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大明长歌 > 第六章清流(下)

大明长歌 第六章清流(下)

作者:酒徒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26 09:21:43 来源:免费小说

  第六章 清流 (下)

  “哪那么简单?”南京右佥都御史严锋夹了了一眼,不屑地摇头,“这南京百姓,平素各种阵仗见得多了,个个油得跟泥鳅一般。看热闹可以,若没见到真金白银,才不会你几句话就煽动起来跟高门大户作对。”

  “学生办事不利,请恩师责罚!” 吴四维不敢顶嘴,只好垂首做受教状。严锋心里对他虽然失望,但耐于眼下正值用人之际,也不便对他敲打过甚。皱着眉头想了想,再度换回了长者面孔,和颜悦色地说道:“你起来吧,都跟你说过,不要动不动就下跪。起来把话说完!“

  “学生跪恩师,宛如跪亲生父母,没什么委屈!” 吴四维笑着回应了一句,缓缓起身。振作起精神,从自己看到张维善和李彤带领家丁押着王应泰等人下船时说起,将双方交锋的整个过程从头到尾仔仔细细汇报。其中对于张维善的跋扈,江宁县捕头、捕快们的“趋炎附势”以及锦衣卫的卑鄙凶恶,自然要要添油加醋一般,以衬托自己的机智勇敢,威武不屈。

  以右佥都御史严锋的老辣,自然能听出其中许多不实之处。但是他也不肯戳破,只管继续皱着眉头从其中寻找对自己有用的关键信息。直到吴四维终于把整个“见义勇为”的过程描述完毕,才又笑了笑,柔声勉励道:“好了,老夫清楚了。你这场,输得不算太冤。那张维善和李彤都是贡生,终日泡在国子监里,即便是两块顽铁,也早泡出七窍玲珑心了。你以一第二,家世也不如对付远甚,能做到这步,已属不易。回去温书吧,准备去北京赶考。皇上不肯上朝,今年春试又推迟了几个月,但是再迟,肯定不能迟过夏天。我辈读书人,终究要在科场上见高下,其他都不过是一时得失!”

  “学生谨遵恩师教诲!” 吴四维郑重行了礼,起身告辞。然而心里头终是觉得不甘,走了几步,又转过头来,小心翼翼地试探道:“恩师,那两个家伙不过是区区贡生,以您老的身份,随便伸一下手指头,就能碾得他们粉身碎骨……”

  “胡说!” 严锋的眼睛迅速竖了起来,刹那间,目光锐利如刀,“老夫这辈子所弹劾的官员,至少都是三品以上。若是亲自出手去对付两个国子监的贡生,岂不是贻笑大方?”

  “是!学生想简单了,想简单了!” 吴四维心里打了个哆嗦,赶紧又躬身谢罪。

  “你出马跟他们两个放对,无论怎么折腾,都是几个年青人在胡闹。” 严锋瞪了他一眼,继续大声呵斥,“有些大人物即使不高兴,也不便出手对付你。而如果老夫亲自下场,就不仅仅是以大欺小这么简单了。英国公府和临淮侯府即便再不把这两个小兔崽子当一回事,为了各自家族的荣誉,也必须得跟老夫争个高低。而一旦到了那种地步,输赢也不止是罚几两银子,打几下板子那么简单。赢家即便不能将输的一方斩尽杀绝,也至少要将他赶到海南或者大同去,这辈子甭想再进南北两京!”

  “啊——” 吴四维没想到自己的馊主意一旦实施,居然会造成如此严重的后果,顿时吓得脸色发白,头重脚轻。南京右佥都御史严锋将他的表现都看在了眼里,笑着摇了下头,声音迅速放缓,“你年少气盛,又从没进入过官场,不懂这些也是应该。以后,切莫胡乱再给人出这种主意。要知道,朝廷中每一次大动作,其实在底下,都是已经差不多斗出了输赢。端到台面上给人看见的,不过是最终结局罢了!”

