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奇幻 > 中元篇章 > 传说

中元篇章 传说

作者:萍澜 分类:奇幻 更新时间:2024-01-01 09:54:01 来源:88小说

嘟嘟失败了。

委屈巴巴的归家去了。

但梁树的故事却未曾至此结束。

例如说...往日就靠着低买高卖赚差价的他,本就有着将城内物价压回往日的手段。

看上去虽然可笑的紧,区区一个人竟想改变整座碧霄城的局势,但实际来说...也的确是可笑的紧。

不过今时非同往昔,原本看似无比可笑的想法,只要有了庙堂在暗地里扶持,那么...对于梁树而言,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

问题:身为散仙的蓬门为何要出门?

对于寻常百姓来说,答案是出来散心,是没有目的的闲逛。

对于梁树来说,答案是解决碧霄城当下的问题,并通过解决问题来维持秩序的安稳,毕竟...无论是经商还是做仙,想要舒坦,便要塑造出安稳的环境。

就像鸟儿织巢那般,想要住的安心、住的舒服,便要将巢穴编织好。

虽是沦为乞丐,但不可否认的是,梁树终究是个商人。

虽然沦为狗官,但难以辩驳的是,蓬门始终是个仙人。

两个人,都想过舒坦的日子,都想将维持碧霄城的秩序维护好,这无疑是相同的思想,而相同的思想也是让两个完全称不上好人的人,走到了一处。

当然,既然称不上好人,那么解决问题的方法必然不会太过于光彩。

-----

嘟嘟回到了浮淤巷的家中,且是回到了霖安与梓娴那温暖的怀抱之中。

霖安在家休养了些许时日,也可以说是不得不在家中休养了些许时日,因为按当下碧霄城局势而言,纵是走出家门也是无处可去,更是无工可寻。

庆幸的是...纵是无工可寻,纵是无钱购粮,却也未曾饿到肚子,因为...消失了许久的青松盖雪,竟是再度莫名的出现在了房间中的破旧桌案之上。

一日三次,三次六碗,似乎不单单是给霖安准备的,也是给梓娴准备了一份,而这也是印证了...婵,虽然不在霖安身边,但她却始终对自己的孩子瞧着、看着。

母亲的严格,不会给孩子过多的帮助。

母亲的温柔,不会让孩子毫无意义的饿肚子。

吃过早饭,霖安即是坐在桌边愁眉不展,且是对着门外惆怅而言:“分明是件好事,却是发展至如今的模样。”

梓娴尚未吃完,故而坐在霖安身旁,一边小口小口的吃着,一边小声嘟囔着:“习惯就好,不管多么简单的事,只要到了人的手中,总会变的无比复杂。”

霖安没有高尚的评判对与错,仅是莫名的想起了老不死,且是侧首看向梓娴,依是惆怅而问:“你说...如果来日我娶了妻、生了子,会不会也变成那恶意哄抬物价的模样?”

梓娴不曾抬头,依是端着碗、吃着饭,嘴上虽是忙碌,也依是嘟囔道:“不会的,就算你想,你也没有那个机会。”

霖安不解,显然不知梓娴为何会如此肯定,也不是很懂梓娴为何会这么说,故而再问道:“梓娴怎么知道?”

梓娴似是觉得自己说错了话,却也未曾展露出惊慌,仅是歪着脑袋笑问道:“梓娴问你,你会娶一位寻常百姓为妻么?”

