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侯门春色之千金嫡妃 > 第138章

侯门春色之千金嫡妃 第138章

作者:偏方方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26 09:08:19 来源:免费小说

  华珠的眸子里掠过一丝羞涩,微微笑了笑,仿佛很愉悦。

  廖子承看着她皮笑肉不笑的样子,眸光微微一暗,告别汪公公后,牵着她上了马车。

  一上马车,华珠便蒙头大“睡”,以前她最总是叽叽喳喳讲个不停的。

  廖子承的眸光再次暗了下来。

  ☆、【24】华珠是个大忽悠,进展

  廖子承与华珠回了府,府门口,意料之外又情理之中地碰到了流风。

  流风一袭黑衣,戴黑色面具,立在廊下,一双黑宝石般透亮的眼睛,忽闪忽闪地望向他们。似是知道自己闯了祸,惹廖子承与华珠不高兴了,他有些害怕。

  不远处,是一脸笑意的淑云。

  华珠想要叫流风一起回院子吃饭的话在看见淑云的那一刻瞬间咽进了肚子,华珠淡淡撤回视线,头也不回地离开了原地。

  流风期期艾艾地看向廖子承,探出颤颤巍巍的手,扯了扯他袖子。

  廖子承神色复杂地拍了拍他肩膀,软语道:“乖,先回院子歇息,我忙完这段时间再来陪你。”

  流风的泪水瞬间掉了下来……

  回了院子,廖子承换下朝服,去小厨房做了一顿饭,他做的菜分量都不多,胜在精致,又全都是华珠爱吃的口味。但华珠只动了几筷子,有些菜甚至尝都没尝一下,便放下了碗。

  “不合胃口?”廖子承看了一眼没怎么动的饭菜,轻声问。

  “不是,侯爷做得很好,妾身饱了。”客套地说完,华珠起身,拿了亵衣去浴室洗澡。长年受过的教育告诉华珠,这样做是不对的,你在挑战一个男人的底线。但只要一想起淑云那张笑靥如花的脸,华珠就管不住自己的火气。

  廖子承继续拿起筷子,一点一点吃着,面无表情。

  华珠洗完出来时,廖子承正坐在书桌旁,目光深幽地盯着浴室,乃至于她一推门,撞入他深潭一般的视线,吓得眼皮子一跳,那种目光,藏了太多奥义,只觉一笔难述,华珠想再看看,他却已经撤回视线望向了他处。一个不经意的动作,却被烛火照出了一身的落寞。

  华珠擦了擦湿发,淡淡问道:“侯爷去洗澡吧,需要叫人进来服侍吗?”

  廖子承拿着奏折的手一僵,神色也跟着一僵,片刻后,云淡风轻道:“不用。”

  语毕,起身,将一杯参茶放到了床头柜上,用的是华珠的琉璃夜光杯。

  华珠看了一眼,没说话。

  等廖子承洗完澡出来时,华珠已经睡着了,他泡的参茶,华珠一口也没喝。廖子承如玉修长的手指狠狠地捏了捏眉心,阖上眼眸,呼吸变重。片刻后,颤抖着呼出一口气,随即端起茶杯,把参茶倒入了浴室。

  坐回书桌旁,处理了几分公文,又提笔写了军机处的折子,最后从保险柜取出佛龛,拉开佛龛的两扇小门,看向那尊面容慈祥的释迦牟尼,以前,他十天半个月也不看一次,最近,天天看。

  看完,收好,回到床上,留了一盏小灯。

  盛夏的夜,燥热,屋子里放了冰块也无济于事。

  华珠睡得不大安稳,翻来覆去,满身汗水。

  廖子承拿来蒲扇,给华珠轻轻地扇了起来。华珠怕热,廖子承只要一停,她便不满地翻来覆去,这一扇,也不知扇了多久。

  更夫敲响子时的锣鼓,夜里才渐渐有了凉意。

  廖子承放下蒲扇,进入梦乡。

  华珠一夜舒爽,又是睡到日上三竿才醒。洗漱完毕,穿戴整齐,又简单用了膳,坐车去往皇宫给赫连笙诊病。

  赫连笙穿着蓝色锦服,躺在后花园的藤椅上,用一本史记遮了脸以隐蔽刺目的光线。

  王歆坐他身边,一下一下为他打着扇。要说王歆多么喜欢赫连笙,华珠并不相信,可作为一名太子妃,她最大程度上侍奉着自己的丈夫。昨儿险些被赫连笙掐死,今日又若无其事地与他相处了。可那打扇的动作,华珠看着都累。

  “臣妇叩见太子殿下、太子妃请安。”华珠规矩地行了一礼。

  赫连笙一听华珠的声音,惊得一把拿开了挡在脸上的书,天啦,她来做什么?他妻子在这儿呢,她巴巴儿地跑来,不怕露馅儿?还有,她干嘛要用这么含情脉脉的眼神看他?

