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麒麟阁传 > 第107章 生寝死穴

麒麟阁传 第107章 生寝死穴

作者:淮左卧龙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26 09:22:32 来源:免费小说

  待病已离开鼎湖宫,细细嘱咐道:“萍儿,娘娘就交给你了,好生照料,朕不会亏待你。朕已经派人给你的家人赐银千两,你安心伺候娘娘。这些年你为朕做了太多事,辛苦了!”

  病已命人取来诏书,笑道:“等朕走了,你再打开诏书,可保你一生无虞!”萍儿咬唇啜泣,轻轻点头。望着病已远去的背影,萍儿缓缓展开诏书,诏书写道:“侍女杏萍出入秘阁,功劳甚大,特破格擢封寝丞。”寝丞秩俸四百石,铜印黑绶,负责助寝令守庙,隶属太常。萍儿喜极而泣,又隐隐觉得不安。

  回到宫闱,病已还没来得及处理政务,再次病倒。众侍医束手无策,又惊又惧。众嫔妃守在榻前,个个泪如雨下。不久太子刘奭领着淮阳王刘钦和众兄弟姐妹一起前来探望,纷纷湿了眼眶。小公主敬武才十五岁,更是哭得梨花带雨。

  病已摆摆手道:“朕记得高祖说过一句话:‘命乃在天,虽扁鹊何益?’当初楚霸王也说过一句话:‘天亡我也!’让侍医都下去吧,全部无罪赦免!既然上天要亡朕,就说明太子是天选之人,太子妃也是。都下去吧,琴棋留下!”

  众人退去后,病已握着琴棋玉手道:“咱们携手同行三十年,如今我走不动了,你要好好走下去,带着钦儿和敬武!”琴棋泪中带笑道:“哥哥放心,妹妹会照顾好他们,你安心养病,会好的,一定会的!”

  病已长叹一声,“岁月悠悠,我这一生惊涛骇浪,回想起来,让人感慨啊!当初蒙少卿出手相助,勉强躲过一劫,从此脱离苦海。后来得曾外祖母、三位舅父照顾,度过了最幸福的童年。先帝即位后,接我入掖庭,又认识了你和庭令,还有叔父彭祖,度过了最快乐的少年时光。接着承继大位,在宗正刘德、少府梁丘贺、丞相魏相、太子太傅萧望之等人辅佐下,总算了清除了霍家余孽。这期间找回了外祖母和两位舅父,为父王、母后上尊号,稍稍报了父母之恩。然后讨匈奴,征西域,平西羌,四夷俯首称臣,万国来朝。我这一生啊,总算是没有白活。”

  琴棋笑道:“哥哥还为百姓兴修水利,指导农桑,平物价,减田赋、人头税、盐税,百姓交口称赞。还平冤狱,整吏治,擢拔寒士,匿名检举,百姓无不称颂。又统一儒学,重用儒士,严明法纪,刑上大夫,民间都说哥哥是神仙下凡,为民请命的明君圣主。”

  病已志得意满道:“有这样的功绩,我可以安心去了。”琴棋忙捂住病已嘴,惊慌道:“哥哥千万别乱说,好的不灵坏的灵!”病已淡然一笑,将琴棋揽入怀中。

  群臣听闻病已病重,纷纷跑到公车门,请求入宫觐见。黄门郎梁丘临宣旨道:“陛下口谕,诸位臣工各司其职,不必入宫。朕偶有小疾,并无大碍,不必惊慌,更不能散布谣言。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今天下风云变幻,朝福昔祸,难以预测,望群臣守望相助,守护好社稷江山,勿令朕心忧!”

  众人只好散去。丞相于定国不放心,拉着侍中尚书令史高到了一旁,小声问:“尚书令,你是陛下的舅父,我们不能进宫,你可以入宫探望啊!陛下这次不见群臣,想必病情过重,咱们不能什么准备都没有,您说是不是?”

