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文穿之宅斗克星 > 第75章

文穿之宅斗克星 第75章

作者:岚月夜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26 08:43:30 来源:免费小说

  宫女心中一紧,自小殿下病了之后,他们已经给皇上那边送了四五回消息,可皇上愣是没有过来,到最后,连乾元殿的小内侍都不愿给他们传话了。

  “皇上今日一直在乾元殿召见大人们……”宫女心思转了几转,最终还是这样说道。

  宋皇后无声的叹息一声,道:“我问的是此刻。”

  宫女只得跪下来,低声回道:“此刻,皇上,应是在,在……”

  “瑶光殿?”宋皇后接道。

  宫女头更低了一些,应道:“是。”

  瑶光殿是于贵妃的寝殿,皇上会在那里其实没什么可稀奇的,自从于氏入宫,皇上除了留在大业殿,哪里还去过别的地方。可是,今日非同往日,皇儿自凌晨突发高烧,太医院院使往下悉皆到场,忙活了整整一日才让皇儿退了烧,连太后娘娘都亲自过来看过,皇上竟然自始至终都不曾来看一眼。

  这可是他亲生的儿子、是他的嫡长子啊!宋皇后实在意难平,她身为皇后,可以不必费尽心机争宠,可她的儿子不能如此被皇上无视!再想起于贵妃产子时宫中的传言,宋皇后更觉坐立不安,她不能再这样坐以待毙了。

  宋皇后缓缓躺倒,摆摆手:“你下去吧。”

  宫女叩了个头,端着碗悄悄退了出去。

  ******

  田从焘回到长安的时候已经是七月,长史郭敏一见到他如同见了真神,差点就涕泪横流拜倒了:“殿下您可回来了!太妃几次打发人来请您,臣真是招架不住了!”

  “就为这个,你就急成这样了?”田从焘微笑问道。

  郭敏苦笑道:“殿下啊,太妃的脾气您还不知道么?除了您,谁能招架得住?”

  田从焘道:“好了好了,我知道了,待会儿我就进宫去见娘娘。”

  郭敏这才觉得好些了,又把其余事项一一回报:“……这是刚收到的东都送来的信,这些臣还未看过,这是臣看过后分拣好的。您不在府中期间,来访的有礼部员外郎徐进、刑部主事郑翰等人,这是名录。”

  田从焘看着面前桌子上堆得满满的东西,深深一叹:“好,我知道了,等我从宫中回来再看吧。”

  “殿下,这封信是郝公子加急送来的,您还是先看看吧。”郭敏指了指放在最上面的一封信。

  田从焘只得听从敬业长史的话,伸手取过信来打开,然后从头到尾仔细看了一遍,啧啧两声:“有趣。”吩咐郭敏,“去把林锐和林钰请来,我去一趟宫里,很快就回来。”

  他安排完了,就去换了衣服,进宫见林贵太妃。其实贵太妃找他也没什么别的事,她只是听说陆静淑要嫁给柳歆诚,一时有些着急,以前她一直以为儿子和这个姑娘走得近,是有那个意思,谁知道现在人家姑娘都要成了别人媳妇了,自己儿子还是没反应,她能不着急么?

  可她无论怎么着急,这段时间都愣是没找到儿子。贵太妃想起儿子一根筋的脾气,更着急了,可无论她怎么逼郭敏,也没问出儿子的下落,于是她不免上起火来。

  等到田从焘进宫来见她的时候,她牙还疼着,见了儿子也没好气:“你还记得你有个娘?”

  田从焘立刻跪下了:“儿臣不孝,让娘娘担忧了。”

  “行了行了,跟我别来这套!”贵太妃一见他这样,火气更大了,“你这些天跑哪去了?”

  田从焘老老实实回道:“去京卫各所巡视了一回,看看他们整顿的成效。”

  “是么?”贵太妃仔细看了他几眼,“就只是去忙正事?”

  田从焘道:“是。”

  他面不改色,眼神平静,似乎说的都是实话,贵太妃却暗自叹息了一声,这个孩子,看来是真的长大了。“这事什么时候去不行?非要大热天的出去,我看你这一路折腾的脸上都没肉了。再一个,不是为娘的要扯你后腿,今时不同往日,你父皇已经不在了,你又何苦这般费心费力?”

  田从焘回道:“父皇虽然不在了,儿子也还是臣子,忠心任事是应该的。”

  贵太妃哼了一声:“便是你这么想,人家也未必领情,倒不如撒手不管,好好做个富贵闲人。焘儿,娘也年纪大了,余事都不求,只盼着你平平安安、欢欢喜喜的,就心满意足了。”

  “儿子知道您的心意,您放心。”田从焘感怀于她的慈母之心,终于给了一点回应,“儿子会好好保重自个的。”

  贵太妃就朝他招招手:“过来。”

  田从焘微有些迟疑,不过也还是走到她身边,在她膝边再次跪下。

  贵太妃伸手给他整了整冠,又理了理衣领,道:“好了,去吧,知道你还有事要忙。得闲了,再进宫来看看我就行了。”

