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都市 > 锦绣田园之傻女超好运 > 第122章 看同一片云的缘份

锦绣田园之傻女超好运 第122章 看同一片云的缘份

作者:任大豆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3-12-27 08:56:06 来源:书海阁

想到这里,傻妮的心里顿时一空,不敢再继续往下想。

她加快脚步,快速下山。

还未到家,就看到大小宝,还有牛林他们,一大堆人全部聚在门口。

她正纳闷又发生了什么事,大小宝已经撒开脚丫子,往她这边跑过来。

傻妮也快步朝他们走去。

才一到跟前,两个小孩子一下子扑到她的身上,一个在左,一个右,把她抱的实实在在。

傻妮:“……”

她抬起手,抚了抚他们的头顶,问道:“怎么了?是家里有什么事吗?”

大宝摇头:“家里没事,就是您一晚上没回来,我们担心。”

傻妮有些惊讶:“二公子不是跟你们说,我在山里吗?不用担心的。”

“沈二?”大小宝同时惊问。

然后从衣袋里扯出一片纸来:“你说的是这个?”

一张皱巴巴的纸上,潦草地写着五个字,“你娘在山上”。

傻妮:“……”

小宝说:“这是我们在门口捡到的,根本不知道是谁扔的。”

又看看那字:“这也不像沈二的字呀,他平时教我们的时候,不是写的挺好的?”

傻妮再次无语。

字上多少能看出一些沈鸿的笔迹,可他不是说,是跟亲口跟大小宝说的吗?怎么会是传纸条?

而且传的这么模糊不清。

“你娘在山上”

这样一句话,不是更容易让人误会,她在山上出了什么事,急着让人去找吗?

小宝说:“我们昨晚都没睡,一直在找你,上午也跑到小灵山顶看了一圈,你要是再不回来,我们就准备去大牛说的那个山洞看看了。”

傻妮:“……”

幸好没去。

她小声安慰他们道:“我没事,大公子他们确实在山里,但这事不能往外面说,你们要记住。”

小宝撇嘴:“他们两个一天到晚神神秘秘,在山里就在山里,有什么不能让别人知道的。”

傻妮赶紧道:“是大公子病重,怕影响我们,所以才在山里养着。不过我已经跟他们说了,以后可以在家里养。”

大宝附合:“对呀,生病了在家里养不是更好吗?为什么特意去山里?”

傻妮摸了摸他的头,并未再解释,一手牵着一个往家走去。

倒是小宝先反应过来,仰着小脑袋问她:“这么说,你昨天根本不是躲丁家,而是故意借他们的事上山的?”

傻妮骗了他们,有些羞愧,先道歉说:“是呀,我也是一时着急,又没想到更好的办法,才这么说的,对不起啦。”

小宝根本不在意,直接问重点:“是不是跟那个姓白的有关?”

傻妮点头:“是有关系,但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我也不知道,是二公子去处理的。”

两兄弟对看一眼,还要再问。

却先被傻妮打断了:“到家了,这事咱们三个知道就好,先不要说给别人!”

小宝抬头看看牛林他们,住了嘴。

不过到了晚上,两人还是溜进傻妮的屋里,再次问她具体情况。

小宝狡黠的很,一开口就问:“娘,那白先生是不是从京城来的?”

傻妮一愣,“你怎么知道?”

“看他的穿着,还有说话都像。”他有些得意。

哪知傻妮下一句就问:“这么说你也是从京城来的,所以对他才这么熟悉?”

小宝:“……”

这套路不对呀,怎么自己撒出去的网,瞬间就把自己先套了进去?

但傻妮并没有因为知道了这个,就逼问他,或者再往后挖更多的事。

只是简要地说:“大公子二公子确实有些事,是不愿让咱们知道的,可能很重要,谁知道了都不好。

但他们是好人,这跟瞒不瞒什么事都没关系的对吧?

就像你们两个一样。”

大小宝:“……”

老拿沈大沈二内涵他们,这娘怕是个假的吧?

