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大明长歌 > 尾声

大明长歌 尾声

作者:酒徒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26 09:21:43 来源:免费小说

  尾声

  宜宁城二十里外的一个偏僻的渔港,数辆马车靠岸而停。十余个家丁打扮的人,手忙脚地将一个个大大小小的箱子,往一艘中型三桅福船上搬。

  “快点儿,快点儿,没吃饱饭啊,你们?!再不抓紧点,等姓杨的追上来,你们谁也活不了!” 船舱门口,沈惟敬一改平素气定神闲模样,跳着脚,大声呵斥。恨不得能吹一口仙气儿,将所有家当吹到船上来,然后立刻扬帆起锚 。

  “知道了,游击!” 家丁们连声答应着,继续搬动箱子,速度却丝毫未见提高,反而忙中出错 ,将一只装满了朝鲜古董的箱子摔在了甲板上,刹那间,四分五裂!

  “该死!” 沈惟敬顿时火冒三丈,拔出倭刀冲过去,就准备将失手的家丁砍翻,杀鸡儆猴。才向前冲了几步,腰带却被跟上来的顾诚一把拉住,“沈兄,息怒!弟兄们也是不小心,些许身外之物,碎了就碎了,岁岁平安 !”

  “碎碎平安个狗屁!” 沈惟敬猛地回过头,气急败坏地大骂。狰狞的面孔上,再也找不到半点儿曾经对顾诚的那种尊敬,“老子豁出性命去跟李昖那厮周旋,才从他手里弄了这点儿家底儿。哪像你 ,生来就含着金勺子。哪怕将来到了日本,也不愁家里那边不给你送钱花!”

  “沈兄,这是哪里话来?!” 习惯了沈惟敬对自己唯唯诺诺,顾诚顿时被骂了个猝不及防,愣愣半晌,才松开手,强笑着安慰,“咱们两个相交莫逆,若是家里给小弟送安身的本钱来,小弟还能不分给沈兄一份儿?您尽管放心,只要跟家里头派来的人联络上,咱们 两个,就是长崎最受尊敬的海商。任何紧俏货物,只要世上有,小弟都能让家中长辈帮忙给咱们运过来!”

  “那也得跟你们顾家的其他人联系上了才成!” 沈惟敬撇了撇嘴,连连摇头。才不相信到了这种时候,顾氏家族依旧会拿已经失去了利用价值的顾诚当个宝。

  然而,他也不敢赌真的不存在那万分之一的可能,于是,主动缓和的脸色,笑着补充:“我是说,联系上之前,咱们兄弟俩肯定还得过一段紧日子。所以,千万不能惯着这群没良心的家伙!否则 ,今天他敢摔一箱子古董,明天就敢卷款潜逃 !”

  说罢,转过身,冲着战战兢兢的家丁们轻轻举刀,“是谁失的手 ,自己站出来领罪。我不杀你,只割你一根小拇指,让你长个记性!”

  “游击饶命!” 一名身材瘦小的家丁双膝跪地,连连磕头。“小的真的不是故意的,小的……”

  “沈兄,这箱子损失,算在顾某身上!” 顾诚很不适应沈惟敬不给自己面子,再度追上来,大声替那名家丁求情,“顾某在长崎那边,有一栋宅子,抵给沈兄便是。咱们船还没开,见了血不吉利!”

  一边说,他一边连连眨眼。那沈惟敬看到了,顿时就有些犹豫,“贤弟言重了,沈某怎么可能要你的宅子。也罢 ,既然你给他求情,沈某看在你的面子上,就饶了他!晦气东西,还不过来,给顾公子磕头?!”

  “谢顾郎中仁德,谢沈游击仁德!” 那身材矮小的家丁逃过一劫,连忙爬了几步,给顾诚磕头道谢。额头还没等与甲板接触,身后不远处,却忽然传来了一阵激烈的马蹄声。“的的,的的,的的,的的……”

  紧跟着,一名放哨的家将连滚带爬地跑上栈桥,声嘶力竭地提醒,“游击,不好了,是杨元!杨元带兵来抓您了!杨元带兵来抓您了!”

  “胡说,那杨元前几天刚吃了败仗,此刻自顾不暇,哪有胆子来抓我?!” 再也顾不上心疼自己的古董,沈惟敬丢下一句话,三步两步窜上船头最高处,手打凉棚向远处瞭望。

  “明”,一面日月战旗,迅速出现在他的视野里。战旗下,六百余将士骑着快马,风驰电掣杀向栈桥。几个被沈惟敬提前安排在外围警戒的家丁逃命不及,被铁骑轻松追上,从背后挨个砍成两段 。

  “起锚,起锚,升帆,赶紧升帆,所有人下到底仓,一起划桨!!” 到底是豪门大户专门培养出来的人才,关键时刻,顾诚的行动远比沈惟敬正确。大叫着冲向船头,一刀砍断了拴船的缆绳。

