶急忙呼唤,却无人应答。病已急步入内,突然弯腰道:“师妹,师父在这!”原来王奉光早已喝得晕头转向,睡倒桌子底下。两人架起他时,王奉光已经吐了一身,全身脏兮兮。

  思瑶怒容满面,却又心疼不已。病已无奈道:“这样吧,你是女儿身,你去外面避一避,我给师父擦擦澡。”思瑶正要离开,王奉光突然喊道:“瑶儿……”病已一惊道:“你爹在喊你!”思瑶嗔怒道:“别瞎说,他在喊我娘!”

  病已亲自给王奉光擦了澡,换了身新衣服,这才命人架到榻上。二人守了半日,王奉光总算酒醒三分。他陡然坐起,又惊又喜道:“丫头、女婿,你们怎么来了?我没事,扶我起来。”还没站起来,又跌坐床上。

  思瑶埋怨道:“爹,您不能喝就少喝点,您都一把年纪了,逞什么能啊!要不是陛下给您擦澡,咱家都没法进了!”王奉光大笑道:“没想到,有生之年能被皇帝伺候,我也算没白活一场。哈哈……”

  病已皱眉道:“师父,师妹明明不肯出嫁,你当初为什么骗我?”王思瑶一愣,突然明白,怒视着王奉光。王奉光搭眼一瞅,咂舌道:“啧啧,你瞧瞧这丫头,好像我把她卖了一样。爹这老命随时熄火,我如果走了,谁供养你?我得给你找个吃饱穿暖的地方吧!女婿,今后这丫头就托付给你了,你可不能欺负她。”

  病已苦笑道:“师父原来是给师妹找个金饭碗,您也太会算计了,皇粮不是钱啊?”王奉光瞪着眼道:“你小子富有四海,还缺这点钱?哎呀呀,真是越有钱越抠门啊!”病已大笑道:“罢了,师父放心,只要师妹愿意,我供养她一辈子。当初蒙师父厚恩,病已不敢忘。”

  王奉光大笑道:“算你小子有良心。好了,今日是你们两口子成亲的大好日子,我就不耽误你们了,回去吧,回去吧!”思瑶趁机道:“让我回去可以,但陛下得答应我三个条件,否则我宁死不从!”病已一愣,只好满口答应。

  安顿好了王奉光,病已又送思瑶回了披香殿。站在披香殿前,望着落日斜晖,思瑶凝神不语。病已关切问,思瑶面无表情道:“陛下莫忘了答应臣妾的事。”病已虎躯一震,急问:“师妹,你还没说哪三个条件。”思瑶幽幽道:“待我想好自会告诉陛下,陛下请回吧!”

  翌日病已前往探望思瑶,思瑶神色淡然道:“臣妾已经想好第一个请求,请陛下以礼相待,少来披香殿。”病已叹气道:“师妹放心,我知道你的心思。”从此后,病已很少再去披香殿,只是命人好好供养思瑶,偶尔嘘寒问暖。

  眼见年关将至,病已招来给事中丙吉、侍中许舜、中郎将史高、史曾、史玄。神色哀伤道:“朕已经即位,可外祖母一家至今没有消息,母亲地下有知,必会责备我。希望你们多派些人手出去,多搜寻搜寻。”

  丙吉愁眉道:“陛下放心,已经派了三波人了。只不过当年皇孙妃身世凄苦,很少有人知道。听说她年幼时被送养别家,**岁时被中山靖王刘胜的孙子刘仲卿选中,培养歌舞,后来卖给了赵王的属下贾长儿,送入了太子府。后来赵王去世,赵国太子刘丹被废,贾长儿也去世了。”

  病已急切问:“那刘仲卿呢?”丙吉摇头道:“这刘仲卿早就去世,如今是他的儿子在承继他的事业。再说,就算刘仲卿还活着,也未必记得皇孙妃的身世。”

  许舜见病已愁眉不展,献计道:“陛下,既然外家不好找,何不给卫太子、太子妃、皇太孙、太孙妃等人上尊号?他们九泉之下,必会体谅陛下一片孝心。”病已稍稍露出一丝笑意,“明年初春,等封完功臣,再为他们上尊号。得把大将军的口堵上,否则只要他不同意,朕也没办法。”

  第二年春,没等病已封赏功臣,大将军霍光第一个上书道:“微臣已经快六十,精力不济,恐怕无法继续执掌大政。如今陛下正值年富力强,精力旺盛,微臣请求归政陛下,望陛下励精图治,不负天下臣民之望!”

