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秘宋 > 第三百五十二章孤臣之路(上)

秘宋 第三百五十二章孤臣之路(上)

作者:荆洚晓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26 09:02:22 来源:免费小说

  京师的皇城里,韩琦坐于下首,皇帝相陪在边上,而高踞于上的却是一位中年女性。

  有些美人,最美丽的时刻是在她们的青春,一旦老了,眉眼过重,便只能教人感叹,依着这胚子来看,年轻必也是自有风华的。

  但座上这位女性,却就不是这样。

  尽管已经青春不再,眼角也有了细碎的皱纹,但她看上去,仍旧面目姣好。

  不用去追溯青春,便是现在,年近四十的她也仍旧是美丽端庄。

  就算将来,她满头黑发尽数银白,面庞不再光洁,她也仍旧有那时的美好。

  真正的美人,便是迟暮,也当有夕照绮丽。

  她坐在座上,有一股让人无法忽视的气势。

  不是因为皇帝坐在她边上来相陪,给她添了威势;

  而是因为她坐在上位,而让皇帝看上去,更添天家气度。

  “母后,刘卿家虽是跳脱,却也是一心为了这天下苍生,这般对他,未必太过了吧?”皇帝对着这位女性,开口相商。

  这位便是英宗的妻子,当今皇帝的母亲,高滔滔高太后。

  她没有说话,只是脸上有着微微的笑意,冲着韩琦抬了抬下巴,示意韩琦说说自己的意见。韩琦抚须沉吟了半晌,方才开口道:“老夫以为,官家所言极是,刘子瑾揣的是公心,实则他不过是勾当永兴军路公事,这颇是有些替人受过。只不过司马君实不擅实务,将事务交托刘子瑾,若说刘子瑾全然无责,却也不然。”

  她听到这里,便带着笑意:“依此看来,韩相倒是对这刘子瑾,青眼有加?不过,哀家听闻,此子不是旧党,与王元泽交好,又与司马君实有隙?看来也是新党中人?”

  “是。”韩琦微微一笑,欠身答了这么一个字。

  他没有去说什么举贤不避仇之类的话,到他这个位置,完全不必要在奏对时,来卖弄口才。

  刘瑜不是旧党,是;

  他韩相爷青眼有加,是;

  刘瑜与王雱交好,跟司马光有隙,都是。

  就只一个是字,便够了。

  皇帝在边上笑道:“刘卿家不是旧党,也不是新党啊。刘卿家是孤臣!”

  高太后沉吟了半晌,点头道:“官家,若他真是个孤臣,那倒是难得。不过,哀家以为,还是看仔细些好。这朝廷的事,哀家在深宫之中,也不甚明了的。无论韩卿、王卿、曾卿等等,添为宰执,想来胸中自有成竹,官家与大臣相议便好,也不必哀家多言。”

  说着便问起韩琦的家中情况,又问起大名府黄泛区的灾情,韩琦捡着一些事体禀报了,高太后又吩咐了中官,赏了许多东西,以彰显天家对这位相三朝顾二帝的老臣的体恤。

  韩琦辞了出宫来,皇帝却又教人请他留步。

  “韩公,母后示下,看仔细些好,朕以为,是不是太过了?需要把人逼至如此地步?何必如此?”皇帝言语中,颇是有些不忍心,不见得他特别赏识刘瑜,是因为这是大宋朝,而且还是北宋年间。

  这年头,不是明清啊。

  大臣以喷皇帝为荣,象朝廷里,有新党,有旧党,能任事的官员,很少见有什么孤臣的。

  为啥?因为利益啊。

  讨好皇帝,有什么用?当年宋仁宗要给张贵妃的父亲封个宣徽使,结果让包拯喷得一脸口水,回后宫也只得跟张贵妃说:“汝只管要宣徽使、宣徽使,汝岂不知包拯是御史中丞乎?”

  如同韩琦这样的,相三朝,顾两帝,他喷皇帝,皇帝能怎么样?

  当然,不能任事的倿臣,不见得没有,但能任事的,人家好好做事就得了;

  朝廷之中,按着或是大势,或是政见,互相抱团。

  何必来当孤臣?当孤臣,没什么利益啊!

  而这时出来了个刘子瑾,别的不说,细作事务那绝对没得说。

  还在背后策划了神臂弓的图样等等事宜。

  怎么说也是干才、能臣。

  皇帝当然就物以稀为贵了。

  不过韩琦听着,却就笑道:“真金不怕火炼。老臣以为,此事还是官家乾纲独断为好。”

  他不太愿意去掺和。

  皇帝不打算继续试探刘瑜,可高太后的意思,是还要再看看啊。

  韩琦说什么?说高太后的意见不对,跟人家儿子说他娘的坏话?韩琦又不是没头脑,怎么可能干出这样的事?再说虽然他欣赏刘瑜,但毕竟也不是什么军国大事,或是中枢重臣,总归是二十刚出头,七品的官儿,高太后觉得要考察,那就考察吧。

  皇帝听着也只好无奈作罢。

  出了宫门,韩琦身边的老仆韩忠招呼护卫人等,带轿子跟了上来:“老爷。”

  “阿忠,有些路,只能骑马过;有些路,只能赤脚趟。”没有等韩忠开口,韩琦淡淡说了这么一句。

  “是,老爷。”韩忠马上闭嘴,本来他有意帮刘瑜打听一下的,毕竟当时他欠过刘瑜的人情。但现在看起来,这个人情,暂时是还不了的了。他心里不禁为刘瑜悲叹,这刘相公,仕途也真是太崎岖了!

  韩忠不敢在韩琦面前打听刘瑜的事,但今天从京师快马出去的公文,他却早就打听到了。

  那是又一封,左迁的公文,没错,就是给刘瑜的。

  此时刘瑜刚刚被河南府正堂,赶瘟神一样,从洛阳赶了出来,还没走到京师。

  匆匆而来的公文,却就再次把他的差遣往下撸:“知丰县事。”

  而且声明了:“即刻赴任,不得延误。”

  坐在车厢里的袭人当真是受不了,抹着泪劝刘瑜道:“老爷有陶朱之能,何必受这刁难?不若辞了这劳什子的差遣,只管凭着范文正公一脉的传承,再与韩相爷讨上个情面,大宋境内,什么营生做不得?”

  她是看出刘瑜能做生意的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