  还没上船的家丁,丢下沈惟敬的大半儿数家业,一个接一个从栈桥跳上甲板。已经上船的家丁,则一窝蜂地冲向了底仓。高价雇来的船老大也知道事情不妙,招呼起手下的伙计们一拥而上,起锚的起锚,升帆的升帆,很快,就令福船开始加速。

  “沈将军,顾郎中,皇上有旨,叫你们回北京去接受嘉奖!” 眼睁睁看着船只离开,恰恰追到栈桥上的副总兵杨元又气又急,扯开嗓子,大声高喊。

  一大半儿坑蒙拐骗来的财产,都白白便宜了他人,沈惟敬正疼得心如刀扎。听杨元居然还想骗自己上岸,顿时就找到了发泄目标。将倭刀朝甲板上一丢,迅速从腰间拔出了小西行长赠与的西洋短铳,“姓杨的,沈某谢赏了!”

  “咔哒!”衔铁砸进了药池,却没有引发鸟铳的轰鸣。沈惟敬低头细看,这才发现自己忘了点燃火绳,只气得连连跺脚

  岸上的杨元,却被沈惟敬手里的短铳给吓了一大跳。连忙跳下坐骑 ,从马鞍下取出骑弓,“弟兄们,给我射!”

  “嗖嗖嗖……” 数以百计的羽箭腾空而起,飞蝗般扑向福船。却被海风一吹,在半路上纷纷坠落,徒劳地溅起一串串水花。

  “砰!” 甲板上,顾诚用鸟铳还击。然而,弹丸却不知去向。

  双方之间的距离已经超过了鸟铳和骑弓的有效射程,谁都对另外一方构不成威胁。所以,开火也好 ,放箭也罢,都是在瞎咋呼!

  “砰!”

  “砰!”

  “砰!”

  ……

  即便是单纯的咋呼,沈惟敬也不肯吃亏。抢在双方之间的距离被拉得出一百步之外,点燃火绳,朝着岸上接连放了几铳,直到视野里的杨元的影子开始模糊,才悻然转身进了船舱 。

  “沈兄刚才开火的英姿,好生倜傥!” 顾诚没有沈惟敬那么无聊,早就进了船舱喝茶。此刻见他终于发泄够了,笑着冲他举起了茶盏。“来,咱们两个以茶代酒,庆贺逃离生天 !”

  “辣块妈妈的,皇上真他妈的不够意思!” 既然已经开始逃难了,沈惟敬也懒得再装斯文。抓起茶壶,嘴对嘴狂灌了几口,喘息着叫骂,“咱们这几年来,风里来,雨里去,还不是全为了他?结果事情没谈拢,他一推二五六,居然什么都不认账了。辣块妈妈的,还圣明天子呢,这点儿担当都没有,连扬州那边捞偏门的老大都不如!”

  见茶壶嘴儿上全是白色的唾液,顾诚恶心得直想呕吐。然而,终究身在别人的船上,他忍了又忍,干笑着抚掌,“骂得好 ,骂得好 ,朱家天子,就是一点儿担当都没有!老子不信,这三年来,他一点儿都没听闻过沈兄在干什么。无非是揣着明白装糊涂,谈成了他就是尧舜之君,谈崩了,则推咱们出来顶缸!”

  “就是!” 沈惟敬闻听此言,立刻感觉找到了知音。抓着茶壶又嘴对嘴儿喝了几口,继续大声叫骂,“还有那赵志皋,顾养谦、李三才 ,当初用到老子之时,一个个恨不得跟老子斩鸡头烧黄纸拜把子,现在事情搞砸了,就什么都往老子身上推。狗屁,老子连这个游击将军,都是虚职,有那么大的本事把他们全都骗了?!也就是朱翊钧那傻子,才相信他们个个都是无辜!”

  “有啥办法呢 ?朱翊钧不敢追究了!否则 ,满朝文武就得杀掉一小半儿,那样的话,他还怎么上朝啊!” 顾诚明明看不起沈惟敬这粗坯,却只能耐着性子,跟他一起大骂,“甚至弄不好,那些人合伙铤而走险,让他连皇上都做不成!”

  “做不成才好,换个别人,肯定比他有担当!” 沈惟敬越想越委屈,继续叫骂不休,“老子这回算是看清楚了,给谁办事儿,都不能给朝廷办事儿。给别人办事,即便办砸了,没功劳也会念你几分苦劳。给朝廷办事儿,功劳全是别人的,惹出了麻烦,却全得你自己拿性命去兜!”

  “要不说最是无情帝王家呢!” 顾诚耸了耸肩,不屑的摇头,“家兄当年对皇上忠心耿耿,到头来又得到了什么?不过是好心劝他早立太子,就被他一脚踢回了老家!”