不过大宝心思相对单纯一些,而且觉得跟傻妮相处了这么久,无论从哪方面看,她都是一个好人。

便有点想说真话:“我们确实是从京城……”

“我们确实在京城讨过一阵子饭,所以知道一些。”小宝把他后面的话截了。

傻妮听出来是假的了,但并没追问。

反正只要堵住他们,不问沈家的事就好了。

三人聊了半天,所知道的也就是沈鸿说的那些。

但大小宝回去以后,却在屋里又商议一番。

白先生从京城而来,那晚看到他们两个,丝毫没有惊讶,甚至没有多看一眼。

这说明,肯定不是冲着他们来的。

那就是真的有人命的事,要找沈家的人商量。

从京城来,却要找一个山里的野大夫,和一个病弱的人商量人命大事,那这两个人不用想就很厉害。

大宝道:“我猜他们以前肯定也是在京城的。”

小宝点头:“就算不是在京城,一定也能左右一些事,我猜他肯定就是于渊。”

他这么一说,大宝立时就很激动:“我们终于找到他了,以后不用害怕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小宝的忧虑却比他多,颓然地道:“是他又怎样,你看他现在的样子,能做什么呢?还能为咱们报仇吗?”

兄弟两人重新陷入沉默。

于渊现在的状态,说自身难保都不为过,就算收留他们,也只能这样在山里过活。

想要回到京城,想为他们的母亲和亲人报仇,根本就不可能。

半晌,小宝才道:“也是有好处的吧?他教咱们读书,还教咱们功夫,以后回京城的事,咱们自己来。”

大宝也一下子握紧小拳头:“对,只需几年,我们就是一条好汉,何需别人打江山?”

深夜小屋的灯下,两个小小少年,忧一阵喜一阵,继而又振奋起来。

看着窗外的眼睛里,燃烧着灼灼的火苗,好像已经看到了几年以后的自己。

只不过激动过后,大宝突然问:“这么说,沈大沈二,早就知道咱们是谁了?”

小宝:“……”

到了这时,他们才开始慢慢的反向推理,找出沈家为何娶傻妮的真相。

两人恍然大悟:“原来是这么回事?”

然后又叹气:“还是这两个魔王的城府更深,把我们都装进去了。”

大宝问:“也不知道娘知不知道这事。”

小宝又忍不住撇嘴:“她肯定早就知道了,你没听她话里,都是为那两个人打掩饰吗?”

自认很聪明,到现在才知道,他们走的每一步,都是被于渊算计好的。

这也太打击刚鼓起来的士气了。

两人相互看一眼,想恼,又恼不起来,毕竟确定了于渊的身份,他们更多还是高兴。

到底是小孩子,从心里边是需要有一个依靠的,傻妮虽然对他们好,可她一个女子,真遇到京城来人杀他们,她肯定挡不住。

但于渊却能,就算他现在病了,可心智是好的呀。

连他们两个都能套住,那对付别人还不是绰绰有余的?!

如此一想,顿觉安心,也就躺下去睡了。

三天以后,沈鸿背着于渊从山上下来。

一把他放下,就跟傻妮说:“大嫂,这是药方,你按这个拿药,给我哥煎来喝,我出去一趟。”

根本没给傻妮说话的机会,人已经出门。

于渊比之前更严重了,人是昏迷的,放进屋里许久都没有动静。

以前这个时候,大小宝还会悄悄跑到外面去玩,暗底里说他的坏话,叫他大魔王。

就因为他回来了,会第一时间检查他们的功课。

可这次两个小家伙一齐进了他的屋,看着他昏过去的样子,那个愁呀!

又跑到厨房里问傻妮:“娘,这药一喝下去,他是不是就该醒了?”

傻妮摇头:“我也不知道。”

可到喂药的时候,她也愁了。

于渊不醒,药根本喂不下去,也不知道之前沈鸿是怎么做的?她反正可为难了。

大小宝帮她扶着于渊,试着把他的嘴掰开一点,可一勺药刚送进口中,就又顺着嘴角流出来。

三人折腾出了三身汗,看着流出来的一滩药,眉头都要打结了。

最后傻妮实在没办法,就去厨房拿了一根筷子,把于渊的嘴掰开后,就把筷子顺进去一点,撬着他的嘴。

拿勺子再往里面送药时,也送的靠里一些,差不多都要到嗓子眼了。

这样,总算把半碗药喂了进去。

把于渊放下时,大小宝拿小捶头捶着自己的腰背说:“老腰都要被他累断了,不是挺瘦的吗?怎么这么沉?”

傻妮没空跟他们打趣,忙着去翻于渊要换的衣服。

身上穿的湿了一大片,肯定不能再穿。

可衣服翻出来后,她又犯了愁,怎么换呢?

大小宝一看她的架势,互相推着就往外面跑:“这忙我们可帮不上,你自己慢慢来吧。”

傻妮:“……”

还是要换,他身上本来就冷,怎么能穿着湿衣服呢?