  田从焘应了:“眼看出孝了,儿子过些日子就给皇上上书,请旨接您出宫。”

  “好,我等着。”贵太妃虽然觉得东都那对母子很可能借此拿捏他们,但是当下倒没多说,就放儿子走了。

  田从焘自然知道田从熙对他还是不放心的,但他打算和齐王一起上书,到时田从熙没法单独对他发难,且这本是田从熙下的旨意,自己不过是按照他的意思上奏而已,不怕他非难。

  一路上想好了田从熙可能会有的反应和相应的对策,田从焘到了府里就先吩咐郭敏,让他去齐王府送帖子,自己明日要去齐王府拜访。

  安排完了这事,他就回书房见林家兄弟和两个心腹幕僚,“这是致宏刚送来的信,你们先看看。”

  “这事我们插手不好吧?”林锐最先看完信,自然第一个开口。

  此时林钰也已经一目十行看完,闻言回道:“没什么不好的,我们也不需要插手什么,只需因势利导……”

  田从焘看向两个幕僚,这两个人一个是早年自己投奔来的落第举子,叫钟友青,今年快五十了,一贯嘴快,因此抢先说道:“恒坚说的有理。其实此事说大不大,说小不小,大皇子虽小,却是嫡长子,皇上如此轻视,实在不合礼法。”

  另一个年轻些的幕僚陈哲等钟友青说完,也道:“钟先生此言极是。以学生之见,此时倒是元箴大师出面的好时机。”他是道真举荐过来的,与元箴也有些交情,因此最先想到的就是元箴。

  “陈兄此议极好!”林钰拍手叫好,“大皇子年幼体弱,请个高僧护持一下,极好极好。”

  田从焘又看向林锐,林锐皱着眉,建议道:“要不要给宋家送个消息?”

  “是该送个消息。”钟友青接过话,“长兴侯知道此事,定然另有对策,这样双管齐下……”

  几个人都微笑起来,田从焘至此终于开口:“那就这么办。元箴大师那里,陈先生去安排吧。至于宋家那边,我会交待致宏。”说到这里,他又看向林钰。

  林钰会意:“父亲正有信要送去东都,听说是有给长兴侯的。”

  一切安排妥当,田从焘让大家各自回去办事,自己在书房里独坐了一会儿,忽然觉得有些冷清。现在连郝罗博都回东都了,他还真是连个说闲话的人都没有了。

  田从焘在书房里来回踱步,走了几圈之后,最后还是自己动手裁纸研墨,以练字平静心绪。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灸,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点秋兵。

  写着写着,胸中豪气渐生。这次他出去巡视,一口气走到了延绥防线,因是夏季,北边草原正是水草丰美的季节,所以那边现在风平浪静,并没有接战。但城墙上的斑斑痕迹,还是看得出这个边境要塞经历过什么。

  那时候站在城墙上的他,看过了城内百姓的苦,再望着城下硝烟散尽的战场,生平第一次产生了比肩汉武唐宗的想法。

  赵琰虽然消失了,可他还在,他们共同的梦想还在,那他又何必纠结于那副躯壳的归宿?他还有很多的事要做,很多的目标亟待完成,他并没有多少时间可以用来伤春悲秋。

  江山万里,正等着他去绘上盛世的图画;缤纷的梦想,也在等候他一一落在实处,他要更加努力才行。

  赵琰,你看着,我一定竭尽所能,画一幅最美的锦绣江山给你!

  ☆、第132章 东都生变

  眼看着到了八月,卢太太打算带着女儿回东都:“……出来也半年了,我实在不放心你父亲自己在家。”

  卢笙早先得过父亲的嘱咐,就说道:“父亲刚来过信,家里什么事都没有,您还有什么不放心的?”

  陈皎宁也说:“是啊,再说灵姐儿也喜欢住在长安,您就别急着回去了。”

  “她?我看她在哪儿都是一样。”卢太太看了一眼坐在椅子上的女儿,“而且出来这么久,你父亲肯定也挂念灵姐儿了。”

  卢箫似乎并没听见他们说话,她一直望着窗外,不知道在看什么。

  陈皎宁就走过去拉她的手:“灵姐儿,来,告诉嫂子,你是喜欢住在这里啊,还是想回东都啊?”

  卢箫慢慢转头,看了看她,又看了看卢太太,一脸的无辜,似乎对他们争论的事情没有任何意见。

  卢太太笑道:“你别拉着她了,她会理你才怪。”上次儿媳妇非说她把灵姐儿逗笑了,可是当时没别人看见,后来她再用尽方法,也没能让灵姐儿有反应,所以卢太太就觉得是儿媳妇眼花而已。

  “要不,等儿子写信问问父亲的意思,您再带着妹妹回去?”卢笙见劝不住,只得想办法拖延。

  卢太太不以为然:“这还问他的意思做什么?我们来的时候带的人多,回去也方便,再拖天就冷了,路上更麻烦。”

