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大明长歌 > 第八章将门(中)

大明长歌 第八章将门(中)

作者:酒徒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26 09:21:43 来源:免费小说

  第八章 将门(中)

  “纨绔,这人是真正的纨绔!” 李彤和张维善苦着脸以目互视,都在对方眼睛里看到了恍然大悟的意味。

  他们俩,现在终于明白好朋友刘继业为何发起飙来连四品南京右佥都御史都揍了,原来根子在这儿。刘继业的叔叔刘方就是个胆大包天的“泼皮”,他这个做侄儿的耳濡目染,胆子岂能太小?

  “你们两个小皮猴子不服不是?” 还没等二人想好改怎么哄对方开心,博士刘方呵斥声音已经又响了起来,”不服明天上午自管派人去问,看那上元县是如何处理这件案子!老夫可以保证,周士运那胆小鬼,连问都没胆子问,就会将被擒的刺客连同你今早送去的那帮家伙,一并送到应天府。而接下来,王家肯定断尾求生,将所有过错都推到经营宝大祥这一支。然后就是该瘐毙的瘐毙,该缸的顶缸,整个案子断得漂漂亮亮,却让真凶毫发无伤!”

  “那个刺杀江南的倭寇,可是动了火铳。并且江南还是朝鲜的王族?” 张维善越听越委屈,忍不住大声反驳。

  “一个藩属小国的王族子弟尔,我大明随便一个里长都比他大!” 博士刘方撇了撇嘴,满脸不屑。“况且俗话说,落难的凤凰不如鸡,他朝鲜马上就要亡国了。一个无家可归的番邦王族子弟,哪值得我天朝的知府,为他花费太多心神?”

  与1840年后的中国不同,此时的华夏百姓眼里,大明可是整个世界的中心所在。越南、朝鲜、缅甸等国,都是大明不屑去征服的藩属。而日本则是强盗之国,大明厌而远之。至于新出现的荷兰、葡萄牙、西班牙,更是化外蛮夷,其国人在学会说大明官话之前连上岸的资格都没有,更甭指望大明官府会管他们的死活!

  所以,如果此刻朝鲜没有濒临被日本吞并,看在江南好歹也是皇亲国戚的份上,大明朝的官员,也许还会多少拿他遇刺案子认真一些,多少还会想着给外藩国王一个过得去的交代。而既然朝鲜马上就要亡于日本,大明朝的官吏,才不会像后世一样,去给一个普通外国人连夜去追自行车!

  “可江南,江南毕竟,毕竟是咱们南京国子监的贡生!应天府,应天府总不能一点面子都不给国子监留!”李彤和张维善虽然没有在后世生活的经验,却不认同博士刘方所说的每一个字。只是,眼下他们没有半点能力去反驳,仅能反复强调江南跟国子监的关系,以其激发起刘方的护犊之心。

  “怎么会不给,将刺客斩了,将指使刺客杀人的王家少东,判个斩立决。再将从王家抄没出来的财产随便分他几十两当汤药钱,还不够么?” 博士刘方根本不上当,撇着嘴大声补充。“真凶都斩了,他还想怎么样?难道还指望着应天府的府尹上门道歉,说大明对其保护不周?” (注1:明代除了顺天,应天两府的长官叫府尹之外,其余都称知府。)

  “那王应泰顶多是窝藏凶手的同伙,怎么成了幕后指使者?他跟江南何怨何仇,为何……” 张维善一蹦老高,挥舞着手臂大声质问。然而,话说了一半儿,他又像泄了气的皮球般蔫了下去,“恩师您说得对,这样结案最省事儿。至于江南和王应泰之间的仇恨,可以随便编。反正王应泰也是死,买凶杀人,比勾结倭寇死得还干净一些!王家其他各支,也可以从容脱身!”

  “你倒是聪明!”见张维善孺子可教,刘方脸上立刻露出了几分欣慰的表情。点点头,笑着夸奖。

  “我只是替江南觉得委屈!” 张维善的嘴巴扁了扁,满脸无可奈何。“好好关起门来读书,谁都不招,谁都没惹。偶尔出门跟同学比试,就差点死于刺客之手……”

  “关起门来好好读书?他要是真的关起门来好好读书,刺客为何会盯上他?” 博士刘方脸上的欣慰,再度化成了不屑,瞟了张维善一眼,冷冷地道。

  “他肯定没招惹倭寇,更没招惹上王家!” 张维善当然不服气,梗着脖子大声回应。

  “那你来告诉老夫,他上上月初十休沐,拉着你去了哪?上月初七,又请你帮他买了什么?再近一些,本月初三呢,他去了谁家?” 刘方又瞟了他一眼,问题宛若连珠利箭。

  张维善被问得满头雾水,皱着眉头低声回应,“他,他上上月初十,拉着我去了流觞轩,买了一幅草圣张旭的真迹。上月,上月初七,他,他托我从别人手里辗转淘了一张画,是阎立本一幅《异国斗宝图》。本月初三我不知道,他大概去的是牛首山一代凭吊南唐那两个窝囊废皇帝了吧,应该是,我记得他回来还跟我说过李后主的什么词!恩师,你怎么知道我跟他在一起?” (注2: 阎立本,唐代著名画家,建筑大师。凌烟阁功臣像,就是他所画)

