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秘宋 > 第三十九章差遣

秘宋 第三十九章差遣

作者:荆洚晓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26 09:02:22 来源:免费小说

  书房里正在冲泡茶水的刘瑜,却只是笑了笑,并不为意。

  这种很基础的物理原理,他心里是有底的。

  若真来上一位去过大食的商人,自然更能为刘瑜提供佐证。

  他现在头痛的是密码怎么弄!

  用戚继光的,自然是最为适合这时代,但要写本《八音字义便览》真的很头痛;

  不用戚继光这个,那要自己编个密码规则出来.

  自己编个密码规则,对于其他文科生是个头痛的事,对于刘瑜倒也还好。

  他在信息爆炸年代里,就对间谍方面的东西很有兴趣。

  问题是,不论哪个规则出来,同样绕不过,得为这规则写教材!

  刘瑜要不把《八音字义便览》弄出来;要不得弄本类似的教材出来。

  这就是他头痛的根本。

  所以苏东坡这种口舌之争,他压根就没放心上。

  可是刘瑜并不知道,因为自己关注于密码规则的问题,无意的一句话,撩起许多的涟渏。

  先从宫里传出来的话,据说官家,也就是大宋天子,说是曾公亮把字验录入《武经总要》,极为不妥。故之现时差了馆阁读书的刘瑜,在编新的字验。这本是极机密的事,但于此间年月,上下五千年里,士大夫最爽利的时节,想要在士大夫之中保住这机密?至少皇帝差刘瑜编字验这事,是不太可能教中枢的宰执不知道的了。

  中书门下的公事房里,墙角置了几盆冰,入得内来,倒是略为少了些暑气。

  但坐于此间,位极人臣的两位,其中却有人颇有些火气。

  按说官做到这份上,所谓丞相气度,应该是泰山崩于前而不改色。

  可是欧阳修这位自号“醉翁”枢密副使,气得吹胡子瞪眼睛,大骂:“竖子张狂!”

  他不得不骂,因为先前刘瑜升官,就是欧阳修点了刘瑜的名,去办那差事。

  所以官家委了刘瑜,去编新字验。

  而为什么会让官家有了这想头?无非就得从刘瑜骂曾公亮说起。

  刘瑜曾骂过,曾公亮和丁度把字验编入《武经总要》,与国贼无异。

  尽管是私下骂的,但宰执们要探查,这话终归是撩将出来。

  欧阳修必须得有所表示,要不然,就成了他授意刘瑜这么干了。

  年已七旬的曾公亮坐在边上,倒是安慰欧阳修:“永叔,何必与小儿辈计论?”

  说着曾公亮还笑了起来。

  他真的没把这个当一回事。

  刘瑜是谁?

  对于这中书门下的大佬来说,或者得这么说才合适些:刘瑜是哪只蝼蚁?

  曾公亮怎么会去跟一只蝼蚁置气?

  只要确定了不是欧阳修授意这么干就得了。

  这时却又有吏员匆匆奔入,却是曾公亮的心腹长随,跪下给几位宰执磕了头,方才对着自己老爷禀道:“听宫里传出来的话,魏公公去催促刘某字验事宜,刘某对曰:’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

  “岂有此理!不当人子!”欧阳修听着拍案而起。

  接着更是道:“广南东路或广南西路,择个下县,教他去当个主薄还是县尉罢了!”

  有时候,骂人,不一定是有恶意。

  欧阳修发作刘瑜,却便是为了周全他。

  因为他很担心,自己如果不在东京了,刘瑜这性子,会招惹来什么祸事。

  例如刘瑜骂曾公亮,的确曾公亮不会计较,但曾公亮的门生旧部,不见得就不会计较了!