先把屋里的炭炉烧暖了,这才把被子掀开一点,将手伸进去,慢慢解开于渊的衣带。

隔着被子,她看不到里面的情况,全靠摸索,却已经是满面通红。

衣带解开后,先掀开于渊的领口,看看衣服到底湿了多少。

傻妮虽然备的衣服多,但若他里衣没有湿,就打算先不换。

太冷了,她怕自己这么掀着被子,耽误的时间长了,再把于渊凉着。

结果揭开衣服一看,从外到内,全部湿了个透。

这下是不换也得换,而且要快。

先前的羞涩脸红都被克制了,剩下的全是担心。

傻妮看了看床上的于渊,实在没有更好的办法让他坐起来,干脆自己爬到床上去。

她把于渊扶坐起来,自己就紧靠着他,坐在他背后,这样衣服脱下来时,就没有那么冷了。

要换的一套衣服,全部都先套好,放在手边的桌子上。

上面盖的被子仍没掀,还盖的严严的。

傻妮把他的一条手臂先拉开,顺着手势慢慢把一条袖子褪下来。

然后立马把要换的衣服套上去,且将衣服从背后一绕,已经有大半披到于渊的后背上。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既是如此,她的手还是不可避免地碰到了于渊的肌肤。

而眼睛也看到了他的后背。

一大片的冰白色里,隐隐泛着几许紫黑,肩膀处少,越往下越多。

到腰腹的地方,白色已经全成紫黑色,像盘着一些恐怖的毒线,特别吓人。

且整个身体都像是冰一样,如果不是还有鼻息,还有心跳,几乎要以为他……

傻妮收回神思,不敢再往下想。

忙着把他另一条袖子褪下来,将衣服完全穿上去。

又换了位置,把自己从床上腾下来,手伸进被子里,给他把衣服理平,系好腰带。

等把这一切做好,拿了湿的衣服出来,才发现自己的眼睛雾蒙蒙的。

她……只是心疼他。

太心疼了,身上没有一点温度的感觉,他是怎么忍过来的?

第二次喝药之前,沈鸿从外面回来了。

他先进于渊的屋里,给他把过脉,又把屋里的炉火拔旺了,门关上,这才开始行针。

傻妮在自己屋里,把一件棉衣一件棉袍毁了。

又找了一段旧衣接上去,做成一件棉布门帘。

她紧着手做,中间连头都没抬一下。

等把一个门帘子做好,脖子半天都直不起,好像要从后面断掉了。

手上捏针的地方,也压下去一条深深的壑。

把针线收好,用一只手捂着后面,半晌才把脖子抬起来,轻轻活动两下,立刻拿了棉帘子去找沈鸿。

“二公子,把这个挂在门外面,这样开门的时候,就可以减少凉气进去了。”她说。

沈鸿看着那棉帘子,眼神都变了:“大嫂,这是你冬天要穿的棉衣,你做成这个,冬天穿什么?”

傻妮把东西塞到他的手里,转身又去找了捶子和钉来。

回来才急急说:“我没事,现在还不太冷,冷我也不怕的。”

在丁家也没有穿过什么像样的棉衣,每逢天冷时,就把一层层的厚衣服都塞进去,这样就充当棉衣了。

她的这件棉衣,本来就薄,已经把好棉好布,紧着给于渊和大小宝做了,现在干脆毁了……

沈鸿一向调皮,这个时候却也笑不出来。

他拿把椅子,踮着脚,把棉帘子钉到门框上面。

这样既可以挡住门缝里进去的风,也可以在开关门的时候,用棉布帘子缓冲一下,外面的冷气进来的就不会太多。

把这些做完,傻妮脸上才露出满意的笑。

进去又看了一遍于渊。

他已经醒了,眼睛灼灼生辉,一点也没受身体的影响。

听到傻妮进来,目光便转到了她身上。

开口的时候,才显出孱弱来,声细如丝,要靠的近了才听清楚。

“不必如此,我过两天就好了。”

傻妮往门上看,被棉布挡住的地方,光线很暗,显的室内光线也更暗一些,沉沉的。

这种光线之下,把于渊的脸趁的更白了。

她心情复杂,脸上却还是带着笑:“没事的,我并不怕冷,冬天一向也穿的少。”

这种请,鬼都不信,何况是于渊?

