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秘宋 > 第二百四十二章见驾

秘宋 第二百四十二章见驾

作者:荆洚晓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26 09:02:22 来源:免费小说

  所谓抄,是西夏军队最低层的单位,三个人为一抄。

  “质子军到底李兄能支使得动的,有几抄?”刘瑜再一次向着李清策逼问。

  为什么一定要逼问这个问题呢?

  因为这支部队在西夏来说,非常特别。

  御围内六班直是由各地党项贵族子弟组成的军队,之所以有质子军的别称,是当年李元昊命令各族送子弟入京,也就是相当于人质。然后把这些人质编练成了这支军队,所以一开始,这支部队被称为“质子军”。后来因为立了战功,成了皇帝的卫队,所以才改了名字叫御围内六班直的。

  一旦皇帝跟太后撕破脸,很可能整个国家就会四崩五裂,各个党项部落自行割据之类的事情,也应该有极大可能发生。可是,这不是大宋,如果有可能,在西夏发动一次宫廷兵变,哪怕是失败的兵变,最后让太后干掉小皇帝,直接跟党项贵族撕破脸,刘瑜觉得,也没有什么不好的。

  梁太后绝对不是什么善类,由她把控的西夏,对于大宋来说,绝对不是好邻居。

  而一个分裂的西夏,才是符合大宋的利益。

  所以刘瑜坚持这个问题:“如果李兄能控制这支部队的大部,那说明各地党项贵族,还是可以倚为所用的,也许事情未必不可以为之;但如果……”

  刘瑜说到这里,就端起茶杯,没有再往下说了。

  如果这支部队李清策都控制不了大部分,那还说什么?

  可在于李清策来讲,他就觉得刘瑜的问题太过份了,如同之前那个监军使的问题一样:“若是我能控制质子军大部,何至于还要苦苦哀求子瑾相助?正是因为前路茫然,无可借之力,方才要你刘白袍啊!”

  刘瑜差点没能拿住茶杯,这不是鬼扯么?他刘瑜还能撒豆成兵啊?也不知道李清策从哪里来的信心!不过李清策很明显不打算让刘瑜在这里跟他讨价还价:“不论如何,子瑾随我来,也让我尽几分地主之谊!”

  话到此处,刘瑜也的确不宜再拒绝,于是便带了姚武之和刘不悔,随着李清策而去。

  谁知道李清策带着他们三人,竟不是往承天寺外面走出去的,而是在往承天寺深处走入去,在一处幽静的小院子里,假山下有个洞穴,行入去便是一条暗道,李清策打发他自己的亲随走在前头,对刘瑜说道:“这是我们耗了一年半的时间,修出来的暗道。”

  说话之间,眉眼之间,颇有些得意的神色。

  刘瑜点了点头笑道:“确是颇为难得。”

  姚武之与刘不悔对望了一眼,跟在刘瑜和李清策身后的两人终于没有开口。

  这道理,别说刘瑜,姚武之和刘不悔在这片刻之间也想清楚了:修这暗道有什么用处?李秉常作为皇帝,弄到要备一条暗道,随时准备逃命,这皇帝当着也真没多大意思了。而且逃命的出处,也不是在军队营盘之中,而是在这和尚庙里,逃出来,又有什么用?

  至于他们两人终于没有开口,不过中想起之前那带着铁鹞子的两个和尚,也许,这些和尚手底下,还管着兵马?各国有着各国不同的军情,所以他们也不好妄加判断。

  不过对于刘瑜来说,他心里却是有数的。

  至少这承天寺里,也不见得就全是李清策的人,而这承天寺里的和尚,跟那两个带着铁鹞子出行的和尚,也完全不是一个类型的。

  所以在见西夏皇帝之前,刘瑜便已对这位小皇帝的感观,去到了最低点。

  “御围内六班直不能听命,三千重骑,总在你手中吧?”走在这暗道里,刘瑜扯住李清策,低声这么问道。

  但后者除了一声长叹,和略有些尴尬的清咳声之外,并没有其他的回答。

  暗道并不太长,以刘瑜的揣摩,也许李清策和他的小皇帝,也没有能力去挖太长的暗道。

  而走出暗道之后,李清策便对刘瑜说道:“这在宫中,还请子瑾换一下衣服。”

  刘瑜看了一下身处的位置,大约是宫里奴仆所处的居所,类如浣衣局之类的地方。换件衣服刘瑜倒并不介意,只是这暗道却就让刘瑜大大失望,本来以为它至少是在皇帝所在的宫殿之类,一旦有事,皇帝至少可以通过暗道逃生,而暗道的出口,也应该有忠心于皇帝的兵马来作护卫。

  结果什么也没有,一切都是刘瑜想多了。

  “弄这暗道,有什么用?”刘瑜与姚武之都换了件宫中侍卫的常服,刘不悔则就换了宫女的服饰,然后随着李清策一路向内行去。面对刘瑜的诘问,李策清很有些面红耳赤,无从作答。

  但走在宫里路道上,刘瑜也不用他来作答了,很明显,这道暗道的作用,就是皇帝如果在宫中被攻击,还得逃到这宫里粗重杂役所在的地方,然后才能从这暗道,逃到承天寺去。

  刘瑜一边走,一边不住摇头,他觉得李清策也好,小皇帝也好,以他们这水平,其实老实听从梁太后的话,好好活着别折腾,才是道理。让西夏乱起来,当然是对大宋有好处,但以李清策这水准,以小皇帝这样的水平,他们又凭什么,能让西夏乱?乱不起来啊!

  所以刘瑜是打定了主意,见上一见,卖李清策的面子,然后就走。

  而且,他是一定不会搅和到西夏小皇帝和太后之间的宫斗。

  一定不会,因为在这中间,无论是刘瑜还是大宋,都是无利可图的,那他刘某人吃撑了来管这事?正如他对李清策所说的一样,他们的私谊,到了这个层面,就不够了用,这不是私谊能解决的事。

  但有些事,往往是会超出人们的预计的。

  比如说西夏的小皇帝,当刘瑜第一眼看到他,耐着性子对这个十二三岁的小孩抬起手:“外臣见过……”

  还没行礼,小皇帝直接就奔了过来,一把就抱住刘瑜,惊喜地说道:“刘白袍!你就是刘白袍!李爱卿,这就是平日里,你们说的刘白袍吧?”

  当看着李清策点头,小皇帝松开手,眼里尽是崇拜的神色,冲着刘瑜一揖到地:“见过先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