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大明长歌 > 第二十一章 正邪 (中)

大明长歌 第二十一章 正邪 (中)

作者:酒徒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26 09:21:43 来源:免费小说

  第二十一章 正邪 (中)

  “这……” 李氏兄弟不在场,其余众将都猜不出郝杰的葫芦里究竟卖的是什么药,警惕地以目互视,谁也不知道该如何回答才好。

  “怎么,莫非辽东军中,还有不可为老夫这个巡抚所知之事么?” 郝杰的脸,立刻就沉了下来,刀子般的目光在周围反复扫来扫去。

  众将见此,愈发不愿触他的晦头,以免遭受无妄之灾。至于辽东总兵杨绍勋,因为无论如何都逃不过去,只能清了清嗓子,强笑着解释道:“巡抚有所不知,李千总和张副千总,乃第一批投笔从戎的读书人。辽东都指挥使司同知、参将李如梓以为,大战在即,重用这此二人可鼓励贤才争相投军报国,所以特地禀明杨某之后,授予二人选锋营左部千总和副千总之职。这二人数日前奉命过河去寻访祖副总兵的消息,听闻前锋营遇险,立即奋不顾身,带领亲兵前去接应!”

  一番话,说得滴水不漏。既点出了自己批准李如梓举荐李彤和张维善二人的缘由,又用实例证明了二人的表现的确对得起自己慧眼识珠。却不料,辽东巡抚郝杰听闻之后,又是回以一声冷哼,随即,板着脸追问:“哪怕是千金买马骨,让他二人现在李如梓麾下做赞画也足够了。岂能不经兵部核准,就直接授了五品军职?朝廷的武职,又什么时候准许辽东将门私相授受了?”(注1:赞画,明代军中官职,类似于唐代的参军。没有品级,属于武将或者巡抚等官员的私聘。武将或者巡抚去职后,赞画跟着离开,朝廷不会继续承认其地位。)

  这话,就实在过于恶毒了。自打蒙古诸部重开边衅以来,辽东、蓟镇、宁夏等地的总兵、参将们,谁手里的空白告身不是一大把?麾下有哪个兄弟作战有功,或者骁勇善战,直接填了此人名字就可以派出去独当一面。只要过后将名字和官职朝兵部报备,走个过场就行,从没听说兵部留难过谁,也没见哪位言官拿任命出来说事儿。怎么今天到了巡抚郝杰这里,竟直接变成了“私相授受”?

  即便性子再软,再不愿意招惹御史台那群疯狗,辽东总兵杨绍勋也不敢随便扛下“武职私相授受”这个罪名,更不敢眼睁睁地看着郝杰借着这个由头,将大火再次烧到辽东李氏身上。当即,把心一横,双手扶住桌案,居高临下地说道:“巡抚这是何等话来,攫取骁勇善战之士,授予官职,以期鼓舞军心,杀贼报国,已经是军中多少年来的惯例,莫非巡抚却对此一无所知?”

  “惯例,却不等于合乎朝廷法度!” 辽东巡抚郝杰今天是铁了心要鸡蛋中挑出骨头来,抬头翻了翻眼皮,冷笑着强调。“正如杀良冒功和吃空饷,自古以来,军中几乎无法杜绝。但朝廷派遣巡抚督查三司,也是为了尽可能地减少这种事情,以免有人胆子越来越大,最后重演晚唐藩镇之祸!”

  “你……” 老好人杨绍勋气得直打哆嗦,真恨不能扬起拳头,给豪杰来一个满脸开花。

  然而,他却没有勇气那样做。虽然他的名义职位,远高于眼前这个恶毒的家伙。然而,督查承宣布政司,提刑按查司和都指挥使司,乃是朝廷明文授予巡抚的权力。郝杰职位再低,只要顶着巡抚的差遣,挑辽东所有文臣武将的刺儿,就名正言顺。而他如果胆敢当众动手殴打巡抚,就直接坐实了心中有鬼,准备效仿晚唐那些藩镇与朝廷分庭抗礼的罪名。

  “总兵,巡抚,末将有一事不明,还请两位大人解惑?” 在场众将之中,唯一跟李氏扯不上任何关系的吴惟忠听得心中烦躁,快步上前,大声求教。

  “何事?” 正比逼得无法下台的杨绍勋心中一喜,果断转过身来,大声吩咐,“吴游击尽管明言,军中向来不需要什么拐弯抹角!”

  “末将在蓟镇,也提拔过几个得力属下。在兵部等待批复期间,虽然让他们行使了百户,千户之权,官职前却加了一个“试”字。刚才听总兵和巡抚争论,却忽然发现,辽东这边似乎与蓟镇大不相同!不是却是为何?” 吴惟忠笑了笑,缓缓问道。

  正所谓,一语惊醒梦中人。辽东总兵杨绍勋闻听,立刻就有了精神。双手互相拍了拍,大笑着回应,“都是边塞重镇,怎么可能大不相同?辽东这边,也有一个试字。在军中文书上写的清清楚楚。只兵部从未驳回过举荐,所以大伙口头之上,便将这个“试”字给省略了。来人啊,给本官取花名册来,请巡抚核验。看看李彤、张维善和刘继业三人官职前头,到底写没写这一个“试”字?”