  华珠一瞧赫连笙那古怪中带了一丝鄙视又透着一丝窃喜的小眼神,就知道他想歪了,唉,这人,一天不自恋会死啊?

  华珠放下医药箱,不卑不亢道:“请殿下伸出手来,让臣妇为殿下请脉。”

  哦,这个女人,居然要摸他?

  “男女授受不亲,宫里没太医了吗?”赫连笙皱着眉头问。

  王歆不知赫连笙心里的小九九,忙解释道:“是母后吩咐廖夫人为殿下诊脉的,廖夫人医术高明,连长乐姑姑的天花都治好了。”

  赫连笙隐约也知道自己老爱忘事儿的毛病不容小觑,乖乖地伸出了手,刚刚还恼怒她上门勾引,知道她是得了皇后的令,又有点儿失落,唉,好奇怪。

  华珠为赫连笙诊脉,除了脉搏的跳动较常人快速,诊不出其它。

  赫连笙如今的状况已不适合上朝,但圣上终日沉迷炼丹,无心朝政,每日坐朝的依旧是赫连笙。别的皇帝都防太子防得紧,生怕太子一个等不及谋害了自己,圣上倒好,两手一甩,全赖了赫连笙。摊上这样的父亲,也不知是赫连笙的幸还是不幸。

  其实前世,除开赫连笙在朝堂与后宫的一些恶心手段,他倒不失为一个勤政爱民的好皇帝,北齐在他的治理下,无论国力还是经济,都比以前强悍许多。

  很快,罗公公走过来,说内阁大臣有事相商,将赫连笙叫了过去。

  王歆挥手屏退了宫人,拉着华珠的手道:“太子好像又忘记了一些事,他连曾经给我和廖子承指婚的事都不记得了。你说,他到底是怎么回事?”

  虽不喜赫连笙,也不爱呆在深宫,可赫连笙是王家唯一的保护伞,若赫连笙有个散场两次,早就与她撕破脸的燕王又怎会给王家好日子过?她可没忘了,颜婳和她的孩子就是构陷她不得而双双伏诛的。所以,不论从哪个方面来看,她都希望赫连笙能好起来。

  华珠蹙了蹙眉,如实答道:“我也没诊断出病因,暂时不好下结论。”

  “皇后娘娘驾到——”

  伴随着太监的通传,身着明黄色宫装的皇后缓步跨入了景阳殿。

  华珠与王歆对着来人齐齐拜倒。

  皇后不习惯如此强烈的太阳,道了声“平身”,便带着二人入了内殿。在主位上坐下后,皇后一边吩咐人打扇,一边笑着问向王歆:“太子今日饮食如何?”

  王歆恭谨地道:“回母后的话,吃的尚可。”

  “嗯。”皇后满意地点了点头,“你们也坐。”

  待到二人坐下,又问向华珠,“廖夫人,太子的病该要怎么治?”

  不是问有没有得治,而是怎么治。华珠深深地觉得自己若是治不好,一定会被砍头,哪怕太后会出面保她。

  “太子殿下的病情还需多观察几日。”华珠委婉地回答。

  皇后失望地叹了口气,宫女奉茶,她摆手叫撤下,又接连叹了几口气,叹得华珠与王歆头皮发麻,皇后又慢悠悠地看向华珠,目光扫过华珠发髻中的琉璃簪与兰花簪时微微一动:“这俩簪子美,谁送的?”

  华珠就道:“琉璃簪是太后娘娘赏的,兰花簪是余诗诗送的。”

  这支簪子,皇后记得特别清楚,染如烟的。染如烟在京城时,名头比如今的长乐公主还响,名流淑媛都特别喜爱模仿她的穿着打扮,可她经常被模仿,却从未被超越。譬如这支兰花簪,又譬如——

  皇后的眼神闪了闪,敛起思绪,感慨地说道:“染如烟在世时,极受太后喜爱,她出了那样得事……太后伤心了很久呢。我听说你们在查玉湖血案,有无进展?”

  华珠想了想,说道:“暂时只能确定并非水鬼作怪,而是蓄意谋杀,至于凶手,尚在调查之中。”

  “不是水鬼?”皇后的眼皮子跳了跳,“她们都死在玉湖边,浑身湿漉漉的……不是水鬼作祟吗?”