  史高叹气道:“陛下不是不见你们,是连我们也不见。现在就算我想入宫,也没有什么好的借口,陛下不会准的。”于定国急切道:“眼下中秋节快到了,不如以这个为借口,请示陛下!”史高摆摆手道:“不妥啊,陛下正病重,我怎么能提喜庆的节日?”于定国沉思片刻道:“恰巧右将军兼典属国常惠回来了,不如以这个为借口!”史高欣然同意。

  翌日,卫尉许舜、中常侍许嘉、侍中尚书令史高、期门仆射史曾、未央卫尉史玄、侍中王无故、王武等人齐齐约在一起,请求入宫面圣。病已见都是至亲,只好准许。

  史高见病已卧床不起,顿时老泪纵横。病已拉着史高手道:“这里就数舅父岁数最大,都六十一了吧?最小的是许嘉,比朕大一岁。你们都不用难过,路还很长,朕今后还要仰仗你们替朕守护社稷。尤其是尚书令和卫尉,你们二人足智多谋,是贤臣能吏,有你们在,朕可以放心了。”史高和许舜互望一眼,都觉得蹊跷。

  病已摆摆手道:“都下去吧,朕暂时不会有事,有你们在,无人能动一兵一卒,朕放心。”史高只好领着众人告退,心里却总觉得哪里不对劲。

  不久病已召来淮阳王刘钦,宽慰道:“钦儿,父皇不能看着你去封国了,今后要照顾好你母亲,明白吗?”刘钦忙点点头,眼眶早已盈满泪水。病已接着道:“今后不管发生什么事,记住一定要做一个贤王,不要违法乱纪,坏了朕的名声。还有,要团结兄弟姐妹,不要被人利用,兄弟相残,做亲者痛仇者快的事。敬武还小,什么都不懂,你要多照顾她!”

  刘钦使劲点头,跪在榻边,抓住病已胳膊道:“父皇,母亲对您一往情深,儿臣怕……怕母亲想不开!”

  病已摆摆手道:“这是朕和你母亲之间的事,你不必掺和,去吧,朕会想办法。”望着刘钦离去,病已忧心忡忡,召来敬武。敬武虽然已经十五岁了,但长相与琴棋相似,都是绝世美人:眼眸如水,凤目粉腮,皓齿红唇,秀发飘逸。病已勉强挤出一丝笑意,招招手。

  敬武忙趴在病已胸膛,哭泣道:“父皇,您一定要快点好起来,儿臣还等着您主婚呢!”病已大笑道:“你这孩子,哪有父亲主婚的?朕能看着你出嫁,已经心满意足。”敬武泪中带笑道:“一定会的!要不,儿臣现在就出嫁,兴许父皇的病就好了!”病已苦笑道:“不用,你能把你母亲照顾好,朕就放心了。”

  听病已一说,敬武又哭了起来,边哭边道:“母亲日日哭泣,儿臣怎么劝她都不听。这几日母亲更奇怪了,常常对儿臣和哥哥说一些莫名其妙的话。”病已一惊,忙问,敬武娓娓道:“母亲常跟哥哥说,要好好照顾儿臣。儿臣不明白,难道母亲以后不照顾儿臣了吗?儿臣又没有出嫁,母亲这话是不是……”

  病已忙拍着敬武香肩笑道:“放心吧,你母亲会照顾你一辈子,就算她不能照顾了,也会让你哥哥照顾你一辈子,不用多想。去把你母亲叫来,朕有话要嘱咐。”敬武忙疾步跑去,挽着琴棋胳膊缓缓而来,又独自行礼告退。

  琴棋唉声叹气,病已也愁眉不展,两人相互凝望,只觉千言万语尽在不言中。病已拉着琴棋玉手,轻声道:“妹妹把什么都安排,是有什么打算吗?”琴棋摇头苦笑,也不知道该说什么。病已轻轻拦着琴棋细腰,笑问:“妹妹是不是打算与我生死相随?”琴棋忍不住趴在病已胸膛,暗暗啜泣。

  病已苦笑道:“我明白了,除了皇后去世后能与我陪葬,其余嫔妃只能葬在封国。放心吧,我会给你留一道诏书,让你将来能与朕黄泉相伴。”琴棋泪中带笑,与病已十指相扣,不忍分离。