不过这姑娘一向倔强,他也并未再多说什么,只是私下里交待沈鸿去想办法。

如此过了两天,于渊的病并没有完全好,不过比回来的时候好一些。

能坐起来吃饭,喝药,只是还不能下床走动。

他常靠在床头处,背后垫着厚厚的被子,跟沈鸿说话。

外面不知发生了何事,沈鸿这两天都在往外面跑。

每次回来,就先进去跟他说好久。

大小宝想找机会进去问于渊,却被傻妮拦住了。

她将他们拉开,小声劝道:“无论什么事,也不急在这一时,等他好一点再问吧?”

两个孩子好像突然懂事了,或者突然间对于渊好了,竟然听话地点点头,安心坐在屋里读起书来。

傻妮在他们说话的时候,也不进去,尽量让他们少一些忧虑。

但沈鸿若是出了,她便会进去,无微不至地照顾于渊。

熬好的糯糯的米粥里,剁了一些碎肉,还掺了小小的菜丁,做的好吃又有养分。

一口一口喂他吃的时候,两人都很少说话。

吃完饭,傻妮递给他沾了热水的布帕,让他擦拭嘴角。

之后,检查屋内的炉火等,把所有的事做好,才会走出屋门,去忙别的事,于渊这个时候差不多也该休息了。

如此足足过了五天,他总算缓了过来,可以下床走一走。

但外面阴云密布,细雨绵绵,一下子好像进入了深冬,冷的人都伸不出手来。

于渊也只是站在窗前看看,并没出去。

不过他起来以后,就把大小宝叫了进去。

想了一下,还是跟沈鸿说:“把她也叫过来吧?”

沈鸿想的更多一些:“这些事还是不要让大嫂知道了,也做不了什么,白白担心。”

于渊与他看法不同:“有其让她自己乱想,倒不如坦白告知,以后的事,以后再议。”

沈鸿犹豫地看了他一下,还是皮了一下:“某人现在对我大嫂是越来越好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不等于渊说话,立马飞奔出去,唤傻妮进来。

于渊坐在床沿边,大小宝靠他右手站在床边的桌子处。

傻妮就站在另一侧。

她进去时,于渊看了眼离她不远的椅子。

但傻妮觉得二公子都在窗边站着,她坐下去好像很不合适,所以就也站着了。

于渊开口,声音不大,却有足够的震慑力。

他在开口的瞬间,大小宝甚至都屏了一下呼吸,两双滴溜溜的大眼睛,也都转到了他的身上,聚精会神。

“想来你们已经知道我是谁了”于渊微顿一下,又介绍,“姓于名渊,字行舟……”

在大小宝张口要说话时,他道:“对,曾经是北盛朝的将军。”

傻妮:“……”原来这样。

大小宝则一齐向前:“于叔叔……”

“叫爹。”于渊瞪他们一眼,“要养成习惯,在任何情况下都这样叫。”

但声音很快又落下去,轻声解释:“委屈你们了。”

大小宝:“……”

心情怪复杂的,这人厉一时,软一时,他们琢磨不透。

于渊却进一步解释:“你们两个,是什么身份自己清楚吧,如今不是争权夺势的时候,活命要紧,明白吗?”

大小宝同时点头,亦不敢再轻易开口。

于渊也没在此事上多讲,接下来说他们眼下遇到的事。

“最近从京城来了一批人,有二十来个,都是被抄家后,追杀出来的。”

所有人都不说话了,目不转睛地看着他。

“他们是要通过南郡地界,逃到南边的南梁国去,但南梁恨北盛入骨,他们这样过去,只有死路一条,所以我把他们截下了。”

他的眼睛,锐利地看过屋内的所有人,一字一顿,不紧不缓,却又是铿锵有力地说:“但这二十几人里,很难判断出有没有细作。”

目光突然转到大小宝的身上:“也就是朝中党派,派出来杀人、或者是打探什么消息的。所以你们最近最好不要往外面跑,安安生生在后院里读书就好。”

两个孩子一个字也不犟,立刻点头答应。

傻妮也不敢说话,因为他们说的她半点也不懂,但里面的一些词句,她是听得出来的。

比如“杀人”,“打探消息”等。

她以前想过于渊的身份,却从不敢想,是这般的位高权重,更不敢想,他与杀人的事有关,还能左右那么多人的生死。

还有大小宝,现在看来,他们两个似乎也不单单是富人家的孩子。

傻妮从小长在乡间,没来沈家之前,见到的最权威的人,就是丁家老太太,还有他们村的里长。

她连县太爷都没见过,又哪里会想过自己有一天,会跟一位将军站在同一个屋内?