  ……

  二人你一句,我一句,越骂,越委屈,越委屈 ,就骂得越大声。仿佛彼此都是诸葛亮、张良那样的大贤,一心为国。而大明举国上下,都不识好歹,都欠了他们几万两银子一般!

  正骂得过瘾之际,忽然间 ,半空中响起一串闷雷。“轰,轰,轰隆隆……”,随即,船身猛地一晃,在海上打起了摆子,起伏不定。

  “游击,不好啦,战舰,大明的战舰追上来了,开炮逼咱们停船!” 一名家丁连滚带爬地闯入,惨白着脸大声汇报。

  “胡说,大明的战舰还在福州,怎么可能跑到朝鲜来?!” 沈惟敬哪里肯相信?三步两步冲上了甲板。

  “轰,轰,轰,轰……” 数枚炮弹,刚好落在福船左右,击起大团大团的水柱,将船身推得左摇右晃。

  “别开炮,让他们别开炮。我船上有钱,我可以花钱买路!” 不敢再怀疑家丁的话,沈惟敬扯开嗓子,大声吩咐,“杀了我,他们也没啥好处拿!放我一条生路 ,船上的钱财全给他们,我一文都不留!”

  “跟他们交涉,放顾某和沈兄一条生路,江南顾氏……” 到了此时,顾诚依旧觉得背后的靠山够硬,强作镇定走到沈惟敬身侧,大声补充。

  然而,话才说了一半儿,他却忽然变成了哑巴。两只眼睛直勾勾地望着已经追到两百步远的战舰 ,浑身颤抖,宛若筛糠。

  那是一艘改装过后的沙船,前一段时间,顾诚做梦都想找到它,所以,在长崎之时就通过各种手段,弄清了它的模样!

  而现在,这艘沙船终于出现在他的眼前了,他却彻底变成了,成语里那个好龙的叶公!

  “咯咯咯,咯咯咯,咯咯咯……” 眼看着沙船越来越近,船上那三个熟悉的身影也越来 越清晰,顾诚无法再说出一句完整的话,上下牙齿不停地相撞。

  三年前,在运河上,他曾经见过那兄弟三人。不费吹灰之力,就把对方绕了个晕头转向。

  一个半月前,他曾经与那三兄弟在长崎重遇。虽然因为没有防备,吃了一些小亏,最后,他仍然凭借自己的机智成功脱身,并且差点就让那三兄弟插翅难逃。

  三十几天前,他颁下重赏,委托全大明的海盗和走私商人,捉拿那三兄弟 ,发誓要将对方碎尸万段。然而,那三兄弟却消失在了茫茫大海之上,让他和他身后的顾氏家族,无论如何都找不到人影。

  今天,在他逃亡的路上,三兄弟终于出现了,脚下踩着他熟悉的海船 。船上开着黑洞洞的炮窗!

  “轰,轰 ,轰……” 又是数声炮响,斜对面,一艘佛郎机船破浪而至,与沙船一道,封死了福船的去路。

  “老天爷,你玩我!” 耳畔传来一声悲愤的咆哮,沈惟敬扑向船舷,纵身跳下了大海。

  一张渔网从沙船上洒落 ,将其盖了个正着。几名水兵七手八脚拉动绳索,转眼间,就将他拉上了甲板。

  “天——” 顾诚嘴里,终于又能发出了声音。悲鸣着瘫倒,宛若一团烂泥!

  数月后,天朗气清。南京秦淮河上,灯火跳动,亮如白昼

  一艘堪称巨大的画舫里,已升做掌柜的女校书许非烟,怀抱琵琶,信手而弹。在她身侧三尺远位置,则有个高价挖来的说书先生,轻轻一拍惊堂木,伴着琵琶声,缓缓开口:“列位看官,想当年,南京国子监里,出了三名豪杰。他们生得个个唇红齿白,面如敷粉,身高八尺,猿臂狼腰。端的是宋玉在世,潘安重生……

  “老九,你这厮好生没趣,他们乃是我国子监师兄。长什么样,我们还能不清楚?如果真的像你说得那般,怎么可能拎得起大铁剑 ,舞得动钢鞭?!” 一名贡生打扮的客人不满意,扯开嗓子大声打断。

  客舱里,立刻响起一片支持声,每一声,都义愤填膺!

  “对,九叔,你别瞎说。三位师兄可不是娘娘腔,他们三个文武双全,上马能杀敌,下马能治理地方。哪怕是上了战船,稍微下了一些功夫之后 ,也履风波如平地!”

  “对,九叔,你别瞎说。该是什么样就什么样!战场上天天日晒雨淋,再白净的人也得晒成黑碳头。只有天天在秦淮河上找软饭吃的,才会面如敷粉!”