  半个月后,舅父平昌侯王无故因病去世。病已病情加重,不能前往,命淮阳王刘钦代为吊丧。赐王无故谥号“节”,封其子王接为平昌侯。

  一个月后,太子太傅萧望之跪在殿门外,请求入宫觐见。病已听闻萧望之跪了一天一夜,只好准许萧望之入宫。萧望之隔着帘子,看不到病已容貌,也不知道病情如何,只得跪在殿内叩拜。病已摆摆手道:“妹妹,赐座!”琴棋轻轻点头,吩咐侍女赐座。

  萧望之席地而坐,拱手道:“陛下,百官人心惶惶,都以为陛下重病,如果任由谣言四传,只怕四夷都会虎视眈眈。眼下太子在东宫,淮阳王在侧,陛下如果有旨意,不妨早定,臣等必定唯陛下旨意是从!否则一旦事起突然,微臣等只怕无力稳住局面!”

  病已大笑道:“朕还没有死,你们怕什么?去告诉丞相,有任何事奏报就是,自有人处理。另外召集尚书令、少傅一起前来,朕要嘱咐后事。”

  不久尚书令史高、太子太傅萧望之、太子少傅周堪一起入宫觐见。病已吩咐道:“妹妹,赐座!”琴棋忙遵旨。待众人坐定,病已叹气道:“朕只怕熬不过这一关了,今后大事就要拜托你们了!”众人纷纷泪湿眼眶,史高更是不能自抑。病已反倒大笑道:“生死由命,朕该给子孙腾位了!”

  史高痛哭道:“陛下,您文韬武略,威服四夷,万国来朝,无人可比,怎么能弃江山于不顾?望陛下休养生息,千万不可放弃啊!”萧望之叹气道:“陛下是千古明君,是上天之子,自然要顺从天命。既然天命如此,望陛下早做打算,以免将来朝局不稳!”史高怒道:“萧太傅,你这是什么话?你是在诅咒陛下吗?”

  病已摆摆手道:“不必争吵,你们一个是为了朕,一个是为了江山社稷,没有对错,都是忠心。传旨,封乐陵侯史高为大司马车骑将军,总览军事;太子太傅萧望之为前将军兼光禄勋,主管宫廷禁卫;太子少傅周堪为光禄大夫,掌顾问应对。三人都领尚书事,并为辅政大臣。另外,封中常侍许嘉兼任尚书令,擢平昌侯王接为卫尉,提领南军;擢水衡都尉冯奉世为执金吾,提领北军;原卫尉许舜调为羽林令,原光禄勋郭广意调为期门仆射,原期门仆射史曾调为未央卫尉,原未央卫尉史玄调为长乐卫尉,原长乐卫尉董忠调为建章卫尉。还有,京辅都尉王奉光加封侍中,侍中驸马都尉金赏兼任左辅都尉,弋阳侯任宫之子任千秋任右辅都尉。”众人纷纷遵旨,齐齐告退。

  又召来太子刘奭,病已握着太子手道:“皇儿,朕已经病入膏肓,今后天下就是你的了,朕要嘱咐你四件事,你记下!”刘奭忙点头,毕恭毕敬。

  病已娓娓道:“一是不得手足相残,要拿出长兄的样子,君王的气概,照顾好弟弟妹妹。二是张婕妤百年后,让她与你母亲都入葬杜陵。三是你主政之后,丞相于定国、御史大夫陈万年、太常杜缓、廷尉田听天等人都是股肱之臣,没有大罪不要动。另外,可以擢散骑谏大夫刘更生为宗正,掌管皇族事务;侍中杜佗为少府,掌管禁宫财赋;太原太守陈遂为京兆尹,冀州刺史张敞为司隶校尉,博士王吉为大鸿胪等。四是蛮夷事务有专人负责,轻易不要调任。西域有都护韩宣,匈奴有呼韩邪单于,羌族有金城属国等,还有典属国兼右将军常惠负责蛮夷事务,你不必操心。”

  刘奭泪流满面道:“父皇,儿臣恐不能胜任,望父皇收回成命!儿臣什么都不懂,还要父皇再教诲几年,父皇千万不能有事!”病已挥挥手道:“起来吧,把朕的孙子抱来!”刘奭忙起身告退,不一会又领着太子妃王政君入内。王政君跪在殿里,刘奭抱着三岁的刘骜入内。

