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秘宋 > 第一百八十八章韩琦挖好的坑

秘宋 第一百八十八章韩琦挖好的坑

作者:荆洚晓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26 09:02:22 来源:免费小说

  朝廷又行了一道公文下来。

  再给了刘瑜一个兼职,兼提举外剥马务公事。

  刘瑜哭笑不得,大约这就是韩琦给他挖的坑吧?他私底下教童贯去打听,果然如此!

  剥马务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

  剥皮的地方,剥死牛、死马、死驴的皮、肉、筋、内脏。

  供诸司工匠、亲从官、诸骑马直军士、相扑所角抵官及五坊鹰犬食用。马皮、筋供造军器。管剥手十五,专知官一人,手分一人,军典一人,库子二人,节级两人,巡防士兵十六人。

  这就很可笑了,刘瑜便成东京最高学府的大学校长兼东京屠场场长。

  两个差遣,怎么也凑不到一起的啊!

  但偏偏这个春节前,就凑到了刘瑜身上。

  这样刘瑜就尴尬了。

  他甚至去找过王雱,看能不能让王安石出面,为自己脱困。

  但王安石怎么可能为了他这七品小官的事,去跟韩琦和富弼开撕?

  刘瑜又请辞去判国子监事,也就是说,要他当屠场场长,这是韩琦挖的坑,他跳了,谁叫他自己先前主动去坑韩琦呢?

  那他安心当屠场场长吧?

  结果辞呈马上被驳回来,就是要他当大学校长兼屠场场长。

  刘瑜还没去这两处上任,想着就头皮发炸。

  上午在屠场管屠夫,下午去大学当校长?

  这是什么生活?

  他禁不住约了苏东坡出来长庆楼喝酒,喝了几杯,悲鸣道:

  “韩魏公是要生生把我整成精神分裂啊!”

  “何为精神分裂?”苏东坡很好奇地问道。

  然后刘瑜还没开口,苏东坡便抑制不住,狂笑起来。

  这时边上的雅阁里,却就有人冷笑着这么说道:

  “朝知剥马务,暮判国子监,不伦不类!人当有自知之明,如此人物,有污视听!”

  此间的雅阁,只是用着屏风分隔,不似太白楼那样,用木板隔成一间间小房子的。

  所以隔音就很差,而且隔壁这人,明显就是接着苏东坡的话,进一步发作,来挑事的。

  苏东坡听着就不干了,一下子站了起来:“阁下这般藏头匿尾的作派,也太下作了些吧?”

  他向来就是这种性格,乌台诗案,也是不爽就喷,虽说有些是被牵强附会的,但类如“知其生不逢时,难以追陪新进;查其老不生事,或可牧养小民”这样的话,要说苏轼不是暗讽,真的有点说过不去。

  所以他笑话刘瑜可以,那是朋友间的打趣,别人来嘲讽,苏东坡就受不了,马上就发火了。刘瑜又不是有毛病,哪里愿意去跟人计较这个?一把扯住苏轼:“你堵得住世间人的嘴?喝酒喝酒,由他说去。”

  但他有些醉意,一时按拖不住苏东坡。

  幸好刘瑜拖了苏东坡出来买醉时,还有另一位也跟着出来,那就是佛印。

  倒霉和尚佛印连忙帮手扯住苏轼,低声斥道:“子瞻三思!莫要害了子瑾!”

  苏东坡一下子酒醒了几分,这话也只有佛印说来,才有这效果了。

  因为佛印这倒霉和尚,三岁能诵《论语》、诸家诗,五岁能诵诗三千首,长而精通五经,被称为神童。本指望来京一举成名,建立功业,他怎么当了和尚呢?因为他跟苏东坡说,长这大没见过天子长什么样。苏东坡就给他出了个鬼主意,皇帝要去设坛祈雨,让佛印披袈裟,装成寺里杂役,到时仪式举行完了,奉茶给皇帝,不就可以看看,天子长什么样了吗?

  结果可好了,皇帝兴起,见着佛印相貌堂堂,问了几句,直接就给了恩典:“卿既通内典,朕赐卿法名了原,号佛印,就于御前披剃为僧。”

  这算是苏轼心中最大的愧疚了,因为佛印的文才,并不下于他,他很清楚这一点的。

  所以被倒霉和尚这么一劝,他算是冷静下来了。

  可苏东坡消停了,隔壁那桌不消停啊。

  当下就有人一脸正气行了过来,负手于背,望着刘瑜冷笑道:“在下程颐,字正叔,方才讥讽于汝,便是在下所为。”

  刘瑜酒有点多了,努力抬起眼皮看了一下,果然见得这位,和程颢的长相,很有几分相似,便举杯笑道:“伯淳也是至交好友,正叔又不是外人,要讥讽便讥讽吧,这事,的确也是可笑至极。正如你所说’朝知剥马务,暮判国子监’这真不伦不类啊,你说,这叫什么事嘛?来来,喝酒,一醉解千愁啊!”

  正主儿都不计较,苏东坡自然也就不好发作了。

  可正当佛印呼出一口气,以为今天总算不用生事时,这事,还是生了。

  “家兄不过依朝廷所遣,为国家出力,与汝同事罢了,何来的至交之说?在下不敢高攀刘直阁!更不敢当刘直阁‘不是外人’之言!”

  程颐站在那里,真的就有一股气势,仿佛天下之间的正气,便是在他身上,他所针对的,他所批驳的,便是世间最为污垢不堪的人和事。

  一时之间,周围出来看热闹的,望着刘瑜这边,都颇有点同情。

  更有人暗自低语:“程正叔过份了,程伯淳与刘白狗确是有几分交情的啊!”

  “刘白狗这回栽了,丢脸丢大了。”说跟别人哥哥是至交好友,结果被别人的弟弟这么当众否认,这脸真是打得清脆吧。加上剥马务和国子监这可笑的两桩差遣,真是连围观的人群,也觉得刘瑜今日,是倒霉到不行了,丢脸丢到家了。

  这里不是太白楼,这长庆楼对面是大理寺、光禄寺之类的衙门,边上是太常寺、左藏库。国子监、都水监也在左近的。来这边的常客,大多是有官身的人物,今日刘瑜丢的脸,只怕不用半日就会传扬出去,成了士大夫圈子里的笑柄。

  一旦成了笑柄,以后在官场,谁还看得起刘瑜?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