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秘宋 > 第一百一十九章不动如山

秘宋 第一百一十九章不动如山

作者:荆洚晓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26 09:02:22 来源:免费小说

  “你自去复命就是,诸般人手到了,我自有章程。”

  刘瑜挥了挥手,却又把苏东坡叫住:“教人去把仙儿叫来。”

  苏东坡瞪着眼睛,要是眼光能杀人,刘瑜只怕已死了一百次:“这时节,你还惦着小丫环?你就这么点出息?”

  “要让我摄皇城司,就得按着我的章程来,要不你来,我没办法按你的行径,来办好这差事。”刘瑜却是一点也不生气。

  苏东坡一时语塞,气得挥袖道:“你现时又不是没人使唤!自己叫去!”

  便自出门去复命不提了。

  皇城司的确是有人手,从宋太祖的年代,就习惯把精锐军兵都划到皇城司。

  看着随苏东坡去接刘瑜的两队甲士,如何精锐,就知道皇城司这边的实力了。

  所谓“虽京师有警,皇城内已有精兵数万”,共辖亲从官五指挥;亲事官六指挥等等。

  不过对于刘瑜来说,这亲从官下面三千兵马、亲事官下面五六千兵马,他指挥不了。

  这是属于皇帝警卫部队的性质,不是情报头子能指挥得动。

  皇城司也不是只有一个勾当官嘛。

  “你带上两个人,去把仙儿接过来。”刘瑜对着杨时吩咐道。

  看着杨时领命,带了两个甲士自去,刘瑜便招手让肃立在旁边的甲士头领过来:

  “我现在能调用的人手有多少?”

  “回刘中允,探事司、冰井务皆归管辖。”

  刘瑜听着就苦笑起来。

  探事司有多少人手?

  他先前和魏岳走得密,多少还是知道的:“皇城司遣亲事卒四十人,于京师伺察。”

  亲事卒四十人!

  说是亲事卒,事实大都是有武官衔的。

  没错,都是精锐,都是边军好手才调拔过来的。

  这些人就是察子,所谓“于京师伺察,每月发给湣钱,每季轮换差充”。

  确实是有轮换的,不是一般禁军、厢军那种,真是有本事的人,才能轮换过来。

  可是上百万人的东京城,四十逻卒,这四十人再有本事,就算个个三头六臂,又怎够用?

  别说还只是一个脑袋两只手啊!

  “冰井务那边,有多少人手?”刘瑜强打精神问道。

  “监冰井务官以下三十人。”甲士首领如实回答。

  冰井务是干什么的?听上去就是管冰库的。

  刘瑜又问甲士首领:“其余再无可用人手?”

  “约有入内院子五百杂役,若尽力调用,应可召来七八十人。”

  这些是杂役,但皇城司还有万多精兵啊,这些杂役,别处也要用,能被刘瑜调过来七八十人,也是到极限了。

  也就是连同杂役在内,刘瑜能用得到的,不要二百人。

  东京城有百万人口。

  二百人,要在上百万人里,去捉住那差点杀入皇城禁中的刺客。

  说话之间,程颢倒就过来报到,刘瑜教他先在边上坐下,自己仍继续跟那甲士头领沟通。

  程颢这位程朱理学的开山立派祖师爷,此时才三十出头,当着八品小官,倒也没有什么架子。不过来到皇城司的公事房,听着前后能用不到二百人,饶是程颢素有稳重之名,也不禁双条浓眉扭到了一起。

  这事没法干啊!

  要是平时,倒也罢了,二百人都发动起来,一处处慢慢去巡视,一天下来总能巡得完。

  可这一旦有事,并且是大事,怎么弄?

  这时蔡京由人领着,匆匆入来,见着刘瑜,推金山、倒玉柱,就翻了下去:“见过先生。”

  刘瑜伸手把他搀起:“起来,国事艰难,闲话不必多说。”

  “学生必粉身以报君恩!”蔡京激昂答道。

  别人听着,还以为他说的是报效国家、皇帝。

  刘瑜却明白,蔡京不是这个意思。

  蔡京是感激刘瑜在王安石面前举荐了自己。

  他一个还没参加科举的学子,能得到当朝宰相的召用,虽说王安石的面没见着,是派个小官来传唤他,但当朝宰相能知道他这学子的名字,这已经是很不得了的事啊!

  所以他非常感激刘瑜,才会一进来,便行这样的大礼。

  又过了半晌,杨时把仙儿接了过来,而种师中也匆匆赶到。

  “中立,你随伯淳兄学习。”刘瑜便把杨时分配给了程颢。

  之所以找程颢来,不是因为这家伙是程朱理学的祖师爷。

  而是因为对于这个年代的人来讲,程颢的推理逻辑能力很不错。

  颇有几桩冒认亲戚企图骗财的案子,过了程颢的手,几句话就被他问出破绽来了。

  但就算是程颢,这时也有点不知所措,开口道:“刘中允,若说断案,或说治学,下官都不敢自我菲薄。可如今要缉拿刺客、细作,又无人手可用,当如何着手,下官实在没有主意,这位杨中立,又能跟下官学得什么东西?”

  而这时公事房外,匆匆脚步声再次响起,很快便有大太监快步入内来,跟随着他的还有两个低品级文官,刘瑜也搞不清楚,是审官院还是流内铨的,总之是来补任命公文。

  领了官凭,前头开篇便是 “敕:太子中允,编校秘阁书籍刘瑜”。

  后面那些四六公文格式,刘瑜也暂跳过不理,看到后头,就是主要内容:

  “可特授依前太子中允,编校秘阁书籍,兼权发遣皇城司公事,专一报发御前探事逻卒文字,奉敕如右,牒到奉行”

  下面从参知政事的宰执,到给事中、中书舍人、相关人等十几处签署。

  再有一行:“告: 太子中允,编校秘阁书籍,兼权发遣皇城司公事,专一报发御前探事逻卒文字,奉敕如右,牒到奉行。”

  然后又是相关主事、员外郎、书令史、主管院等等一串的签押。

  这就是刘瑜正式的官身文告了。

  又呈了勾当皇城司的信印,算是手续交接完全。

  还没等刘瑜开口,领着两名文官一并前来,看着品级不低的大太监,就开口了:

  “奉圣喻:计将安出?”

  因为这任命不是中旨,正式经过中枢宰执等等签发的任命,所以皇帝派太监来问,刘瑜准备怎么办?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总不能安排上岗位,然后不问责吧?

  刘瑜起身微笑答道:“不动如山。”

  这大太监疑惑地望着刘瑜,不动如山?

  不动如山的话,皇帝和宰相们叫刘瑜过来干什么?不如搬块石头在皇城司镇着!

  那大太监看着,恨不得上去给刘瑜一巴掌,这当头,便是答一句“粉身以报君恩”都比这强啊!哪有皇帝火燎火焦叫他来,然后回一句不动如山的道理!

  “不动如山,小儿辈,大破贼。公公以此回复官家、宰执便可。”

  刘瑜却对那大太监又重复了一次。

  这让大太监怎么看,怎么觉得,这刘某人是在作死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