  群臣纷纷震惊,暗暗私语。病已也吃惊道:“大将军虽然年迈,但老马知途,年老有年老的好处。如今大汉在大将军治理下国泰民安,蒸蒸日上,这个时候大将军岂能抛下万民,独自享乐?既然大将军精力不济,朕给你派几个帮手就是。今后大事仍然由大将军主政,丞相蔡义、御史大夫田广明、车骑将军张安世、宗正刘德、太仆杜延年、大鸿胪韦贤一同参政。另外,为了给大将军减轻负担,今后小事由丞相的六人小组牵头处理,大事再交给大将军处理,最后呈报朕。”

  霍光暗暗吃惊,忙上奏道:“陛下,既然陛下点了六人,微臣可否再举荐两人参议大事。”病已眉头一皱,随即笑道:“当然可以,大将军请说。”霍光扬声道:“卫尉范明友、大司农田延年。如此平时处理政务就有了八人,八卿议政更能提高效率,防止出现偏差。”病已准奏。

  这时宗正刘德起身道:“陛下,当初拥立陛下即位,许多人都立了大功,依照朝廷规制,应该封赏定策功。”病已点点头道:“有道理,这件事就交给大将军与你们去议。议定了名单,再呈报朕。”

  午后,大将军霍光与丞相、御史大夫、车骑将军、宗正、太仆、卫尉、大司农、大鸿胪等齐聚一堂。霍光娓娓道:“这次陛下让咱们讨论封赏之人,大家畅所欲言,都说说吧!”

  大司农田延年率先道:“大将军废除故昌邑王,拥立陛下,功劳最大,应该排第一位!”卫尉范明友、御史大夫田广明齐声附议。霍光谦虚道:“我虽然有废立之功,但如果没有车骑将军支持,我万万做不到,所以第一功应该是车骑将军。”张安世忙谦恭道:“大将军不必过谦,如果没有大将军统率,我们也做不成这件大事,所以首功还是大将军的。”众人纷纷附议,于是霍光欣然同意,排在了首功位置。

  排好了首功,霍光笑容满面道:“故丞相杨敞、车骑将军都有辅佐之功,当排在我后。不过杨敞已经过世,就加封他的长子杨忠吧!”张安世起身道:“大将军,丞相蔡义当初是御史大夫,定策有功,当排在我前。”蔡义谦恭道:“车骑将军辅佐大将军有功,当排在大将军之后。我虽然是丞相,当初也只是御史大夫,不过敲了边鼓,排在后面就是。”霍光点头赞许道:“丞相高风亮节,就先排车骑将军,丞相随后。”

  其余人依次为卫尉范明友、前将军韩增、太仆杜延年、太常苏昌、谏大夫王谭、长信少府夏侯胜、御史大夫田广明、后将军赵充国、大司农田延年、少府便乐成、右扶风周德、廷尉李光、宗正刘德、大鸿胪韦贤、光禄大夫丙吉等。

  名单将定,刘德突然起身道:“大将军,还有两人似乎也该封赏,一是京辅都尉赵广汉,他当初抚养陛下有功。二是掖庭令张贺,曾保护陛下有功。”霍光皱眉道:“赵广汉是国丈,理应封赏。至于张庭令,他是车骑将军的兄长,只不过当初张庭令的罪是孝武帝定的,又牵涉卫太子案,如果大行封赏,恐怕不妥。车骑将军,你觉得呢?”张安世叹气道:“兄长误入歧途,是自取其祸。当初陛下即位时,他早已过世,没有拥立之功,不当封赏。”