“世事难料。”霖安傻笑,虽然对爱情依旧懵懂,却也并未排除将来会娶寻常百姓为妻的可能。

“但对你而言,却是不难。”梓娴不再笑言,且是瞬间化作了严肃,且是直视霖安双眼沉声道:“其实在你选择这条明光之路时,便注定会与寻常百姓无缘,也许你该想一想,身为承接前人意志并承担起开拓前路之责的你,在未来会面临何等惨烈的景象。”

“也许保护一个人并不困难。”霖安天真,且是单纯,似是到了喜欢将一切问题简单化的年岁。

“这个问题不会有人给你答案,不过...这个答案,距离你已是不再遥远。”梓娴说了一句没头没脑的话,且在说完即是放下了手中的碗筷并抱起了一旁床铺上的嘟嘟,不等满腔不解的霖安开口询问,便笑若春风般开口:“我们出去走走。”

没有任何原由的出去,或者说所谓的原由即是所谓的“走走”,而傻乎乎的霖安也是傻乎乎的跟着梓娴去了,也许是真的傻,也许是...梓娴口中所谓的“走走”,即是他起身相随的原由。

能够一直在一起的未必是同伴。

同伴也未必非要一直在一起。

但没有相同目的却也能够走到一起的,也许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同伴。

而这也是印证了那句...并不是所有事情都有意义,所谓的意义也未必是目的。

长街依似熙攘的模样,许多百姓也依似往日那般匆匆行于街上,毕竟在这遍地是“黄金”的环境中,每一个瞬间中都充斥着赚取“黄金”的机会。

蠢笨的霖安起初对此是不以为然的,且是下意识的认为,只要物价高了,百姓赚到的钱银也就多了,甚至是在外做工的月钱,也会随着水涨船高。但蠢笨的霖安很快便发现,事情似乎并未向他想象中那般发展,而且至今也是没能琢磨明白,事态为何会发展至如今这幅模样。

于长街之上走走停停,却也未曾辞别浮淤巷太远,即是听闻身侧面馆中竟是传来了一阵嘈杂的声响,且在嘈杂之声过后,更是得见一人于面馆中狼狈滚出,而掌柜的则是站在门前对其破口大骂道:“没有钱不是白吃白喝的理由!若是再敢前来,我便打得你生活不能自理!”

掌柜的站在门前象征性的骂了一句,随后也就愤愤离去了,而霖安与梓娴则是发现,那吃白食的人不是别人,正是往日于朱家仓库做工,亦是在春水那里兼顾挖藕采莲活计的...市远。

霖安上前好心搀扶,亦是好心询问道:“你没事吧?”

市远翘首,不知是否认出了霖安与梓娴,仅是拍了拍身上的尘土,含泪笑言道:“没事、没事,就是出门匆忙,忘记带钱在身上,方才被掌柜误认为是吃白食的。”

“不知市远哥如今在何处做工?”霖安知道市远在说谎,不过却也未曾点破,仅是委婉的询问着对方...为何不找一份活计来做。

市远不曾作答,仅是站在街上沉默,亦是侧首看着熙攘的人群,经片刻后方才开口:“土地似是肥沃了许多...但树梢上的叶子却是拼了命的争抢着树根所输送的养分,却也不知这夏日炎炎,草木应旺之际,会有多少叶片落地凋腐,化作...新一轮的养分。”

霖安完全无法理解市远所说,仅是摸着后脑勺傻笑道:“如果树叶不想落地凋腐,总要尝试着去做些什么。”

“能够做些什么呢?”市远回眸,于熙攘之中看着熙攘之中的霖安,苦涩笑言。

“我们似乎改变不了当下的环境,也不可逆反那逢夏而旺、至秋而凋的规则,甚至没有丝毫办法去逃避那落地成尘的结果,但...我觉得还是挣扎一下比较好,若是失败也不至失去太多,若是成功...也好稍稍改变自己的生活。”霖安傻笑,于傻笑中说着无比天真的话,也许是在对市远说,也许是在对自己说,似乎无论对谁,都是说得通的。

例如说...霖安自己,又何尝不是在挣扎?

