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麒麟阁传 > 第102章 瞒天过海

麒麟阁传 第102章 瞒天过海

作者:淮左卧龙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26 09:22:32 来源:免费小说

  病已见霍成君嘴角血丝成黑色,大惊失色,立刻意识到不妙。抱起成君,疾呼:“来人,快请侍医!”病已守在殿外,召来侍女萍儿低问:“娘娘怎么弄到毒药的?谁擅自带入宫的?”萍儿低声道:“启禀陛下,昭台宫的饭食都是就地做,如果有问题,应该出在做饭之人身上。要是做饭之人没有问题,那就只剩娘娘的侍女的。”病已抬手道:“去查,务必查出真相。记住,如论查出了什么,都不许声张。”

  不久女医出来道:“陛下,娘娘只怕醒不过来了!”病已大惊,“什么叫醒不过来了?”女医叹气道:“奴婢已经尽力,娘娘虽然还有心脉,却已经没有意识。”

  病已急步入内,见成君安详地躺在榻上,霎时泪湿眼眶。轻声呼唤,却始终没有回应。病已感慨道:“朕已经说过了,咱们算扯平了,你何必作践自己?你安心在这里养病,朕会时常来看望你,放心吧!”

  前脚刚回到皇宫,云林馆传来消息:霍成君自杀了。病已面色凝重,召来侍女萍儿嘱咐道:“去跟云林馆的人打个招呼,每人另外赐银百两,这件事不准外泄,违者以泄密罪论处。去吧!”萍儿忙应声。

  听闻霍成君自杀,太子刘奭、大公主刘施纷纷松了一口气。病已命人将“霍成君”安葬在鼎湖宫昆吾亭东,虽然没有大办丧礼,却选择了厚葬。琴棋见病已愁眉不展,宽慰道:“哥哥,是不是在为霍氏的事忧心?”病已握着琴棋玉手,顺势揽入怀中,感慨道:“幸好还有妹妹!”

  琴棋娓娓道:“难为哥哥了,夹在太子、公主和霍家之间。不如给公主许一门亲事吧?我相信只要她嫁了人,慢慢就会忘了痛苦。还有太子,太子失去良娣,这才想起旧恨。如果几位家人子都能讨太子欢心,他也不会再计较旧怨。”病已大喜道:“我怎么就没有想到?好,太好了!”

  病已先去看望了皇后思瑶,思瑶已经康复。病已先关心几句,接着话锋一转道:“现在施儿已经十八岁,朕想给她定一门亲,你觉得如何?”思瑶淡然一笑道:“臣妾一切听陛下的!”病已笑道:“朕有几个人选,丞相黄霸的孙子黄辅,御史大夫杜延年的儿子杜缓、杜佗、杜钦、杜熊,少府梁丘贺的儿子梁丘临,廷尉于定国的儿子于永,侍中金安上的儿子金常、金敞、金岑、金明等,你觉得哪个合适?”

  思瑶仔细思索,不敢大意。黄辅是黄霸的唯一孙子,将来必定能够承继黄霸爵位。不过黄辅还有一个老爹黄赏在,恐怕要等到猴年马月才能继承爵位。思瑶左思右想,担心黄辅不求上进,连累公主受委屈,所以没敢点头。

  杜延年的长子杜缓曾以校尉身份跟随将军赵充国出击匈奴,因功升为谏大夫,后来外调为上谷都尉、雁门太守。雁门在边陲,随时面临匈奴威胁。虽然匈奴已经臣服大汉,但谁也不敢保证匈奴不会倒戈一击。再加上雁门苦寒,思瑶不忍心让公主受罪。杜延年的次子是杜佗,目前是侍中,但身体虚弱,常年请假,思瑶丝毫没有考虑。三子是杜钦,无官无职,但颇有虚名。四子是杜熊,为兖州刺史。思瑶担心刘施过惯了富贵日子,不肯下嫁,因此也没有多考虑。

  少府梁丘贺的儿子梁丘临,现在担任黄门侍郎,负责出入传旨。虽然官职不大,却深受病已器重。廷尉于定国的儿子于永,目前是侍中中郎将,也算是文武兼备。于永年少时嗜酒如命,做了许多错事。后来年近三十,在于定国的教导下,陡然意识到岁月如梭,突然发愤图强,修身养性。思瑶对二人还算满意,暂且列为备选。

  侍中金安上的长子金常是中郎将兼东宫卫率,领兵护卫东宫太子;次子金敞为光禄大夫兼东宫中庶子,负责教导东宫子嗣;三子金岑为中郎将兼东宫庶子,负责廵徼东宫;四子金明为中郎将兼东宫舍人,为太子近侍。但金家是匈奴人,思瑶皱眉不已,直觉不妥。

  最后在梁丘临和于永之间做选择,思瑶始终拿不定主意。病已笑问,思瑶如实上奏。病已细细思忖,道:“梁丘临三十九岁,于永三十二岁,两人年龄差不多。如果从官职上,说梁丘临更胜一筹;从学问来看,也是梁丘临更胜一筹;但论修养,两人差不多。你拿主意吧!”

