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侯门春色之千金嫡妃 > 第69章

侯门春色之千金嫡妃 第69章

作者:偏方方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26 09:08:19 来源:免费小说

  华珠打帘子进屋,看见桌上有个未撤走的空杯子:“有人来过?”

  年绛珠将睡着了的颜旭之放入摇篮,答道:“罗妈妈,说了一对乱七八糟的福啊煞的,反正要做场法事。”

  做法事?华珠清亮的眸子里掠过一丝狐疑的波光,在炕头坐下,秀云奉了一杯茶,又撤走罗妈妈的杯子。华珠不渴,只拿着暖手,瞳仁左右一动,说道:“我想在知辉院搭个葡萄架子。”

  “你想种葡萄吗?”年绛珠笑着问。

  华珠“嗯”了一声:“水果蔬菜什么的都想种一点儿,葡萄最好,不知道难不难?”

  年绛珠以为华珠指的是搭架子难不难,就不以为然地说道:“这有什么难的?等着吧,下午就给你开工。”

  年绛珠的效率很高,华珠进屋描了会儿红的功夫,她便把刘管事叫来了:“知辉院要搭个葡萄架子,前院儿的海棠动不得,把后院儿的盆栽撤掉,别给我用糟了水的竹竿搭啊,上回马车出问题我还没找你算账呢!这次若再出什么岔子,老爷那儿也没你好果子吃!”

  不同于罗妈妈是封氏的陪房,刘管事自幼在府里做事儿,已经几十年了,主要负责工程方面的事宜,哪个院子要扩建,哪条下水道要重修,哪里的花园要翻新都属于他的职权范围,也顺带着管理车队。但他这人有点儿好赌,索性没赌得倾家荡产,妻子儿子便也没怎么说他。不过,年绛珠对他没什么好感就是了。

  上次的马车因属于检修而出事,刘管事被骂了个狗血淋头,为防再出意外,他决定亲自监工!

  哪个王八羔子敢在他眼皮子底下偷懒,他就把他轰出去!

  七天后,刘管事采买完所有材料,带着四名孔武有力的壮汉来搭葡萄架子了。

  为着避嫌,华珠与丫鬟们都去往了清荷院,只留蔡婆子与另外几个妈妈守门。临走时,大家把房门都上了锁。

  丫鬟们坐在外头绣荷包,年绛珠做绣活儿,华珠描红。

  年绛珠瞟了字帖一眼,歪歪斜斜,明显心不在焉。

  年绛珠一边穿针引线一边问:“你知不知道哪儿特效去疤药?”

  “你要去疤?哪里受伤了?”华珠抬眸,关切地问。

  年绛珠盯着手里的绣品,摇摇头:“不是我,是你姐夫。他背上有道疤,都三个月了,还没消,我这心里总有些不舒坦。”

  “那得看什么疤,有多深、多大。”华珠写了一笔,说道。

  年绛珠耸了耸肩:“长长的一条,不到一尺。好像是被什么东西给压出来的,反正没有伤口,也绝不是烫伤。”

  华珠疑惑地眨了眨眼:“被压出来的伤势,几天就会消掉的。”

  “唉,谁知道怎么老不消呢?”年绛珠啧啧几声,不再纠结了。

  这时,银杏打了帘子进来:“四奶奶,大奶奶来了。”

  “哟,什么风儿把你吹来了?”年绛珠起身,笑着迎了她入内。

  余诗诗拧着一盒精致的元宝酥放在了茶几上,“春节都没过完呢,你又拘着孩子练字了。”

  华珠索性爬到炕里头盘腿坐下,欠了欠身:“大表嫂。”

  年绛珠坐下,也叫余诗诗坐,然后嗔道:“都十四了,哪里还是孩子?你是不知道,她的几个字写得跟鸡爪爬似的,我都忧心。”

  余诗诗拿过年绛珠为华珠找的字帖看了看:“这字帖风骨过剩、严谨不足,不适合华珠练。”末了,吩咐贴身丫鬟柳红道,“把我书房青瓷花盆下的第三个抽屉的字帖拿来。”

  “是。”柳红退了出去。

  余诗诗打开糕点盒子,对俩姐妹温声道:“李记新出的元宝酥,尝尝。”

  年绛珠生完孩子食欲便有些下降,不大想吃,但依旧拿一块轻轻咬了一口:“嗯,挺香。”

  华珠倒是颇有胃口地吃了起来。

  “今儿找我可是有事?”年绛珠放下元宝酥,开门见山地问。

  余诗诗温柔地笑了笑:“晴儿这几日的胃口越发差了,公中的膳食吃不下,小厨房的也咽不下,我瞧着她肚子见长,脸蛋却清瘦了些……”

  “呵!这也是大嫂你菩萨心肠,把她当个宝贝供着。”年绛珠酸溜溜地打断了余诗诗的话。

  余诗诗拉过年绛珠的手,轻柔地说道:“这话怎么说的?我要宝贝,那也得宝贝你呀,你才是我嫡亲的弟妹。”

  这话受用,年绛珠满意地笑了,回握住余诗诗的手:“真羡慕你和大哥,中间没个丫头来添堵,虽然我让晴儿怀了孩子,但那也是为了四爷逼不得已,其实我心里啊,不怎么好受。”

  华珠就服了,女人啊,半真半假的话讲起来这么声情并茂。

  余诗诗叹了叹:“羡慕我做什么?我还羡慕你呢!四弟是真心疼你,不想让婆婆认为你善妒,才偶尔为之。你莫要为了一个晴儿,与四弟有了隔阂。”

  年绛珠被彻底治愈了,明明晓得的道理,非得从旁人口里讲出来才受用,年绛珠拍了拍她的手:“我省得。大嫂是要找我做什么的?”

