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科幻 > 我在聊斋写小说 > 第414章 棋盘上,车无轮,马无缰,叫声先生提防提防

  江南,台州天台县。

  城中有个李老爷,平日里乐善好施,百姓皆称之为“李善人”。

  李老爷祖上曾经是做大官的,李家世代信佛礼佛,广结善缘。

  传到李茂春这一代,因李茂春为人淳厚,不慕荣利,干脆辞官归隐,与夫人一起享受着市井间的平凡日子。

  没料,李老爷做了不少善事,但却年近半百而无子嗣。

  为此,李老爷与夫人特地斋戒三日,来到天台县国清寺上香、拜佛、许愿、求子……

  国清寺主持静空大师领着夫妇二人来到佛堂,双手合什介绍:“左右两边是十八罗汉,降龙伏虎在这边……

  至于求子,就要拜观音大士……”

  说话间,走到观音神像前虔诚地合什拜礼。

  李夫人也上前几步,双手合什喃喃许愿:“大慈大悲观世士菩萨,求你保佑我生下麟儿,希望菩萨显灵……

  要不然,过了今年我就四十岁了……”

  李茂春冲着夫人道:“我李茂春为官多年,自认为官清廉,问心无愧,子嗣的事你莫强求,命里有时终须有。”

  李夫人不服:“你老说什么凡事莫强求,那上天为何要让我们李家绝后呢?”

  这时,殿中观世音大士的神像眼睛竟然动了动……

  随之更诡异的是,放在台龛上的降龙罗汉金像竟然飞了起来,落到李夫人脚边。

  见状,李夫人一脸讶然,瞟向静空大师。

  “大师,我们想……”

  没等她说完,静空大师却抱着降龙罗汉的金像道:“老衲知道,夫人想要儿子嘛?没问题……”

  夫妇二人将信将疑地回去了。

  没想到……

  一个月后,李夫人真的怀上了。

  这下,可喜的夫妇俩激动不已,又感恩戴德,备上了不少香油、银两之类又一次来到国清寺还愿。

  之后,风平浪静,李夫人十月怀胎。

  就在生产前昔,李家院子里的柱子上竟然长满了蘑菇,喜得一众下人纷纷前去采摘,并恭贺李老爷,说这是天现异象,未出生的少爷将来一定大富大贵。

  之后,孩子降生了……起名:李修缘。

  也就是之后鼎鼎大名的道济大师,被百姓们称之为活佛的济公。

  当然,也正是降龙罗汉的转世之身。

  ……

  等到李修缘五六岁时,李老爷便开始替儿子寻找名师。

  普通百姓的孩子是上不起学的,稍微有点钱的大多是将自家孩子送到私塾去念书。

  不过像李家这样的大户,皆是聘请先生到家里来教书,有的甚至还要配书僮陪读,或是帮着做一点杂活之类。

  一听说李老爷要聘请先生,不少人纷纷涌来争相应聘。

  毕竟李老爷家底殷实、为人和善、出手大方。

  应聘的人有私塾老师、有教学经验丰富的秀才,甚至还有两个有着举人的功名。

  李老爷夫妇二人经过一番商议,最终选定了一个名叫谷德祥的先生。

  此人年约四十,乃是天台县名名文人,几年前考取了举人功名,回乡后置办了一些田地,闲时收几个弟子教教书,日子也算过得悠闲。

  谷德祥之所以前来应聘,其实也不单纯是为了挣钱,主要还是想通过李老爷的关系认识一些官面上的人。

  李老爷虽然已经辞别归隐,但毕竟曾是朝廷重臣,而且李家数代为官,人脉甚广。

  因此,谷德祥想着如若能够借此机会结交一些官员,以后说不定也有机关步入仕途。

  按照朝廷选拔官员的途径来说,寻常人想要做官相当难。

  要么家里特别有钱,花巨款捐官。要么就是通过科举考试考功名。

  举人相对较多,因此做官的机会渺茫,除非有过硬的关系。

  其实,李老爷大致也能猜到谷德祥前来应聘的原因。

  不过倒也没有在意,只要教的好,能让儿子用功学习,大不了以后帮个忙就是。

  没料,正准备通知谷德祥时,又有一个人前来登门应聘。

  此人,正是穿越而来的顾鸣。

  “老爷,又有先生来应聘。”

  “哦,你出去讲一下,就说先生已经找到了,暂时不招聘了。”

  “好的老爷。”

  下人应了一声,转身走了出去。

  过了一会,又走了回来:“老爷,那个人说他与其他人不一样,老爷不妨和他先谈上一谈看作决定也不晚。”

  李老爷不由笑了笑:“读书人傲气,个个都感觉自己与众不同,你就说老爷累了,不想见……”

  “老爷……”

  这时,李夫人走了过来,劝道:“既然对方都来了,不妨见一见,这样拒之门外怕有失礼数。”

  “好吧,夫人说的有理,那就请他进来。”

  “是,老爷!”

  下人又走了出去。

  不久后便带着顾鸣走进院中。

  隔着老远,李老爷便不由得眉头一动,小声道:“夫人,此人气度不凡,恐怕真的与别人不太一样。”

  “对啊,我也有这样的感觉……”

  还未交谈,夫妇俩便对顾鸣产生了一种难以述说的印象。

  “在下顾鸣,见过李老爷,李夫人。”

  “先生免礼,快,快请坐,小翠,看茶。”

  “是,老爷!”

  站在附近侍候的丫环应了一声,小跑着去倒茶。

  “多谢李老爷。”

  “不知先生是哪里人氏?”

  “在下金华人氏。”

  “哦……冒昧地问一句,先生可有功名在身?”

  古时候教书先生也不是想当就能当的,比如私塾先生,至少也得有个秀才功名。

  如若没有功名,一般不会有人请你的。

  本章尚未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