  华珠摇头:“不是。”

  皇后用帕子擦了擦脖子上的汗水,叹道:“每年七月,宫里都会发生血案,弄得人心惶惶,连本宫与圣上都不得安寝,还望你与定国候早日查明真相。”

  “是。”

  ……

  皇后离开后,华珠借王歆的便利,弄到了二十二年前第一个水鬼的详细档案。

  王歆从前就羡慕华珠能在衙门里断案,眼下有了机会大显身手,冰块了半年的脸上总算有了一丝活人的笑容,尤其,一想到自己与他做着同一件事,隐约有种说不出的兴奋:“为什么要查他的档案?”

  “廖子承怀疑他在宫里有亲人,他的亲人不满他被淹死,才做出一种类似于报复皇宫的行为。”华珠不疾不徐地说着,将那名御前侍卫的资料从头到尾看了一遍,“汪国成,男,生于庚子年三月初七,蜀地人,父亲已亡,家有一母、一弟,身长八尺一寸,右耳后有黑色胎记一枚。卒于佑成帝十八年。”

  念完,华珠弱弱地吸了口凉气,总觉得有哪儿不对劲。

  王歆眨巴着水汪汪的眸子,问道:“咦?怎么也姓汪?”

  汪?对了!汪公公也姓汪呢!华珠总算察觉到不对劲儿的地方从何而来了,握了握王歆的手,说道:“可否调到汪公公的资料?”

  “他是太和宫的人,资料相对隐蔽,我想想办法。”王歆站起身,在屋子里踱了一个来回,拳头一直捶着自己掌心,片刻后,她叫来温女官,“我记得尚宫局曾经做过一份宦官的备份档案,是不是?”

  神策军横行霸道时,宦官的职权达到峰值,连带着后宫的太监也水涨船头高,尚宫局、尚仪局、尚膳局等六局加起来,也不如太监的腰杆子粗。自染老将军架空神策军的权力后,六局重掌后宫,并将每一个太监的档案做了备份,一方面也算防止又有后宫太监勾结外宦。

  温女官答道:“是的,每年都会做一次。您要看哪个太监的资料?”

  “汪公公的。”

  温女官为难了:“太和宫、龙阳宫、凤栖宫,这三宫的资料咱们……轻易动不得。”

  王歆四下看了看,拉过她,小声道:“就说是太子要看的。”

  “啊?这……”这跟假传圣旨没分别啊,抓到的话会被砍头的!

  王歆不以为然道:“你放心去吧,太子每天醒来都会忘记一些事儿,大不了我说他自己讲过却不记得了。”

  温女官哑口无言。

  华珠噗嗤笑了:“真会钻空子!”

  温女官果然去了,半个时辰后折回,从宽袖里拿出一个发黄的纸卷。

  华珠摊开,念道:“汪国栋,男,生于壬寅年四月十九,蜀地人,父亲已亡,家有一母、一兄,身长七尺,右耳后有黑色胎记一枚。入宫时间,佑成帝十九年六月。”

  “这……这与汪侍卫的……太……太吻合了吧?!”王歆惊讶得瞪大了眸子,“汪公公是往侍卫的弟弟?”

  这两份档案,放在一块儿,一比对便知是兄弟,但由于他们隶属不同部分,由不同官差审批,是以,无人发现端倪。

  “汪侍卫卒于佑成帝十八年,汪公公入宫于佑成帝十九年……”华珠呢喃着,眸色一厉,“汪侍卫死亡次年,六月,汪公公入宫,紧接着七月,有宫女溺死在玉湖。太巧了!必须找他问个明白。”

  “问什么?”汪公公被叫来景阳殿,听闻华珠有话问他,便笑着道了一句。

  王歆屏退了宫人,叫温女官在门口守着,不许任何人靠近。

  华珠把两份档案放到桌上,推至汪公公跟前,语气如常道:“二是二年前死在玉湖的第一个水鬼,是你的大哥汪国成。”

  汪公公的眼神就是一闪,瞟了瞟发黄的档案纸,张嘴,木讷了半响,叹了口气,说道:“没错,我是汪国成的弟弟。”

  华珠右臂横在桌上,微微倾过身子,正色问:“是不是你杀死了那些宫女太监,还有宫妃?”

  “我没有!”汪公公像拨浪鼓似的摇头,目光如炬道,“我没杀人!”

  “那为什么你早不入宫、晚不入宫,偏偏你大哥死了才入宫?”华珠盯着他眼睛,严肃地问。

  汪公公眼神飘忽道:“我……我想查明我大哥的死因,所以入宫做了太监。”

  华珠一把掐住汪公公的手,咄咄逼人道:“仅仅为了查明死因就毁了自己的子孙袋,你跟你大哥的感情不是一般的深,我完全有理由怀疑你为了给他报仇而杀了他们!”

  “我没杀!”汪公公想也没想便怒声驳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