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大明长歌 > 第五章锦衣(上)

大明长歌 第五章锦衣(上)

作者:酒徒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26 09:21:43 来源:免费小说

  第五章 锦衣(上)

  “锦衣卫!那些人是锦衣卫,我肯定!”直到返回自家府邸,张维善依旧未能从震惊中恢复心神。

  能毫无痕迹地混在寻常百姓当中,在关键时刻出现化解危险,身手不凡且一句话挑破吴四维这种伪君子**的,恐怕只有大明朝最神秘的一种人,锦衣卫!

  “锦衣卫为什么要帮咱们的忙?还有,他最后那句话是什么意思?” 李彤的成长经历远比张维善复杂,因此心思也更细。端了一盏茶在手里,望着清澈的茶水低声沉吟。

  锦衣卫的存在并不奇怪,自打靖难之后,朝廷防微杜渐,在全国各地都安插了大量的密探。像南京这种一旦出了乱子足以震动江山的地方,更是只多不少。然而,锦衣卫不去盯着那些手握重兵的将领和几位朱家的王爷,却把眼睛放在了自己和张维善这两个根本没资格继承爵位的乔装大户上,就令人百思不得其解了。特别是其最后那句“放手去做”,就好像打算主动给兄弟两个撑腰一般。而兄弟两个,却是为了给朋友报仇,才误打误撞揭开了王家勾结倭寇的事情,原本就没打算做什么大事,更不知道该如何放手!

  “不会是姓常在背后出力吧,据说他亲哥哥就是南京锦衣卫世袭指挥使!” 张维善也从桌上端起一盏热茶,对着嘴巴直接倒了进去。“若不是他提出来要称称江南斤两,江南也不会遇刺。而一天不把幕后真凶抓出来,他就洗不掉因为害怕输阵,买凶坑害对手的嫌疑!”

  “怎么可能!” 李彤丢下茶盏,手按额头,苦笑连连,“同窗之间意气之争,即便输了,又有什么损失,还用得到买凶?况且他兄长那个世袭锦衣卫指挥使是虚衔,只能那一份空饷,根本管不了任何事情!”

  “那倒也是!” 张维善嚼着一根茶叶,轻轻点头。“他们常家,人丁可是向来单薄!换了我是他哥,肯定巴不得他捅出几个大篓子来,以免将来跟我争。”

  这些话,陈述得都是事实。但话音落下,却让李彤的心里五味陈杂。

  云南贡生常正常浩然,家世跟他非常类似。祖上都是开国名将,靖难之时,第二代家主都站错了队,给家族带来的无妄之灾。嘉靖年间都被世宗皇帝想了起来,重新给族中顶梁柱赐下了爵位,并不干活白领俸禄。到了自己头上,都想由武转文,所以才到国子监里镀金。(注1:靖难,靖难之变。朱棣打着靖难的旗号,夺了自家侄儿建文帝的位。)

  唯一不同之处便是,李彤的平辈兄弟,有四十三个之多。世宗皇帝赐给李家的临淮侯的爵位,无论怎么轮,也轮不到他。而常正常浩然,家族中同辈兄弟却只有四个,世宗皇帝当年重新赐给常家的怀远侯之位,他还有希望一争。(注2:世宗,即明朝第十一位皇帝明世宗朱厚熜,在位四十五年,在位时,对“靖难之役”进行了反思,对当初站错队的开国功臣的后人进行了补偿。)

  所以,换了谁做常浩然的哥哥,都绝对不会随便给他这个做弟弟的撑腰。此乃人之常情,绝对找不出任何例外。莫说他哥哥只是个挂名的锦衣卫指挥使,就算是实权指挥使,也不会拿自己的前途去冒险,只是为了成全弟弟跟别人的意气之争。

  “你别老自怨自艾,我的情况不比你好哪里去。虽然吃穿用度方面从不发愁,但这辈子怎么轮,也轮不到我去继承英国公。否则,也不至于几个嫡亲叔伯都在北京,只把我父亲这支给打发到南京来。” 张维善只是说话口无遮拦,却并非缺心眼儿。见李通脸上忽然露出了落寞之色,立刻猜到了他究竟为何而难过。笑了笑,大声安慰,“况且咱们哥俩不是说好了么,这辈子凭自己本事挣功名,不依靠家族余荫。”

  “我不是刚才不是自怨自艾,我是觉得这事实在过于蹊跷!” 李彤毕竟年纪跟他差不多,脸皮也薄,即便心思被人说破,也坚决不肯承认,“你说,不是常浩然的兄长,南京锦衣卫里头,还能有谁愿意照顾咱们?看来,锦衣卫那边,好像早就盯着王家,并且拿到了其他物证。否则也不会说什么证据确凿!”

  “会不会锦衣卫认错了人!” 张维善楞了楞,再度脑洞大开。

  “今晚的锦衣卫,可止一个!” 李彤翻了下眼皮,苦笑着摇头。“你别乱打岔,锦衣卫如果认错了人,那碗饭岂能还吃得安稳?一定还有别的原因!”

  “那该是什么?还有,证据确凿,还有比活生生的倭寇摆在面前,证据更确凿的么?” 张维善的眉头迅速皱紧,顺着同样的思路讨论,“莫非王家的案子,不仅仅是通倭?!可那关咱们什么事?咱们哥俩只是想替江南讨还一个公道。”

  “应该不止是通倭,做海上生意的,免不了跟倭人打交道。生意人讲究收支平衡,光是贪图替倭寇销赃那点儿红利,王家也不该如此冒险。” 李彤又给自己倒了一盏茶,边喝,边大声嘀咕。“一定还有别的事情,只是咱们不知道而已。并且咱们误打误撞,刚好卷在了里边!”

  “那咱俩运气也太好了点!” 张维善一口气没喘匀,差点儿把茶水直接喷李彤身上。“随便打一架,就遇到倭寇行刺。随便追了一下倭寇,就卷入了一个锦衣卫正在查办的大案子!早知道这样,我今天就去拈阄射利了,说不定一下子赢个几万两回来。” (注1:拈阄射利,古代以寺院为基地发起的博彩行为,类似于今天的彩票。)

  “未必是卷,你想想,今天咱们是怎么发现王家把倭寇都转移到画舫上去的?” 李彤心思远比他缜密,摆摆手,继续低声沉吟。

  “咱们今天……” 张维善手指在桌案上轻轻敲打着,努力回忆,“咱们今天先是打死了一个刺客,抓到了另外,扭送去了上元县衙。然后在路上辨认出,刺客不是我大明子民,而是倭奴。接下来,大伙就分散开,各自带着随从去城里查,哪些地方倭人经常出现。然后,然后就听说南京城的水陆城门都封了,不准百姓进出。再然后,我家的家丁张爽,就查到了倭人跟西市上做珠玉生意的豪商,都有来往。咱们又派人去重点盯着西市,没多久,你的伴当李良就匆匆忙忙跑回来汇报,说看到买海货和珠宝的王家将几名倭人混在家丁队伍里,跟他们家少东王应泰一道,上了秦淮河上的如意画舫……”

  他记忆力惊人,居然将发现王家勾结倭寇的整个过程,从头到尾串了起来。而李彤,则越听脸色越白,越听心中越是吃惊,到最后,大颗大颗的冷汗顺着鬓角滚滚而出,“小良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