  “是,是,恩师指点的是,学生如醍醐灌顶!” 吴四维的额头上,汗珠子迅速淌成了串儿。

  他自以为是天纵之才,这些年凭着一只巧嘴巴和一张厚脸皮,在南直隶地头上,也闯下了不小的名头。而现在,才发现自己先前做的那些,在真正的行家眼里,根本就是小孩过家家。

  “你收过王家的好处?” 正惶恐间,严锋的声音又缓缓传来,不算高,却宛若晴天霹雳。

  “没有,学生没有!”吴四维双腿一软,第三次跪了下去,“学生只是心里头不服气,才,才想请恩师出头。真的,真的没有收王家的好处。”

  “真的没有?” 严锋低头看着他,宛若老鹰在看鸡仔。

  吴四维不敢再狡辩,竹筒倒豆子般说道,“学生真的不是想替王家出头,才请恩师出手对付他们。学生借个胆子也不敢做此欺师灭祖之事。学生,学生只是在中了秀才之后,每当逢年过节,都会收到苏州王氏给的一份节礼,不是收自南京这一支。并且不是学生一个人收到,几乎,几乎所有在学生老家那边秀才试中排名靠前的,都会收到。”

  “哦?” 严锋笑了笑,将信将疑地点头,“那这次你出手帮忙,也是受了王家所托?”

  “没,没有,学生真的没有!” 吴四维流着汗,将脑袋摇晃得宛若拨浪鼓,“昨天除了恩师要学生盯着张维善那小畜生之外,真的没人要求学生做任何事情。王家这些年来,也从没要求过学生替他做任何事情。”

  “哦,原来是广种薄收,并不新鲜。” 严锋恍然大悟,笑着点头,“你倒是个有良心的,收了人家的钱,就想着帮忙,只是自不量力了些!”

  大明朝商人光有钱却在官场上说不上话,所以大明朝许多经商的家族,就会想方设法培养自己在官场中的代言人。有的是给自家晚辈中聪明伶俐者换籍,不惜家财聘请名师指点,让他们去考科举。有的则是,花钱默默支持一些家境普通,但勤学上进的秀才,将他们一路送上青云。

  前者投入相对少,但见效慢,且风险大。后者,虽然免不了要花很多冤枉钱,却能在十年或者二十年之内就看到效果,且没任何风险。那些受过资助的秀才们一路过关斩将,成了举人,进士,自然不会全都忘记了当年谁曾经雪中送炭。只要其中有一两个肯感恩的,就能让资助人不至于任由官吏宰割。

  而受资助者还跟资助人之间没有任何血缘关系,替他说话时,不需要考虑避嫌。受资助者哪天一旦在朝堂争斗中站错了队,也不会牵连到他们,让他们跟着鸡飞蛋打。

  所以,吴四维接受的“资助”,严锋在没中进士之前,也曾经得到过,根本不觉得新鲜。相反,他却因为吴四维拿了资助之后,关键时刻竟然不惜拖自己这位四品御史下水,也要替资助人说话的行为,颇为欣赏。 在他严某人眼里,君子也罢,小人也罢,只要懂得感恩,就值得自己下力气去培养提携。而不懂得感恩的人,哪怕再堂堂正正,也不值得他严御史花任何力气。

  “起来,起来!”低头看见吴四维还在等待自己的最后判决,他心里突然一软,主动伸手拉住了此人的胳膊,“起来,还不到夏天,地上凉。跪久了小心伤到膝盖。你懂得感恩,是好事。为师不会怪你。王氏既然给那么多秀才和举人都送过礼,只有你在关键时刻想着拉他们一把,这非常难能可贵。只是,以后记得要量力而行,否则,非但帮不了别人,还可能把自己给搭进去!”

  “恩师,恩师您真的不怪我?” 吴四维又是感动,又是困惑,红着眼睛小声试探。

  “怪你什么?怪你滴水之恩涌泉相报?” 严锋看了他一眼,笑着反问。“还是怪你这些年,不该跟王家有人情往来?你又不知道他们家跟倭寇有交往,怎么会想到今天?《西游记评话》中佛祖传经,还要收个资金钵盂呢。我等诵读圣人之言,替天子教化万民,收他点节礼有何不可?”(注1:西游记原始版本诞生于明初。书中已经是明代中晚期)

  “多谢恩师!” 吴四维终于相信严锋没有怪罪自己,眼泪稀里哗啦淌了满脸。

  “这么大人了,哭哭啼啼,也不怕羞!”严锋笑着责备了一句,然后又低声指点,“你已经替王家做了不少了,剩下的事情,就顺其自然,切莫再强出头。想那王氏家族,能将生意做得如此大,自然还有别的依仗。再不济,也能断尾求生,斩掉南京这个支脉,确保整个家族不会受到牵连。”

  “学生明白!”吴四维听得心中一凛,毕恭毕敬地拱手,“多谢恩师指点!”