  思瑶笑道:“陛下,那就选于永吧,他毕竟年轻些。施儿才十八岁,差别太大只怕不合适。”病已欣然同意。

  接近年关,公主刘施与侍中中郎将于永成亲。望着花轿出了椒房殿,皇后思瑶哭得肝肠寸断。琴棋、卫文君、华合德一起劝慰,小公主敬武也跑来劝慰道:“母后,宫里还有我呢!”思瑶破涕为笑道:“你才十岁,等过几年你出嫁了,你母亲也会像母后这样伤心。”

  话音刚落,太子刘奭也过来劝慰。思瑶趁机道:“奭儿,最近几个家人子都来诉苦说你都不亲近他们,到底为什么?”刘奭单独觐见,叹气道:“母后息怒,不是儿臣不亲近她们,是她们伤了儿臣的心。她们明明知道儿臣喜欢凤儿,却联手诅咒,害死了凤儿。儿臣这辈子都不会原谅他们!”

  思瑶忙宽慰道:“你不能偏听偏信,要多听听不同意见,这样才能看清真相。”刘奭固执己见,抗辩道:“当初母亲因为被父皇宠爱,最后被胡显毒死;如今儿臣宠爱良娣,他们就故技重施。这难道是巧合吗?”思瑶无话可说,愣了许久才道:“既然你不待见她们,等春暖花开,母后再选几个宫女任你挑选。”

  寒冬即将过去,按照惯例,各部都要总结一年政绩和过失,朝廷也要派人巡视天下,以督促地方廉洁奉公。这时侍御史公孙益寿上书弹劾卫尉韦玄成、京兆尹张敞、安定太守孙会宗三人,称三人与杨恽常有书信往来,为杨恽同党。病已爱惜张敞、韦玄成才干,扣下奏疏,没有回复。

  不久弹劾风声传遍京城,张敞暗暗心惊。一日张敞命贼捕掾絮舜去抓杀人犯,絮舜漫不经心应下,却私自回家,迟迟不肯前往。贼曹掾史奉命督促,絮舜不以为然道;“他被人弹劾,自身难保,哪里还能管得着我?我跟你说,他最多是个五日京兆,还想办案,做梦吧!”

  由于迟迟没有前往抓捕,导致杀人犯再度行凶。张敞召来贼曹掾史怒问,贼曹掾史只好将实情回报张敞。张敞大怒,立刻召来贼捕掾。贼捕掾刚入京兆尹府门,立刻被押进大堂。

  张敞负手上前,冷笑道:“你说什么?五日京兆?哈哈,就算我只能当五日京兆尹,哪又如何?杀你绰绰有余了!”贼捕掾大骇,慌忙磕头求饶。张敞怒骂道:“你擅离职守,导致贼人再度行凶,罪该万死!立刻押下去处死!”

  几日后,病已派使者巡行天下,絮舜的家人用车拉着絮舜的尸体,向使者鸣冤。使者上奏弹劾京兆尹张敞滥杀无辜,病已召来张敞询问,这才知道其中原委。病已也觉得絮舜死得不怨,但张敞毕竟没有上奏就擅自杀人,病已只能将张敞下狱。有心让张敞脱罪,命侍御史公孙益寿上书弹劾张敞与杨恽常有书信往来,以同党罪将张敞削职为庶民。同样被免官的还有安定太守孙会宗、卫尉韦玄成。

  张敞出狱后,前往宫门前交还印绶,黄门侍郎梁丘临笑道:“陛下传了口谕,三日内不下发对你抓捕的文书。”张敞立刻明白,迅速从宫门逃走。携家带口躲到老家,没敢再露面。

  甘露元年(前53年),春二月,大司马车骑将军许延寿病重。病已心忧不已,亲自前往探望。长乐卫尉许舜、中常侍许嘉也在身旁。许延寿指着许嘉道:“小儿无才,还望陛下不要过于重用,让他历练几年再说。”病已感伤道:“叔父放心,朕心里有数。您还有什么要嘱咐的?”许延寿叹气道:“自从国舅离世,如今许家只能指望三弟了。太子仁弱,望陛下多宽恕!”病已欣然点头。

