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秘宋 > 第一百八十五章不选择(下)

秘宋 第一百八十五章不选择(下)

作者:荆洚晓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26 09:02:22 来源:免费小说

  他一个特奏名,大学都考不上的家伙,去当大学校长?

  国子监有两位判监事。

  着刘瑜判国子监事,主要是让他分管律学馆。

  其余教进士、教《九经》、《五经、》《三礼》、《三传》学究等等;

  掌文簿、管出纳的主簿;

  掌钱谷出纳之事的国子监丞,都归另一位判国子监事管。

  刘瑜觉得这太荒唐了,判国子监事,他没有兼任直讲,不用去给学生讲经义。

  但是,他脸皮虽厚,也没有厚到这地步啊!

  要让他去当国子监丞之类的,类如教务主任的差遣倒罢了。

  去当校长,这刘瑜真的觉得,自己的心还没大到这地步。

  所以他第一反应就是拒绝接旨。

  但是这回来传旨的,不单有宫里的太监,还有审官院那边的一位六品官员。

  他听着刘瑜拒绝接旨,却就凑了过来:“刘子瑾,这旨意,你还是接下为好。”

  “这是我能干的吗?”刘瑜真心觉得扯蛋。

  可是没有等他据理力争,那审官院的六品官员就低声说道:“官家也好,宰执也好,见你去意甚烈,但也都不想阻你归程。”

  “噢?”刘瑜就好奇了,那是谁举荐自己?司马光?不可能啊!司马光也许面子上能糊弄过去,心里哪能不盼着刘瑜快点滚蛋的?

  “大名府那位,先前上奏折,保荐了你,很是抬举了你一番,又说你的缺点是太过惫懒,稍有不顺,便生退意,为国家计,必定不可任你荒废一身本事。”那六品官员低声说着,刘瑜听着颈后生寒。

  大名府那位是哪位?不就是韩琦么!

  神臂弓之事,被刘瑜坑了一回狠的韩琦、韩魏公!

  刘瑜倒是记得这事,不知道韩琦要怎么发作自己。

  谁知韩魏公早早就挖了这坑在等着他,刘瑜不禁苦叹,姜还是老的辣。

  而韩琦这坑,刘瑜还真的不得不老老实实往下跳。

  别跟韩琦玩耍不讲理,玩不过他老人家的。

  要今天刘瑜敢不承认这一报还一报的潜规则,韩琦明儿构陷个罪名,把刘瑜扔进大牢,真没什么意外。高俅还被扣在大名府,帮手治水啊。到时随便短缺点啥,就能把刘瑜牵扯进去了。

  韩琦是什么人?三朝宰相!

  就算现在皇帝跟王安石,好得穿一条裤子,接到韩琦的奏折,皇帝都会觉得,某些新法韩琦反对得很剧烈,是不是真的有问题?跟王安石商量,这玩意韩琦都不看好,是否还要这么搞?

  也就是说,韩琦,是能动摇国策的人物啊。

  要真惹火了他,放下身段来跟刘瑜计较,刘瑜被碾成粉都不出奇。

  所以刘瑜也只好苦笑着,厚着脸皮接了旨。

  给宣旨的中官塞了银子,就听着这太监便笑着说道:“京师很多人背地里非议刘秘阁的才学,如今富郑公荐刘直阁判国子监事,也算是为刘直阁正名了!”

  刘瑜脸上,苦得能拧出汁来了。

  富郑公,富弼。

  这位又怎么想出,推荐自己来判国子监事?这不是乱来么?

  一般都是德高望重的人物,才能来担任这差遣,刘瑜是记得,到了晚年,已然治学有成,名满天下的程颢,似乎有担任过这差遣。那时候的程颢,已然一代宗师了,岂是现在的刘瑜,可以相提并论的?

  不过事到如今,也不由得他了。

  韩魏公、富郑公,都是拔根汗毛,比他腰粗的人物,他能怎么样?

  “先生,接下来怎么办?”李宏帮刘瑜捧着官印、圣旨等物,也是一脸的紧张。

  刘瑜倒是很快想开了:“硬要我判国子监事,那就试试看吧。不过,此番又教我勾当皇城司了,那有些事,总须做一个了结!”

  宣旨的仪仗,方自从城南离开没多久,皇城司亲事官李宏,就快马加鞭赶了上来。

  因为刘瑜有奏折要直呈御前,他以前只能递间谍情报事务的奏折,现在这个权限,却就不限于此。所以,刘瑜运用这权限的第一件事,就是找皇帝和宰执们要人、要编制。

  刘瑜,点名要的人是谁?

  这次只要了一个人:前馆阁校勘沈括。

  之所以是前馆阁校勘,因为沈括母亲去世,他按照士大夫的潜规则,辞官回家守孝去了。

  丁忧就要辞职,这就是潜规则。

  至于沈括是否中间偷偷跑出来之类,只要没被捉住,那倒也没人理会。

  当然,皇帝也可以夺情。

  问题是,这人也得不可替代,皇帝才可能夺情。

  比如说刘瑜,编写出字验,在间谍方面,又有独到天赋,那皇帝才会夺情。

  要不然大宋年间,官比厥多,许多官员守着一个位子呢!

  这人走了,别人急着来填,夺啥情?

  皇帝和宰执的批复,便不出刘瑜的意料。

  那就是在人员甄选上,八品以下,许刘瑜有举荐两人的权限。

  一般来说,能举荐他人,都是大佬了。

  能让刘瑜举荐两人的权限,算是特例。当然,准与不准,还有审官院、流内铨等等机构,去审核,必要时还得呈报中枢的大佬点头。但有这举荐的权限,本身就很不得了。

  而且皇帝那边,还下了旨意,增设勾当皇城司公事四人,如果不出意料,其中两个名额,算是作为对刘瑜的补偿。因为探事司等衙门,已经由石得一接手,总不能又把石得一踢走,让刘瑜去执掌吧?这样对于朝廷也好,皇帝也好,都太儿戏了。

  所以增设了差遣,大抵就是给刘瑜的补偿,让他自行搭建班底。

  刘瑜得了这批复之后,苏东坡正当来访,看着就笑道:“官家不愿下旨夺情,却把这差使,踢回到你头上。你要沈某人过来效力?我看只恐不能。这事只怕还要富郑公、韩魏公,或是王相爷、醉翁这般人物开口,才能教沈某人前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