  卢笙看了妻子一眼,陈皎宁赶忙接道:“那也不必这么急,不说别的,秋冬衣裳还没做好呢,路上万一冷了怎么好?再说,就让您自己带着妹妹回去,我们也不放心。”

  她这话一说,卢笙也有了新理由,说要去问问同僚,有没有近期往东都去的,可以跟卢太太她们结伴而行,不然他就自己告假,送她们回去。

  小夫妻二人这么一唱一和,卢太太碍于他们的孝心,最后也只能说:“那你就去问问,不用你告假,才过来没多久,总告假可不好。倒也不急在这几天。”

  卢笙松了口气,第二日去翰林院倒也真的寻同僚问过,谁料就是这么巧,柳太太操办完了儿子的婚事,也正要这时候回去,他就跟柳歆诚约好了时间,让两家人一起结伴同行。

  两家人于八月十六日从长安出发,因都是女眷,一路上行的并不快,赶上雨天还要停一停,所以他们一行人直到重阳前一日才到了距东都有一日之遥的新安县。

  一路行来甚是疲惫,眼下又马上到家,卢太太也放松了下来,这一晚睡的很踏实,第二日一早就启程往东都走。

  “今天就回家了,你爹爹见了你一定高兴。”卢太太拉着女儿的手跟她说话,“灵姐儿还不想学说话么?爹爹,这个很好说的,跟娘学:爹爹。”

  她正专心想教女儿说话,车却忽然慢慢停了下来,卢箫手一抽,立刻扭头靠在了窗边。卢太太无奈,让丫鬟问车夫怎么回事。

  “太太,前面有羽林卫清道,说是御驾出行。”没等车夫搞明白情形,家中护卫已经快马过来回报。

  御驾?这个时候,皇上往这边来做什么?卢太太心中疑惑,但还是很快吩咐:“退避,让路。”等车退到了路边,她和女儿戴上帷帽下车,到路边等着御驾通过。

  这一等就等了小半个时辰,卢太太脚都麻了,才见着浩浩荡荡的羽林卫、金牛卫率先开路,接着是旗手卫举着皇上出行的全副仪仗,再往后就是御辇了。

  卢太太拉着女儿和家人在路边跪下,等到御驾通过,路上已是一片黄沙漫天,卢太太忙拉着女儿上车,摘掉帷帽,擦手擦脸,再吩咐继续上路。

  这么一耽搁,到了洛阳城下的时候,已经过了晌午。卢太太和柳太太都有些疲惫,进城后也没多说,各自先回家了。

  到家的时候,卢仲贤也刚刚回来:“……和几个同年一起去登高了,没想到你们今日到。”

  卢太太先去更衣梳洗,出来后把路上遇见圣上的事情说了。

  “唉,听说是带着贵妃行猎去了。”卢仲贤听完就长叹,秦相说,先帝对陛下爱惜太过,实非家国之福,如今看来,此言不虚。

  卢太太瞠目:“带着贵妃?”

  卢仲贤点点头:“已经不是第一回了。秦相觉得不妥,求见太后娘娘,请娘娘劝一劝,不料皇上上次就连太后娘娘一起请去行猎了。”

  “……太后娘娘去了?”卢太太难以置信。

  卢仲贤苦笑:“是啊。皇上说,先帝在时,也常与太后和皇上出去行猎……”

  卢太太好半晌说不出话,末了才问:“那皇后……”

  卢仲贤道:“听说皇上已有废立之意,不过还没有明言。但长兴侯近来受了不少弹劾,正在‘养病’。”他有事一贯不瞒着妻子,连朝政也常与妻子探讨,因此就把近来朝中波谲云诡的形势简单跟她说了说。

  卢太太越听眉毛皱的越紧,最后长叹一声:“要是你也能调回长安去就好了。”

  “看来你们在长安过的蛮好,怎么不多住一段日子?”卢仲贤顺着话问起长安的情况。

  卢太太笑道:“这不是挂记你么?说来也奇怪,这次回去,我明显觉着长安跟以往不一样了,以前那种心慌焦虑都不见了,人人都似乎有了底气。听笙儿说,他们翰林院里的同僚都一心治学,虽也有揣着雄心壮志的,但并没有想一飞冲天走歪路的。”

  说完官宦人家,又说市井:“先前刚迁都时的凋敝之象一扫而空,我带着灵姐儿出去几回,东西两市都是热热闹闹的……”

  最后提到卫所:“京卫的人比以前规矩多了,连五城兵马司和长安府的人都本份了。现在赵王殿下在长安的威望很高。说来也奇怪,我在长安的时候,一直听说殿下深居简出,竟不知这威望是怎么来的。”

  卢仲贤听完沉思半晌,才轻叹道:“润物细无声,可惜。”

  夫妻两人叙完别来诸事,天已经黑了,卢仲贤一转头,发现女儿就在外间椅上老老实实坐着,失笑道:“光顾着说话,都忘了我们灵姐儿了。”自己走过去跟女儿说话。

  卢太太笑看了那父女俩一眼,吩咐下人摆饭,然后叫丈夫和女儿过来一起吃。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