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大汉霸主 > 第四百章 刘显封侯

大汉霸主 第四百章 刘显封侯

作者:一级烟枪王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29 10:16:13 来源:书海阁

钦差使臣在刘显回来的城东门等着,陪同的有县令文申等一众杨氏县的官吏。另外,还有许多看热闹的百姓。

接圣旨的时候,是必须要跪接的。

刘显没有办法,这个时候还真的不可以公然的违抗。如果是给别人的圣旨,刘显还可以不管,可以避开,但是这是给自己的圣旨,刘显避无可避。

如此,刘显的心里哪里是极不情愿,也不得不跪接圣旨。

不跪接,那么就等于给予朝廷把柄,可以直接派人来抓捕刘显。

在宣读圣旨的钦差使臣扯着公鸭一般的嗓子要刘显跪接时,四周的百姓就都先跪了一地。这样的情况,也说明了,大汉皇权在一般的百姓心目中,依然还是有着比较深重的影响力。

在这样的情况之下,刘显的确很难带着这些百姓造反,跟大汉朝廷对抗。

大汉虽乱,但大汉的权威依然还刻在百姓的心中。

这样的情况,让刘显的心里的确也感到有些难受。自己为杨氏县、柳林村做了那么多,想尽办法弄到了粮食让他们活下来,再想办法子他们有了更好的生计,给他们一个更好的未来,给了他们美好生活的希望。

可这到头来,还是敌不过朝廷的一道圣旨。

失落,真的有些失落。

刘显有这样的情绪是正常的,毕竟刘显不是这个时代的人,很难理解得了这个时代的百姓对这种封建皇权的敬畏程度。

在大汉百姓的心目中,皇帝跟他们这些百姓平民,的确就是一个天上一个在地下,皇帝是无比威严,至尊无上,皇帝的旨意,就是金科玉律,是无条件顺从的。

和刘显在一起的蔡嫣和孔雪,显然也发现了刘显的情绪有些不对,一左一右的陪着刘显跪下,又各自探出一只手,抓着刘显的臂膀。

钦差宣读的圣旨自然不是白话文,刘显也没用心去听。

大意就是皇帝先为先帝歌颂一翻,再说到马贵人,表达了对马贵人的敬重以及怜惜之意。然后就是认可马贵人收刘显为义子的事,表示马贵人的确需要一个膝前奉孝的人。此后就是赐封刘显为义勇侯,可继承平原王府,食邑除了原平原王府的封地之外,增加了杨氏县、柳林村之地。

这杨氏县和柳林村地理位置一河之隔,这就等于是把柳林村划归到了杨氏县的意思差不多。当然,名义上,柳林村依然还是廮陶县所辖。

从表面上看来,刘显是真正的获得了大汉朝廷的承认,是真真正正的王侯了,有了属于刘显自己的封地。这是喜事。

所以,无论是杨氏县的官员,还是百姓,在听完了钦差使臣宣读的圣旨之后,全都欢呼起来,纷纷向刘显表示祝贺。

对于他们来说,刘显为他们做了那么多,现在获得了大汉朝廷的封赏是应当的,是好事喜事。

一般的官员百姓,他们都会认为这样就是一件极其光荣的事,光宗耀祖。

不只是他们,就算是郑伯,甚至是一起返回的郑玄以及陶丘洪等等,都认为是好事、喜事。

他们真的不知道,刘显是一个后现代的人,并且来到了这个时代后,知道了这具身体的真正身份,所以,对大汉皇权真的一点都不放在心上。也更加不会认为朝廷的封赏是一件值得高兴以及觉得荣耀的事。

所以,刘显的心里有些郁闷。

如果可以,刘显的确不会随便向谁下跪。跪天跪地跪父母,哪怕是皇帝,刘显都不愿意向其下跪,现在,却在这里不得不向一道圣旨下跪,跪在一个皇宫内侍的面前。

好吧,其实这些都是小事。

这表面看来是好事,那钦差内侍,在宣读完圣旨之后,也由原来一脸肃穆威冷的样子,换转了一副笑脸,上前来把圣旨交到了刘显的手上,并且对刘显表达了祝贺。

伸手不打笑脸人,刘显也只好笑脸相向,跟他寒暄着一起进了城。

朝廷派来的钦差其实已经来了好几天了,实际已经派了人前往北海向刘显告知此事。但刘显一行并没有和送信的人相遇。另外,钦差也并不着急,就留在杨氏县等侯。

刘显让人把郑玄、孔夫人、孔雪等人都先送到柳林村安顿,他本人就留在杨氏县,设宴接待钦差。

刘显也想通了,现在没有必要彻底站在大汉朝廷的对立面上,真的没有那样的必要。给自己封赏什么的就受着,这些并不会影响自己现在以及以后的发展。

钦差是皇宫内侍,五十来岁了,名赵和。

宴席间,刘显也问了一下他的来历,却是十常侍中赵忠的人,且跟赵忠是同乡,都是邺城人,他也是利用这次来杨氏县、柳林村向刘显宣旨的机会,先到回家探了亲,这才到杨氏县来的。