她不知看谁好,心里又欢喜,又担忧。

手不自觉又揪住了自己的衣角,慢慢拧着。

于渊给大小宝分析完形势,也对沈鸿说:“我的病已经没事了,你最近住在镇上,多留意他们。”

沈鸿点头,“还好白叔没把咱们这里说出去,现在还能藏得住。”

“要是真有细作,怕也藏不了太久,所以早做打算。”于渊说。

目光却瞟向了一侧的傻妮,那姑娘把头低的,已经只能看到发顶,瞅不见脸上的表情了。

于是,于渊下一句话便道:“既然把你们叫到一处说这事,就代表咱们已经是一家人,以后是走是留,便都会一起,所以不必过分忧虑,跟过去一样即可。”

果然,她的头一下子就抬了起来。

小小的巴掌大的脸上,睁着一又大大的眼睛。

里面装着疑惑,随后就是难掩的惊喜,嘴角也往上勾起,整个脸如花儿一样,瞬间绽放了。

于渊看的愣了一下。

片刻才把目光移开,接着往下说:“最近来家里的人,也要多留意,尽量不要说太多闲话。还有,称呼和态度也和过去一样,不用刻意改变。”

傻妮赶紧点头。

她正在琢磨着,以后该怎么叫于渊。

他不是沈鸿的哥哥,又公开说自己姓于了,那自己再叫他大公子,好像不太合适。

经他这么一说,顿时又一阵释然,甚至还朝于渊笑了笑。

于渊的心思便动了一下,又朝她多看一眼。

一切安排好,就各就各位。

大宝接着回屋里去看书,偶尔会了演戏,还要当着牛林他们的面,骂一声于渊大魔头。

沈鸿以出门为由,去了镇上,傻妮便照看着医舍里的事。

那位之前脾肺有病疾的青年,又来了几次换药,最近一次刚好碰到沈鸿在家,把过脉后,给他调整了药方,继续吃着,算日子明天应该又该来了。

接触的多了,傻妮知道他住在小灵山南边,三四里处的一个村里。

名叫方良。

从穿着和抓药的表情来看,家境应该也不错。

除了最初来时,对自己病的焦急,以及不太相信他们外,后面都很有礼貌。

有一次来,还给带了一些红薯,说是自己家种的,让他们尝尝,很是热情。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傻妮整理药方的时候,看到了他的,便单独拿出来,搁在一旁。

第二天一早,方良果然来了。

手里竟然提着一块豆腐。

他先递给傻妮道:“项大夫,这个是自家磨的,拿来一块给您尝尝。”

傻妮挺不好意思的:“这么大老远的让您拿过来,很冷吧?”

方良看看外面说:“还行,今天没下雨,就是风大点。”

然后又说:“这段时间吃了你们开的药,好多了,胸口没那么闷,上气也顺一些,走这点路都不算什么。”

傻妮笑了笑,也没再推辞,把豆腐接了过去。

方良赶紧说:“先放去厨房吧,我在这儿等一会儿没事的。”

傻妮提着豆腐去放,正好碰到牛林过来问事,就站着跟他说了几句话。

再回到医舍时,竟然看到丁平平正跟方良说话。

丁平平最近也来过两次,是给丁宝拿药的。

纪氏被大小宝赶走后,又得知于渊他们已经回来,便不敢轻易来沈家。

她彪悍是有,但关于自己儿子,可不敢大意,这个时候也不敢得罪沈家。

尤其是丁宝吃了这里的药,确实好了不少,她就更谨慎了。

纪氏比孟氏好的一点就是,心眼没那么多,他们家药好,能治她儿子的病。

那她就想多吃点,让儿子快好起来。

于是又求到了冯氏的门下。

自然也不会像孟氏一样送礼,但冯氏本身就想让丁平平常去丁家走动,也就同意了。

一来二去,他们两家关系倒好上一些。

丁平平看到傻妮出来,忙着叫了一声:“二姐。”

傻妮朝她笑笑,按着先来后到的顺序,先给方良把脉。

确实好了不少,药方又是沈鸿刚调过的,所以按着方子又抓了三副药给他。

抓完他的,就是丁宝的。

丁宝的病浅,喝两副药就差不多了,只是纪氏怕好不透,所以就又让来抓一次。

傻妮就把治病的药去了,给他添了些补养的,算是巩固一下。

她转身去抓药时,方良并没走,仍站在医舍里,跟丁平平说天上的云彩。

傻妮听了两耳朵,也没听明白他们两人的话从何处说起,便问道:“这天阴成这样,怎的还有云?”