  如果不是刘瑜和苏东坡走得近,默认为欧阳修这一脉的,不见得刘瑜的日子能过得这么安稳。而此时党争已起,欧阳修已有离开中枢的意思,所以他打算直接把刘瑜安排了边远的广南东路、西路,也就是广东、广西,以免在东京惹祸。

  曾公亮挥手教那长随退下,却是抚须笑道:“呵呵,永叔,何至如此?宁鸣而死,不默而生,文正公门下嘛,原是当有的道理,不须介怀的。”

  文正公,指的就是范仲淹。

  宁鸣而死,不默而生,也是范仲淹的名言。

  欧阳修听着苦笑。

  他为什么会点刘瑜办差?

  一个特奏名出身的九品官,就算在边境立了些功劳,怎么会入得欧阳修这枢密副使的耳?

  因为刘瑜是范仲淹的徒孙,而欧阳修和范仲淹,是绝好的交情。

  欧阳修写《醉翁亭记》,就是替范仲淹说话,而导致自己被贬去滁州!

  刘瑜是文科生,烧玻璃炼钢铁他是玩不成,但至少范仲淹这等人物的生卒,他是记得清楚的。而恰好他的祖籍,就在徐州。

  没错,范仲淹就是死在徐州。

  要是范文正风光的年月,就算吕范之争,远离朝堂,刘瑜依旧连面都见不着。

  范仲淹去得军中,也是一样名重八方的,哪里是刘瑜见得着的?

  不过到了庆历年间再被贬,范仲淹又是好直言。

  朋友劝他别再乱说话,他就回了“宁鸣而死,不默而生”,这时就真的就有点生人莫近了。

  所以刘瑜得见范仲淹,正是后者落魄,抱病去赴任。

  所谓虎死架不倒,范仲淹能文能武,再落魄也不至于李白、杜甫的地步。

  但路过徐州,刘瑜就来了个拦路请安。

  当时他不过三岁左右的光景,别人还在撒尿玩沙,他可是雄心壮志,一心长大了就要烧玻璃炼钢铁,记得范仲淹会死在徐州,哪里会放过这弄险的机会?

  于是小人儿跪在官道,倚小卖小,自称私淑弟子。

  难道范仲淹的从人,还纵马踩死一个三岁大小的孩童不成?

  在责成左右去寻这孩童家人来领走之际,这点时间,就是刘瑜的了。

  在他死缠烂打之下,凭着三岁的模样,对答有礼,逻辑清楚,真让他见到范仲淹一面。

  范仲淹就是病到糊涂了,也不可能按着刘瑜所求,收他为徒。

  不过三岁小孩,占了个童言无忌,拍马屁倒也拍得范仲淹难得有了笑意。

  所以得了范仲淹一句话,教跟在身边的儿子范纯仁,闲来可教刘瑜读书。

  但那时刘瑜看不上范纯仁,真的,想着争霸天下,王图霸业的人,范仲淹这种千古名人倒罢了,范纯仁是谁?刘瑜是真看不上,除了逢年过节写个信去问候,平时压根就不愿理会。

  后面刘瑜发现王图霸业折腾不动,烧玻璃炼钢铁也搞不起来,想要修复关系时,范纯仁却又对刘瑜显得淡泊了。范仲淹当时是病重,范纯仁可没生病,他觉得这小孩名利心太重,加上后面刘瑜走动得少,范纯仁真不待见他。

  不过,一个师徒名份,却还是改不了的,只是知道的人不多。

  但曾公亮却是晓得的,所以才有这话。

  欧阳修怕的,也就是这个。

  范纯仁不待见刘瑜,胡瑗、孙复、石介、李觏这些范门子弟,当然也不会理刘瑜了。

  但范仲淹的政敌,可实在太多了。

  “罢了,永叔,老夫也知你要保全文正公一脉的心思,寻个鱼米之乡,给他个差遣便是。”曾公亮笑着放下茶碗,却是对欧阳修这般说道。

  这时却听外面有人沉声道:“明公,此事不可为!”

  入得内来的,却正是参知政事,王安石。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