  琴棋忙接过刘骜,低身半蹲榻边。刘骜抓着龙被爬上龙榻,骑在病已身上挥手大笑,高兴得宛如到了世外桃源般。望着可爱的刘骜,病已泪湿眼眶,笑道:“好,好啊!这孩子与朕亲近,就留在宫里让朕好好看看他。”刘奭忙领着王政君告退。

  一日病已正与刘骜在床上装老虎玩,琴棋见了忙心疼道:“哥哥,你怎么能让孩子骑在头上?你病得这么重,还是好好休息吧!”病已笑道:“没事没事,难得这孩子这么高兴。你去把我最爱吃的栗子拿来!”琴棋忧心忡忡,只好照办。她前脚刚走,病已又装老虎逗刘骜玩,突然一阵气喘,不得不背靠龙榻,两手环绕,圈住了刘骜。

  待琴棋疾步回来,只见病已面带笑意,浑身一动不动。栗子洒了一地,琴棋惊得面无血色。一个箭步跪在榻边,两手使劲抓着病已胳膊,顿时泪如泉涌。期门石显听到声音,忙入内抱起刘骜,急切问:“娘娘,陛下……是否通知太子?”琴棋摇摇头道:“你把皇孙抱给太子,去通知太皇太后和皇后殿下,去吧!”

  霎时“陛下驾崩”四个字传遍宫廷内外,众人哭声一片,纷纷踉跄赶来。众人尚未赶到,琴棋斥走众人,一个人静静呆在宣室殿。望着自己最爱的人撒手西去,琴棋止了泪水,露出一丝笑意,呢喃自语道:“哥哥,生同衾死同穴,你不要丢下妹妹……”缓缓掏出药丸,陡然吞了下去。腹痛如绞,却依然挂着微笑。艰难爬上龙榻,依偎病已怀中,慢慢闭上双目。

  脑海中不断闪过从前的画面,病已拉着自己去长安街游玩,观望苏武归国,一起捉蟋蟀……记忆逐渐模糊,意识渐渐丧失,耳边传来刘钦和敬武的哭喊声。突然云山雾绕,拨开迷雾,看到一个熟悉身影——病已。病已回眸一笑,轻轻伸出手。琴棋忙抓住病已手掌,手指相扣,一起往远处溪边奔去。

  皇后思瑶与众婕妤纷纷失声痛哭,太皇太后上官燕亲自驾临,也忍不住掩面啜泣。史高、萧望之、周堪三人呈旨,请求拥立新君。上官燕叹气道:“陛下既然有旨意,就按照陛下旨意办吧,本宫没有意见。”

  众人拥立太子即位,史称孝元帝。请刘奭主持丧事,将病已安葬在杜陵。后为病已上谥号,为孝宣帝。谥法记载“圣善周闻为宣;善问周达曰宣;重光丽日曰宣;能布令德曰宣;恩施四方曰宣;哲惠昭布曰宣”,所以史称孝宣中兴!后世更为病已上庙号为中宗,与太祖高皇帝、太宗孝文帝、世宗孝武帝并称为前汉一祖三宗。

  消息传到鼎湖宫,萍儿痛哭流涕,哀伤不已,亲自为病已守墓。突然想起霍成君,又回到鼎湖宫吩咐众人不要宣扬。这时侍女来报,成君绝食,抑郁而终。

  一日太皇太后上官燕想起病已,亲自打开宝匣,取出燕行虎魄,又打开宝箱,取出画卷。望着虎魄,突然想起病已享年四十三岁,掐指一算,正属虎,上官燕喜极而泣,陡然明白一切。乐极生悲,又取来炭盆,将画卷烧了。边烧边呢喃自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攥着虎魄放在胸口,心绪久久不能平静。

  不久萍儿在杜陵守墓时,突然见到溪水中有一对鸳鸯,红嘴白头黄翅膀,羽毛夹杂黑色和蓝色,十分好看。鸳鸯在冰冷得河水中相依相偎,时而相互梳理羽毛,时而嬉戏觅食……

  (完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