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大明长歌 > 第五章 风向(上)

大明长歌 第五章 风向(上)

作者:酒徒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26 09:21:43 来源:免费小说

  第五章 风向(上)

  心中怀着飞黄腾达的期望,孙暹的双腿充满了力量。只花了不到半柱香时间,就去太医院走了一个来回。通过亲信太监的示意,得知万历皇帝朱翊钧正在继续批阅奏折,心情看起来比先前好了许多。他立刻顶着被太医用麻布缠成猪头的脑袋,喘息着向门内喊道:“启禀皇上,奴婢回来了。”

  “嗯,进来!” 万历皇帝朱翊钧没有抬头,继续在阁臣们票拟过的奏折上奋笔疾书。

  孙暹楞了楞,快步入内。然后小心翼翼地等在御书案侧面,等着朱翊钧重新提起刚才亲口所说的“要紧事”。谁料,左等右等,却始终没听到后者发出任何询问。只听见毛笔在奏折上快速扫过的声音。

  “皇上果然像传闻中一样难以琢磨。” 孙暹等得心里头直发虚,在自家肚子里偷偷嘀咕。“咱家这回接替了张鲸,也不知道是福还是祸。虽然今后捞钱的机会多出十倍,可跟皇上距离这么近,倒霉的机会恐怕也要翻上几番……”

  正楞楞地想着,忽然间,却听见朱翊钧漫不经心地声问道:“张诚到哪了?辽东那边可有消息传来?”

  “启禀皇上,张,张掌印六天前,六天前的早晨就已经出了山海关!” 孙暹激灵灵打了个哆嗦,赶紧躬下身体回应,“辽东那边……”

  他原本想将自己所了解的辽东方面情况,合盘托出。话到了嘴边上,才忽然意识到自己刚刚接任秉笔太监还不到半个时辰,无论如何,都不应该知道得太多。连忙抬手擦了一把冷汗,结结巴巴地补充,“辽东那边,皇上恕罪,辽东那边的消息,奴婢没资格打听。所以,所以不知道有没有新消息回来。”

  “你不知道?你怎么会不知道?” 万历皇帝朱翊钧也楞了楞,停下笔,皱着眉头质问。

  “奴婢这,这就去东厂,东厂那边,替陛下调阅锦衣卫送回来的奏报。奴婢……” 孙暹的心脏又打了个哆嗦,脸上的冷汗缓缓下滚,“奴婢先前只是个随堂,不敢胡乱插手东厂和锦衣卫的事情。”

  “噢——” 万历皇帝朱翊钧恍然大悟,然后嘉许地点头。“罢了,朕只是随口问问。你回头先去东厂熟悉一下,明晚再来向朕汇报不迟!”

  按照大明的日常运行秩序,司礼监的秉笔太监负责提督东厂,兼管锦衣卫南北二司。而孙暹以前只是随堂太监,没有资格插手锦衣卫的任何事情。所以,他不知道辽东那边的最新情况,才属正常。知道得太多了,反而是罪过。

  想到这,朱翊钧再度笑着吩咐,“凡是不要做得太急。大明正对朝鲜用兵,正事要紧。”

  “奴婢遵命!“ 孙暹大声答应,心中却偷偷嘀咕,“急和不急,都是一样!,辽东那边,钦差,总兵和巡抚各怀心思,劲根本没往一处使,怎么可能出得了兵?”

  “镇抚司那边,最近送回了很多有用的消息。你过去后,不懂就多问,切忌胡乱插手!” 朱翊钧还不放心,再度沉声补充。

  “尸位素餐者也有许多!” 孙暹心里头,再度偷偷嘀咕。然而表面上,却做出一幅诚惶诚恐模样,红着脸表态,“奴婢愚笨,马上就去熟悉东厂和锦衣卫,一定不负皇上的信任!”

  “笨鸟先飞,也好。” 对孙暹的表现非常满意,朱翊钧笑着点头,“去罢,若是有新消息,不必自己来送。派个小太监呈给朕就是。”

  “奴婢遵命!” 孙暹恭敬地躬身行礼,倒退着出门。

  "果然是新人勤快,资格越老就私心越重!” 看了一眼窗外惨白色的天光,朱翊钧忍不住心中长叹。

  想当年,张诚和张鲸两个刚刚取代冯保之际,也是做事也是如此认真。可随着时间推移,二人就全都变了模样。一个终日忙着跟外边的朝臣称兄道弟,结党营私。一个则好像掉进了钱眼儿里头,该拿的,不该拿的,全都往自家口袋里装。

  念着自己做太子时就伴随左右的情分,朱翊钧一直没忍心对张诚和张鲸两个过于苛刻。作为帝王的他,深知道人无完人。以自家师父张居正之学富五车,都贪得富可敌国。大字都不识几个太监,怎么可能洁身自好?!