  余诗诗浅笑着道:“刚刚不是说晴儿胃口不好吗?我听说你院子里有个福建厨娘,能不能借我用用?”

  年绛珠就看向华珠。那人手软,吃人嘴短,华珠咽了咽嘴里的元宝酥,轻咳一声道:“好啊,我没意见。”

  *

  黄昏时分,银杏苍白着脸走了进来:“不好了,四奶奶,晴儿出事了!”

  香榭居的厢房内,晴儿面色苍白地靠在床头,杏色锦被盖至腰腹,上身披了件淡紫色素绒短袄。未梳发髻,青丝直直地吹在脑后,留了一缕在肩头。

  自从她搬入了香榭居,余诗诗便拨了一名机灵的小丫鬟伺候她,名叫小莲。小莲发现晴儿不适,立刻禀报了余诗诗。余诗诗又即刻通知了老太太和尤氏、年绛珠。

  老太太不能亲自过来,就命崔妈妈去请了大夫。

  崔妈妈领大人入内时,正好在院子门口碰到尤氏、年绛珠、银杏与华珠。

  崔妈妈顾不得行礼,唤了“二奶奶、四奶奶、表小姐”,就买不停蹄地奔入了晴儿房中。

  “哎呀,好端端的,怎么突然出了事儿?”尤氏讲着担忧的话,脸上却有一丝看好戏的幸灾乐祸,“莫不是孩子……不大行了?”

  似笑非笑地看向了年绛珠。

  年绛珠冷笑:“二嫂真会说风凉话,难不成二嫂认为是我干的?”

  尤氏挽住年绛珠的胳膊,很妩媚地笑道:“你干的也没关系,反正咱们做嫡妻的,绝不能让那些狐媚子爬到头上来。别怕,二嫂支持你。”

  年绛珠拂开尤氏的手,皮笑肉不笑道:“我刚给二哥寄了一些补品,给赵姨娘补身子用的,希望赵姨娘把孩子生完了再回颜府,免得路上颠簸!”指望我帮你对付小妾?做梦!

  尤氏的笑容僵了僵,随即若无其事地跨过了门槛,走了几步,回眸一笑:“可我听说,晴儿是吃了福建厨娘的菜才出事的。”

  这回,换年绛珠的笑容僵住了。

  华珠清亮的眸子微眯了一下,对年绛珠说道:“如果是这种情况我就不进去了。”

  年绛珠点头:“也好,都是腌臜事儿,别污了你耳朵。回去就呆在屋里描红,别乱走啊,你院子还没收工,都是些粗鲁的男人。”

  华珠很乖巧地笑了笑:“知道了,姐姐。”

  告别年绛珠后,华珠直冲冲地奔回了清荷院,她先是找到在小厨房切菜的吴氏,拉过吴氏的手郑重其事道:“我带你到一个地方藏起来,待会儿不论谁叫你,你都不许出来,知道吗?”

  藏好吴氏之后,华珠带上巧儿回了房,院子里的壮丁挥汗如雨,乍一看见美丽柔弱的千金打回廊经过,一个个儿地全都傻了眼。

  主仆二人进屋,须臾,华珠出来,身后跟着端了一个托盘的巧儿,托盘上有几杯凉茶和几个钱袋。华珠亲手端起一杯,递到了刘管事手中,微微一笑道:“辛苦刘管事和大家了,喝杯茶吧。”

  说着,将一个最大的钱袋塞进了他手里,“我有个大箱子想搬出府,马车都在外等着了,丫鬟们年轻娇弱搬不动,可否劳烦刘管事行个方便?”

  刘管事掂了掂手中的钱袋,爽快一笑:“这有何难?这会子正打算收工呢!收完就给表小姐搬出去!”语毕,将茶水一饮而尽。

  “多谢刘管事。”华珠微微咧开了唇角。

  香榭居内,大夫为晴儿诊完脉,收拾了医药箱,提笔开始写方子。

  余诗诗焦急地问道:“大夫,晴儿怎么样了?孩子可安好?”

  大夫放下笔,客气地拱了拱手:“晴姑娘约莫是吃了不干净的东西,导致上吐下泻。好在她身子硬朗,只是动了些胎气。吃几贴安胎药,再按照我的食谱规范一下饮食,应该很快能够康复。”

  尤氏就问向小莲:“晴儿晚上都吃了什么?”

