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大明长歌 > 第一章狗官(上)

大明长歌 第一章狗官(上)

作者:酒徒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26 09:21:43 来源:免费小说

  第一章 狗官 (上)

  周士运姓周,不姓苟,虽然南京城内的同僚和衙门里的下属,总跟他打招呼时,总是分不太清楚这两个字的读音。

  他乃是大宋濂溪先生周敦颐之后,正宗的书香门第,族谱可倒推到姬发。曾曾祖父,曾祖父,乃至祖父和父亲,都是秀才,文名显于乡里。到了他本人,更是不得了,居然七岁能文,九岁能诗,十六岁童子试高中榜首,随后一路过关斩将,二十四岁就进士及第,直接授官县令,为皇帝教化一方。

  按理说,有文曲星俯身的进士老爷,仕途也应该一帆风顺才对。然而,他的好运气,却就此到了头。先被放到桂林出任县令,一干就是三任。然后又被发往平远县,蹉跎数年。眼看着当初的同年们已经饰雁的饰雁,服绯的服绯,而自家胸前的补子却还只是两头鹌鹑,周士运怎么可能不心焦?咬着牙豁出去十年的俸禄“结交”了自己的一位同年,才终于从鸟不拉屎的平远县,调到了应天府下面的上元。虽然官职还是县令,级别好歹也从八品变成了七品,不至于天天一身绿,让人看上一眼就想起夏末时节的韭菜。(注1)

  事后算起来,这笔“买卖”其实做得相当划算。十年的俸禄虽然令人肉疼,可上元县乃是天下一等一的上县,每年不需要记入账本里的各类茶水点心钱,就超过了平远县十倍。而江浙一带又素重文脉,濂溪先生嫡系后人这八个字亮出来,无论走到哪个场子,都会被礼敬三分。(注2:周敦颐,宋代理学大家,号濂溪先生。)

  然而世间之事,从来没有十全十美。上元县令这个位置虽然肥厚,却仍有两点让周士运很不舒服。其一,就是应天府人的口音。周与苟不分,明明叫的是周县尊,听在耳朵里总是苟县尊。而周士运三个字,也稀里糊涂地成了“狗屎运”。

  狗屎运就狗屎运吧,总比没有运气好。纠正了几次无果之后,周士运很快就认了命。在八品芝麻官的位置上被“勘磨”了这么多年,他的性子早就被磨得像葡萄牙人所售卖的水晶琉璃球一样圆滑。同僚们是故意叫他苟兄也好,乡音难改也罢,他都不愿意太计较。

  这年头,什么都是假的,只有白银是真的。君不见,一辈子唾面自干的申阁老,哪怕是辞官回了家,出入依旧前呼后拥。而满身棱角的海瑞,死后却连个像样的棺材都置办不起。(注3. 申时行事明朝首相,有名的老好人,贪腐。1591年辞官。海瑞是有名的清廉,逝世于1587)

  除了“周”“苟”不分之外,第二个让周士运不舒服的地方,就是“知县附郭”了。他所任职的上元县,不仅仅距离应天府衙门近,距离南直隶承宣布政衙门,也没多远。更可恨的是,在南直隶承宣布政司之上,还有南京六部,两院一司,里头甭说穿四品云雁和三品孔雀补子的,就连连穿二品锦鸡、一品仙鹤补子的,都车载斗量。

  这些级别甚高,平素却没啥事情可干,一个个闲得直想挠墙根。南京的上元和江宁两县,只要有个屁大的动静,都会传到他们耳朵里。然后就是“乌央乌央”地扑过来,宛若一群苍蝇闻到了鱼腥。(注4:明代南京,分上元和江宁两县管辖)

  这不是,就在今天早晨,玄武湖畔发生了一件火枪杀人的命案,没等到午时,应天府、南京刑部,南京督查院、南五军都督府、国子监,乃至南京礼部,就走马灯般将人派了过来。前几家插手此事,好歹还有几分道理,毕竟动用的是军中利器火枪,并且有国子监的学生卷入了命案中身受重伤。你南京礼部有什么关系,居然也跟着一块起哄?

  “闲的,全是闲的,有本事去北京城,去跟当今圣上谏言早立太子去?跑我这八品芝麻官的衙门里搅风搅雨,算什么英雄?” 想到南京礼部郎中李三才那幅鼻孔朝天的模样,周士运就想骂街。“都给人一脚踢到南京留都来养老等死了,居然还以为自己位列中枢要职,随时都可能入阁辅政一般。也不找根秤量一下自己几斤几两?”(注4:李三才,万历二年进士。在士林中有贤名,巨贪)

  “东翁何必跟此人认真?” 周士运的幕友蒯良怕他被气坏了身体,操着满口绍兴腔小声劝解。“那李道甫可是有名的铁锣鼓,敲不出动静的事情,向来不沾。他要您尽快给他送一份案卷,你就让在下誊抄一份,明早送到南京礼部就是。总计才千把个字,也费不了多大力气!”

  “子卿,你不懂,这不是费不费力气,而是不能开这个口子!” 对于自己这位绍兴幕友的运筹本事,周士运向来佩服。但事关官场门道,他却不得不固执己见,“自从张阁老掌权后,南京各部,就全成了摆设。而现在朝廷虽然清算了张阁老过失,拨乱反正。可北京六部却从没说,要把江浙一带的权柄,再分到南京来。周某今天如果对南京礼部低了头,下一回,其他各部就会要求应天府,乃至整个南直隶的官衙,恢复旧制,划归他们管辖。北京六部乃至几位现任阁老,即便驳回了南京的要求,回过头来再追究事情起因,怎么会给周某好脸色看?”

  “这……”原本想替雇主解决麻烦的蒯良,没想到一件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居然涉及到了南北六部的纷争,顿时就红了脸,额头上的汗珠滚滚而落。“在下唐突,请东翁恕罪!”

  “无妨,无妨,我原来也不懂,所以才做了快二十年的县令!” 周士运看了他一眼,苦笑着摇头,“人说四十仕而不仕,周某今年已过知天命的年龄,总就熄了百尺竿头更近一步的想法。能舒舒服服把上元县令干上两任,就可以回家吃鲈鱼了。所以,能不掺和的事情,就不掺和。更不会主动去给人当刀子用。况且皇上三天两头就不临床,百官天天斗得鼻青脸肿,这种时候,更是把头缩起来才好。免得稀里糊涂就遭了弹劾,却根本不知道得罪了谁!”

  注1: 服绯,饰雁,鹌鹑,一身绿。都是明代官员的公服规格,四品以上官员可穿绯红色,思品文官胸前的补子是一对大雁。八品则是鹌鹑。四品到七品官员穿青袍,而八品、九品只能穿绿。夏末的韭菜味道最差,闻着就让人皱眉。官员聚会时,上八、九品等级最低,同样不受上司待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