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麒麟阁传 > 第20章 霍光出手

麒麟阁传 第20章 霍光出手

作者:淮左卧龙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26 09:22:32 来源:免费小说

  大将军霍光深夜拜访,竟递给右将军张安世一卷《禁中起居注》,上面密密麻麻记载着汉帝的违法乱纪事。张安世想起当初武帝曾命人记载帝王起居,命名为《禁中起居注》,没想到多年之后,霍光竟然命人私下记录汉帝起居。张安世不敢表态,只是小心翼翼问:“不知道大将军的意思是?”

  霍光面色凝重道:“这《起居注》是太后命人记录,与我无关。之所以拿给你看,是有件大事需要与你商量。”张安世大惊,早已料到是什么事。只听霍光娓娓道:“陛下无德,即位半个月,犯下一百多条罪恶,这样的君王能够承继先帝大业吗?”张安世谨慎问:“大将军的意思是什么?”霍光见他不肯表态,只好无奈道:“我不过是发发牢骚,既然右将军没有意见,那我先告辞了。”

  张安世忙上前道:“大将军且慢!无论大将军做什么决定,我张安世都唯大将军马首是瞻!”霍光大喜道:“好,好!右将军五十多了,老夫也快六十了,你我都是快要去见先帝的人,咱们得看着大汉蒸蒸日上,才对得起先帝。只要右将军肯与我联手,没有人能坏了大汉天下!”

  回到府邸,霍光又招来大司农田延年。田延年是霍光的小跟班,当初在霍光府任长史。后来霍光的家乡河东郡豪强肆虐,盗贼横行,霍光便派田延年前往治理。田延年当太守几年,任用尹翁归等贤才,严格执法,将河东郡治理得井井有条。因此得到霍光赏识,提拔为大司农,位列九卿,主管全国财政。

  如今有了张安世的支持,南军、北军都已经握在霍光手里,兵马已经不用担心。霍光寻来田延年,自然是希望掌握朝廷财权。

  霍光故意叹息道:“唉,我原本以为陛下是一代贤君,这才一意孤行拥立他为帝,没想到他新君上任,首先拿我开刀。我也知道我霍家权利太大,匹夫无罪,怀璧其罪嘛!他拿我开刀,我也无话可说。只要陛下贤明为国,我霍光愿意交出所有大权。但如今他与先帝的侍女婬乱,即位不足半月,犯下三百多条罪孽,我真是瞎了眼啊!大司农,你说该怎么办?”

  田延年小心翼翼道:“不知道大将军的意思是?下官一切听大将军吩咐。”霍光见他刁钻奸猾,只好摊牌道:“我有心废了陛下,重新选一位贤君,又担心无人支持,弄得朝野混乱,天下不宁。如今左右为难,还请阁下帮我分析分析。”田延年一惊,“大将军真想废立君王?”霍光点点头。田延年大笑道:“好啊!既然大将军已经拿定主意,就不必犹豫。大将军手握天下兵马,废立谁不是一句话的事?”

  霍光陡然一惊,摆手道:“我要的是名正言顺,民心所向,不是武力逼迫,落得万世骂名!”田延年贼笑道:“这大将军不必担心,大将军是国家栋梁,社稷柱石,就算你废立了君王,文臣武将都会争相附议。至于天下臣民,大将军不必担心,只要以太后的名义废了陛下,则名正言顺,天下信服。”霍光依旧愁眉道:“我也是这么想的,只不过擅自废立终究不是臣子所为,不知道历史上有没有这样的先例?”

  田延年一愣,凭霍光的学识岂会不知道商朝宰相伊尹放逐商王太甲的故事?他心里顿时一清二楚,霍光是借他的口为自己粉饰。田延年急切道:“大将军糊涂啊!当年商朝宰相伊尹为了保住江山社稷,废掉了昏君太甲,被后世称赞为一代忠臣良相。大将军功盖古今,远超伊尹;而陛下荒诞婬乱,远胜太甲。大将军废了陛下是上承天意,下顺民心,必将成为万世楷模!”

