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秘宋 > 第三十二章太后的指点

秘宋 第三十二章太后的指点

作者:荆洚晓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26 09:02:22 来源:免费小说

  刘瑜沉默了片刻,然后起身冲着高太后行礼:“臣若去秦凤,高公绰应自请调防他处。”

  但明显,高太后没有这么好糊弄:“哀家从父,功名之心甚盛,只恐不肯自请他调。”

  听着这话,刘瑜微微点头道:“高相公统军有方,破野人关,据武胜城。下官若至秦凤,当倚高相公以为羽翼、以为锋矢,想来有高相公领军,当是无坚不摧,足以溃敌千里、建功立业也。”

  然后刘瑜就没有再说下去。

  高太后也没有再问。

  又过了良久,高滔滔笑道:“你这孩子,倒真有一颗泼天大的胆子。”

  “所谓三不朽,于臣来说,不过浮云。”刘瑜突然岔开话题,说起不相干的事来。

  “若诸夏俱亡,狄夷率兽食人,则万物尽朽!”

  高滔滔不以为然笑道:“你这孩子,好作大言。”

  “臣不敢,臣自幼时开蒙之后,便闻鸡起舞,风雨无阻。”刘瑜又答了一句莫名其妙的话。

  “臣所谋者,不过是,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然后高滔滔就没有再跟刘瑜谈下来,而是教着领了刘瑜入宫来的中使,带刘瑜去见皇帝。

  刘瑜依着礼数便要辞了出去。

  临出殿时,高太后却叫住了他,跟他说了一句话,让刘瑜大吃一惊。

  因着这句话,刘瑜却就觉得,也许史书所写,不是全对的。

  也许现在的高滔滔,不是若干年后信用司马光的高太后?他有点迷糊了。

  因为高太后在叫住刘瑜之后,有意有意说了一句:“官家可不曾教你这孩子尸位素餐啊。你是特奏名的出身,去了秦凤,可得忠心报国,方才不负君恩。”

  这啥意思?皇帝没有叫刘瑜只是去秦凤挂个名啊!

  圣旨上没有,公文上也不可能有啊。

  一切都是潜规则,如果刘瑜自己有本事,去了秦凤,自然可以以一路安抚,把握权柄。

  也就是说,至少太后和皇帝,是默许刘瑜有能力,可以这么干的了。

  当然,如果刘瑜没能力,被王韶等人架空,那皇帝和太后也绝对不会给他出头。

  无能的知县,去赴任,让六房书吏、主薄、县尉架空的也不是什么稀罕事。怨得了谁?

  “臣瑜,伏蒙圣恩!岂敢不粉身报国!”刘瑜颇为震撼,长揖作答,之后方才辞了出去。

  看着刘瑜的身影消失,高太后方才对身边宫女说道:“修书边关,教从父自请调防他处吧。便说,这是哀家的意思。”

  “太后?”那宫女不太明白,为什么就凭着刘瑜一席话,太后就做了这样的决定?

  因为高滔滔向来不是一个容易被说服的人。

  或者说,她是一个很有主见,不太可能因为别人意见而动摇的人。

  如果说是相爷的劝说,倒也罢了,刘瑜,这跟大宋太后比起来,实在也太过官小职微了。

  “无妨,就这么办吧。”高滔滔没有解释为什么,就算这宫女,其实是高家的后辈子侄,入宫来伴她解闷的。

  为什么?因为她听明白了刘瑜的话。

  三不朽,也就是立功、立言、立德。

  刘瑜认为,这儒家追求的三大境界,他不在乎。

  因为如果蛮族入侵,天下都亡了,那还有什么三不朽?

  高太后认为他在扯蛋,纯粹瞎扯蛋。

  刘瑜回了那一句不相干的话,却正是把高滔滔说动的关键:闻鸡起舞。

  那是什么典故?东晋时期将领祖逖的事迹啊。

  东晋,五胡乱华,衣冠南渡!

  那时节,还有什么三不朽?

  所以刘瑜直接说了,他所谋的,就是要生前身后名,就是要为君王了却天下事。

  这一点,便恰恰打动了高滔滔。

  如果是一个只会宫斗的女人,就算听明白了,也许只会勃然大怒。

  她不是,她是高滔滔。

  她知道东晋是怎么样的处境,她知道自己的从父是怎么样的性子,她也知道大宋如果边事失利,会有什么样的后果。

  所以她没有跟刘瑜再谈下去,直接就让人修书去给高遵裕了。

  “只恐是,从父不肯听哀家之劝。”她幽幽低叹了一声。

  她终归不是皇帝。

  皇帝和相爷的支持下,高遵裕是否能听她的话,自请他调呢?

  她不清楚,因为高遵裕对于功名,不是一般的殷切。

  这一点,不单是高滔滔想到,连宫女装束,在她身边侍候的族里侄女,也同样的想到这一点。因为高遵裕对于功名的**,当真是很急切的。何况王安石跟皇帝,又都支持他。

  所以这宫女也低声问了一句:“若是曾叔祖不听,该如何是好?”

  “那便很好,从父是高家人,当为高家出力,我高家的血,为这大宋而流,也是天经地义的事。”高滔滔说得极平静,然后挥了挥手,示意那宫女按她吩咐去办,便没有再说下去了。

  会如何?刘瑜刚才说得很清楚了。

  这也是高滔滔为什么要修书,让高遵裕自请他调的原因。

  因为刘瑜说了,如果高遵裕不肯配合,那很好嘛,那他就会把高某人,倚为羽翼,仗为锋矢,然后呢?溃敌千里,建功立业。

  啥意思?就是高某人不听话,那行,老实去当炮灰,青唐有敌人,西夏有敌人,辽国有敌人,千里的敌人等着高某人慢慢去战,啥时候高某人战死了,算是到头。

  如果这话别人说,高滔滔还会骂上一句狂妄。

  但对于连三不朽,都觉得不是自己追求目标,要了却君王天下事的刘瑜,高太后却知道,这事,刘瑜是真的做得出来,她有一种感觉,刘瑜的眼光,似乎能看到这个世界上,其他的人,所看不到的地方。

  刘瑜见到皇帝时,倒是没有如见太后那么可怕。

  他也没有矫情,直接说出自己在王安石家里,就已知道皇帝是谁,只是当时皇帝没挑明,他也不好行礼。他这么一说,皇帝听着有趣,倒也就笑起来:“卿有赤子之心!”

  皇帝觉得刘瑜这个很老实。

  这人的第一印象不错,后面的沟通,就很好说了。

  至少皇帝是有热血的,他对于刘瑜的美芹六论,很有兴趣。

  特别是说到关于间谍和情报之一部分,皇帝很激动,因为刘瑜过来,并没有和他诉苦,没有如章惇之前所汇报的,对于去秦凤挂名有很大怨念。刘瑜来了之后,和他讨论的是建立战略特种部队,以及完善情报组织。

  这一方面,不单是皇帝,王安石也好,曾公亮也罢,欣赏刘瑜的韩琦,讨厌刘瑜的文相爷,都承认细作事,无可以与刘瑜并肩者。

  刘瑜愿意讨论间谍事务,说明接受了去秦凤以后,专心搞间谍工作,皇帝当然高兴。

  可事情上,是这样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