  “你不用管老夫我怎么知道,你只管你熟悉的同辈当中,想想谁最喜附庸风雅,他家住哪就行了!”博士刘方没有回答他的疑问,而是大声点拨。

  “喜欢附庸风雅,还是我的同辈?” 张维善微微一愣,旋即脸上闪过一幅白白胖胖的面孔,“您说是魏国公徐维志,江南买了字画,居然是为了讨好他?”

  魏国公徐维志,是大明中山王徐达的后人。其家族因为在靖难之役中采取了两头下注的策略,没有像李家和常家那样遭受灭顶之灾。

  当年死于建文皇帝之手徐家第四子的徐增寿,被永乐皇帝封为定国公,世袭罔替。站在建文皇帝这边的徐家长子徐辉祖,也因为其妹妹是永乐皇帝的妻子,没有被夺去爵位,仍然做他的魏国公。

  所以,大明开国功臣的后人当中,除了世代坐镇云南的沐氏之外,就以徐家最为显赫。南北两支遥相呼应,荣华富贵绵延不绝。

  “魏国公最近的确住在牛首山下的一处别院里。” 李彤年龄比张维善大,表现也远比张维善冷静。“你是说,江南找守义帮他买字画,是为了讨好徐家?”

  “当然,朝鲜的王城都被日本人给端了,他想求大明帮他出头,放眼南京城里,不求魏国公徐维志这个能将手伸进北京的,又能求谁?”刘方又欣慰地笑了笑,回答得无比干净利落。

  李彤和张维善两个听了,只有幽幽叹气。江南的确不是遭了无妄之灾,他一直在暗中努力,试图影响大明朝廷的决策。而倭寇之所以拿他当做刺杀目标,肯定也是由于他最近的行动,有可能给日本鲸吞朝鲜的行动,构成了真正的威胁。

  “怎么,不说话了?俩小皮猴子知道上当了?” 非常开心看到二人若受打击,刘方笑得就像一只刚刚偷吃了鸡的狐狸。

  “唉——” 李彤和张维善互相看了看,继续沮丧的叹气。

  江南既然能不惜代价去讨好当代魏国公,与他们两个的交往,恐怕也未必没抱着利用之意。偏偏此时此刻,他们两个,竟一点都对江南恨不起来。

  换了他们,与对方异地相处。在国难当头之际,恐怕也会做同样的事情,甚至更加不惜代价。只是,三年多的兄弟情分,忽然就单方面的蓄意讨好和利用,这滋味,一时半会儿又怎么可能消化得下?

  “不要以为,手里拿着根竹竿,就能大闹天宫!” 还嫌二人受到的打击不够沉重,博士刘方撇撇嘴,继续冷笑着补刀,“想想江南和常浩然为何会比武?再想想最近国子监的博士和助教们,课堂都讲的是什么? 你们就知道了,你们自以为得意的那些壮举,不过是别人敲着锣鼓在耍猴儿!”

  江南和常浩然的比武缘由,是争论日本人在吞下朝鲜之后,会不会贪心不足,继续进攻大明。这件事刚刚发生没多久,不用费力气,李彤和张维善就能将整个过程回忆得清清楚楚。而最近国子监的课,刘博士讲的是大汉朝联合南匈奴,击败不服王化的北匈奴,勒石燕然。李博士讲的则是,汉武帝穷兵黩武,导致大汉户口减少减半。至于其他几个博士,助教,好像也突然对汉唐两代的战事兴趣大增,上课要么谴责某位皇帝好大喜功,不爱惜百姓。要么赞扬某位皇帝励精图治,派良将杨威于域外,对犯我天朝者,虽远必诛!

  “恩师的意思是,不光江南遇刺不冤。国子监里最近的关于是否替朝鲜出头的争论,也是有人蓄意挑起?” 无论受到的打击多重,李彤也想把亏吃在明处,沉吟了片刻,顶着一脑门子汗珠儿低声追问。

  “呵呵,呵呵,呵呵!你总算还没笨死!” 回答他的,先是一串狂笑。随即,国子监博士刘方手捋胡须,长身而起,“你以为国子监,就单纯是个读书做学问的地方么?自魏晋以来,哪次太学里的争执,真的是起源于你们这群狗屁不懂的学生?不过是有人借尔等之口,把他想说的话说出来而已!”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