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大明长歌 > 第四章逆流(下)

大明长歌 第四章逆流(下)

作者:酒徒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26 09:21:43 来源:免费小说

  第四章 逆流 (下)

  “多谢史公!” 李彤和张维善也算经历过风雨的人,楞了楞,随即,就明白了其中弯弯绕,双双躬下了身体。

  那史世用知道他们两个心里着急,也不再多废话。带领拨给自己的家丁,先行离开。不多时,软床也打造完毕,李彤和张维善两个亲手将刘继业抬了上去,然后安排副百户许堰带领若干亲信,以所有朝鲜俘虏为苦力,抬着软床,背着倭奴的首级以及大战的缴获,迅速北返。

  待目送众人的背影远去之后,兄弟俩互相看了看,在彼此眼睛里,都看到了几丝跳动的火焰。

  史世用离去之前最后那句忠告,说得很掏心。如果现在大伙便掉头返回辽东,落在某些“清流”的嘴里,肯定会被说成见死不救。那样的话,今天大伙拼了命才立下的战功,肯定也会大打折扣。

  这很不公平,却是大明朝官场的现状。在南京时他们对此无能为力,到了朝鲜也是一样。他们如今还太弱小,根本没力量跟别人抗争。他们能做的,最聪明的做法,便是听从史世用这位官场老前辈的建议,带着麾下弟兄慢慢悠悠往回走。

  这样,等大伙渡过马砦水,前锋营战败的消息,也已经送到了九连城。已经抵达九连城里的辽东巡抚郝杰与辽东总兵杨绍勋为了避免选锋营也步前锋营后尘,肯定会发出军令,要求选锋营各部全体后撤,大伙撤回的就顺理成章。

  只是,如此聪明且老成的选择,适合于史世用,适合于选锋营右部千总李大谏,却让李彤和张维善两个无法坦然从之。二人刚刚投笔从戎,身上还带着明显的书生意气。二人还太年青,虽然经历过一些风雨,却依旧没被磨掉棱角,不甘心,也不愿意现在就随波逐流,然后一天天迅速变老,最后变得行将就木。

  “我想把弟兄们留在马砦水旁,自己带家丁往南走走!” 忽然笑了笑,李彤缓缓说道,“运气好的话,也许正好能接上继业的舅舅。他已经受了重伤,我如果在对他舅舅的生死置之不理,怕回去后,无法面对他的姐姐。”

  他长得原本就很白,略显柔美的瓜子脸,被寒风吹得有些发硬,此刻看起来更加干净帅气。说出来的话,也不带任何悲壮之意,仿佛真的准备去朝鲜的京畿道晃上一圈儿,就乖乖地折回来。

  “右司赵把总人不错,让他带弟兄们在马砦水旁找个偏僻地方躲几天,他应该能做得到!” 仿佛根本没听懂李彤的话,张维善笑着接茬儿。略显开阔的额头上,洒满了秋日的阳光。“你的家丁没我的多,不如咱俩继续搭伴儿。反正树兄和盛兄他们彼此之间也都熟悉了,万一不小心遇到了倭奴,也能互相有个照应!”

  “行!” 李彤知道自己即便拒绝,对方也不会服从,果断笑着点头。

  早就料到他不会拒绝自己,张维善笑着大声补充,“那我这就去安排!让赵把总那边,把马都借给咱们。这样,万一遇到麻烦,咱们轮换着坐骑逃命,也能逃的更顺当!”

  兄弟俩是总角之交,打小就合伙做事做习惯了,因此根本不用商量更多,就知道各自该分头去做哪些准备。很快,就将麾下兵马分成了两路,一路全变成了步卒,由右司把总赵登带着,返回到马砦水南岸找僻静处扎营安歇。另外一路,则全都变成了骑兵,主要由张、李两家的家丁,和军中几个胆大喜欢冒险的百总、总旗组成,带足了干粮,继续朝南而行。

  军中原本有一些胆大的兵卒受到了先前那一战大获全胜的激励,主动请缨,要求追随在两位千总身侧效力。李彤和张维善仔细斟酌了一番,觉得这些弟兄们虽然勇气可嘉,却毕竟不像家丁那样用起来顺手,所以好言夸赞了一番,就又将其留了下来。以免麾下队伍组过于庞大复杂,反而失去了应有的纯粹和灵活。

  如此一来,二人所带的骑兵队伍,总人数就只剩下了四十几个,规模差不多刚好是一旗。遇到小股的倭军,足以战而胜之。不幸遇到倭军大部队,也有机会逃走一部人向九连城那边报信。

  朝鲜北部,山多平地少。大伙又全都是第一次入朝,对周围情况基本上两眼一抹黑。所以,不敢走得太快。沿途遇到朝鲜城池,也尽量远远地绕行,无论其已经被倭军夺下,或者暂时还控制在朝鲜地方官员之手。

  如此谨慎,虽然严重拖慢了行军的速度,但效果也非常明显。一直快走到了太白山脚下,大伙的行踪,都没被倭军哨探发现。偶尔遇到一两股躲入深山的朝鲜溃兵,看到这种时候,居然还有一旗明军敢逆流而上,也全都肃然起敬。非但不会主动出卖他们的,反而主动提供舆图、向导,以及关于先前在平壤战败的那支明军消息,以便他们及时调整自己的战略。

  也是到了此时,李彤和张维善两个才发现,先前自己所掌握的情报,是何等的匮乏! 非但对敌军了解的不多,对自己想要救助的对象,所知也非常寥寥。

  事实上,先前战败的那支明军前锋营号称五千,却只有战兵两千出头,以及负责运送粮草物资的民壮若干。并且民壮们过了大定江之后,就立刻被丢下了一个叫做青松寨的地方休息,根本没有继续追随军队前行。倒是战马,前锋营带了两千四五百匹,基本保证了人手一骑。

  而驻扎在平壤城内和已经赶到附近的倭军,当时却已经高达四万。并且还抓了大量朝鲜败类,充当弓箭手和炮灰。

  如此悬殊的兵力,基本没等打,前锋营就败局已定。而据太白山附近的朝鲜溃兵头目汇报,辽东副总兵祖承训,居然带着区区两千多将士,冒着大雨杀进了平壤城内,下马与守城的倭军巷战一整天,然后又带着近半儿弟兄夺门而出!

  注1: 明军前期渡江人数有史可查,6月15日参将戴朝弁与游击史儒渡江,带1029名士兵、马1093匹。两日之后,祖承训带领将士1319名,战马1529匹。一个月后杀入平壤,中计,溃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