挣扎过去是明天。

挣扎不过去,终有一日会倒在罪孽的脚下。

“我...挣扎过了,但年岁尚稚的你似乎还不知道,有些人反抗生活叫挣扎,有些人反抗生活则叫做...徒劳。而在这份徒劳之中,我虽不曾死去,却是体会到了绝望...我的爹娘本就病重,往日皆凭我在朱家做工,方才有钱买药吊着一口气。”

“朱家虽是倒了,但对我来说倒也没有太大影响,毕竟有手有脚,重新找一份活计便好。但让我不曾想到的是,在朱家倾倒之前,那名唤秋菊的女子,竟是散尽家财,将财富分给了每一个百姓。”

“我对此是无比感激的,毕竟平白得到一笔钱银,岂有不感激之理?但随着时间推移,城里的物价竟是越发高涨,而城里的活计也是越发的难找。我的爹娘不仅因此辞了世,就连我的妻子也是受不了这样的环境,从而没了踪影,似是...回了娘家。”

“我还有三个孩子,大一点的未至成人,小一点的才刚刚牙牙学语,往日家境虽是不富,但节俭一些终究能够过得下去,可今时却是不再与往昔相同...三口人,莫说一日三餐、两餐、甚至是一餐,都已成为了莫大的问题。”

市远说了很多,而霖安也是难得聪慧了一回,连忙开口问道:“为何不出城狩猎呢?纵是打不到獐、鹿,也能捉到三两野兔从而果腹。”

市远听闻不禁瞪大了双眼,似乎想要说些什么,但又不知如何去说,最终还是一旁的梓娴为霖安解惑道:“狩猎虽易,但也仅是对于修士而言,对于寻常百姓来说...莫说能否找到飞禽走兽,但是这贸然入山能否活着走出,都是问题。”

“原来如此,抱歉...是我无知了。”本是傻笑的霖安小脸不禁一苦,似是认识到自己说错了话,故而向市远低头道歉。

“不打紧...不打紧,不过还请两位小兄弟,为哥哥指条明路。”而立之年的市远对着两个十八岁的孩子诉说着乞求之言,看上去怪异的紧,但实际上...却是无比聪慧的。

在市远眼中,霖安也许蠢笨的紧,但梓娴却是聪慧的不得了,最起码往日朱家仓库之事,他还历历在目。不过虽是乞求,却也没有多少底气,更是不曾抱有多少希望,毕竟已至而立之年,也是知道...世道上不会有平白无故的帮助,而此刻的自己,却又什么都提供不出。

“明路倒是有的,不过就要看你...能否把握得住了。”梓娴不曾拒绝,仅是神秘笑言。

“还请小兄弟指点迷津。”

“去捡石头吧。”

“捡...捡石头?”

不仅是市远迷茫不解,就连一旁的霖安也是瞪大了双眼,倒也不曾怀疑梓娴所说,仅是联想着...究竟是怎样的石头,才能解决市远这养家糊口的难题。

“这样,你也莫要在此迟疑,如果你愿意相信我,便立刻动身去往城外的河畔捡河卵石。”梓娴依是笑眯眯的说着,看上去似若开玩笑,但仔细瞧看...似乎又不大像。

市远不曾询问捡什么样的河卵石,也不曾询问该捡多少河卵石,甚至不曾询问如何用河卵石解决他当下的难题,仅在梓娴笑言过后即是转身,对着城外匆匆而去。

河卵石,能不能成为解决难题的关键?市远不知道,不过市远却是知道,江湖上有些事讲的是个点到即止。而且请求帮助的是他,给予方法的是梓娴,他愿意相信就信,不信就不信,也许信了会被耍,但不信...也许会错失良机。

市远虽走,但霖安懵了,故而有问:“这河卵石...难不成可以当做食物?”

