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秘宋 > 第一百六十九章大宋没钱(上)

秘宋 第一百六十九章大宋没钱(上)

作者:荆洚晓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26 09:02:22 来源:免费小说

  风雪就在窗外呼啸,刘瑜却觉得,自己比被风雪肆虐的大地还悲惨。

  大宋,所谓的强汉盛唐富宋,有没有?

  富而不强的大宋,有没有?

  所谓此时欧洲小国的君主,还不如大宋京城把门的守卒生活条件好,有没有?

  这不是乱吹牛啊,司马光曾经痛心疾首世风日下,连农夫走卒都穿丝质的鞋子!

  现在王雱却跟他说大宋没钱?

  这不扯蛋嘛!

  而且不单单是这些记忆,刘瑜这十几年里,在大宋走的地方也不算少。

  除了天灾,也还真没见过什么活不下去的流民。

  大宋的富足,不是靠说的,这就是实证。

  就后世梁山泊聚义的演义故事里,也都是背了案子;

  或者“潜伏爪牙难受”的枭雄;

  或是林冲这样被官场欺压逼迫,才会上山落草;

  或是游手好闲,或是要“替天行道”,就算是演义故事,也没见谁说活不下去,然后跑去落草为匪啊!

  王雱笑得颇为苦涩,似乎这个问题很难启齿,也全然没有刚来时的兴高采烈了:“总之,请功、请封,子瑾不必担心,不论是家大人,还是朝廷诸公,都不会有什么异见的。至于子瑾请予殉国的军兵,每人至少赏钱五百贯,那当真是不可能的事。”

  然后匆匆拱了拱手,找了个籍口便辞了去,临出门冲着梁焘说道:“况之,这个中来去,你我虽然政见不合,但你总归是清楚的。子瑾不太明白,便由你来述说了。下官尚事务缠身,告辞。”

  等到王雱走了好一阵,刘瑜才回过神来,茫然地朝着梁焘问道:“大宋没钱?”

  “真没钱。” 梁焘脸上有着跟王雱类似的苦笑。

  不论新党旧党,大宋没钱,这都不是一个能让人愉快的话题。

  但无论他是否愿意,梁焘终归不能跟王雱一样跑掉,所以他也只能跟刘瑜分说这问题的关键:“刘直阁可知道禁军几何?厢军几何?”

  “欧几里得几何、黎曼几何我虽不懂,还算听说过,这禁军几何和厢军几何,当真是不曾听闻啊!”

  刘瑜用力地揉了揉自己的脸,伸手止住一脸错愕的梁焘:“行了,我知道你意思,禁军有多少人,厢军有多少人,对吧?禁军怎么也得有七八十万吧?厢军?厢军我就不知道,厢军恐怕也得有这个数?”

  “差不多。”梁焘点了点头。

  “禁军每年,甲胄修整、粮草、军饷等等,消耗五十贯;厢兵则低些,二三十贯吧。”

  “刘直阁以为,用于军兵身上,当是几何?”

  这道算式,对于刘瑜来讲不是问题。

  就按七十万禁军来算,一年一人消耗五十贯,那就是近三千五百万贯了;

  厢军止不止八十万?这是个问题,刘瑜不清楚,但正常来说,辅兵必定是比正兵多才对的,就象西方历史上的斯巴达三百勇士,后面就有近二千辅兵在支撑他们的作战消耗、后勤、战损医疗等等,甚至有考证说,还有一万奴隶也在协同他们的战事。

  就按厢军也是七十万,这又得一千四百万贯军费了。

  也就是说,光军费,大宋一年的开支,就得五千万贯左右。

  如果厢军按刘瑜的理解,比禁军更多些,那五千万还不止!

  大宋的确是富足,人口堪堪过亿,税赋收入就过亿贯,可这军费就去了一半多啊!

  没等刘瑜回过神了,梁焘又砸了一句更残酷的真相:“子瑾可曾见着,大宋除了天灾之外,流民四起,或是史书上,民不聊生,易子而食之类的惨事?不曾见着吧?为何?”

  梁焘看着刘瑜,苦涩地说道:“每募一人,朝廷即多一兵,而山野则少一贼!”

  他很无奈,但不能不说,这话也是有道理的。

  刘瑜听到这里,却就长叹一声,摇手示意梁焘不用说下去了。

  是,大宋对于盗匪的政策,就是这样。

  演义里对宋江的招安,也很好的体现了这一点。

  剿匪?成本太高了,招安好了!

  或是地方出事,百姓难以生存的时候,大宋政府就在那里大量募兵。

  所以大宋相比于明清,很少有起义。

  因为没有流民啊,没有被压迫到实在活不下去的群体。

  天灾来了,那就募兵嘛。

  而招兵的标准,从宋太祖那年代,到如今,是越调越低了。

  “当然,大宋虽然钱根紧缩,但刘直阁所请者,不过殉国六名壮士,一人五百贯,也不过三千贯罢了。只是此例一开,之后八十万禁军,若有为国捐躯者,必都按此例而请,便是打个对折,朝廷也应付不来啊!”

  刘瑜拍了拍梁焘的肩膀:“受教,况之你今夜就先值夜吧,我得回去想想办法。”

  “这?”梁焘就不明白了,该请赏的折子,刘瑜也递了上去,朝廷不批,还想什么办法?

  绝对不可能批的啊!

  税赋不单要支付军费,还得支付官吏的俸禄啊、治水的费用等等支出。

  不要说五百贯,就是一百贯,也不可能给的。

  要这次开了先例,以后死一个禁军,抚恤一百贯,朝廷也要完蛋!

  但梁焘是聪明人。

  聪明人通常都知道什么时间该开口,什么时间该闭嘴。

  “是,刘秘阁只管去办差便是,下官自然留在公事房当值。”

  刘瑜点了点头,无没心思再说什么,径直出了门,上马就往家里赶过去。

  他真的没有心思再说什么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