  几日后许延寿去世,病已领着众人亲临吊丧。太子刘奭痛哭流涕,公主刘施也边哭边安慰太子。见刘奭痛哭,病已拍拍他肩膀道:“你叔祖父临走前还担心你,你要学会坚强,学会礼贤下士,更要学会如何辨别是非,如何运用儒法治理国事。”刘奭身躯一颤,立刻止了哭。

  不久祭祀孝惠帝庙,扶阳侯韦玄成也跟随前往。他虽然被免了官,却保留了爵位。由于清晨下了雨,道路泥泞,韦玄成擅自骑马前往。后被侍御史弹劾,称其未驾驷马之车,是对孝惠帝不敬。病已大怒,削除其封国,降为关内侯。韦玄成痛心疾首,觉得对不住祖宗,更对不起父亲韦贤。没过几日,病已又封韦玄成为淮阳中尉,负责教导次子淮阳王刘钦。

  韦玄成进宫谢恩,病已握着韦玄成手道:“你与朕相识于微末,朕的儿子就托付给你了。钦儿既懂儒法,又为人谦逊,与朕十分相似,只要你稍稍用心,应该很容易教导。”韦玄成惊诧道:“陛下,既然二皇子能承继陛下祖业,为什么不留在身边辅佐太子?”病已听出他言外之意,感慨道:“朕这一生对许皇后深怀愧疚,朕不忍心啊!”韦玄成不解道:“陛下,江山社稷是万民之事,不是一人之事,望陛下三思!”

  病已思忖许久,叹气道:“你说得也对,容朕三思!下去吧!”又召来少府梁丘贺询问,梁丘贺感慨道:“陛下如果对太子不满意,何不留淮阳王在京师观望几年?再命太子处理政务,如果处理不善,可趁机矫正,以免葬送了陛下大业!”病已欣然点头道:“朕明白你的意思,如果其不善,朕会亲手废了他,立贤明之人为储君!”

  数日后,传旨命淮阳王留京师,五年后再前往封国。韦玄成也趁机留在了京师,负责教习刘钦。

  太子刘奭听闻消息,心里咯噔一下,暗觉不妙。亲自入宫见皇后,思瑶宽慰道:“你父皇已经派人跟我说了,琴棋妹妹思念儿子,陛下只好留淮阳王在京暂住。本宫也是当母亲的人,明白这种感受。她就一个儿子,突然远去,自然不舍。当初你妹妹出嫁,本宫已经肝肠寸断;她的儿子离去,她能不伤心吗?奭儿,与其过于焦虑,不如好好提升自己。只要你有真才实学,你父皇迟早会看到!”

  听皇后一席话,刘奭只好不再提起,但心中始终有个结,总觉得有强烈的危机感。

  一个月后,京师治安混乱,盗贼横行。病已大怒,召来执金吾田听天怒斥,田听天惊慌失措。当初张敞担任京兆尹时,中都盗贼稀少,如今张敞刚离任,盗贼卷土重来。病已叹气道:“看来只有‘五日京兆’这样的人才能治理好京城,将京师交给北军就是个错误!下去吧!”

  田听天退下去后,病已传旨,召来少府梁丘贺。旁边黄门侍郎梁丘临一直在旁侍候。病已愁眉道:“朕想重用张敞,少府觉得合适吗?”梁丘贺笑道:“不拘一格降人才,未必德行兼备才能重用。只要能够造福百姓,有才无德也未尝不可!”病已大笑,当即命梁丘临前往召张敞。

  张敞正躲在乡下,突然听闻朝廷使者要来,大笑不已。妻子、儿女早已泪流满面,都以为张敞要被下狱。张敞笑道:“你们是瞎担心,陛下不仅不会治我的罪,反倒会重用我!如果要抓捕我,何须劳动使者大驾,区区一个亭长足矣!如今陛下派使者前来,必然要重用我!快备酒席!”妻子疑惑不解,只好照办。

  不久梁丘临来传旨,擢拔张敞担任冀州刺史。梁丘临小声嘱咐道:“府君,陛下说了,冀州盗贼横行,刺史、太守不能制止,如果你能治理好,官复原职指日可待。”张敞大喜,忙宴请梁丘临和乡亲。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