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秘宋 > 第四章里通敌国

秘宋 第四章里通敌国

作者:荆洚晓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26 09:02:22 来源:免费小说

  这位开封府的司录参军不开口倒罢了,刘瑜还有模有样肃立在堂下,他这一开口,刘瑜展颜一笑,径自走出门去,扯了张条凳进来,撩起衣袍安坐在条凳上,把二郎腿一架,冲着这司录参军开口笑道:“王翁,虽说这年头,只有口供,没有物证,也能入罪。口供这东西,三木之下,何求不得?但至少你也得有份文书章程,才能把下官扔进牢里,用刑问供吧?”

  “还是您口含天宪,说别人啥就是啥?若是如此,也请明示,下官虽是手无缚鸡之力,却也昂藏七尺!天子脚下,除了官家,有人若敢妄然称制,学生也不怕抛头颅、洒热血,为我大宋……”

  这司录参军听不下去,刘某人是当场就要诬陷王参军想谋反!

  王参军坐都坐不住,大怒起身骂道:“住口!竖子,莫得胡言乱语!”

  “……清除奸倿!”刘瑜却不打算停下来,一口气硬是把词抖擞完了。

  堂上不管是那城南左军厢的厢虞候,还是赵判官,都口瞪目呆望着刘瑜。

  见过无赖的,没见过这么无赖的;

  见过作死的,没见过这么着急作死的!

  所谓官大一级压死人,司录参军是正七品,那和刘瑜的差距可不是一级,从八品、正八品、从七品、正七品,那是四级啊。

  刘瑜这么当场诬陷对方,那是彻底把事搞大。

  别看这当口他诬陷王参军,王参军说他里通敌国,他就说王参军要谋反,好似不分胜负一样。

  其实这就是作死啊,这又不是街头骂架,互相问候对方高堂的时候。

  王参军说他里通外国,一会一声令下,开封府就能来人把刘瑜押走;

  他诬陷王参军谋反,他刘瑜能把王参军弄去提审么?

  不能啊,那有什么用?

  这跟上刑场大叫”老子十八年又一条好汉”、被强盗捅了一刀大叫“老子做鬼也不放过你”是没有什么区别的事。

  而且之前只要低头服软,任由王参军捏揉一番,末必这事没有转弯余地.

  这也是赵判官为何一进来就数刘瑜这个错、那个错。其实范仪错了,赵判官倒是想拉刘瑜一把的,跟别人来家里投诉,先把娃儿抽一顿狠,对方自然也不好再追究下去一样的道理。

  可现在刘瑜这么搞,却就变成是王参军要不搞死他,在官场都没脸混下去了!

  果然王参军脸色一沉,紧接着便道:“好,莫说老夫冤枉你,我大宋向来都是用铜钱、交子市易,只要跟外番易货,才用白银,可是这道理?”

  “是。”这个刘瑜倒是点头认下,尽管民间私底下也有银钱交易,但台面上来说,的确就是交子和铜钱,白银不算是官面上的流通货币。

  “是就好!”王参军一拍案几,戟指着刘瑜骂道,“那闽商持白银在身,不是为了与外番易货,又是何为?你为那闽商出头,不就是为了助他通敌么?”

  饶是刘瑜从入内来就镇定自若,听着也愣了好半晌,才理清这逻辑关系:这理由好强大,这是某人持有外汇,他为什么要持有外汇?不就是要买外国人的东西吗?这人被骗了,但凡给他说公道话,就是助他通敌。

  “不是。”刘瑜想了想,微笑着摇了摇头。

  “那青龙赌坊是王翁内弟开的吧?”

  “您的内弟,想要把银子和绢骗过去,他拿着银子和绢,就是要与外番易货吧?到时王翁又不加劝阻,就成了王翁助他里通敌国,我为了保全与王翁同朝为官的情谊,不忍他踏上歧路,连累王翁,所以才主张他把银子和绢退还给那闽商的。王翁,您不用谢我,这是下官应该做的。”

  若是辩论大赛,那到了这一节,刘瑜就是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算大获全胜了。

  可惜这不是辩论大赛,这是官场。

  听到刘瑜这么一番话,本来大怒的王参军,倒是笑了起来:“好,好一番伶牙利齿,刘子瑾,你是生晚了些,若是生在汉武那年头,说不定能学学班定远;要是生在秦朝,依老夫看,指鹿为马的赵高,大约也就是你这块料;要是生在春秋,那说不好你也能跟苏秦一般,流传百世啊!可惜了,这是大宋!”