  霍光大喜,握着田延年手道:“有阁下支持,我无后顾之忧了!你放心,我明日请旨给你加封给事中,你可以随意出入皇宫,辅佐我定策江山。”霍光细细嘱咐几句,定下了谋划。

  不久田延年亲自拜访丞相杨敞。杨敞听说霍光要废立君王,吓得汗流浃背,不敢表态。田延年继续道:“丞相啊,陛下寻欢作乐,歌舞笙箫,完全不顾朝政,哪还有一个君王的样子?太后命人悄悄记录,陛下即位不到半月,犯下了五百多条罪过,大将军震怒,希望丞相能够率百官上奏太后,废了陛下,重立贤君明主。丞相,这可是千载难逢的机会,是成为像伊尹一样的名相,还是做辅佐纣王的闻太师,你可想清楚了!”

  田延年见杨敞不敢表态,只好起身如厕。杨敞的夫人司马英疾步上前劝道:“夫君,你是堂堂丞相,身负社稷重任,如今正值国家危难之时,岂能犹豫不决?你是大将军一手提拔,如今大将军权倾朝野,只要他想做的事,没有做不成的。派人来请你出面,是看得起你,你得知好歹。这件事已经板上钉钉,你应该尽管表明态度,否则必定大祸临头!”

  杨敞不足五十岁,望着眼前比自己小十岁的娇妻,欣然点头道:“还是贤妻聪慧!我知道了!”正巧田延年进来,司马英回避不及,只好站在杨敞身旁行礼。田延年忙躬身回礼。司马英扬声道:“阁下请回去禀报大将军,就说丞相唯大将军马首是瞻!”田延年大喜,拱手道:“自古识时务者为俊杰,我就知道丞相是豪杰!”

  这时汉帝正在未央宫欣赏乐舞,太仆丞张敞入宫觐见道:“陛下,微臣有事起奏!”汉帝摆摆手道:“有事以后再说,不要耽误朕欣赏舞曲。”张敞扬声道:“微臣有事起奏!”汉帝面露不悦,撤了歌舞,怒问:“说吧!”

  张敞叹息道:“陛下,如今陛下初登基,天下臣民无不擦亮眼睛,侧耳细听,都想知道陛下如何施政,是否仁慈孝顺。如今拥立陛下的忠臣没有得到褒奖,而昌邑群臣却得到了升迁,如此岂不是寒了满朝文武的心?再者,听闻陛下要追封生父,这于礼法不合,必会遭到大将军反对。而且陛下只图享乐,不问政事,天下百姓会怎么想?必然会非议陛下!望陛下三思!”

  汉帝拍案怒道:“政事都握在大将军手里,让朕过问政事,无非让朕当个儿皇帝,看他处理政事。他既然那么爱处理政事,那就把政事都交给他处理好了,朕落得清闲。”

  给事中兼羽林令龚遂瞧出危险,连忙拜见长乐卫尉安乐。二人当初都是昌邑国臣子,一个是国相,一个是郎中令,自然无话不谈。龚遂忧心道:“陛下一意孤行,还要废了骑都尉赵平、卫尉范明友。他们可都是霍光的女婿,再这么下去,怎么得了啊?如今国丧未过,陛下就纵酒高歌,一旦被大将军抓到把柄,废立不过转眼之间。到时候你我身死人灭,必定被万世唾弃。君是当初昌邑国相,望你极力劝谏,我必定为君附议!”

  安乐叹气道:“只有你我二人恐怕劝不住陛下,王吉是陛下近臣,又是未央卫尉,不如咱们三个一起觐见,或许陛下能够听进去一二。”

  许久后,安乐、龚遂、王吉三人一起劝谏,汉帝大怒道:“霍光是臣子,朕才是大汉天子。他手握这么多兵权,想干什么?大将军忠不忠心,朕不知道,不过权利握在一个臣子手里,终究是大患!他如果真忠心为国,就该交出权力,回家颐养天年!先帝死在他手里,朕可不想效仿先帝,一辈子被他握在掌心当玩偶!”

  众人无奈,纷纷泪如雨下,苦苦相劝。汉帝摆手道:“罢了,不必再说。朕等下还要去出游,你们都一起去吧!”召集文臣武将,汉帝浩浩荡荡准备出游。光禄大夫夏侯胜见天色阴暗,忙上前劝谏道:“陛下,如今正值六月天,天色却连阴数天,阴而不雨,必然有臣子将要图谋君上。陛下如何出游,一旦出事,岂不是顷刻覆灭?”汉帝大怒,指着夏侯胜道:“你就是妖言惑众,谁指使你这么说的?来人,绑了,待朕回宫再治你的罪!”

