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秘宋 > 第三百九十二章妥协

秘宋 第三百九十二章妥协

作者:荆洚晓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26 09:02:22 来源:免费小说

  “下马,你们三人都下马,慢慢走过来。”刘不悔高吼着,她有一种嗜血的狂热,她对于沙场,对于血对于毁灭不论是自己还是敌人,似乎都有着极高的热忱。

  但这一次她没有能够如愿,尽管她在对方按要求下了马之后,在离她三十步时,又要求对方解下身上所有的兵刃,对方也老实照 做了,这让她完全没有发作的理由。

  来的人就是萧节帅的长随,见了刘不悔,他随意的一拱手,就想要越过她走向刘瑜,于是刘不悔的机会就来了。

  她轻易地折断了对方的右胳臂,被 踹 断了他的右腿骨。

  然后在对方的惨叫中,带着某种狂热:“我叫刘不悔,你要明白,所有企图对我父亲不利的人和事,得先从我的尸 体上碾过。”

  “我没有啊!”那人惨叫着,他痛得快要昏倒过去了,之所以没昏,不是因为他坚强,而是刘不悔一直在按压着他的骨折之处。

  幸好刘瑜走过来,让他脱离了痛苦:“放开他,让他把话说完。”

  要说完的话很简单:“五百良马,明天从天德军出发,押运往大名府。”

  这就是萧节度所开出的条件,他已经知道,刘瑜是真的会回宋,刘瑜绝对不是虚张声势。

  “相公,你要就这么走,你要就这么走了,刘家商行,也总归不方便吧?”那长随咬着牙,忍着痛,这么冲着刘瑜说道。

  “动刘家商队?”刘瑜用马鞭轻轻地拍了拍对方的脸,笑了起来。

  然后他摇了摇头,连跟对方解释的兴趣都没有:“回去,把这句话告诉萧节帅。”

  所以他重复了一次:“萧节帅的记性不太好,我就在这里,等他一天,不是五百良马,是一千良马,明天太阳升起之时,我会重新启程。”

  于是这长随也只能咬着牙包扎了骨折之处之后,上马往天德军城而去,刘瑜并没有给他留下休息的时间。

  “你这个问题很蠢,因为刘家商队,早就不是刘瑜一个人的商队了。无论是夏国的党项贵族,还是我们辽国的贵人们,跟刘家商队都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动刘家商队,就是动大辽高官贵人们的酒坛子,谁去动?你吗?至少我不会蠢到去干这样的事。”

  “一千良马,告诉他,我应下了。”

  萧节帅只能接受,因为如果就这么放走了刘瑜的话,萧观音的失宠,很可能萧氏家族就会把这个锅甩到他头上,当然,就算是刘瑜留下,可能,甚至萧节帅自己本身认为,是几乎肯定不可能改变萧观音失宠的问题。但至少刘白袍,是一个很好的背锅的角色,不是吗?一千匹良马,他认了。

  当然他不会自己出这一千匹马,同为萧氏家族出身的官吏,多少是要帮他分担一些的,大约落到他头上,也就三四百匹良马,这是一个萧节帅能负得起的额度。之前,他是打算一匹马也不出的,甚至别人出的马,他还要雁过拔毛,弄些下来的,所以才有五百这个数字。

  所以第二天的清晨,马群的前锋,就抵达昨天刘瑜遇见信使的那个地点了。

  “你们最好快一些,我早就派了人去大名府,等着接马匹了,如果没有接收妥当的回报,我不会开口去做任何谋划的。”刘瑜对着那手上打了夹板的萧节帅长随如此说道。

  后者哭笑不得地望着刘瑜,也许唯一让他心里好受些,那就是刘瑜不过是一个背锅的角色,等到时出了事,就是各方势力清算刘瑜的时候了。但这长随想了想,却又沮丧了起来,这时让小觉得肩膀一重,却是刘瑜按住了他没有受伤的肩膀:“不高兴了吧?想到某日若是事败,我也是早就回了大宋,要找我顶罪也无从找起,对吧?”

  长随一副见鬼的表情,可刘瑜偏偏就是切中了他心里所想的事情,让他不由自主地点起头来。

  “所以你最好不要动什么异样的心思。”刘瑜笑着打趣道。

  没有什么事,是不能因为利益而取得平衡的。

  有人送了一千匹良马,可不是一般的马,是良马,能上阵的马,说明了地方可以克扣,而对方出身又是有根脚的,那大名府的官员,当然也不敢做得太过。再说,刘瑜的凶名,不是说着玩的,都有传言了“宁逢乳虎,莫逢玉汝 ”这是说韩缜的,他字玉汝嘛。

  而现在有好事者凑成四句,唤作是:“宁逢乳虎,莫逢玉汝。不惧山崩,只避白袍。”

  韩缜不过凶胜虎,刘瑜是天灾级别了,惹 刘瑜,是会跟地震一样的。

  所以这种情况下,周十一郎其实也很难把事实办得出什么差错。

  所以大约只用了十几天吧,周十一郎就回来,跟刘瑜禀报:“回禀经略相公,按沿路人等消息回报,京兆府刘府,已有良马七百匹,正在赴京兆府的路上,而如果不出问题,刘府应能接收到其中四百匹。”

  刘瑜点了点头,示意他下去休息。

  就算有些地方,是用阳光反射,传递 了消息——周十一郎怎么确定,刘府能接收到四百匹马?就是他跟在京兆府的情报网络,用信鸽,用光线反射传讯等方式,跨越了许多距离,然后从京兆府那边,反馈过来,告诉他跟各方谈好了分配、合作的细则,周十一郎才会这大名府这边,让人押送马匹去永兴军路的。

  所以他是真的辛苦,刘瑜也是打算让他休息一下。

  但这关头,却就出了个小细节。

  周十一郎却不辞去,长揖及地,口中称道:“小人有本上奏天听。”

  刘瑜就愣了,过了几息,差点没笑出来。

  有本上奏,一般都是能自称“下官”的,才能资格有本上奏吧?

  老实说,一般还得朝官,有资格上朝的官员,才能说有本上奏。

  京官,也就不是常参官,不是升朝官,有什么章程奏折,也只能一级一级递上去,而是皇帝什么时候能看到?得了吧,该管上峰什么时候能给递上去再说吧!

  难道是个人,就能有本上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