  大宋,没有纵横家生存的土壤。

  斗权力名望、斗权势门生、斗兵魂将魄、斗人脉宗亲、斗银子财力……大宋都有,斗辩论的,那是不第秀才当讼棍干的勾当,上不得台面。

  刘瑜倒不慌张,抬手一拱:“不敢当,王翁谬赞了。”

  “你倒有几分胆色,老夫现在唯一不明白的是,你这特奏名、权发遗,是走的谁门路?”

  权发遣,一般是不会在差事前面,加这么个前缀的。

  要不是就知、权知,判、权判之类的。权发遣是什么情况呢?官面上的说法,是“因其资轻而骤进,故於其结衔称‘权发遣’以示分别。”

  例如刘瑜只有九品,要他去当八品县令,那就权发遣知某县,不够级别。

  但对于刘瑜和范仪来说,这三个字,就是满满的恶意了。

  他们的差遣,原本是吏目干的啊!

  吏员干的差事,派遣他们来干,还用上“权发遣”,不是恶意是什么?

  范仪那种,明显就是上峰不待见,他叔父去找了关系,生生挖出个坑,教他领一份薪水——大宋官员的福利不是一般的好,有个实职差遣,怎么也能养活一家子了。

  为了这份钱粮,范仪也就不讲究面子了,家里还指着他养呢。

  可刘瑜不是,他本来就不是正经进士出身,他是特奏名,特招的。

  完全可以不给他派实职差遣啊。

  而如果钱银使足了,能让上面为这特奏名出身的官员,派个实缺,又不是知一县、判一州的官职,随便派去当个主簿、县尉的不行?

  刘瑜不是朝官,想要“管勾左右厢公事”那自然是做白日梦。

  但不行给他个军巡判官,或是坐实了“勾当城南左军厢公事”好了。

  把那没有官身的厢虞候挤走也行啊,让他当个街道主任。

  哪怕是帝都的街道主任,也算有个交代。

  也没必要弄到左军厢来,还恶意满满的“权发遣”来羞辱人啊!

  人都把钱使足了,特奏名都能派实缺了,也不过就是当个街道主任,何必这样?

  但偏偏刘瑜又有个大理寺评事的寄禄官!

  这有点问题,大理寺评事品级很低,但却是很正统的起步。

  干得好的话,可以一路去到宰执。

  这在范仪眼里,看不出问题,在王参军这掌管六曹文书的官场老油子眼里,却就觉得有些不对了。为防刘瑜背后站着哪位大佬,所以他才先伸手掂一掂刘瑜的成色,结果又是出乎他意料。

  如果真有大佬站后面,不会这么跟他斗嘴。

  那大佬实足位高权重,又和刘瑜亲近,那刘瑜大可拂袖便走,甚至上来抡起巴掌抽王参军耳光;

  若是跟那大佬不够亲近,也应该先认了怂,回头去找大佬伸张就是啊。

  在情在理,完全犯不着这么来斗嘴拉仇恨。

  看不透,所以王参军便直接问。

  官场,不怕问出来被笑话,怕的是得罪了不该得罪的人。

  刘瑜听着笑了起来,拍掌道:“王翁终于问到这节了么?”

  他站了起来,掸了掸衣衫上不存的灰尘,对王参军说道:“王翁问起,下官也只好实话直禀。下官,走的是官家的路子。真的。”

  官家,就是天子。

  场上那厢虞候、赵判官、王参军,全用看傻子一样的眼光,望着刘瑜。

  一个区政府的干事,跟别人说是走国家元首的路子?

  不是当对方是傻瓜,就是自己是傻瓜吧?

  这么说的人,那就一句话:没路子!

  刘瑜起身拱了拱手,要拂袖而去之际,却看见堂上王参堂一掷杯子,怒吼道:“左右听令,给老夫拿下刘子瑾这个里通敌国的狂徒!”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