现在的圣旨,只是为了安抚住刘显,所以张让、赵忠他们肯定会派出自己的心腹来宣读圣旨。同时,也一再叮嘱,不要向刘显索要什么的好处。

所以,这赵和,没有什么坏心思,所以,在有意的讨好的情况之下,在表面上,和刘显也就相谈甚欢。不停的向刘显讲述洛阳京城的繁华,也向刘显介绍了一下现在洛阳京城的一些权贵等等,总的来说,就是说洛阳歌舞升平,是人间乐土。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刘显随意的应付着。

第二天,赵和便离开了,返回京城复命。

让刘显感到奇怪的是,他让文申等人准备了一些钱财送给这个钦差,可是居然拒绝了。

这让刘显感到有些不对。

现在大汉朝廷**,从皇宫中出来的内侍,哪一个不贪?他们不仅不暗示索贿,连基本的送礼人情都不要,这就真的让人奇怪了。

刘显让文申等准备一些钱财打发这些钦差使臣,的确是基本的常规人情往来。哪怕是如皇甫嵩、卢植等等刚正之士,在接圣旨之后,也肯定得要多少都奉送一些钱财给他们作为辛苦费。这些是必要的。

华夏自古以来便是一个人情社会,莫说是钦差来宣旨了,就是随便一个人到自己家里传递一句话传递一些消息,那也得要给人家一点辛苦费什么的。这些很正常。

可这次的钦差,刘显就感到很不正常。

刘显的心里很警惕,毕竟朝廷已经出手对付自己了,先是把马贵人召到了京城,再暗示皇甫嵩出手对付自己,然后干脆派了王越来刺杀。

那么现在忽然承认了自己的身份,还封自己为义勇侯,这的确有些反常。

刘显觉得,这当中肯定会有阴谋。

可刘显毕竟不是神人,这一时实在想不到朝廷会如何对付自己。

但有一点,刘显也可以肯定的,暂时,朝廷不会再派人来刺杀自己,也不会明着来对付自己了。这才封侯,跟着又派人来对付自己?

可刘显也隐隐觉得,后面肯定会有什么的大招,要不然,明明是想弄死自己的,又何必给自己什么的好处呢?

这不仅仅是封刘显为义勇侯,以及赐了刘显食邑之地,还有一些绫罗绸缎等等的赏赐。

这让刘显真的感到古怪,有一种自己要被招安的感觉。

不管这些,刘显离开这一段时间,柳林村的城池已经真正的建好了。从现在开始,柳林村的确可以改名为柳林城。

当然,这是指外城已经修建好了,但是城墙外的护城河还须要一段时间才真正的挖好,还有要引水入护城河。在引水入护城河之前,刘显自然也打算先布置好护城河的一些基本的防御设置,比如,先在护城河底布置好尖锐的倒桩等等。

以后肯定不会太平,绝对会有敌人来打柳林城的主意,现在刘显就得要考虑柳林城如果遭受到敌军的攻击时,这个守城要如何守。

所以,刘显要把守城的工作做到极致,要让敌军每前进一步,都得要付出极大的代价。

刘显把下面的人都召到一起来,一起商议,设立假想敌。

事实也不用设立假想敌,因为现在还有黑山黄巾军的威胁。

这一商议,的确又有了许多的建议。

刘显现在,下面已经有了不少人了。

除了黄忠不在,王越不露面,负责训练军马的黄叙等人也不算。

真正可称为谋臣的,就有蔡邕、田丰、郑玄、陶丘洪等等,这几人,是真真的当世名士,无论是哪一个,都是满腹经纶,学识渊博的名士。并且,他们在才学上,也各的各自的特长特点,但是,无一例外,其实都是内政高手。

现在,蔡邕、田丰他们,已经不仅仅只限于刘府学院的事,在刘显不在的这段时间,他们已经兼顾到了杨氏县、柳林村方方面面的事务。

文申、梁济、单永、李元等等,他们亦已经对蔡邕、田丰的才干才学佩服得五体投地。

更难得的是,在这里,他们可以无所顾忌的尽展自己所学。用刘显跟他们所说的话来说,在这里,只要有利于百姓,有利于发展的,他们认为如何做才好,他们所提出来的方案政策,经得起推敲实践的,那么马上就可以推行。

