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秘宋 > 第三百九十章钱的用处

秘宋 第三百九十章钱的用处

作者:荆洚晓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26 09:02:22 来源:免费小说

  那自然不会有人傻到去报官。

  这年头晚上没有什么娱 乐,有人请戏班子演戏,穷苦人,骑屋桅角、树权子蹭戏看,通常也不会被骂的。有人要请节帅家眷看戏,又把台子搭在街边,自然是热闹的啊,哪个失心疯会去报官?

  “所以只有瞎征。还有一个原因,你们知道为什么吗?仙儿你来告诉他们。”

  仙儿一听,倒就来了兴致:“这个奴奴晓得!奴奴晓得!”

  她一边说,一边笑:“瞎征处处要学奴奴的少爷,可偏生他不会赚钱!哈哈哈,哈哈哈!没错,他不会赚钱,你说他怎么学奴奴的少爷呢?他使了人也去跑商,结果不舍得出钱结交四海五湖的豪杰,穿州过府,抠着省着,跟差大哥喝酒都不痛快,结果一趟跑下来,那些皮货卖光了,回到青唐,总共就七贯多钱!哈哈哈,他那十来车皮货,就是扔在边境,让大宋的客商随便去收,再黑心也得给他三十贯吧?他气得不行,笑死奴奴了!”

  周十一郎再怎么聪慧,就听不太懂了,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对于钱银方面,就不是周十一郎所擅长的事。刘瑜看着,一边标记手头的卷宗,一边对他说道:“不可能人人都是一颗忠心赤胆,对吧?便是再忠心赤胆,总要吃喝拉撒,有钱,我们便不用考验人性。”

  这首理很简单,就如刘瑜在西军之中一样。

  哪怕吴十五跟着他死了,哪怕有不少西军兄弟跟着他没命了。

  哪怕如同赤滚滚这些人,由着白玉堂召集出来,然后在沙漠里,就死得余下这两三人了。

  只要刘瑜还在,只要刘瑜开口,西军依然会有好汉子,争先恐后来为刘相公效命。

  因为这条命,卖给刘相公,是最值当的啊!

  根本就不用考虑人性啊,卖给别人,能不能拿到刘瑜给的价钱?

  比如司马光?他能给出什么?一个武人,投司马光,能得到什么?官职?钱?也许能浅易快混到官职吧,但想要弄钱,别开玩笑了,司马光自己爱惜羽毛呢,人家全家都没几个钱,出去吃饭都要打包,追求个私德无亏,司马光怎么可能会给武人钱?

  所以一个武人,不,他不可能得到比为刘瑜卖命更多的利益啊。

  甚至对刘瑜并不太待见的恩师范纯仁,他对刘瑜再不待见,该为刘瑜说话还是会说,一个是刘瑜也没干什么人神共愤的事,一个是时年八节,那孝敬无可挑剔啊。

  这就是能赚钱的好处。

  周十一一郎仍然不太明白。

  白玉堂低声对他道:“你爷爷当年如果有钱,就不必用刀解决那要侵占你家传宝物的家伙,也不必背上杀人的罪名,远走辽国,那你父亲,当时在大宋江湖如日中天,江湖人称枪中王的大侠,也就不必为了老父,举家北上入辽,你也就不会在辽地出生……”

  他仍不太明白,刘瑜制止了白玉堂说下去:“十一郎是正人,他不必懂这些,以后也注意,不要让他去办这一类的事务。”

  看着白玉堂应了,刘瑜对周十一一郎说道:“大宋有钱,就不用变法,明白了吗?钱,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很重要,没钱,青唐就不可能跟我们一样,布置细作网络。我们的细作,只要好好为大宋卖命,不用去考验自己的人性和良知。但青唐人就不一样,他们的细作,也许面对一碗面,都要去考验自己对他们赞普的忠诚,对青唐的大义等等。所以,瞎征连在黑山,都只能安插一个山货店,在天德军城,他根本没有钱去完成情报网络的布置。”

  “所以只有他,才会犯这样的错,只有他,才会这么匆促去报官。”

  周十一郎有些惊讶地说道:“因为他没钱,所以他只能犯这样的错?”

  “没错,就是如此。不,你不用急着去揪出他们来。”刘瑜笑着制住要去揪出瞎征的周十一郎。

  “我有更重要的事交给你。你现在就去大名府,让他们做好接收一千良马的准备。至少要保证,五百匹马运到京兆府,而刘府至少要收到三百匹良马。你可以用一切的办法,我不打算跟你解释任何事,你从现在开始,如果你身家清白,我今晚便将上表荐你为三班借职,御龙直都虞侯,调任皇城司亲事官,跟随下官巡边,我不可能去跟你解释每一项命令。这是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我跟你细说这些事,军机如火!”

  “唯!”周十一郎抱拳长揖。

  然后他按剑而去。

  “我需要周十一郎的资料,所有的资料。”刘瑜在周十一郎离开之后,郑重地对着白玉堂说道。

  “诺。”白玉堂对此早就有心理准备。

  而且其实上,他早就把周十一郎的资料交给仙儿审核,否则他不可能把周十一郎派到刘瑜身边。就算如何人手紧张,这是基本的原则。

  而刘瑜向他提及这个问题,无非只有一个可能,那就是刘瑜准备用周十一郎,至少刘瑜认为,这是一个可用之人,才专门提起这个问题。

  “我需要见见他的爷爷和父亲。”刘瑜提出了自己的需求。

  而当他见到周十一郎的爷爷和父亲时,一切之前存在的问题,就消失了。

  什么样的人,才能教育出周十一郎这样的人?

  答案就是,曾经和范仲淹的大儿子一起,在大教育家胡瑗门下读书。

  然后因为范仲淹的大儿子,要随父亲去前线,所以周十一郎的爷爷,就跟着他的同窗一起,放弃了仕途科举,一同去了前线。

  周十一郎的爷爷,就和他的同窗,范仲淹的大儿子,一同在第一线,跟外敌作战。

  他见着刘瑜,述了经历,刘瑜问了一些不为外人所知的细节,周老爷子略一思索,应对无误,又说起范纯祐一些私事,刘瑜确认这位的确就是范纯祐提过曾共生死,不知所踪的同窗。

  “当年老先生有难处,何以不告知师伯?”这是刘瑜不明白的地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