  但是,今天,朱翊钧不想再心软下去了。张鲸某些行为的精准程度,已让自小就严重缺乏安全感的他,深深地感觉到了威胁。而张诚喜欢结交朝臣的行为,让他很容易就想起了当年的太监冯保。如果朝臣中再出一个张居正……

  “如果再出一个张居正,也好,至少朕不会累到几欲吐血!” 想到张居正在世时的国库充盈,四海升平,他又忍不住在心中悄悄感慨。

  当年他急于清算张居正,一方面是听信了某些“贤良”的蛊惑,另外一方面,则是想要展示自己作为帝王的威严。如今,展示也展示得不耐烦了,贤良们也相继都现出了原型,朝中再出现一个张居正,倒也不见得是什么坏事。

  正所谓,时移,事易。

  十年前的他,绝对驾驭不了一个像张居正那样的能臣。稍不谨慎,就可能变成汉献帝第二。而到现在的他,却已经强大到足以把握全局,朝堂上冒出一个张居正来,只会让他如鱼得水,而不会导致大权旁落。

  只可惜,如今朝堂之中,从上数到下,竟再也找不到一个类似张居正的人才。赵志皋贪权,且喜欢沽名卖直。张位果于自用,却眼高于顶。沈一贯八面玲珑,却喜欢结党营私……,其余诸人,如顾宪成,高攀龙等人,更是夸夸其谈之辈,个个不堪大用。

  唯独丁扰在家的王锡爵,无论学问还是才干,都与当年的张居正,隐约有几分相似之处。只可惜,此人治家无方,子侄辈居然跟倭寇狼狈为奸,并且被人抓了个正着!虽然王锡爵已经多次上表自辩,说那个勾结倭寇的王家,与他没丝毫关系。可南北两京那么多人都看着,自己这个皇帝总得先将事情查个清楚,不能由着王锡爵自说自话。

  人的思维一发散,就很难轻易收回。想到王锡爵被言官弹劾纵容家人勾结倭寇,万历皇帝朱翊钧就想起揭穿了倭寇图谋,力保八卦洲存粮不失的有功之士。最起初,根据南京那边各级官员的汇报,他本以为首功应该归于守备衙门和南京府。谁料后来收到铁杆心腹王重楼的密信,他才知道打碎了阴险图谋的功臣另有其人。而南京府和南京守备衙门里头那些官员,吃相也不算太难看。多多少少,把功劳分给了真正的功臣一些,让他这个皇帝,也不至于过于难堪。

  “大明官场,真的就这么不堪么,让他们不报任何被公平对待的指望?竟直接去辽东投了军?” 想到二人名字最近又出现在了辽东那边的请功折子上,万历皇帝朱翊钧,就再度忍不住拍案叹气。

  接到王重楼的密报,并且着锦衣卫暗中核实之后,他的确有过想要替有功之臣主持公道的念头。却没想到,不等他将心中想法付诸实施,就又得知了两个年轻人居然负气出走的消息。如此不知道轻重的作为,岂能公然鼓励?!所以惋惜归惋惜,他却只能暂且放下破格提拔两个年轻人的想法,把心思向倭寇问罪方面来。直到前几天,忽然收到了钦差宋应昌派人快马送来的奏折和大明高祖皇帝赐予朝鲜国王的金印。

  ”有本事的人,到哪都不会埋没,哪怕投笔从戎去了辽东。“ 想到折子上关于李彤和张维善二人的功绩描述,万历皇帝朱翊钧心中的感慨,迅速又变成了赞赏。先前他为了维护朝廷的权威,没有对两个年青人论功行赏。这次,二人的棱角磨也磨过了,又在辽东脱颖而出,怎么着也该给一些甜头尝尝。好让天下有才之士都明白, 只要他们肯真心替国家做事,大明不会堵塞他们的出头之路。哪怕一时被地方官吏耽误了前程,自己这个皇帝知道后,也会加倍给予补偿!

  ”皇上,启禀皇上,辽东,辽东那边送来加急密报!”正想着,该如何论功行赏,才更有利于当前时局,才能鼓舞更多的才俊争相效仿,宫门忽然被人推开,刚刚受到他赏识的太监孙暹,连滚带爬的闯了进来,双手捧上一个红皮信封,“钦差宋应昌与司礼监张掌印言语上起了冲突,僵持不下。选锋营左部千总李彤和副千总张维善主动请缨,率领五百新兵杀过了鸭绿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