梓娴拉着霖安的手,且是牵着他走向远方熙攘,同时更是微笑道:“并不是所有问题的答案都是言辞,尚有那能够证明一切的时间。”

不知市远是否按照梓娴所说那般去往城外捡石头,但也仅是刚刚入夜,即感一阵邪风瞬来,且是飘荡于整座碧霄城中。

据说是...仙人降临到了邻城,只要城里百姓献上仙人所需之物,即可承蒙仙人恩泽。

没人知道仙人长得是一副什么模样,也没人知道仙人需要什么,甚至也不会有人知道仙人的恩泽是什么。

起初,碧霄城百姓是不以为然的,且是将这所谓的“仙人”当做一种笑料,更是将邻城那些信以为真的百姓当做了笑柄,但一夜过去,到了天明之际,却是由不得他们信与不信。

清晨,本是乞丐的梁树,竟是摇身一变,化作了往日那身着华服、游手好闲的模样,与往日并无不同之处,而手中所提的鸟笼中,也是出现了一只赤红的、叽叽喳喳的小鸟。

拎着个鸟笼,身后跟着两个仆从,一个仆从扛着桌子,一个仆从拎着椅子,且是共随梁树来到了城门洞前。

桌椅落地,鸟笼在案,梁树慵懒而坐,两个仆从也是各立于两旁,看似行为举止有些怪异,但若是霖安在此,便会发现...最怪异的不是梁树的行为举止,而是一旁两个仆从。

仆从为何会怪异?

因为是衙役伪装的。

两个衙役,一人取锣敲打,一人取牌置于桌案。

铜锣叮当响,且是没完没了,无论是南来北往的,还是家中未起的,凡是附近的百姓,皆是恼火的不得了。

不少恼怒的百姓愤愤而来,尚未开口指责,即见梁树身前桌案上的木牌写着...收购河卵石,价格自定。

河卵石,城外多如牛毛,自己不去取,却是坐在这里花钱收购,而且不仅是收购,更是自己定价。在这一刻,百姓觉得梁树多少是有点病,但未过多久,便有消息传来...据说不单单是他们所在的城西,纵是城东、南、北,凡是城门之前,都有收购河卵石之人。

这就有点耐人寻味了,而且值得寻味的也不单单是这收购河卵石之举,尚有能够在城门口摆摊的举动。

城门口是什么地方?碧霄城的脸面!商贩纵是能够将摊位摆到庙堂门前,也绝对不能摆在城门口。可这看似“绝对不能”之事,却真真切切的发生了,如果不是这些收购石头的商贩不懂规矩、不长眼,便一定是蓬门那狗官收了这些人的好处。

有人出了城去,去将那遍布于河滩的破石头捡回了几颗,且是放在了梁树身前的桌案之上,且似玩笑般开口道:“给,这是你要的石头。”

梁树见状,不曾开口,而是故作神秘,将桌上的河卵石拿起,先是对着朝阳透了透,随后又拿起两颗置于耳边磕碰,使其发出了清脆声响,最后又于腰间取出一杆药堂抓药所用的小秤,将河卵石称量了一番,随后方才郑重其事的询问百姓:“你打算要多少?”

无论是桌前的百姓,还是围聚在八方的百姓,皆是垂首,看着桌上五颗大小不一、形状各异的河卵石,皆是狐疑的想着...难道这破石头真能换钱?

“五...五文钱?”百姓不曾胡乱开价,而是半信半疑的试探而言。

叮当当...仅在百姓话音落下,梁树便掏出了五枚铜钱,丢到了桌案之上,随后又示意一旁的仆从,将桌上的河卵石收好。

见真的能够用没人要的破石头换钱,不少百姓皆是出城捡石头去了,但也有些许百姓不曾盲目去捡,而是结合梁树能够在城门洞前摆摊之事,去往庙堂打探情报去了。

狗官蓬门,百姓是见不到的,不过聪慧的他们却是利用了“锋锐的金属”敲开了当值衙役的嘴。

而从这些衙役口中流露出的也仅是寥寥数字...邻城有需。

邻城有需?需要河卵石?需要河卵石做什么?看收购的架势来看,似乎需求量大的紧!

衙役们什么都没有说,收购河卵石的商贩也是什么都没有说,但结合昨晚的邪风...百姓们却是说了,且是自己对着自己说...邻城仙人降临的消息是真的,而仙人所需之物,就是这河卵石!

