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秘宋 > 第三十章丧心病狂的童贯

秘宋 第三十章丧心病狂的童贯

作者:荆洚晓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26 09:02:22 来源:免费小说

  童贯是个什么角色?

  童贯是个叫他领兵出征,然后走到半路,圣旨禁止他出兵,他将旨意塞入靴筒,照打不误的角色。须知他不是文臣啊,他是太监啊,皇帝想杀就杀的家奴来的啊。这人的胆子,就是大到这等地步。

  所以当他看着皇帝把刘瑜的奏折放下,他就起了心思了。

  他觉得刘瑜对他好,他觉得刘瑜有本事,刘瑜是不是忠臣?这不是童贯考虑的问题,总之,刘瑜看得起他,关照他,任由得他使钱,劝他要好好做人,没有因为他是太监而歧视他,他真把刘瑜当大哥。

  所以,胆大包天的童贯,做了一件事,趁皇帝不注意,把奏折偷走!

  偷走这奏折有什么用呢?

  当然是有用,童贯因为在宫里,有着刘瑜的资助,没缺过银子,所以交往广阔。

  不单是皇帝跟相爷的奏对,他能通过宫人的耳朵,偷听到大抵的情况。

  “太后那边,你可有靠得住的伴当?”童贯向跟随在身边的小黄门这般问道。

  皇城就这么大,来来去去,人与人之间,总是有些沟连。

  何况于童贯在宫里,是出了名的仗义疏财。

  那小黄门谄笑着道:“小人倒是有个同村的姐姐,在太后宫侍候。”

  童贯从怀里摸出一份欠条,摊在那小黄门面前,对他道:“家里有难处,你没钱使,对我说便是,怎么能去借这利滚利的银钱?”

  那小黄门看着那欠条,眼泪就下来了,跪下磕了个头道:“哥哥真是我的再生父母!”

  “莫要如此,你知道刘直阁么?嗯,刘直阁是我的兄长,为人最是仗义,一等一的忠臣。我想帮他一个忙,你可愿意?”童贯向那小黄门问道。

  后者此时哪里有什么不愿的?

  再说童贯又不是叫他去杀人放火,他只让这小黄门做了一件事,就是把刘瑜的奏折,扔到太后的宫里去。

  当然,童贯不会无缘无故,这么让人把奏折扔到太后案前,他选了个时机。

  就是皇帝去给太后请安的时候。

  这份奏折,就在皇帝手边。

  当其时,正是太后高滔滔听了皇帝讲起今日出宫,见得臣子的事情。

  “刘子瑾倒是不差,不单有臣节,还有这见识,哀家听着,颇是难得。也难怪韩魏公赏识这孩子。”高滔滔听了皇帝说起刘子瑜,却就微笑点头。

  而这时宫人上了茶之后,皇帝顺手一摸,竟就摸出一份奏折来!

  高太后见着,就问道:“这是谁上的折子?竟教官家带在袖袋里。”

  皇帝打开一看,却就是刘瑜的美芹六论,于是一时也记不太清楚,自己有没有把这折子带着。或者确切的说,他没有想到,一个皇家的奴才,胆子大到这种地步,竟于欺君!

  敢于偷奏折,再串通宫人,趁上茶时放在他手边!

  但是偏偏,童某人的胆子,就是这么丧心病狂!

  童贯在赌,赌皇帝不太记得这份奏折,是自己随手拿起放在袖袋,还是自己并没有拿起。

  毫无疑问他赌赢了,至少这一刻,皇帝是不太确定这一个问题。

  “刘子瑾上的折子,颇有些见地。”皇帝见高太后问起,也就开口说了这么一句。

  凡事就怕起个话头,一旦话头起了,不知不觉,很多东西就会被扯出来。

  童贯也是在赌,赌高滔滔会问下去,而皇帝会答。

  为了把这奏折偷出来,再塞到皇帝手边,他前后是花了不下二千贯钱的。

  如果太后没有接这话茬,那么童贯这两千贯钱,就是打了水漂。

  但高滔滔终于没有让童贯这两千贯钱打水漂,一个关心自己儿子的女人,一个居于深宫的女人,她终于还是开口问了下去:“噢,刘子瑾这折子,说的是细作事?”

  有了这么一个话头,皇帝自然就会谈起奏折里所讲的问题,而最后高太后也看了刘瑜的奏折。

  两千贯钱,胆大包天敢于矫旨的童贯,终于赌赢了。

  在天色还没有黑的时节,宫里就有中使出来,持皇帝的口喻,着刘瑜进宫召对。

  这很出乎刘瑜的意料。

  就算他前知五百年,后知一千年,也算不到,童贯童某人,敢这么玩火。

  中使来时,刘瑜正在跟杨时叮嘱:“韩魏公想来当会帮我这个忙,毕竟琼州不是好地方。”

  “到时去了琼州,你一定要记得,开农民讲习所,用农民听得懂的话,把这道理讲清楚,方才能使彼等,明白这国家天下的道理。”刘瑜此时,自然不会开谈推翻头上大山。包括设立学堂,讲的也是为了使民众识字,而礼义。

  在王府,当时也有人提出:“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但马上被刘瑜反驳:“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

  这是拉王安石出来当拦箭牌了。

  毕竟当时在场的,都是新党嘛。

  所以这时节跟杨时叮嘱,刘瑜也提到这一节:“你当做好腹稿,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以此断句,做好文章,以备应对。”

  这都是觉得朝廷不足以扶持,绝望之际,要安排亲信去海南种田练兵,几十年后树赤旗了。

  而中使就在这时节到时,传他入宫。

  王四跟在刘瑜身边久了,自然也不用吩咐,塞了银子过去,低声问道:“公公,这宫里是哪位相爷伴在官家身边?”

  “不曾有,只是召直阁入宫。”那中使等是痛快收了钱,也痛快答了话。

  但听着他这话,刘瑜就一下子有三四秒愣住了,真反应不过来啊。

  按说皇帝今天也见过他,他也把奏折上去了,如果皇帝真觉得他的奏折有道理,那也该是和王安石这等宰执大臣探讨,然后商讨出一个方向,才会叫刘瑜进去,做一个类似答辩的过程,看看这奏折里未尽之事,是否刘瑜心里有应对章程等等。

  这没有中枢相爷在,直接叫刘瑜进去?圣眷到了这地步?

  刘瑜自觉是没有的啊,至少今天见着皇帝,是没这感觉。

  谁会想到,童贯丧心病狂到这等地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