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秘宋 > 第一百二十八章报捷

秘宋 第一百二十八章报捷

作者:荆洚晓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26 09:02:22 来源:免费小说

  当抹耳水巴蕃部孤注一掷,派出近两万的丁壮,百人或几十人一队,以夜盲症不太严重的蕃兵带路,接近了宋军的营盘时,他们还不知道,自己小心翼翼的脚步,就是一个笑话。

  而这个笑话,在王韶传下将令,让弓箭手用火箭点着事先标定好的引火物之后,就完全被揭开了。

  标定好的距离,不需要姚兕这样的神箭手,连唐不悔这样的都不需要。

  只需要一般的弓箭手,十人一队,按一定的仰角,做一次小小的齐射,就足够了。

  王韶几乎是在用实例证明,战争之中,个人的武勇,真的非常次要。

  几个小队的弓箭手,前后大约也就百十人,十来次齐射,就把预先准备的引火物点燃了。

  整队、整队的抹耳水巴蕃兵暴露在火光之中,而火光之中还夹杂着这个年代的火药,尽管没有什么杀伤力,但巨大的声响,浓烟,让抹耳水巴的蕃兵严重受到了惊吓。

  而宋军所要做的,就是听从号令,保持某个仰角,一次,又一次的齐射。

  “这不是战争,这是收割。”刘瑜在姚兕等人持盾护卫之下,走出了小院子,望向百步开外的战线。

  战事其实从这一刻就终结了。

  兵败如山倒,对所有的军队都是一样,不论如好水川的宋军,还是今夜的蕃兵。

  “去吧,小白在我身边足够了。”刘瑜微笑着对姚兕说道,尽管后者没有开口,但刘瑜能看出那似乎永远没睡醒的疏懒中,渐已沸腾的热血。所以他挥了挥手,示意姚兕自去厮杀,于是姚兕咧嘴一笑,抱拳一拱,然后拔出长刀,带着唐不悔他们,加入了追杀溃兵的沙场。

  刘瑜战后的奏章,没有提自己一个字,高度表扬了王韶的指挥若定,军事上如何以堂堂之师,正正之阵,打赢了这一场战事,而抹邦山的蒙罗角部落,在得知抹耳水角几乎全族青壮死了四成以上,吓得连夜退出抹邦山,不敢再与狄道城对峙。

  当王韶看了奏折,甚至都不好意思:“子瑾如何能这样!小高、中立他们,运输粮草,组织弓手也是有功的; 张天觉统办秦州诸事,刘昌祚以数百人平李宫八部,包括白某不顾生死,潜伏蕃部取得情报,又再历经劫难回来报知于我,都是不可抹杀的大功啊!如何能将一切事,都归到我和高副使身上?这万万是不可的!”

  如果李师中在这里,一定会吓得牙都掉上两颗。

  因为王韶向来是好功好财的,怎么会主动往外推?

  其实,王韶是在害怕。

  他担心自己要真在这奏折上附署上名字,那跟刘瑜友谊的小船,搞不好说翻就翻!

  因为刘瑜在战事正炽时,一步不肯后撤。

  刘瑜的确尊重他,但刘瑜有自己的原则,刘瑜不是那些只好争功,只会嘴上攻击他人的文官。

  真的王韶倒下了,刘瑜也敢带着亲随,仗刀杀在第一线的,尽管军略之上刘瑜不高明,尽管他的指挥水平也就是死战,拼死厮杀,但有这样血性的官员,当真不是太多。这种震慑力,要比拿着田册,跟王韶清点弓手田地的李师中等人,大得多了,说白了,刘瑜是随时敢翻脸的,能翻脸的。

  而且刘瑜不是李师中,他是范门子弟,他是韩琦、富弼包括王安石都欣赏的人物。

  一旦王韶真的署上这名字,那刘瑜要把这奏折送了上京去,再另写一份,点检王韶诸多违法乱纪的奏折,怎么办?

  王韶是真的怕,所以他没有署名,坚决的推辞了。

  连高遵裕也同样不愿署名,高遵裕要比王韶更直白:“经略相公,某等总归还是要等脸面的。现时青唐蕃部都把‘刘老子’的名号叫开了,某等真要署上这名字,日后回京被旧友一问,哪里还有脸面吃酒狎妓?”

  当年范仲淹镇边,西夏人就称范仲俺为“小范老子”,以和范雍作区别。西夏人是这么说道:“今小范老子腹中有数万甲兵,不比大范老子可欺也。”

  王韶笑道点头道:“正是如此,青唐那边有僧人来往宋地,都说是,刘老子得了小范老子真传,有决胜千里之雄,又得包龙图所授,能日审阳,夜审阴,一旦夜战,便驱百鬼夜行无人能敌。跑得慢的,便被剜了心肝去,刘老子最好生啖蕃人心肝!”

  刘瑜听着,眼泪都笑了出来:“子纯,安有如此调侃人的?”

  “真的!”高遵裕在边上闷声闷气地说道,甚至还很直白地说,“若不是如此,经略相公你愿意送军功给某,某何乐不为?”

  于是刘瑜无法,只能做了个折衷,刘瑜的折子照旧呈上去,然后由王韶捉笔,重新写了一份奏折,高遵裕附署之后,也同样以加急文书呈去京师。

  当这两份奏折去到京师,中枢的相爷都觉得算是近年来少有的奇观:边地将帅相互推功不就!

  但至少中枢宰执还是放心的,因为随后而到,不过落后两日,高遵裕那边的家书也同样跟高太后述说了这战事; 而王韶给王安石的密奏,也同样汇报了这战事的过程和结果。跟奏折里是一样的,他们都竭力推功给刘瑜,而不敢于自居。

  唯一和刘瑜奏折里一致的,就是斩获首级,已在路上,随后便抵京师,到时自可由有司点检,以验战功。

  这一点,是刘瑜和王韶、高遵裕定下来的,光是腌首级的生石灰粉,就花了很大一笔钱。

  一般都是京师派员到边地清点战功,但刘瑜却说是:“一个首级差不多四斤,斩首一千级,也就是四千斤,不过几辆大车。没错,这堆人头运到京师只怕都发臭,但尚不如此夸耀军功,如何会有良军子从军?子纯你想想,如果麾下不是贼配军,而全是良家子所充任的效用士,那你在这里筑城,还会这么辛苦?”

  这一点,却是说服了王韶和高遵裕。

  一辆马车装个二千斤问题不大,长途行走为了保证,装个一千斤总没问题,也就四辆马车。

  “生石灰要下足,运输人员要做好防疫。”这倒是刘瑜所担心的唯一问题。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