  ……

  “各位客官说得有理,小老儿这就改,这就改!” 那说书的老汉倒也机灵,知道今天自己倒霉,碰见了评书中三位主角的熟人。赶紧笑呵呵地改口,“这三位郝杰,一个身高八尺,肩宽背阔。另外一个身高七尺五寸,虎背熊腰。还有一个,则是个高高大大的白胖子,不笑不说话,一笑就露俩大酒窝……”

  “这段跳过去,这段跳过去,别在长相上浪费时间!” 一众听书的客官仍然不满意,继续扯着嗓子大声鼓噪。

  “放心,不愧亏了你的茶水钱 !” 其中一个姓周的客官最为阔绰,站起身,从钱袋子掏出两锭大银,直接丢在了说书人面前。

  “那小老儿就多谢了!” 说书人也要养家糊口,顿时眼神发亮,跳过书中英雄长相部分,开始讲述他们的传奇,“他们三个 ,起初在太学之时,便暂露头角 。君子六艺,礼乐射御书数,样样精通。太学里的教授都说,他年金榜之上 ,他们三个……”

  “你又瞎编了,他们当年,成绩只算中上而已!”

  “教授才不喜欢他们呢,总觉得他们爱惹事!”

  “他们在同窗之中人缘倒是不错,特别是那刘继业,出手极为大方!”

  “嗯,刘师兄我记得,他还请大伙喝过花酒。不过他现在肯定不承认,他家娘子可是真正的文武双全,据说动起手来,一个能打他俩!”

  “刘师兄那是舍不得用力气打!”

  “打老婆用出吃奶的力气,算英雄么?”

  ……

  众客官再度出言纠正,一个比一个说得大声。倒让说书的李老头儿插不上话,只能在书案后频频点头讪笑。

  那女掌柜许非烟,则只管继续信手弹琵琶,仿佛客人们都在引吭高歌,需要自己拿琵琶伴奏一般。

  那书中三位主角,她可是很久没有见到了。也不知道他们三兄弟,如今过得可好?官场险恶,终究不是十里秦淮。。十里秦淮顶多骗人的银子,官场当中,稍不留神 ,却会丢掉性命。

  正默默地替三人担心着,忽然,看客中跳起了一个熟悉的身影。转身面对众人,振臂高呼:“列位,且听常某一言。他们三个,与我等年相近,阅历相似。四年前先走了一步,投笔从戎,杀敌疆场,才闯下了偌大的名头,如今眼看着封妻荫子在即。我等也是国子监贡生,跟他们读的同样的书,练得同样的拳脚枪棒,与其在这里听他们三个的传奇,哪如也去朝鲜一展身手?!”

  “常师兄说的对!”一名姓杜的贡生激动的浑身颤抖,拍案而起,“强敌在外,我辈读书人,焉能充耳不闻,躲在脂粉堆里做个酸腐书生?我杜子腾愿跟随常师兄一道,投笔从戎,杀贼报国!”

  “在下虽三尺微命,一介书生,却也愿与常兄同往!”

  “倭寇猖狂,背信弃义,欺我属国,犯我疆土 ,是可忍,熟不可忍?”

  “走,一起去朝鲜!”

  “去舟师营,张师兄过些日子肯定会回来补给!”

  “去海防营,我跟刘师兄一起喝过花酒。他杀敌时,不能不带着我!”

  “同去!同去!”

  ……

  一张张年青的面孔,充满了豪气。大伙没心思继续听书,纷纷起身,催促女校书许非烟将花船泊向河岸。

  那女校书眼看着今晚就要亏本儿,却不着急。只管点头吩咐艄公将船只驶向河畔,然后站起身 ,食指飞速在琵琶上滑动,竟奏响了一阙《出塞曲》,权当给满船的好男儿送行。

  只有那说评书的老九,见大伙忽然间就要走,心中好生着急。却又没胆子追,坐在书案后,手扶额头,小声嘟囔,“客官,小老儿知道你们前程似锦,可是也别忘了小老儿的茶水钱啊!”

  四年后,东海之滨,朝霞如火。

  三艘巨大战舰,乘风破浪,船帆被霞光染红,宛若三只浴火重生的凤凰。

  最前方的主战舰上,李彤扶着船舷远眺,目光仿佛能穿越万里,看到水天相接的终点。

  “姐夫,我姐问你,倭寇已经被赶回老窝了,接下来,咱们该去哪?” 刘继业笑呵呵地从船舱里钻了出来 ,大声追问。

  “我听那干丝蜡舶主特谢拉说,由大明沿着海岸向西,然后再向南绕过一个叫好望角的地方,就可见到另外一片水域。接下来继续沿着海岸往北走,还可以抵达他的故乡!” 李彤想了想,继续望着远方,缓缓回应,“有道是,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这世界很大,风物各不相同。与其听人说,不如自己亲眼去看看!”

  朝阳跳出水面,刹那间 ,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大明长歌》

  全书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