  “是!” 周围亲信扯开嗓子答应一声,转身便走。杨绍勋冲着吴惟忠轻轻点头,转过身,再度将面孔对上脸色铁青的郝杰,“巡抚少待,辽东将士的花名册马上就能取来。朝廷的规矩,杨某绝不敢触犯,在兵部批复之前,试千户、试副千户,试百户,绝对不容有错!先前只是大伙都说顺了嘴,所以就没提这个多余的字,还请巡抚切莫深究!”

  他手下养着一大堆书吏、赞画,在花名册上加一个“试”字,还不简单?而只要这个“试”字在,郝杰对于他和李如梓两人的指责,就再度落在了空处。无论怎么胡搅蛮缠,都掀不起太大风浪来。

  当即,宽甸堡副总兵佟养正、九龙城副将王有翼等一干受过原辽东都指挥使李成梁提拔,或者出身于李成梁门下的将领们,全都喜形于色。一个个抱着膀子,等待看郝杰这个文痞如何收场。而辽东巡抚郝杰,则恼得脸色黑中透紫,重重拍了下桌案,大声回应,“不必了,既然花名册写的是“试千户与试副千户”,错就不在总兵身上。但是……”(注2:佟养正此刻应该叫佟养真,后来为了避讳才改的名字。作为小说,就直接写后来的名字了。请读者勿要深究。)

  狠狠瞪了吴惟忠这个陌生游击一眼,他声音依旧又硬又冷,“即便为了鼓励民间勇敢之士效仿,一到军中,就试领五品官职,也是太过于儿戏!我大明的的武职,何时变得如此不值钱了?若是任人唯亲,让底下拼死作战的弟兄该如何心服?!”

  ‘你还没完了!” 辽东总兵杨绍宽心里暗骂,脸上,却迅速堆满了快意的笑容,“巡抚有所不知,这二人,还有那个试百总刘继业,都是南京国子监的贡生,卒业在即。随时都可以补缺出任地方官的。他们三个贡生舍了大好前程来为国杀贼,杨某总不能太寒了天下读书人的心。”

  “贡生?” 郝杰大吃一惊,准备在肚子里的一堆恶毒说辞,顿时一个字也吐不出。

  贡生不同于举人,但一样有出仕的资格。只要家中运作得当,轮不到县令,卒业后到某个县城做个教谕总没问题。一年年资历积累下来,未必就不能像海瑞那样主掌一部,甚至牧守一方。(注3:教谕,古代县学的负责人。类似于现在的县教育局长兼文化局长。海瑞以举人身份出仕,最高做过南京吏部侍郎。)

  并且大明朝虽然重文轻武,但有王阳明这个先例在,对于敢去上阵杀敌的读书人,朝野往往会高看一眼。只要他们不倒霉地战死沙场,仕途通常都不会过于坎坷。

  道理很简单,大明再重文轻武,只要边境上一天没有太平,就需要有人披挂上阵。武将们通常不擅长做表面文章,很容易被人抓住把柄弹劾。而文官们虽然做事仔细却不擅长指挥作战,出任边镇督抚,又难免被麾下的骄兵悍将欺骗。所以,有胆子大的书生敢投笔从戎,文官们通常依旧将他视为自己人,并且期待他尽快成长起来,以便日后为以文御武的大方略添砖加瓦。

  “是啊,贡生,这年头,指手画脚的书呆子赵括不少,有胆子披挂上阵的班超,可不多见!” 难得见到郝杰犯起了犹豫,辽东总兵杨绍勋笑了笑,大声补充,“所以,老夫听闻他们为了夺回我大明太祖皇帝的御赐之物,下落不明,才急着派遣标营,过河去接应他们!军情如火,来不及与巡抚仔细商量,还请巡抚切莫见怪!”

  “该接,的确该接!” 仿佛突然间换了个人一般,辽东巡抚郝杰手捋胡须,频频点头。

  正当杨绍勋松了一口气,准备赶紧吩咐祖承训带着自家的标营出发之时。大明辽东巡抚郝杰却忽然再度放下手,用手掌轻拍桌案,”不过,祖将军刚刚带着麾下弟兄回到辽东,人困马乏且锐气已折。着实不宜再领军出发,老夫这里,还有个上上之选。无论对朝鲜的熟悉,还是领军能力,都绝对不在祖将军之下!由他率族中精壮出征,我军可以不费一兵一卒,就将李、张两位千总平安接过马砦水。”

  说罢,也不管杨绍勋、祖承训和其他一干辽东将领如何反应。抬起头,冲着议事厅外大声吩咐,“来人,给老夫传建州左卫都督,龙虎将军佟努尔哈吃,着他入内拜见杨总兵,接令出征!” (注4:打哈赤会被和谐,只能用音译替代,见谅。努尔哈吃早年曾经姓佟,朝贡时都以佟努尔哈吃自称。爱新觉罗是皇太极时期才追改的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