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秘宋 > 第八十章孤臣

秘宋 第八十章孤臣

作者:荆洚晓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26 09:02:22 来源:免费小说

  不是刘瑜能未卜先知,也不他之前见过这娟丽笔迹。

  而是这上面写着一首诗,一首刘瑜很熟的诗: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怎么能不熟呢?唐宋八大家的诗作,刘瑜当年不知来回背了多少次。

  这首就是王安石的《元日》!

  高俅其他方面的有没能耐另说,但至少这厮看人还是有眼色的。

  他能说贵人,自然是贵人。

  贵人,女性笔迹,王安石的诗。

  刘瑜自然一看就知道,是王安石的女儿王苘的手笔。

  “原来如此。”刘瑜看着这份书信,却就笑了起来。

  他连着先前魏岳所托的那句唐诗,也想通了。

  无他,因为看着这诗,刘瑜就想起了此时大宋的政治氛围!

  变法啊!

  熙宁年间的变法,就是从今而始的。

  “京师暗流激荡吧?”刘瑜冲着蔡京问道。

  后者下意识回了一句:“正是如此,欧阳公听闻求去,官家数番挽留。”

  说了这么一句,蔡京望着刘瑜,先前那种被刘瑜看透的恐怖感觉,再一次涌上心头!

  这年头,消息就是靠书信和口口相传啊,蔡京知道刘瑜明明没有离开陈留县的,而且近日还和地头蛇向家对上,那刘瑜是怎么知道京师的政局?这太可怕了!蔡京当真是有些心悸的,因为这不可能啊!

  所谓秀才不出门,能知天下事。唬没读过书的人可以,唬蔡京这种学霸,那是说不通的。

  没有资讯,刘瑜如何能知道京师的政局?

  “先生安有未卜先知之能?”他心神大震之下,情不自禁,却就问出这么一句话来。

  刘瑜没有跟他打什么机锋,直接把那份薛涛笺递到了蔡京面前。

  “春潮带雨啊,只怕开春之后,欧阳公就求仁得仁了。”刘瑜苦笑了起来。

  魏岳托的这句话,便在“晚来急”三个字上。

  只等开春,新法的变革,便有大刀阔斧之势。

  这一点,不必魏岳提醒,刘瑜当然是知晓的。

  只不过纸上得来终归浅,身在这大宋熙宁年间,方才感受到这新法变革,朝野所受到的牵扯和震动。至于魏岳托来的后半句,则是告诉刘瑜,他在这陈留,不会受新法变革的牵扯,任由得刘瑜“舟自横”。却是催促他尽快把字验弄出来。

  “魏某人这回是看走眼了。”刘瑜说着,弹了弹那张薛涛笺。

  不被新法变革影响?怎么可能!陈留是开封府十六县之一,一旦新法推行,虽然刘瑜只是八品小官,却是陈留的知县,怎么可能会不受影响?

  王苘留书,要说没有王安石的授意,刘瑜是相信的,因为他这八品小官儿,还真上不了宰执的眼皮。但要说没有王雱王元泽的意思,刘瑜是万万不信的!

  这书信,就是要他刘瑜站队,就是要他表态!

  蔡京这当口也想通了,低声问道:“先生以为如何?”

  “元长休息好了,明日还得去一趟东京。”

  “告诉童贯,说与魏某人听,刘瑜这特奏名,是官家给的;这句话,你也说与高俅听,若有人来问他回信,便复对方这句话就好。”刘瑜缓缓地说完了,蔡京脸色一肃,想要开口,刘瑜却挥了挥手,示意不想再谈这个问题,教他下去休息。

  站在旧党这边,王安石势大之际,能有好果子吃?

  站王安石的队,变法失败之后,刘瑜能有什么好下场?

  谁的队他也不站,刘瑜比这个世上任何人,都清楚这场变法的结局。

  也许他无力拯救这个多灾多难的民族和国家,但至少他可以拯救自己。

  或者说,他得先让自己不要陷入泥沼,才有可能为这天下做一点事。

  力所能及的事。

  第二天拂晓,蔡京就带着从人,匆匆又向东京而去。

  对于刘瑜不愿站队的打算,蔡京很有些不以为然。

  尽管刘瑜也看出了这一点,但他并没有打算去解释。

  后宅在修,而杨时和种师道对拼音的学习已经开始进行。

  仙儿本来很高兴有人来陪她一起受苦。

  但仅仅三天,她很快就发现,自己又变了挨骂最多的那个人。

  “奴奴不要!少爷,奴奴不要学这东西!”仙儿气急败坏地撕烂着手里的纸张。

  无非这又是一次临时的测试,而她再一次错得最多。

  后来的程门立雪的主角、以后的老种经略相公,悟性和智商上,都当真对仙儿,有碾压性的优势。甚至连刘瑜心里,也不禁暗暗点头,这两位学东西是真快,三天下来,虽说是成年人,但这样全新的拼音,他们居然就弄懂了三四成,着实也是有天份。

  当然,除了天份,还有刻苦。

  无论是种师道还是杨时,他们几乎除了吃饭之外,一直在念叨着刘瑜教给他们的拼音元音字母,单这份执着,仙儿是绝对不可能做得到的。

  有天赋的人不可怕,有天赋又刻苦,真的学不会就没天理。

  蔡京第二次从东京回来,从他头回上京算起,前后不过一旬左右,但这十日里,种师道和杨时已把刘瑜编的拼音字母都学全了。二十三个声母,二十四个韵母,四声调和十几个认读音节,这两人就硬是记下来。

  不过杨时在拼读上,仍不娴熟,大约是所知障,因为他对华夏传统的反切音掌握得很好,结果一拼读,总是会混在一起;种师道对于字母的书写,声调的标注,不太擅长,反而在拼读上要比杨时更好一些。

  刘瑜也算是松了一口气,这么下去,短则再过二十来日,长则月余,这两人便能把拼音学完。学完了拼音,后面就简单了,用长短不同的划分,也就是莫尔斯电码的方式,来标注拼音字母,形成二次加密。这套密码,怎么也能撑上七八年了。

  因为拼音字母对于这个年代的人来讲,就是一种全新的文字;

  而长短分划来标注出拼音字母,又是一种全新的文字。

  刘瑜站在院子里,看着夕阳,长长呼了一口气。

  除非有人主动投敌,要不然西夏也好,辽国也好,就算有天才,要把这两层弄通,没几年是不可能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