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大明长歌 > 第二十六章暴雨(下)

大明长歌 第二十六章暴雨(下)

作者:酒徒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26 09:21:43 来源:免费小说

  第二十六章 暴雨 (下)

  “下雨了?” 南京礼部郎中李三才猛地仰起头,看向天空中由北向南迅速覆盖的乌云,青黄色的面孔,瞬间被喜悦所占满,紧跟着,喜悦消失,代之的,则是不加掩饰的惆怅。

  他昨天到鸡鸣寺布施为母祈福,与寺院里的德洪禅师“手谈”甚酣,以至于忘了时间,于是干脆就借住于半山腰的养心斋中。所以今日一大早,就看到了八卦洲上空高高涌起的浓烟。

  “糟了,今年的漕粮还没北运!李福,赶紧骑我的马,去守备衙门示警。请镇守太监赶紧调集兵马船只,去八卦洲救火!” 别人不知道漕粮对京城的重要性,沉浮宦海多年的他,对此可是了如指掌,因此,第一时间,就将自己的贴身家丁派了出去。

  自打大明成祖迁都以来,“自给自足”四个字,对北京而言,就成了彻底的笑话。北京的粮食供应,从来就没有自给自足过,并且随着官员队伍的渐渐庞大和人口的快速增长,对漕粮的依赖性与日俱增。

  如今,假使漕粮晚到一个月,北京的米价,就会上涨三成。如果晚到两个月以上,在某些不法商贩的趁火打劫之下,北京及其周边,就会爆发一场饥荒!

  无论作为一个忠诚的臣子,还是作为一个饱学的鸿儒,李三才都不能坐视灾难在自己眼皮底下发生。然而,当暴雨忽然从天而落,他却忽然又意识到,其实八卦洲失火,无论对自己,还是对大明,都未必是一件坏事!

  饥荒肯定会饿死一大批百姓,但是,饥荒肯定饿不到官员,更饿不到北京城里的皇上。只要朝廷狠下心来,再向江浙地区加征一次粮赋,最迟不超过四个月,北京的米价就会落回原来位,大明朝的一切都会恢复正常。

  然而,如果今年的漕粮按期运达北京,其中一大半儿,立刻就会变成军粮。大明帮助朝鲜复国的军事行动,就会彻底无法更改。

  这一仗,即便大获全胜,大明作为朝鲜的宗主,也不能割占一寸土地,得到一两金银。如果不幸战败,就不只是丧师辱国那么简单。恶名远播的倭寇,肯定会趁机一举杀入辽东,甚至直接抵达北京城下。

  此外,如果大明王师扬威于朝鲜,势必导致武将的声望暴涨,大明多年来好不容易才形成的以文驭武的大好局面,肯定会遭到巨大破坏。而万一明军惨败而归,朝野一定会想起当的“俞龙戚虎”,被称为“俞龙”的俞大猷,好歹是病故。被称“戚虎”的戚继光,到底死在谁手里,却很是值得翻出来重新琢磨!

  国本动摇,纲纪崩坏,甚至藩镇割据,人头滚滚……,一时间,无数黑暗的可能,都像天空中翻滚的乌云般,重重地压在了李三才的头顶。让他几乎不堪所负,身体在暴风雨中,迅速瑟缩成了一株残荷。

  “檀越这是怎么了?莫非要效仿古人,以甘露入心,以醍醐灌顶么?” 不忍看李三才这种出手大方的施主,活活被淋出病来,鸡鸣寺主持德洪举着一把油纸伞上前,替他挡住了漫天风雨。(注1:甘露入心,醍醐灌顶,都出自佛教典故。意思是得到某些提醒之后瞬间顿悟。)

  “呃!啊?” 李三才的思绪,瞬间从北京被拉回了南京,这才发现,自己已经被雨水给淋成了落汤鸡。再定神远眺,哪里还能看到八卦洲上的浓烟,视线所及,皆是白茫茫一片,豪雨如瀑!

