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大明长歌 > 第二十三章奇招(中)

大明长歌 第二十三章奇招(中)

作者:酒徒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26 09:21:43 来源:免费小说

  第二十三章 奇招 (中)

  不知道结果,却必须开始。官大一级压死人,官大五级以上,哪怕是乱命,他都没资格拒绝!

  迅速收拾出一套皮甲和两把倭刀,游势队将小野成幸快步跟在了岛津又一郎身后。他麾下的下等武士们一个个满头雾水,却不敢多嘴,也默默地收拾起行装,快步走入院子外墨一般的长夜。

  穿过小巷,爬过阴沟,尽最大努力躲开漫不经心的巡夜士兵和更夫,大约一个多个时辰之后,他们在石城门附近登上了一艘乌篷船,然后沿河向西北而行,缓缓靠近了应天府城的水门。混在等待出城的其他大小船只之间,又足足等了一个时辰,才终于像过江的鲫鱼般,成群结队离开了南京。

  出了水门不足三里,便是长江。顺着江流一路向东,转眼就把高大巍峨的仪凤门和千帆林立的龙江船厂都甩在身后。

  一轮耀眼的旭日,忽然在江水尽处徐徐升起。刹那间,江水和长天共一色。

  站在船尾的小野成幸浑身上下被照得金光灿烂,但是他心中感觉不到半点雄壮。风景都是别人眼里的,与他自己无关。此时此刻,他只觉得自己像极了一只愚蠢的飞蛾。明知道目的地将要把自己烧成飞灰,还要一头扑上去,无法停下,也无法逃避。

  乌篷船扬起风帆,越开越快,就像一头飞窜的梭鱼。几声怪异的号角声,在江面上响起,另外十余只散落在江水中,看上去破破烂烂的渔船,默契地收起网子,从两侧向其靠近。不多时,所有船只就结成了一个小队,总计十三只,如飞而进。

  “呜呜,呜呜,呜呜——” 船队最前方,传来了一阵怪异的海螺号声,宛若寒冬腊月时节的江风,吹得人毛骨悚然。

  绚丽的晨光中,村上家,不,现在应该叫做来岛家的海盗们,开始调整队形。第一艘渔船上,有一面蓝爪蜈蚣旗高高地挑起,向所有追随者传达出主将的意志。

  第二,第三,一只到最后,海蛇、蜘蛛、鸬鹚、八爪鱼等旗帜,也迅速伸出,每一艘船上,都有一名上身穿花布短褐,下身光着屁股的号手,以海螺声向旗舰做出回应。(注2:史料,《筹海图编》,倭寇吹海螺为号,相闻即合救援。《倭寇图鉴》上,则说倭寇主将有甲,余者一身花布。每战则赤身提三尺刀。)

  “呜呜,呜呜,呜呜……”

  “呜呜,呜呜呜,呜呜呜……”

  “呜呜,呜呜,呜呜……”

  海螺声连绵不绝,但尽数被江风吹散。与周围涛涛逝水声比起来,这些刺耳的号角声,着实弱得可怜。除了船上的倭寇们一个个被吹得满脸铁青之外,两岸没有引起任何明国人的关注。

  除了守卫关卡和要塞者之外,明国的将领和士兵通常都不会起得这么早。而明国的百姓,此刻大多数也还在睡梦中,谁也不会没事儿跑到江畔来吹冷风。至于早起赶路的商船,发现十几艘渔船情况不对劲儿,早就尽可能躲得远远。谁也不愿意主动招惹是非,让自己摊上摆脱不掉的麻烦。

  “每只船上最多六十个人,除掉水手,真正能战者也许只有三十到四十。疯子,村上武吉这个老海盗,绝对是个疯子。池田永晟这蠢货,也是!” 船队末尾,小野成幸站在甲板上,心中默默统计。

  乌篷船比渔船小,但是却比渔船高出许多。所以,他能将自家船队的情况,尽数收于眼底。“十二艘渔船,外加脚下这艘吴鹏船,总兵力绝对不会超过七百。” 怀着强烈的不满,他迅速计算出结果,随即,肚子里又是一阵冷嘲热讽,“这也难怪,号称水战行家的村上武吉,在投奔来岛通总之前,所统领最多的兵力,就是七百。今天出动的武士,已经接近他的指挥能力极限。”

  “将军,咱们到底要去哪?去做海盗么?” 有名长着龅牙的武士,偷偷靠近他,低声询问。

  “你昨夜没听见么?” 小野成幸的思绪被打断,眉头迅速皱成一个疙瘩,“甭管去哪,反正咱们都推脱不得。回船舱去,告诉所有人检查皮甲和武器,准备恶战!”

  “恶战?” 龅牙武士扭头四望,没看到敌人,却只看到白茫茫的江水。

  “让你准备就去准备,废话这么多作甚。要看,也往前看!” 小野成幸心中没来由又是一阵烦躁,抬起腿,狠狠赏了对方一脚。

  龅牙武士被踹了个踉跄,呆呆地将目光转向正前方。记忆中,沿着长江顺流而下,应该是大海,而现在,他看到的,却是前面渔船的甲板。

  渔船上的村上家海盗们,已经脱去渔夫的伪装,从舱底拿出了倭刀。几个老练的高级武士,在随从的伺候下,开始顶盔掼甲。结合了佛朗机板甲风格和日本神话故事的武士铠甲,与江上的风光格格不入。但是,现在已经没有任何人再顾忌这些,他们的目的地就快到了,他们的目的地已经出现在江水中央。

  “那里,那里是什么?” 龅牙武士的目光终于越过整个船队,落在了江心处,旭日照耀下的一片沙洲。

  从来没注意过的沙洲,像一支巨大的舰队般,迅速朝他面前靠近。陆地上一片郁郁葱葱,却不是树木,而是爬满了菟丝子的粮仓。

  八卦洲,又名七里洲,因为距离南京城墙七里而得名。从宋代开始出现,几百年来一直荒无人烟。直到大明迁都北京之后,因为北方所产粮食无法支撑朝廷的消耗,需要大批南方稻米先集中在南京然后沿着运河北输,所以被建成了一个巨大的粮库。(注1:八卦洲正式叫做八卦洲,是在清代,明代还叫七里洲。为了通俗易懂,所以选择了现代称呼。)

  八卦洲四面环水,所以即便失火,也容易扑救。八卦洲跟陆地隔绝,所以不用担心粮食遭到贼人偷窃。八卦洲远离城市,从前连老鼠都很少见,所以用来做为粮食的集散地最好不过。八卦洲上平时没有百姓,只有一个驻军的卫所,所以最容易杜绝有人图谋不轨……

  大明朝的夏粮尚未北运,辽东的地方储备,肯定支撑不起一支大军所需。

  朝鲜国君臣丢下江山逃到了大明,手中没有一粒米,一两纹银。

  只要拿下八卦洲,一把火烧掉所有夏粮,大明的军队没等抵达朝鲜,就得迅速止步于国门。

  “呜呜,呜呜,呜呜……” 海螺声疯狂地响起,吹得人头皮阵阵发麻。

  所有渔船的两侧,都有蜈蚣腿般的船桨伸了出来。军奉行池田成幸丢下扇子,亲自敲响了战鼓。每敲一下,船桨都向后滑动一回。数百只桨循环往复,整个船队宛若一条巨大的蜈蚣,冲着八卦洲露出了尖锐的毒牙。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