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秘宋 > 第二百一十九章考察(下)

秘宋 第二百一十九章考察(下)

作者:荆洚晓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26 09:02:22 来源:免费小说

  “如地在敌手,或可议之,他日国强,自能复得;若地在我手,寸土不能弃!”章惇答得很坚决,也非常直接。如果没有实际控制权的,那么可以谈判,等国家强大,再拿回来就是;如果是由大宋控制的,那肯定不能给。

  这很符合刘瑜的政治上的底线,他点了点头,举起茶杯道:“贺子厚鹏程万里。”

  “不敢忘子瑾之谊。”章惇也举杯,两人以茶代酒,喝了这一杯。

  “中立,替我送一送子厚。”

  很明显,章惇是个极聪明的人,已经有几成猜出刘瑜请他来的缘故。

  只是刘瑜不说,他便不问,只是笑道:“好,他日再醉,子瑾留步。”

  杨时送了章惇回来,刘瑜示意他坐下:“那一批人,考察得如何?”

  “第一次夜间突击刑审,就有五人熬不过去;第二次有三人;自此之后七次,再无一人松口。”不用去看笔记,杨时随口就能报出数据来。

  刘瑜点了点头,四十余人,八人不能用,没关键,还可以放在京师办差嘛。

  有三十几人能用,这很超出他的预计了。

  “不用再考察了,他们已经习惯了,再被刑审,他们也会当成是考察。”刘瑜对杨时下达了命令。当然这三十几人不是铁铸铜浇,若论落入敌人手中,刑审到一定程度,也会开口,那个是没办法的事,到了那一步,刘瑜也不会怪这些手下了。

  “第一批选送三十人到秦凤,让十五叔带队,用商队的名义进入,过了年就动身。”

  “商队用什么名义,各人的籍贯,渗透入青唐之后用的身份,你在过年之前,就要全部做出来。过了年再一起对照推敲,正月初三就得定稿,正月初五,要把这些伪造的身份,让这三十人背熟记牢。正常的商队出行,过了元宵就走,所以时间很紧。”

  “先生放心,学生马上着手来办这事。”

  刘瑜从鼻子里呼出两道气来:“要跟他们说清楚,无论之前的突击刑审,还是这些身份,唯一的目的,就是让他们能在西夏活下去。所以一定要让他们背好。”

  说到这里,刘瑜便又有些无奈:“中立,恐怕误了你开年的入场啊!”

  他很无奈,但他手头上,也没有什么放心的人手可以用。

  蔡京倒是个天生的变色龙,对于间谍方面的业务,也是一点就通。

  可一个是人家志不在此;一个是出了萧宝檀华哥的事以后,刘瑜真的不敢用蔡京了。

  所以只能是杨时,不过对于刘瑜的担忧,杨时倒不是很在意:“先生,我并不太在意科举,无论是跟着您办差,还是跟着程先生治学,都让我获益非浅啊!再说我还年轻”

  刘瑜点点头对杨时道:“你放心,等人手多起来,我会尽量的少占用你的时间。”

  也只能是如此了。

  不过接下来的时间里,临近年关,京师之中,年味儿也就越来越浓。

  许多书信里,刘瑜竟找到了苏九娘的信,这倒让他颇为高兴。

  不过对于苏九娘离开京师,苏东坡却不告诉自己,刘瑜很有些不满。

  对此苏东坡倒很坦然:“你什么也给不了小妹,就不要教她伤心。”

  这倒让刘瑜手中杯子失手摔碎。

  苏东坡冷哼一声,却也没有去安慰,这就是他唯一对刘瑜不满的地方。

  正妻不是侍妾不可能有两个,这么久了,刘瑜始终没个决断。

  不过还没等刘瑜想好怎么面对,急促蹄声便从太白楼下经过:

  “先生!先生!”是杨时焦急的声音。

  刘瑜提起袍裾,和苏轼一起匆匆下楼,却便看着李宏等人已然披甲顶盔,杨时滚鞍下马,凑到刘瑜耳只说了一句,刘瑜觉得头皮都爆了,对苏轼耳语一句,然后说道:“事不迟宜,我马上赶赴大名,你帮我奏事!”

  说罢根本不等苏轼反应,匆匆接过张二狗递来的缰绳:“快!快走!”

  冬日就算没有下雪,怒马急驰,风也如刀一般削在脸庞,还没有出陈州门,刘瑜脸颊就已经被风刮得通红了。到了陈州门前,李宏加快了速度,越过了刘瑜十来步,手持腰牌高吼道:“皇城司办差,快把人都驱开了!”

  其实守门的也认得皇城司衣甲,守将更是认得四十亲事官,哪里有人去看李宏的官凭等等?那原来在城门口,搜剥入城费用的军兵,连忙提起花枪,把行人都驱赶到两边,一时之间,鸡飞狗跳,不胜其乱。

  更有一辆骡车倒地,似乎又砸到行人了。

  但刘瑜全然顾不上这些,急急一夹马腹:“走!”

  三十来人,一人三马,百来骑就这么如风卷残云,直飚了出去。

  因为等不及了,西夏人在年关将近的时候,突然开始无征兆地撤出京师。

  如果不是刘瑜早有准备,等到今天中午,基本上都跑光了。

  所幸这件事刘瑜交代给了一丝不苟的杨时在跟进。

  而杨时跟那三个编校秘阁书籍的文官,在皇城司公事房轮值。

  划成行动组的四十亲事官,也保留了一组类似战备值班的性质。

  所以在半夜流荡于青楼章台的丁组,送回来情报的时候,轮值的编校秘阁书籍文官叫醒了杨时,而后者马上召集了战备值班的那组亲事官,分头去进驻各城门;并且在通报给刘瑜的同时,下命令让其他三组亲事官立刻到皇城司待命。

  然后就没有什么悬念了,刘瑜带着已整装待发的亲事官,把早就锁定好、已收拾好到东西,准天亮就出城的西夏细作一网打尽,七个据点无一漏网。

  这也是为什么大清早,刘瑜会跟苏轼在太白楼喝酒的原因。

  刘瑜很开心,自己没有看错人,杨时算是培养出来了。

  安排人手下去审讯,刘瑜就叫上来看他的苏东坡,跑出来偷得浮生半日闲了。

  结果这一审讯,就出问题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