满足需求,即是利益,对于城里百姓而言,仙人降临的消息是真是假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邻城需要河卵石,而他们则是能够提供河卵石,而且在提供的同时,更是不需要付出运送的费用与操劳。

何乐而不为呢?

得到消息的百姓纷纷归家,拿起了铁锹、竹筐、甚至是带上了推车、马车去往了城外,而梁树收购河卵石的价格,也是于最初的一文钱一枚,不断提高至...两文钱、三文钱、乃至是十文钱一枚。

随着收购价格的提高,便有越来越多的人参与进来,而城外本是如毯堆放在河岸上的河卵石,也是往日人们常见而从未在意过的破石头,则是越来越少。而随着这些破石头越来越少,梁树那里收购的价格也是越来越高,甚至是从十文钱提高至...二十文、三十文...待至百姓将河岸挖掘三尺也是无果之时、亦是百姓将原本的河流多“开拓”出二十丈时,梁树已是将收购的价格,提高到了一两银子一颗。

当然,待至一两银子一颗时,城外早已没有了河卵石。

没有了就是没有了,河滩之上没了河卵石,别说是一两银子一颗,就算是十两、百两都没有丝毫意义,而百姓们也是老老实实的归了家,有活计的继续做活计,有生意的继续照顾生意,什么都没有的,便坐在家中床铺上,细数着石头换来的钱银。

一场闹剧,看似随着石头被挖光而终止。

百姓们知道的是,自己通过这些石头赚到了不少钱银。

百姓们不知道的是,真正的闹剧,恰恰是因为他们将石头挖干净,而刚刚开始。

风和日丽,天清地明,依是无比炙热且寒凉,不过碧霄城那高耸城墙下的门洞,却依是呈现着黑漆漆的阴冷模样。

一伙儿百余人的队伍,莫名的、奇妙的、且是毫无征兆的,甚至是略显突兀的于黑漆漆的城门洞内走出。

破破烂烂的百姓,踉踉跄跄的步伐,同时更是散发着哼哼唧唧的声响。

不知是否富有,却是衣不蔽体。

不知是否有力,却是食不果腹。

不知是否有病,却是呻吟不止。

是流民?是乞丐?是或不是,根本就不由他们自己去定。

百余人的队伍于清晨入城而来,而与他们一同到来的,尚有一座精致的雕像。

虽是一同到来,但队伍却是于城外而来,而雕像则是坐落在城中心...且是从天而降。

雕像就是雕像,即不会说话,也不会移动,不具丝毫生命迹象,但这...却丝毫不碍人们,将她当做仙人来追捧、歌颂、乃至是...参拜。

雕像石质,其高在十丈,身披轻纱,随风飘荡,其模样俊美,且是散发着一股...忠厚老实、悲天悯人的意味,此刻正垂首,亦是微开双臂,似是想要将碧霄城所有百姓拥入怀中,看上去就像是...温柔且慈祥的母亲一样。

没人说这雕像就是仙人,她仅是有着美丽的外表,以及忠厚老实、悲天悯人的模样。

但仙人降世、天降祥瑞之事,还是被传的沸沸扬扬,为什么会这样?因为...碧霄城的百姓还偏偏就喜欢吃这一套。

哪一套?

外表好,模样俊,就是好人,就是善人,就是无比正直且高尚的人。

由此可见,如果出现在城中心的雕像若是青面獠牙,那么被百姓传至沸沸扬扬的...必然是恶鬼现世、天降异相。

跟随仙人一同出现的,尚有一口铜鼎,就在仙人脚下,却也不至庞大,仅是四尺见方的模样,其内黑漆漆且空荡荡的,却也不知是用于做什么的。

是用来燃香的?

是用来点蜡的?

是用来参拜的?

还是用来装饰的?

没有人说铜鼎有何作用,但碧霄城里聪慧的百姓,仅在见到铜鼎之后即是想到...只要将河卵石丢到铜鼎里去,便可以向仙人许下愿望。

啊...万能的愿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