  小莲的脸色都吓白了,直到这会子也没有血色上来,听了尤氏发问,战战兢兢地答道:“回二奶奶的话,晴姑娘晚上就吃了小厨房做的晚膳,没吃别的了。”

  “那就是小厨房的问题?”尤氏很热心地问。问完,似笑非笑地瞟了年绛珠一眼。年绛珠端坐如佛,不理她。

  余诗诗吩咐小莲:“把晴儿吃的东西端上来给大夫检验!”

  “是!”小莲快步去了小厨房,将没倒掉的饭菜全部端了上来:清蒸鲈鱼、茶树菇焖鸡、菠菜炒蘑菇、芹菜木耳、红烧里脊、奶油牡蛎汤,并一份蛋羹、一碗米饭,“就这些了。”

  大夫先拿银针试了试,又亲自将每个菜都吃了一口,“没有毒,也没有怪异的味道,大概只是没洗干净吧。”

  余诗诗就要给大夫打赏,崔妈妈按住她的手,从怀中掏出一锭银子递给了大夫:“老太太的心意,请您收下。”

  大夫谢过,留了方子即刻走人,明显,不想卷入宅门的是是非非。

  他一走,尤氏便笑着问向年绛珠:“吴妈妈在你院子里做菜时,是不是也经常害你们闹肚子?”

  年绛珠没心情理这个唯恐天下不乱的家伙,白了她一眼,对余诗诗说道:“吴妈妈来清荷院好多天了,从没出过岔子。”

  言外之意是今儿可能只是一场误会,毕竟大人也用的是“大概”、“吧”这些字眼,说明大人自己也不能完全确定饭菜有问题。

  尤氏却笑道:“从没出过岔子,怎么一给晴儿做饭就出了岔子?”

  余诗诗耳根子软,谁说的有理她就容易信谁的,年绛珠与尤氏各执一词,倒是叫她夹在中间不好做人了。当然,她也有些庆幸,这把火燃在小香榭,却始终没烧到她的身上。她凝重的目光扫过年绛珠与尤氏,投向了崔妈妈:“妈妈,依您之见,应当如何?”

  这个甩手掌柜做得好,崔妈妈有些哭笑不得了,就道:“老太太年轻时若碰上饭菜不干净之事,都必先将做饭之人拿来问话,若无心为之,从轻发落;若刻意造孽,重刑候之;倘若非他之所为,则另行调查。如今晴姑娘是您院子里的人,吴妈妈又是四奶奶的人,您二位可参考老太太的做法,再商议出一条彼此都能接受的路径。”

  一番话滴水不漏,既给指了一条明路,也把余诗诗与年绛珠刚刚滋生的一点芥蒂化为乌有,还让尤氏自讨了没趣儿。

  尤氏揉了揉手中的帕子,翻了个白眼。

  余诗诗握住年绛珠的手:“四弟妹,你的意见呢?”

  “全听大嫂的。”年绛珠温和地说道。

  余诗诗说道:“咱们就请老太太出面,做个裁夺吧。柳红,去清荷院把吴妈妈叫来。”

  柳红迈着小碎步走了出去,约莫一刻钟后满头大汗地跑进来:“吴妈妈不见了!”

  好端端的一个妈妈不见了,莫非是畏罪潜逃?

  尤氏就扬起帕子,很惊讶地道:“那还不赶找吗?万一她畏罪潜逃了,晴儿可就白遭这罪了!”

  年绛珠恨不得把她嘴巴给撕下来!要说尤氏这人,坏事儿也没见她做什么,就嘴巴贱,老爱东戳戳西捅捅,搅得人忒不舒服。

  崔妈妈按住年绛珠的肩膀,不怒而威道:“凡事都得找到人、找齐证据了再下定论。不若这样,各房都派出一个人来,老婆子我带着大家一起搜搜府,也别闹得太大,只当逛园子那般。”

  真要闹大了,不是年绛珠干的也变成年绛珠干的了,人多嘴杂,就是这么来的。

  年绛珠感激地看了崔妈妈一眼:“银杏跟崔妈妈去。”

  余诗诗派了柳红,尤氏派了娘家送来的何妈妈。三房没参与,大家便自动掠过她了。余诗诗又遣了小莲到琉景阁知会罗妈妈,罗妈妈不在,一时也不知上哪儿了。崔妈妈摆手,老太太、大奶奶、二奶奶、四奶奶,已经能代表府里的绝大部分势力,无需再来旁的。

  崔妈妈带着众人走了,整个过程,没人过问晴儿什么,丫鬟与主子的区别,明码实价地标在那里,出事的是你,可你没有说话的权力。

  府里的灯笼与烛火渐次亮了起来,崔妈妈打着灯笼走在前头,从大房开始搜,然后是四房,再又转到府里其它容易藏身的地点,如花园、梅园、菊园、假山、小树林……

  当她们搜到小树林时,突然听到了不同寻常的异动和女人的说话声,那声压得很低,似怕被人发现,但通过那沉闷的嗓音,崔妈妈可以去顶对方跟她一般年纪。

  崔妈妈扬手,示意众人噤声。又指了指脚,让放轻步子。

  银杏、柳红与何妈妈齐齐点头,与崔妈妈一道,朝着小树林深处靠了过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