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秘宋 > 第二百六十九章摆脱

秘宋 第二百六十九章摆脱

作者:荆洚晓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26 09:02:22 来源:免费小说

  一会章惇去到,那知县若是官场老油子,甚至还可以推说不是所辖县界之类的,要堪定案发时的地点,也许可以推到芮城县那边去,总之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在自己辖区出这等事,哪有什么好的?

  不提知县被异族收买这坏的可能,只要是收了相关人等的钱,那到时按着官场习惯,来个宴请唱酬之类,士大夫圈子里,约定俗成的规矩是这么办嘛。所以别说永乐的衙门弄出什么乱子吧,只要这么推托拖延几日,刘瑜这边就难受了,这二百多号人,寒冬腊月要管饭啊!再说刘瑜等人不就被拖死在这里么?

  故之他派了李宏去,为了防止知县耍文官架子,直接让李宏执他的名帖去。

  一介知县,再厉害的资格,也不可能有直秘阁的馆职吧?

  再告诉知县,这事已上奏的了,直达天听。

  这边要出了什么乱子,那到时刘瑜肯定把黑锅给知县背。

  果然不出其料,前后不过一个时辰,李宏等人就回来了,后头还有十几个骑着骡驴的差役捕快之流跟着,都头见着刘瑜,连忙就抱拳行礼:“小人见过直阁相公,我家老爷略染风寒,骑不得马,骡车就在后面,马上就到!”

  知县不病也得病,境内出了这么一桩事,他敢不病?病了还有托辞,说是病中精力不济,才出的这等乱子。虽说上头板子到时难免一样打下来,总有个台阶下嘛。

  而就算是报病,知县也不敢在永乐县衙坐着。

  他怕刘瑜甩锅啊!

  谁乐意背黑锅?所以让轿夫抬着,快赶慢赶也往这边来。

  过了大约半刻钟左右,知县的骡车也从北岸过来,下得来见了刘瑜,却是报了手本,倒是治平四年的进士,也就是英宗朝的进士。而且跟同年进士欧阳棐也有诗词唱酬,欧阳棐是谁?欧阳修的儿子嘛。

  欧阳修在京师是有关照过刘瑜的,所以扯出欧阳棐的关系,刘瑜倒也就不好一路板着死人脸给知县看。而且这知县极为上道,述了手本之后,便对刘瑜说道:“此间多为奸细渗入,卑职虽有所察,终究才力所限啊!此番得恩府居中指挥,运筹帷幄,终将此等无君无父的贼子一网打尽,还得这左近百里,朗朗青天啊!”

  不单是对刘瑜口称恩府,而且自己拼命往上贴。

  章惇这种进士考个第五名,直接能把录取通知掷在地上的人物,看着县令这作派,那是完全没眼看,冷哼了一声,拂袖走开了。

  好歹这知县也是正牌进士出身,犯得着冲刘瑜这特奏名出身,这么奴颜婢膝吗?

  对于他来说,那真的听着想吐!

  知县却不介意,又向刘瑜禀道:“恩府亲历矢石冲锋在前,连发十二箭,无一虚发,教敌胆寒,虽有上千贼人,尽皆匍匐弃械,我永乐父老,无不山呼天子圣明,教恩府亲临,解民倒悬哉!下官愚钝,只是身受君恩,又见恩府英姿雄发,故之跟随恩府前后,做些边角之事,不敢言功、不敢言功,便是再怎么往大里说,至多也就仅有一丝苦劳罢了。”

  这人是个极会做官的,若是欧阳修还在中枢,说不准这位还真能攀附上去。

  反正这事盖不下了,二百人,他能吹到上千。

  至于说这里只有两百人?不怕,可以报坠入黄河,也可以报跌落山涧。

  只要刘瑜肯点头,这知县就能把功劳坐实了。

  当然他上奏的折子肯定和他现时说的一样,主要就是给刘瑜表功。没有关系,只是把刘瑜这功勋坐实,他这永乐知县,至少年终考评肯定少不了好处的。

  刘瑜听着,伸手挽着他手臂,笑道:“明府过谦了,这样,便按明府章程办吧。”

  这倒不是花花轿子人抬人,而是刘瑜急着脱身,把这二百多人交接着知县,他才好西行啊。别看这厮过来就口称恩府,看着似乎比县里的捕快都头还没节操。要真是刘瑜全程摆死人脸给他看,一定要弹劾他不察细作渗入,那知县绝对随时翻脸的。