对于柳林城,他们根据刘显的理念,进行了一个重新的规划。

蔡邕、田丰都认为,既然刘显打算肯定得要发展河运,那么现在就可以先规划起来。如何呢?他们认为,可以先把这个码头水寨建起来,分别多修建两道城墙,其实就是沿着城墙延伸,把城东沿河的区域,全都纳入城墙的保护区。城墙修建到河边,这样,原城墙的城东沿河一片区域,也是一个安全区。到时候,码头、船厂以及一个沿河的商贸集市都可以设在这个安全区之内。

可以说,多修两道城墙,也等于可以将柳林城一下子扩大了成倍的面积。

另外,在防御方面,他们都认为,在城墙外面,三里之内,实行坚壁清野。当然,城墙外面三里之内,把地方弄平整后,是可以种上农作物的,但主要是用来种菜,因为种菜的周期短,万一发生战事,就算是遭受到破坏也不会有太大影响。如果是知道了敌人会来,那么也可以在敌人来到之前,抢先收割。

有敌来犯,可根据敌人的强弱,如果敌人势大,要做好长久守城的准备,那么也可以在城外三里之内做些手脚。比如挖陷坑布陷阱,平时可以做好一些拒鹿马等等,在有敌来犯时,可以快速的将拒鹿马搬出去,布置在城外,阻止敌军直接攻城的可能。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反正如何有利,就如何做。

刘显觉得他们的提议方案不错,确定了下来。

另外,数间学院都已经兴建好了,择日便可以正式开院授课。

各行各业,都一起拿出来商讨,然后刘显再决定。

商讨完,决定好各项事务后。

刘显对众人道:“各位,朝廷突然派钦差前来宣旨,对本人封侯赏赐,承认了本人是平原王府少主的身份,这表面上看来的确是好事。可是,我觉得其中有些不对,总觉得会有什么事发生。你们认为呢?”

田丰从朝廷辞官归田真的不算太久,对朝中的奸佞真的有较深了解,他似乎也早有所感,此时沉吟道:“少主,你不说田某也想提了,以朝中那些奸贼的性子,他们不可能不向少主以及文大人他们索贿的,连皇甫嵩大人他们都敢索要五千万钱,你们,少说也得要数百万钱才有可能打发得了他们。可他们竟然就真的来宣读了圣旨就走了,田某是无论如何都不会相信他们会转性的。唉,如今连皇甫嵩大人都已经被免职了,咱们也很难通过皇甫大人了解到朝廷的意思。”

“呵呵,朝廷那位,连派出刺客的事都干出来了,肯定会有什么的后招,所以,咱们还真的不得不防啊。”蔡邕这时也说道。

蔡邕骨子里忠于汉室,可是以说对当今没有一点怨念那就是假的。他一生被数次流放,到处流离,其实都是拜当今的那位所赐。现在投靠了刘显,虽然没有想过要造反什么的,骨子里依然还是忠于汉室,可现在却真的会先为刘显考虑了。

毕竟刘显给了他安全安定的生活,在这里,他觉得真的很自在安乐,他真的不想这里的平定生活被打破。

“防?防什么?如何防?”

郑玄这时有些不解的道。

郑玄新来,对于许多情况并不算太过清楚。

蔡邕对于郑玄很敬重,他们虽然是同时代的当代大儒,但论年纪,郑玄比蔡邕稍大,这次认识后,蔡邕称郑玄为郑兄。

“郑兄有所不知,你一直不愿意出仕,对于朝廷的真实情况恐怕也有些迷糊。是这样的……”蔡邕少不得向郑玄简单的说了一下情况。

主要就是当今那位,对先帝有亲近血缘后人的顾忌,当年灭刘悝一家的事,郑玄也是知道的。所以,这一说刘显跟平原王府马贵人的关系而遭受到朝廷猜忌,然后把马贵人召到了京城,再有对刘显的刺杀等等,这些一说,郑玄也马上就明白了,他也是有一点政治智慧的。

碰的一声,郑玄听后,一脸愤懑,拍了一下身前的宴桌,骂道:“可恶!刘显公子何罪之有?居然还派刺客来刺杀。不行,如此说来,这次赐封刘显公子,肯定不安好心。从现在开始,一定要注意刘显公子的安全。”

“如此朝廷,如此……唉,陶某感觉很荒唐。”陶丘洪亦似有些无语的说道。

“各位,不用担心太多。咱们只要把自己的事都做好就行了。至于朝廷想要我的小命,不是那么容易的。”刘显挥手说道。

喜欢大汉霸主请大家收藏:(wuxia.one)大汉霸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