  “下雨啦,下雨啦,下雨啦!” 南京右都佥御史严锋码头上一跃而起,一边挥舞着胳膊飞奔,一边大喊大叫。

  “这人疯了,下雨有什么好高兴的?南京这边,哪年夏天不下几场暴雨?” 街道旁边的屋檐下,躲雨的行人们皱着眉头,一脸厌弃。

  市井百姓,可认不出眼前这个只穿了一身便装,赤了双脚,在雨幕下飞奔的老书生,乃是堂堂的正四品右佥都御史。只觉得此人打扮怪异,言行荒诞,绝非良善之辈。

  寻常良善百姓,到了这个岁数上,大清早要么起来督促晚辈读书,要么操持全家生计,谁会在街上乱窜?而这个点儿穿着上好的绫罗绸缎却光着双脚的,要么是昨夜赌钱输了个精光,要么是在某个姑娘那里过夜却没付够足够的嫖资,总之都属于为老不尊的老不羞,大伙不朝他背后吐口水,丢石头就已经算容忍了,才不会提醒他到屋檐下来一起躲雨。

  “下雨啦,下雨啦,下雨啦!” 南京右都佥御史严锋,却不管世人看向自己的目光,继续在雨中手舞足蹈。

  《诗经》有云,“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古圣先贤们,原本就不需要别人理解自己的喜怒哀乐。被雨水淋得像一头落水狗般的他,也不屑于向街道两旁的“黔首”们解释,自己为何欣喜若狂。(注2:黔首,指百姓。有贬义!)

  因为担心遭到刺客的追杀,他在秦淮河畔的码头上,整整蹲了大半夜。所以在城中大部分百姓都没有从睡梦中醒来之前,就看到了北方腾空而起的浓烟。

  浓烟的位置,是八卦洲!八卦洲上,是即将启程北运的漕粮!他严大御史这辈子弹劾了那么多人,自己却始终安然无恙,所凭借的,可不光是铁嘴钢牙和狼心狗肺。他对周围环境和政局的变化,也远比同僚们清楚。

  粮仓之所以放在四面环水的八卦洲,就是为了将其与百姓隔绝,最大程度上避免无意间引发的火灾。而火灾既然不是无意间被引发,就只能是有人刻意为之。

  八卦洲粮库,据严大御史了解,驻扎着整整一个龙江左卫。有胆子且有能力,神不知鬼不觉地杀到八卦洲上,在龙江左卫两个千户所眼皮底下放火烧粮的逆贼,恐怕全天下也找不到几支!

  其中一支,便是恶名远播的倭寇。而倭寇早在半个多月前,就于南京城内四处招摇。

  是他严大御史,矢口否认了倭寇的存在。

  是他严大御史,一心想要替自己的门生报仇,将两个国子监贡生的见义勇为之举,硬生生说成了杀良冒功。

  是他严大御史,昨天夜里差点被倭寇割了脑袋,却恩将仇报,一口咬定那几个赶来相救的年青人,居心叵测。

  是他严大御史,连日来奔走于应天知府衙门和南京留守各部之间,煽风点火,扰乱视听,给了倭寇可乘之机!

  如果八卦洲上的粮食,被大火烧灰烬,不用猜,严大御史都知道南京守备衙门,南京六部和应天府的一众同僚们,会第一个将谁推出去,来平息皇上的愤怒!那样的话,等待他严大御史的,恐怕就不仅仅身败名裂。剥皮实草,尽诛三族,都算是法外施恩!

  所以,在看到浓烟之后足足半刻钟时间里,南京右佥都御史,连站立的力气都没有,惨白着脸蹲在码头上,把满天神佛都求了个遍。而现在,漫天神佛终于听见了他的祈求,暴雨如瀑而降,让他如何不欣喜欲狂?

  水能克火!

  这么大的暴雨,粮库的大火肯定会被浇灭。而只要大火烧不起来,沿江两岸的卫所看到浓烟,就会冒着船只倾覆的危险,前往八卦洲救援。

  一个卫的官军打不败倭寇,两个卫的官军打不垮倭寇,等到七、八个卫的兵马陆续赶至,再多的倭寇,也只能去跳江!

  粮库保住了,南京城内的文武官员,就不用急着找替罪羊。无论救火的,杀贼的,还是示警的,都有功劳,都加官进爵。他严大御史,就不会被墙倒众人推。再舍出去脸皮和钱财打点一番,跟着一块分功劳难度比较大,平安渡过此劫,却不在话下。

  “下雨啦,下雨啦……” 一队全副武装的卫所兵,大喊着从十字街头跑过,声音直接盖住了御史严锋的叫喊。

  “下雨啦,下雨啦!” 紧跟着,又是一队衙役,也被淋得湿透,也个个欣喜若狂。

  “下雨啦,下雨啦,下雨啦……” 应天府官署内,南京守备府,南京六部衙门,南京……,欢呼声此起彼伏,令天空中的闷雷,都变成了哑巴。

  “疯了,真是疯了!” 屋檐下避雨的百姓们不明所以,扭头四下张望,一张张疲惫的脸上,写满了茫然。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