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大明长歌 > 第六章 使舵 (上)

大明长歌 第六章 使舵 (上)

作者:酒徒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26 09:21:43 来源:免费小说

  第六章 使舵 (上)

  “说孤跟倭寇暗中勾结?孤连国土都丢光了,怎么可能跟倭寇勾结?这世间哪有为了勾结别人,把自己的家当全搭进去的道理?!” 同样的夜晚,在鸭绿江南岸的义州,朝鲜国王李昖,满脸委屈的大声抱怨。

  临时行宫内一片寂静,领议政(国相)柳成龙,右议政(右相)尹斗寿,左议政李元翼,工曹判书韩应寅等人,不停地以目互视,却谁都不肯率先开口回应。

  作为肱股之臣,他们都清楚地知道,自家在座的同僚们自打开战以来的所有举动,真的没勇气顺着李昖的意思附和。

  那些举动综合在一处,若说朝鲜上下跟倭寇勾结一道坑害大明,的确有些冤枉。可若说跟倭寇暗中毫无往来,也是彻头彻尾的谎言!

  为了确保国祚的延续,或者说保住几大家族的永世繁荣,朝鲜君臣做了很多见不得光的安排。如果大明真的出兵打败了倭寇,那些安排立刻就可以不认账。而万一大明天兵也不是倭寇的对手,那些安排就立刻能变成了未雨绸缪,朝鲜依旧可以作为日本的附庸而存在,几大家族的子弟们一道“卧薪尝胆”,以图将来。

  “说话啊,怎么都不说话啊。你们以前互相攻击之时,不是都口若悬河吗?” 迟迟得不到群臣的回应,朝鲜国王李昖愈发觉得委屈,推开桌案长身而起,大步在众人面前逡巡,“一会儿南派,北派,一会儿东流,西流。把互相坑害的力气,都花在国事上,朝鲜也不会落到如此地步!”

  这话,说得可是有点儿重了。众文武当初之所以争来斗去,还不是因为他这个做国王的耳软心活,朝令夕改?若是从登基那天起,就确定了以哪一派为尊,并付出全部力量去支持。其他各派只有偃旗息鼓的份儿,哪有胆子试图逆天改命?!

  当即,才接任领议政没几个月的柳成龙就向前走了半步,躬身行礼,“陛下恕罪,古语云,逝水不可再追!过去朝堂动荡,臣等皆有过错。可如今却不是追究责任的时候。当务之急,还是恳请大明主力早日渡江,扫荡倭寇,助我朝鲜光复故土!”

  “说得轻巧,朕都快跪在地上求那宋应昌了,管用么?!” 朝鲜国王李昖的一肚子怒火,顿时找到了发泄口,转过头,冲着柳成龙大声咆哮,“还不是被他直接给架过了鸭绿江,然后像个囚犯般,关在了义州城里。外边驻扎的那三千天兵,哪里是用来对付倭寇,分明是一群看守,专门看着孤与尔等,以免咱们出城半步!”

  “陛下,慎言,慎言啊——” 柳成龙吓了一哆嗦,迅速向外边看了看,然后哑着嗓子祈求,“万一您刚才的话传到宋钦差耳朵里,大明就更不会发兵了!他可不是郝巡抚和薛御史,对我朝鲜心怀怜悯!”

  “陛下,请慎言!” 右议政(右相)尹斗寿,左议政李元翼,工曹判书韩应寅等人,果断把握住机会,大声附和。

  几个月内丢失八道两京,若论谁责任最大,肯定是国王李昖自己。无论如何,不能由着李昖把责任往做臣子的头上推。否则,一旦将来秋后算账,大伙谁都承担不起。

  李昖原本就不是个强势的性子,否则也不会在继位之后,连个长久治国之策都定不下来,由着群臣反复折腾,直到把整个国家折腾得奄奄一息。此刻他发现群臣都抱成团儿来“指责”自己,心里顿时就打了个哆嗦,说话的语气也迅速变软,“孤,孤不是对大明心怀怨怼。孤,孤只是着急,什么时候才能光复故土?倭寇将主力全都退向了平壤,分明是畏惧大明天兵之威。而天兵却迟迟不肯过江,反倒责怪孤这边……”

  “陛下,咱们毕竟有求于天朝,并且拿不出任何钱粮来支持天朝大军!” 见朝鲜国王李昖主动收敛,柳成龙也不愿意过分扫他的颜面,叹了口气,小心翼翼地劝告,“既然除了一片忠心之外,什么都给不了大明天朝,这些言语上的委屈,就不能太计较了。况且宋钦差那边,也只是派人前来调查而已,并未说朝鲜勾结倭寇乃是事实!”

  他说得都是实情,朝鲜国王李昖闻听后,只能无奈地叹气:“朕知道,吃人嘴短!唉——!可谁能保证,宋钦差派来的亲信,不会被假象蒙蔽?!万一他们真的以为,我朝鲜跟倭寇有暗中往来……”

  “总的拿出真凭实据才行!” 作为领议政,柳成龙谋事非常果断,“陛下只要传一道命令,将那些有通倭嫌疑之人全都斩首,想那宋钦差也会明白,陛下跟倭寇毫无瓜葛!”

