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秘宋 > 第二百一十四章宿命之敌

秘宋 第二百一十四章宿命之敌

作者:荆洚晓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26 09:02:22 来源:免费小说

  “好了,不要哭了。”刘瑜哄了好一会,总算消停下来。

  脸上还带泪的仙儿,咬了一口牛肉干:“嗯,奴奴吃完才有气力接着闹。”

  “不要闹了好不好?”刘瑜笑了起来。

  吃完手上肉干,她扑到刘瑜肩膀,突然发现不对,换了一边,因为刘瑜左肩刚才已被她的泪水打湿,所以换到右边:“奴好命苦啊!”

  刘瑜彻底无语,等她哭累了,接着掏出一块肉干来吃时,问她道:“你觉得边哭边吃,有利于消化是吧?还是有氧结合无氧当锻练身体?”

  “少爷是奴奴的少爷,大娘子好坏,奴奴不要少爷去陪她嘛!”

  刘瑜以手加额,都不知道说什么好了:“咱能不这么卖萌吗?有事好好说行吧?”

  “如梦不就是劝你不要吃牛肉么?嗯,按中医的讲究,她也是没错的。不过你受了伤,补充点蛋白质也没什么不对。唉,我又不懂医,到底该怎么整,我也搞不明白。这样,你偷偷吃,别吃太多,明儿伤口换药,要是没化脓什么的,我就让如梦别说你;要是伤口收口不好,那你就别吃了,好么?”

  “嗯。”仙儿应了一声,这时候阿全叔来报,说有客来访,看着刘瑜起身出去,仙儿立刻从身上又掏出一包豆干,一包炒豆子,加快了速度,以防明天伤口出问题,连刘瑜也不让她吃零嘴了。

  有客来访,刘瑜自然要去迎,但来的是熟人,没等他出去,就听着有人道:

  “阿全叔,快去弄上几个热菜,酒我们带了!”

  这一夜,苏东坡携酒来访。

  同来的还有章惇,酒过三巡,章惇去了解手。

  苏东坡却就问道:“子瑾,听闻曾相爷问起秦凤边境,情报滞后的事件,你当众就斩钉截铁说:或是涑水先生手笔。你这是有什么凭据?”

  刘瑜有点酒意,回答得很干脆:“莫须有!”

  “你到底为什么,对涑水先生这么深的成见?”苏东坡就不明白了。

  就算政见不同,也不至于和刘瑜这样,说起司马光,就咬牙切齿,几乎恨不得将其锉骨扬灰。甚至多次骂其为“国贼”,梁园那茬事,苏轼是亲历的,他看得出,当时刘瑜专门挖了坑,要引司马康入套。

  什么仇什么怨吧?连莫须有都出来了

  所以苏东坡就问刘瑜:“涑水先生也不曾于你有什么私怨啊!”

  别说,还真没有私怨。

  司马光也不是后族那样,要敛财什么的;也不好美色,来跟刘瑜起什么冲争。

  若说司马康那些话,说真的,也算不上什么仇怨。

  他真不明白,刘瑜为什么对司马光,恨到这地步?

  刘瑜喝了半杯酒,放下酒杯,再问了苏轼一个问题:“为什么辽、西夏要在大宋京师设下暗探、细作的据点?”

  没有等苏轼回答,刘瑜把杯中酒喝光了,苦笑道:“答案很简单,大宋现在还不太烂。”

  “西军也还能战。”

  苏轼点了点头,他认同刘瑜说法,事实上,也的确如此,就是这样,没有别的原因了。

  刘瑜长叹一声起了身,凭栏远眺:“若是禁军只有三成实额,西军只余万来人,苏大胡子,你觉得,辽国和西夏,还有必要派这么多暗探、细作来大宋京师么?不,那就不需要了!”

  因为刘瑜很清楚,到了几十年后,大宋连禁军也烂光,连西军也老迈缩水的年代,还要什么间谍暗探?

  金人数万兵马就足以大破东京城了,要甚么细作!

  到了那个时候,就算是禁军的士兵,吃空晌也达到七成。

  余下那三成,没事给官长盖房子、做刺绣、织绢布、做首饰、当画工。

  西军那边,种师道搜肠刮肚,也不过万余士兵。

  到了那时节,谁要什么间谍?

  正因为刘瑜是文科生,研究宋词之际,看过许多文献,有北宋亡国之君的诏书,有时人的文字,所以刘瑜才极度反感司马光。江山在德不在险,这就是下场,这就是后果。任由司马光这么搞下去,这个大宋,不烂是没天理的。

  基调都定下去了,还练什么兵?

  至于到了赵佶的年代,弄出元祐党籍,但有什么用?

  不说赵佶就不是一个合格的皇帝,关键是司马光这种理念,已经把大宋的根基腐蚀到烂。

  当然,其他宰执的折腾,把大宋搞烂,也是多少都有功劳的。

  但这种为了讨好别国,提出把无数将士血溅沙场打下的堡垒,割给别国的行为,不论他在生时,有没有达成——他上过奏折,他所倡导的理念,几十年是不变的,从开始的反对练勇,到后来上奏折主动割地,以他的地位,造成影响,是极为深远和恶劣的。

  边境堡垒,为了让别国感到大宋的仁厚,随便就割几个给别人,这还要打仗干什么?

  不用打仗何必练兵?这国家哪能有好的?

  司马光就是主张这样啊!

  就连练民兵,他都三番四次上奏折反对。

  司马光当然私德无亏,但有什么意义?

  作为在大宋士大夫圈子里,影响力如此之大的人物,大宋几十年后会败坏成那样,跟他倡导的这种理念,能没有关系?

  史书是要讲究“述而不作”:只记载当时发生的事情,不加入自己的思想,不去下结论。

  但刘瑜不是史书,至少在他认为,这锅就是司马光的!

  所以刘瑜给自己添上一杯酒,却对苏轼说道:

  “青唐瞎征也好,西夏也好,辽国也好,不过一时之敌。”

  他不是写史书的人,他也不是读史书的人。

  刘瑜是一个活在大宋熙宁年间的人,如果让大宋一直这么下去,数十年后如果他足够命长,搞不好得去五国城当金人的奴隶啊!

  “司马君实,便是我宿命之敌。”

  他仰头喝下那杯中酒,胸间如有团火在烧。

  无论如何,他要把司马光毁灭。

  就算不能毁灭司马光的理念,那就毁灭他的躯体; 如果不行,就搞臭他的名声,让司马光那一套东西臭大街; 如果暂时办不到,那就想办法,让司马光滚出中枢!

  “我要弹劾司马君实!”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