  那样双方翻脸撕撸起来,搞不好,刘瑜过完年还得在这永乐县,跟这知县打笔墨官司。

  所以刘瑜选择了捎这知县一把,这件事就算就此消停。

  还没到中午,就跟永乐县这边交割完毕,刘瑜一行百来人,再次踏上了西行之路。

  从野渡的南岸启程,向西边出发过了南北走向、结了冰的那条河,在北寨左近宿营。

  第二天出发,刘瑜就冲着李宏下了这样的命令:“不要停,只要没有下雪,就赶路。”。当然,每天四个时辰的宿营,是必不可少的,总要解决晚饭和睡觉的问题。但基本就是天将黑才停下来,天蒙蒙亮就出发。

  当天晚上是在华山脚下宿营的,看着刘瑜阴沉的面色,本来想吵着去华山玩的仙儿,都明智地闭上了嘴。

  从华山脚下去到俗称“三圣故里”的渭南地带,大约百里路程,翻山涉水,居然两天就赶到了。这是大宋熙宁年间,可没有高速。一到冬天,官道不时还遇着路被雪堵了,着实行不得,只好绕路,说是百里,包括绕路的算上去,恐怕也得一百二十里有多了。

  一天能越野四十里路,算是很快的行程了。

  大多数的路程,刘瑜都是要求牵着马走,以防中途有什么事,要借马力冲刺。

  三圣故里,就是指唐代大将张仁愿、唐代诗人白居易,还有大宋一代名相寇准。

  仙儿背地里不知道把“羊肉餬饽、华亭猪头压五花肉”念叨了多少回,这次压根就不敢开口,更别提跟在芮城县那样撒娇打滚了。因为刘瑜的命令,这支队伍行动之间,隐约是行伍的作派,夹杂其中,也难免被这肃杀气息感染。

  如此又行了三日,终于去到灞桥。

  灞桥自古便是送别之地,连章惇也对刘瑜说道:“子瑾,连接赶了这么多日的路,不若一游长安城如何?憩上半日,再行出发。”

  仙儿是双眼尽是小星星,什么名胜古迹,折柳送别她是一概不管的,但古都长安,少不得无数小吃,她自然是希望刘瑜能应下来,这样她这馋嘴猫儿,便能得偿所愿。

  可惜刘瑜很坚决:“子厚,尚有七百里路,我等已行得太慢了,一日不过三四十里,若这样下去,年前不定能赶到秦州治所成纪县!”

  于是无论章惇凭吊古迹的心思,还是仙儿品尝美食的念头,一概都破碎了。

  不过路过长安,刘瑜还是让吴十五去买了几个熟羊,分给队伍里的人,也算补充点营养。

  然后四日就走了大约二百五十里,去到歧山左近的五丈原;

  翌日中午在陈仓打尖,章惇已经瘦得有点脱形了,只不过他确实生得俊俏,这么一瘦下去,看着倒是大袖飘飘,颇有几分道韵。刘瑜却便调笑他:“仙风道骨啊,子厚何日飞升!”

  “不到五日,已被子瑾驱行三百里,但求飞升,免受行路之苦啊!”章惇一脸的无奈。

  这么瘦得脱形,不单是赶路,还有吃也吃不好。

  中午基本就是边走边吃,路过某处,买些干粮打尖时,赶紧啃几口吃食,灌点水;晚上停下天都要黑了,想去弄点猎物什么的,也不太可能,只能就着干粮,烧点热水,将就着啃吧;早上起来,洗漱之后,匆匆吃点发硬的馒头,就启程了。

  这么下来十天左右,便是皇城司那些长大的汉子,也是一个个脸上咬肌毕现,别说章惇怎么也是文人出身,的确有点扛不消了。

  “还有三百里,五日之后,便能憩息。”刘瑜走在那些皇城司亲事官之中,轻声细语给他们鼓着劲,一圈转回来,却就被章惇鄙视了。

  “你骗鬼去吧,到了秦州,有得憩息?哼哼!”

  刘瑜望向西边,却就笑了起来:“他们跟不上了。”

  “谁跟不上了?”章惇有些摸不着头脑。

  “中条山、解州、芮县、永乐县。”刘瑜轻轻地说出一个个地名。

  章惇的眼睛就亮了起来,禁不住一拍大腿:“对,他们跟不上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