  消息传到霍光耳中,霍光大骇,以为走漏了消息,忙召来张安世。厉声责备道:“右将军,这是怎么回事?为什么夏侯胜知道你我的计划?”张安世震惊道:“当真?会不会是丞相和大司农?”霍光摆手道:“绝不可能,杨敞和田延年都是从我府中走出去的,我太了解他们的为人。杨敞为人怯懦,绝不敢背叛我;田延年是手段狠辣的人,有做大事的野心和本事,也绝不可能背叛我。右将军,难道你以为消息是从我府中泄露出去的吗?”

  张安世面色凝重,忙躬身道:“大将军息怒!既然夏侯胜知道了消息,那不如让我审一审夏侯胜,看看陛下知道多少,也查查是谁当了叛徒!”张安世于是夜审夏侯胜,夏侯胜大笑道:“《鸿范传》说:‘皇之不极,厥罚常阴,时则有下人伐上者。’这是上天向天子示警,告诫天子有臣下要图谋不轨!”张安世大骇,急忙回报霍光。霍光惊得目瞪口呆,叹息道:“没想到经术竟然这般了得,能预知前后事!是我往日小看了经术,我的过错啊!”

  张安世急切道:“陛下没有听进去,已经出游,现在正是最合适的时机。如果继续等下去,万一陛下突然折返,大将军未必还有第二次机会!”霍光跺脚道:“明日着急群臣,未央宫议事!”

  第二日病已站在尚冠里北,目睹群臣纷纷入未央宫,暗暗吃惊。想起汉帝已经出游,病已惊出一身冷汗,忙回了尚冠里。许平君惊问:“夫君,你怎么满头大汗?是不是出了什么事?”病已摇头道:“要出大事了,陛下要出大事了!如果我没有猜错,陛下被废在即!”许平君大骇,“谁敢废了陛下?”病已苦笑道:“先帝是怎么死的?必被气死的!连先帝这么聪明的人都被霍光玩挵鼓掌,陛下又岂是霍光的对手?”

  不久霍光召集丞相、御史、将军、列侯、中二千石、大夫、博士等齐聚未央宫。众人纷纷大惊,汉帝出游,霍光竟然私自召集群臣,人人都预感有大事要发生。霍光站在高阶上闭目等待,两手背后,也没有开口。众人纷纷窃窃私语,猜测连连。

  不一会,右将军张安世、卫尉范明友、中郎将霍禹、骑都尉赵平、太常丞邓广汉、大司农丞霍云、仆射霍山、少府丞任胜等先后入了大殿。

  张安世先道:“禀大将军,北军已经封锁北面和西面宫门。”范明友接着道:“南军已经封锁南面和东面宫门!”霍禹拱手道:“长乐宫、未央宫、羽林军、七校尉都在我们控制之下!”霍光点点头,众人纷纷入席。

  群臣大惊失色,宗正刘德背冒寒气,心下暗忖道:“大将军趁陛下出游,先控制了宫禁,又召集文武百官,看来又要废立了。哎……”

  这时霍光扬声道:“诸位,我霍光一心为了大汉,殚精竭虑,头发都快全白了!本以为陛下即位后能够励精图治,使大汉蒸蒸日上,到时候我也安心把权力都交出来,任由陛下施展雄才大略。上对得起先帝托孤重任,下对得起臣民殷切期盼。届时九泉之下,我对先帝也可以说一句:微臣鞠躬尽力,问心无愧!无奈陛下刚即位,原形毕露,丑态毕出,即位不到一个月,犯下了一千一百二十七件恶事。如此无德之君,怎么配得上天子之位?这是根据《起居注》和昌邑国臣子供述整理的帝罪录,宗正,劳烦你宣读下,请诸位大臣议一议。”

  刘德望着霍光手中竹简,惊出一身冷汗。他只好硬着头皮接过宣读:“陛下奔丧时不悲,途中购买婬巧,私藏女子等,共犯恶三百六十件。国丧期间,肆意开荤,犯恶八十一件;宴请臣子,观赏歌舞,犯恶五十四件;宠幸女子,犯恶八十一件。不遵太后,从不请安,犯恶二十七件。不遵先帝,与先帝侍女有染,犯恶二十七件。亲近小人,远离贤臣,犯恶一百二十件。不理朝政,懒惰无德,犯恶二百件。纵情游猎,日行数百里,不恤属下,犯恶十件。……”

  众人听得直打瞌睡,唯独太仆杜延年暗暗思忖道:“这些罪名搜集起来想必也很费事吧?看这样子,陛下被废是板上钉钉的事了。不知道陛下知道了,会作何感想?”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