  “也算不上指点,这些东西,以你的聪明,即便老夫不教你,你也会慢慢悟透!”严锋却不肯受他的礼,侧了下身子,笑着摆手。“罢了,今天的事情,到此为止。你不用再掺和了,只管在旁边看。老夫这次外放南京,本以为会过一段清闲日子。现在看来,恐怕是不成。自冯保死后,锦衣卫这才消停了几天?居然有人就嫌日子太安生,非要折腾出些动静来!”(注2:冯保,明代著名太监。生前与张居正为盟友,支持改革,功劳极大。但生性贪婪,张居正死后被抄家。)

  “啊——” 吴四维听得似懂非懂,在旁边拼命转动眼珠。

  严锋有心培养他做自己的利刃,笑了笑,干脆直接揭开谜底,“你以为锦衣卫们是在替张维善和李彤两个小畜生撑腰么?或者想借着这俩小畜生,跟英国公府和临淮侯府搭上关系?他们才没那么蠢!他们是想借助这次日本攻打朝鲜,恢复锦衣卫昔日在大明的显赫地位。张维善和李彤那两个小畜生,只不过正好可以拿来替他们开路罢了!”

  “日本攻打朝鲜?” 吴四维彻底傻了眼,怎么想不明白,此事为何又跟两个外邦之间的战争还牵扯在了一起。

  “那个叫江南的贡生,是朝鲜来的。而刺杀他的人,偏偏又来自倭国!” 在教导弟子方面,严峰绝对是个好老师。一点儿都不嫌吴四维视野窄,继续耐心地点拨。“锦衣卫最露脸,最名正言顺的差事,是刺探敌**情,挑动其内部纷争。而不是监督文武百官和藩王勋贵,弄得人人惶惶不可终日。所以,只要大明决定对朝鲜用兵,锦衣卫立刻就会再度受到重视。功劳和名声,自然又接踵而至!如此看来,王家在南京这个分支,是谁都救不得了。锦衣卫为了让朝廷重视起日本对我大明的威胁,也会将这个案子做大,做实!”

  “那恩师您就想办法,让朝廷坚决不向朝鲜派一兵一卒!” 吴四维心中灵光乍现,立刻找到了最终解决方案。“让他们白忙活一场,却什么都捞不到!”

  “当然不能出兵!” 严锋点了点头,满脸义正辞严,“日本乃是不征之国,太祖遗训,谁敢违抗?况且我大明国库已经连续数年入不敷出,如何能为了区区朝鲜附属,再浪费自家国孥?”

  “恩师高明!” 吴四维得到了夸赞,喜上眉梢,拱起手大拍严锋马屁。“这招釜底抽薪,让谁都想不到。锦衣卫再努力,朝廷只要一句没钱,就让他们全都白忙一场!”

  御史严锋最近也是寂寞得很了,找不到可倾诉对象。笑了笑,继续大声指点:“你以为为师对付的是锦衣卫么?为师当初派你去盯着张家,根本就不是为了他们。他们再能折腾,最终也不过是皇上养的一群鹰犬罢了。为师提防的,乃是有人要趁着这次战事,打破我大明以文御武的惯例。当初若不是英宗皇帝在土木堡将满朝的武将全都葬送掉,哪来我大明这一百四十年的安定局面?前些年崛起了一个戚继光,我大明清流,又是豁出去多大代价,才终于将其赶回了老家?”(注3:土木堡之变,英宗北伐,在土木堡陷入包围,导致大明武将被一扫而空。从此,文贵武贱的局面开始形成。)

  “那,那将来万一有什么战事?” 吴四维又听不明白了,眨巴着眼睛不停地擦汗。

  “再提拔几个能打的上来就是!我大明坐拥雄兵百万,还愁其中找不到几个能打仗的粗痞!” 严锋猛地一挥手,虎视鹰盼,宛若一座高高在上的天神。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