  “是啊,陛下,无论如何,上次五路大军半途走散了四路,剩下一路还向明军背后放箭的事情,肯定得给明军一个说法!”左议政李元翼有很多家人被倭寇所杀,所以早就变成了铁杆的主战派,快步上前半步,对柳成龙的提议表示支持。

  “陛下,不可!” 眼看着李昖有意动的迹象,右议政(右相)尹斗寿赶紧出面劝阻,“此刻李薲手中所掌握一万二千大军,乃是我朝鲜最后的依仗。如果只因为祖承训的控告就处置了他,导致将士寒心,今后我朝鲜就只能任人摆布,连讨价还价的资格都不剩!”

  “是啊,李薲通倭的指控,未必属实。否则,辽东巡抚郝杰也不会问都不问,就将祖承训贬去的凤凰城!” 工曹判书韩应寅想了想,也果断站在了尹斗寿身侧。

  “就凭着那一万两千不知道受谁控制的残兵败将,我朝鲜便能跟大明讨价还价了?笑话!”柳成龙听得好生失望,转过头,对尹斗寿怒目而视。

  “陛下,杀一个李薲,永绝后患,何乐而不为?!” 左议政李元翼跟在柳成龙身后,亦步亦趋。

  “如果半点退路都不留,万一将来明军战败,朝鲜将置身何处?” 尹斗寿毫无畏惧,扯开嗓子“据理”力争。

  他们口中的李薲,乃是朝鲜军中的一名老将。打仗的本事不见得如何高,保存实力的能耐却是一等一。虽然眼下朝鲜举国沦陷,军队被消灭了七七八八。此人麾下的兵马建制,却基本保持在初始状态,实在堪称奇迹中的奇迹!

  所以,朝鲜国王李昖对李薲相当器重。上次祖承训率领明军前锋偷袭平壤,要求朝鲜派兵助战。李昖就毫不犹豫选择了此人为主帅。谁料此人非但没有给祖承训帮上半点忙,反而在途中,任由五路朝鲜兵马中的四路逃散。此人自己所带的兵马,则在明军与倭寇激战的关键时刻,突然向明军背后乱箭齐发。

  祖承训兵败回到辽东之后,立刻对李薲发出了指控。朝鲜国王李昖派人调查之后,也的确拿到了李薲与倭寇暗中勾结证据。但是,为了给朝鲜留一条退路,他却听从了尹斗寿的建议,选择了矢口否认。

  如果朝鲜国王李昖有落子无悔的魄力,此事当然彻底结束。过后无论大明如何问罪,朝鲜君臣都会齐心协力帮助李薲蒙混过关。然而,偏偏李昖又是个喜欢反悔的。故而,听了柳成龙和尹斗寿两人的争执之言,他立刻开始犹豫。

  “陛下,此刻再杀李薲,恐怕为时太晚!” 唯恐再争执下去,李薲真的性命难保。先前一直没开口说话的中枢府领事(元帅)金命元,忽然也站了出来,大声插嘴,“宋钦差的心腹,不日就抵达义州。此刻杀李薲,反而给人感觉是欲盖弥彰。不如就放任他们查下去……”

  “若是被拿到真凭实据又该如何?” 柳成龙十分恼怒,瞪着金命元的眼睛质问。

  “陛下和我等,皆受了此人蒙蔽而已。” 金命元毫无畏惧地与柳成龙以目互瞪,回答得斩钉截铁!“总比明知道李薲勾结倭寇,却替他遮掩为好!”

  “这……” 朝鲜国王李昖闻听,顿时又开始犹豫。

  作为国王,一时不查受到奸臣蒙蔽,应该是很正常的现象。而明知道麾下武将有问题,还迟迟拖着不处理,直到大明自己派人来查,就有蓄意蒙骗的嫌疑了。

  两相比较,很显然,金命元的对策,更为妥当。所以……

  正当他准备结束争论,采纳“有利”对策之时,忽然间,临时行宫的大门,被人用力推开。,礼曹判书尹根寿,煞白着脸冲了进来,“陛下,陛下,大事不好。明军,明军派了一小队兵马,绕过义州,奔,奔南边去了。据说,据说是准备接光海君北上,带分朝之兵马,与大明并肩光复平壤!”

  “啊——” 争论声戛然而止,朝鲜君臣一个个脸色苍白如雪。

  ………………

  距离义州城三十里外,李彤、张维善、刘继业三人策马扬鞭,带领五百余弟兄迅速向南。

  “少爷,你跟那姓尹的说去接光海君,万一他真的信了……” 家丁李盛悄悄地跟上来,带着满脸的担忧左顾右盼。

  “信了才好,我现在,就怕他不信!” 李彤笑了笑,年青的眼睛里,星光闪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