  名单奏呈病已,病已抬头望着大将军、丞相、御史大夫三人,不解道:“为什么没有张庭令?”霍光恭敬道:“陛下,张庭令的罪是先帝定的,而且牵涉卫太子案,如果贸然行封赏,只怕不妥,所以群臣都没有提出来。”病已又皱眉道:“为什么没有典属国苏武?”霍光一惊道:“陛下,苏武之子参与上官桀、长公主谋反,早就被罢官回家。他既没有护驾之功,也没有拥立之功,不当封赏。”

  丞相蔡义、御史大夫田广明一言不发,病已也面色难看,气氛顿时紧张。过了许久,病已合上竹简道:“大将军,能不能加上苏武的名字?”霍光为难道:“这……陛下为何执意加上他的名字?苏武被困匈奴近二十年,没有寸功,且其子参与谋反,苏武即便不知道,也该受牵连。微臣当年没有治他得罪,已经是法外开恩。依照先帝的意思,苏武可是死罪!”

  病已起身踱步,娓娓道:“苏武被困匈奴近二十年,始终坚贞不屈,这份誓死不降的精神,难道不值得感动吗?如果连苏武这样坚贞不屈的人都得不到封赏,那日后还有人肯宁死不屈吗?你们又如何说服像李陵这样的人归国?苏武对朕没有功劳,但对社稷有功,这样的人不嘉奖,岂不是寒了天下人之心?大将军,朕知道当初他的儿子反对你,但举贤不避仇,大将军是一代贤臣,朕相信大将军不会反对,是吗?”

  霍光左看右瞅,见蔡义和田广明都在望着自己,只好咬牙道:“陛下说的是,微臣立刻把苏武的名字加上。”

  病已大喜道:“不光要加上,还要官复原职,仍旧担任典属国。不过这个官职似乎不够分量,这样吧,给苏武加右曹头衔。原先的右曹杜佗迁为侍中。”霍光无奈遵旨,心中却十分不悦。

  不久病已下旨,颁布《封赐功臣诏》,封赏定策安邦的功臣。其中大将军霍光加封食邑一万七千户,车骑将军富平侯张安世加封食邑万户,故丞相安平侯杨敞长子杨忠、丞相阳平侯蔡义、卫尉平陵侯范明友、前将军龙雒侯韩增、太仆建平侯杜延年、太常蒲伺侯苏昌、谏大夫宜春侯王谭、长信少府关内侯夏侯胜等分别加封食邑,封御史大夫田广明为昌水侯,后将军赵充国为营平侯,大司农田延年为阳城侯,少府便乐成为爰氏侯。赐右扶风周德、典属国苏武、廷尉李光、宗正刘德、大鸿胪韦贤、光禄大夫丙吉、京辅都尉许广汉等为关内侯。病已特赐刘德、苏武食邑三百户,显示优待。

  刘德上书道:“陛下,先帝陵墓在平陵,如今平陵人口稀少,不足以奉养先帝英灵,应该迁徙人口前往充实,以显示陛下慈孝。”病已赞叹道:“好,这个提议不错,准了。不过迁徙人口必须是自愿,不能强迫。下旨,招募各郡国官吏和家财百万钱以上者,只要愿意迁往平陵,各家各户赏赐钱三万,田地十亩,车马、路费等统一由官府出。”群臣纷纷齐呼:“陛下英明!”

  霍光面色凝重,一直没有吭声。病已抬眼一瞅,笑问:“大将军,你以为如何?”霍光笑道:“陛下英明,微臣觉得可行。先帝毕竟是长辈,我大汉以孝治天下,应该如此。”

  病已暗暗欣喜,瞅了瞅刘德。刘德再次上奏道:“陛下,大将军说的对,百善孝为先,我大汉以孝治天下,陛下更该为天下臣民做出表率。如今陛下已经即位,而父母和祖父祖母等尚未有封号,容易被天下人非议,臣请陛下为先人上封号,以彰显孝道。”

  “且慢!”霍光扬声道:“陛下,宗正这话不妥,当初卫太子谋反,擅自调兵反叛,先帝至死也没有给卫太子翻案,只是诛杀了江充等人,修建了思子园。如今陛下承继先帝基业,贸然翻案,必然有伤先帝英明!陛下是天下臣民之父,应该为臣民做表率,遵从先帝遗愿,切勿为卫太子翻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