丁平平兴致盎然:“二姐,你不知道,我刚才来的时候,看到天空有一块云,特别像一棵树。

就一路走,一路看,从半路一直看到你们这里。

到了这儿,还差点跟他撞在一起,原来他也在抬头看云,你说巧不巧。”

傻妮:“……”

好巧呀,大家看上了同一片云,这是多大的缘份。

她不动声色地看了一眼方良,见他眉眼弯弯,似乎也在为丁平平的话开心。

他眼睛里有光,不时会往丁平平那边看一眼,倒是别有一番意思。

不过了解不深,还是得谨慎。

所以这天抓完药,傻妮就多留了一会儿丁平平,让她吃完午饭再走。

方良见她不回,才拿了自己药,与她们道别。

待他走了,傻妮借口问丁平平:“上次你来,说二娘急着给欣月找婆家,找到了没?”

丁平平赶紧道:“我正要跟你说这事呢。找到了,还是镇子上的,听说那人以前还考过秀才,能说会道,长的也一表人才。”

说起这事,丁平平话可多了,又道:“二婶找到这门亲,喜的眉开眼笑,生怕人家生变,急的三天两头往媒人家里跑,就催着赶紧成婚呢。”

傻妮问:“那欣月愿意吗?”

丁平平嘟了一下嘴:“看样子也不太乐意,但听说那秀才惯会哄她开心。”

她往傻妮身边靠了一点,压着声音说:“他们一起去镇上逛了,那秀才给三姐买了不少东西,也不知道说了什么话,还哄的她很开心,现在看来,应该是行的,按二婶的意思,年底可能就要成婚。”

傻妮这才问了自己想问的话:“那你呢?”

丁平平的脸顿时一红,“我又不着急,等她嫁出去,家里就剩我一个女儿了,多好呀。”

傻妮笑着问:“那大娘也不着急吗?她有没说给你找个什么样的?”

自然是说了的,但是丁平平才不去学这种话,多羞呀,打着“哈哈”把事混了过去。

傻妮见此,也不再多话,只管忙她的。

中午留了丁平平吃过饭,回去时依然叫牛林送了一段。

他们这边的路长,好远都看不到人,傻妮因为有自己的经历,总怕路上出什么事。

丁平平从家里来,她管不了,但走时,她就会让人送。

牛林如今也老实,送丁平平一路,连话都不多说一句,跟在她身后三四步远的地方,把人送进村,就折头回来。

丁平平好几次想请他到家里坐坐,他都摇头拒绝了。

还说他一个陌生男子,平白去一个姑娘家里,会影响她的名声,不好。

丁平平见此,也就不勉强他了。

不过三天后,方良来拿药,丁平平正好也来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两人不期而遇,又是惊讶又是惊喜。

丁平平这才问他:“你是什么病呀,要吃这么多药?”

方良如实说了,然后又问她是怎么回事?

丁平平道:“我上次是给弟弟拿药,这次是奶奶染了一些风寒。老人家不方便过来,所以开些祛寒补养的药回去。”

傻妮在里面听到她说话,忙着走出来问:“奶奶病了?”

丁平平连忙把手里药方递过去:“村里的大夫说是染的风寒,开了这个方子,二姐你看看。”

不见病人,只看方子,哪里看得出什么来?

傻妮见方子上都是去风寒的药,又向丁平平问了一些丁老太最近的状况,也没听出什么特别来。

但拿药给她的时候,还是嘱咐:“先吃一副,要是减轻就再吃,不行就赶紧去镇上看看。”

跟着进来的方良听到了,立刻想到自己来时的境遇,于是问道:“怎的她吃一副药就能看出好歹来,我却要吃这么许久?”

大概是怕傻妮误会,连忙又解释:“不通医理,有盲问之处,还请项大夫见谅。”

傻妮也没有怪他的意思,耐心解释:“你的病是我们诊过以后,确定很严重了,才开的药,自然估得出,吃几副才会有效。老太太是没见到人,只拿一个方子来抓药,并不确定病情,所以才让她小心服用。”

方良的问题立刻就来了:“那为何不让她来这里诊一诊呢?你们不是亲戚吗?如果真是年龄大不能来,你也可以去一趟呀!”

他纯属是好心加好奇,却一点也不知丁家的事,所以才会有此一问。

傻妮倒没什么。

但丁平平听到以后,又是给他递眼色,又是扯他衣服,连羞涩都没顾上,只想制止他往下说。

喜欢锦绣田园之傻女超好运请大家收藏:(wuxia.one)锦绣田园之傻女超好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